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1年安徽省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分析编辑整理 安徽 周兵从2011年安徽省高考文综考试结束后广大师生的反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今年的高考试题总体难易适中,设题精巧,是在情理之中但也有意料之外。全卷体现了在稳定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特点,地理试题仍然继承了近两年来文综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趋势,内容考查凸现主干知识,彰显学科特点。地理考查,从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地考查了地理思维,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同时也验证了对2011年考纲的微调,尤其对常见考点的材料、问题设置、能力考查等方面的创新更加突出。2011年地理试题考查主要内容和特点具体如下:一、继续注重主干知识
2、的考察, 学科特色更加明显2011年的地理试题,紧扣考试说明,把握课改脉动,“给力”问题探究。今年的高考试题覆盖了大部分的地理主干知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发展的比例大约为45:25:30。自然地理又以大气部分比重最大,这和历年高考试题自然地理的平均分值相当。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发展、水循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能源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产业布局、转移、升级、天气系统、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及防灾减灾”选取素材设计问题。设问紧扣情境主题,针对重点,切入点灵活、巧妙、新颖,并以这些主干知识为节点,通过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实现一题考查多个内容要点和能力点。延续以
3、往高考的题量小、容量大的特点。学科特色更加明显,尤其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在今年的地理试卷中,依然体现了“无图不成题”的特色。首先是图像样式多,试卷涉及统计图、景观图、坐标图、区域图、数字示意图、等值线图等7幅图,富有“地理味”,应该说地理学科特点得到很好地体现;其次是图像有创新,如第29-30题的“某地住宅建筑冬夏下午日照示意图”、“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图”。以地图为载体,既考核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同时还考核了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第二,凸显时空特征,回归地理本源,今年十二道题基本上都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问题探究等落实到各区域,真正体
4、现了地理的空间地域特征,返璞归真。同时注重地理事物的时间性,注重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问题研究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二、能力立意越来越突出,更加彰显探究理念考纲中的四大能力(读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在今年地理试题中体现更加明显。例如25、26题,结合气候资料图和南美某河流域图,考察河流的搬运作用、湿地的作用等。学生只要能够从图中有效的提取信息,解答该题并不困难。 27、28这道组题很新颖,图虽然简单,但信息量不少,这幅图隐含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编码原理,把动态的土地利用过程在一幅简图上面表现了出来。同时该组题也要求考生
5、必须调用区域生态问题,区域发展等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能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真正考核了考生的地理能力。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地理问题并进行探究,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地理考查的重要目标,也是评价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问题探究既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地理教科书的精华所在。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考对课改的引领作用,2011年地理试题设计在凸显能力立意的同时,彰显学科探究理念,问题探究也成为今年地理试题的亮点。如33题,学生不仅可以从文字材料和图中获取上海引进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差异等信息,而且会进一步思考上海引进大飞机的区位条
6、件,为什么在引进产业的同时还转移产业,产业转移对人口迁移有何影响,制造业就业比重空间的差异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什么关系,从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其中,第1小问紧扣素材,判断功能区类型,说明理由;第2小问要求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第3小问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三个问题的设计,指令动词准确,层层递进,起点紧扣素材,过程渗透探究,落点指向高远,既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也有对个人创业的关注。尤其是第3小问考查的是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而不是就业的原因,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三、试题
7、设计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今年高考不仅在整体上体现了稳定和继承,而且在考查具体内容上也体现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表现如下:去年的2930题与今年的2930题均以房屋采光为切入点,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但今年落点更加贴近生活,更能突出人地关系的和谐,是去年同类试题的升华。再如2010年33题考查安徽承接产业转移为核心问题,而今年的33题第(3)问“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是对2010年33题最后一问的延伸。在2008年全国卷曾经有一组关于三大产业重心转移的高考试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科学研究的方法、成果应用在高考中间,来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8、,要求很高,考查效果非常有效。今年安徽卷再次出现类似的试题,不过考察的知识点比全国卷要广的多,设题精巧。四、关注生活地理,彰显乡土特色“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今年的试题同样印证了这点。如第34题中的“野营遭遇到地质灾害及防范自救措施”、选择题23-24题考查安徽外贸流向特点及现状、29-30题以节能住宅示意图,以新颖巧妙的形式切入,考查了地球运动引起的采光与遮阳等相关的地理知识,第33题则以皖籍在沪人员返乡创业为背景材料,考查产业转移原因,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乡土气息浓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9、是一道较好的命题。总之今年的安徽卷,无论是题目整体的高度,学科知识的结构,题目的设计,都做的比较好。试卷中涉及的题目很大部分是平时复习过的知识点,而试卷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发挥空间,较高的区分度,亮点突出,即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又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材料和设问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可以说安徽卷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给我们今后的地理教学提供了以下启示。一、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双基”在命题中起了重要作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训练、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试题对基本知识有一定的要求。没有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就不可能形成综合能
10、力,也不可能做出这些题,在教学中我们尤其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更要扎扎实实不能求快,教师精讲,发挥学生主动性,对概念、原理、方法论区分透彻。不管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立意、设问角度多么新颖、多么深,其答案的知识落脚点都必然落在基本内容或理论范围内。二、重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归纳和应用高考强调运用所学原理去分析、评价和解决实际中的自然和人地关系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掌握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原理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培养学生对教材中的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演变、地理规律等基本知识的归纳和理解,应用规律、原理去分析和解决一
11、些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三、重视培养地理图表的判读应用技能培养地理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像中提供了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从地理图像中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历届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一个重点。教学中高度重视突出地图能力,要根据教材的系列特点整理各类图表资料,强化读图训练,加强区域图的读图分析及探究能力培养。四、精选题目、精讲精练,注重能力培养今年的高考经验更加证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压题堵题已远远不适应现今的高考。在注重考查能力的今天,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吃透基本原理、基本内容,才有可能应对以后的高考。对学生进行双基培养,还要做到精讲精练。
12、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做到讲解少而精,有重点、有难点各个击破,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练习题处理要有的放矢,不能搞题海战术,要有选择订复习资料,精选习题,学生练习教师必须讲解处理。针对地理又文、又理的特点,同学们一定要在理性思维分析上下工夫,突破文科学生的薄弱环节,诸如在地图的延伸和经纬网地图与区域的全面结合、等值线系列图整体训练、文字材料中的隐含条件挖掘等等,并在试题的精选上巧安排,注重问题的延伸,使学生始终处于联系的思维,提升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进而开拓学生的综合能力。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地理问题并进行探究,越来越成为地理考查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高考地理得分的分水岭。问题探究既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题中的问题研究题,科学设置研究课题,指导研究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五、联系实际,关注乡土地理、关注社会热点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新教材从内容上也突出了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高考改革的特征之一也在于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去接触、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些热点和焦点,重视乡土地理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地理来自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