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云南民族中学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参考答案第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B 【解析】“迁想”的意思也就是“移情”文中无依据,原文“迁想这种主观活动,乃具一种关系到艺术作品成败利钝的移情作用。”2(3分)A 【解析】这里的“语言”并非“汉语”,应该指的是中国画的表现手段。3(3分)C 【解析】将原文“中国人”误为“画家”,将原文“并行不悖”说成“与时俱进,相得益彰”,程度稍过。4(3分)D5(3分)C 【解析】“乡试”不在京城。6(3分)B 【解析】“他始终赞同皇帝的看法”错。7(10分)翻译:(1)(5分)皇帝责问翟銮,翟銮就叩头谢罪说:“陛下
2、圣明,我要顺承您的教导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议呢。”(“诘”“谢”“不暇”各1分,句意2分) (2)(5分)事毕之后,翟銮归来时(财物)装了千辆车,用这些财物赠送权贵,得以再次执掌政事,他的声誉立刻就衰落了。(“竣”“装”“遗”“柄”各1分,句意1分)8(5分)“嘘”“走”二字特别传神。(1分)“嘘”字写云雾,在长满青苔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2分)“走”字写江涛澎湃,白浪淘沙,滚滚奔流。这大自然气势磅礴的景象衬托出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2分)9(6分)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2分)荒凉意象与全诗情感基调不矛盾: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
3、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橘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诗人采用了反衬手法,以冷落荒凉的真实之景,有力地表现了大禹的气魄与功绩。(2分)10(每空1分,共6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11(25分)(1)(5分) DA (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解析】B项,文中没有“嫌弃老头的邋遢”;C项,为了说明老头出现的场合是一个下层人吃饭的小馆子;E项,主题总结不当。(2)(6分)饭馆是主人公捡破烂老头出现的场所,介绍饭馆是为了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饭
4、馆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社会背景的缩影,是社会环境描写。饭馆中的各色人物对老头的漠视,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冷漠,揭示本文的主题。(3)(6分)行为古怪,牙不好,却总是啃烧饼,要汤时自言自语。脾气古怪,平时讲礼貌,每次都说“回见”,却因多心而要和小伙子打架。行事古怪,捡破烂攒钱却不花,不知为什么。(每点2分)(4)(8分)同:两人出场环境都是饭馆或者酒馆,都是社会底层人物。两人都是被人轻视和漠视的人物,最后结局都很悲惨。(每点2分,共4分)异:老头又老又丑,衣着老旧,邋遢,但却敏感自尊,并不缺钱。孔乙己是旧中国下层知识分子,迂腐可笑,穷困潦倒甚至去偷,麻木不仁,被人嘲笑。孔乙己的形象更为具体饱满
5、,相对来说老头的形象较为单一模糊。塑造形象的目的不同,写孔乙己是为了揭露与批判封建文化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也批评了国民的麻木冷漠,而写老头是呼唤人们关注那些生活在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4分,任答两点即可)12(25分)(1)(5分) AD (答A 给3分,答D 给2分,答B给 1分;答C、E不给分。)【解析】B项错在“悲壮”;C项错在“才华没有得到施展”“业绩平平”;E项错在原文未提及思念故土的原因。(2)(6分)学识广博:年少时学业有成,1925年获美国爱默思特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次年又获英国剑桥大学文艺心理学硕士学位。风趣幽默:遣词造句幽默、秀逸。对服饰的理解充满趣味性。儒雅善言:讲授生
6、动,语言纯正、典雅,在课堂上,他喜欢信手拿些唐诗宋词元曲叫学生翻译。见解独到。演讲时出口成章,手挥目送,亦庄亦谐。有时声若洪钟,排山倒海;忽然把声音降低到如怨如慕,窃窃私语。(每点2分)(3)(6分)符合叶公超晚年的心境。淡泊宁静,诗中的主人公“自织自耕自在心”“酒热深杯细细斟”,而叶公超晚年以书画自遣,其经历了世事沧桑的闲适淡泊的心理状态,正与之相合。凄然苍凉,“一棹悠悠去”背影的孤寂与苍凉和叶公超晚年常画竹而止怒的心境相合。(或暗合叶公晚年心境:喻指一生风波。耕织品酒,安然淡泊的情调和他晚年以书画自遣相近。一棹去的孤寂和晚年凄清相近。)(每点2分)(4)(8分)书生意气主要表现在:日本侵华
7、在即时,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声日本必败。抗战时期,他弃文从政,多地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叶公超对上司桀骜不驯,但对于下属却很尊重又很幽默。因未按蒋介石意图施政而赋闲后不得离台,便以书画自遣。晚年常怀故土,写诗抒怀。他属于典型的书生本色,他是大时代中的一个知识分子,生当转型易代之际,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而出入国门,以他一流的“王者英语”与世界各国政要觥筹交错,意气风发,本该在政坛上尽洒风流,却因不按蒋介石意图做事,晚年被罢黜幽居,又寄情书画,故而成为悲剧主角。(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第卷(表达题,共80分)13(3分)C 【解析】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此处应用“
8、厚此薄彼”;同日而语: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处应用“耸人听闻”;知己知彼: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不能与“对”搭配;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14(3分)D 【解析】A项“可否”两面对一面;B项谓语残缺,在“速度”后面加上“增长”;C项中途易辙,“不但而且”联系的内容并不形成递进关系。15(3分)C 【解析】和谐共处是目的,前面为途径。16(6分)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德国著名作家
9、,“穷人的歌者”里克特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17(5分)题目:要命的wifi(意思对即可)(2分)寓意:人们整日沉溺于无线网络生活中,失去了生活和思考的能力。(意思对即可)(3分)18(60分)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翟銮,字仲鸣,考中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嘉靖年间,他几经迁升,做了礼部右侍郎。六年(1527)春天,朝廷推举阁臣,世宗有意用张孚敬,(群臣)不赞同。(世宗)就命令再一次推举,才提及翟銮。侍从宦官大多称赞翟銮,皇帝于是越级任用他。杨一清认为翟銮名望低,请求任用吴一鹏、罗钦顺。世宗不答应,命令翟銮入值文渊阁。翟銮刚入内阁时,杨一清辅佐政事,不久孚敬与桂萼
10、入阁,翟銮都小心侍奉。孚敬、桂萼都用世宗赐给他们的银章密封上书奏事,唯独翟銮无所进言。皇帝责问翟銮,翟銮就叩头谢罪说:“陛下圣明,我要顺承您的教导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议呢。”世宗心里很喜欢他的回答。杨一清、桂萼、孚敬先后被罢官,翟銮留下独自执掌政事两个月。后来李时入阁,位居翟銮之上,翟銮也没有不高兴。世宗多次召李时和翟銮进见,世宗曾问他们:“都察院决定抄没谷大用的家产,合适吗?”李时说:“这样判决不合乎法律规定。”翟銮说:“按照法律规定,抄家的罪行只有三条:谋反、叛逆和奸党罢了。判罚如果不合乎法律规定,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呢?”皇帝说:“谷大用扰乱先朝政事,不正合奸党这一条吗?”翟銮说:“陛
11、下就是上天,春天让万物萌生,秋天让万物凋零,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世宗最终从重拟罪。翟銮替生母守丧回家。服丧期满,很长时间内不被召用。夏言主持政务,翟銮和他商量召用自己。正好皇帝即将南巡,担心边塞有警情,商议派重臣巡视,夏言等就借机推荐翟銮担任行边使。嘉靖二十一年(1542),夏言罢官,翟銮担任首辅。进身少傅、谨身殿。严嵩刚入阁,翟銮资历地位在严嵩之上,权力却远远不如严嵩,但严嵩终究憎恶他,容不下他。恰逢翟銮的儿子汝俭、汝孝一同考中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严嵩就嘱咐给事中弹劾其营私舞弊。皇帝大怒,交给吏部、都察院审查。翟銮上书辩解,用自己在西苑值勤为自己开脱。皇帝更加生气,勒令翟銮父子罢官为民,把主考官和乡试主考官关入钦犯监狱,并且杖责六十,剥夺官职。翟銮当初辅政时有廉洁的名声,中间守丧居家时到了贫困不能自给的程度。当他以行边使身份被起用后,各边镇的文武将官都到郊外迎接,谁都怕不合翟銮心意,馈赠的财物不可计量。事毕之后,翟銮归来时(财物)装了千辆车,用这些财物赠送权贵,得以再次执掌政事,他的声誉立刻就衰落了。又受他儿子的牵累,最终一蹶不振。罢官以后过了三年死去,终年七十岁。-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