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28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15分)冯唐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
2、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
3、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良久,召唐让曰 让:责备B当是之时,赵几霸 霸:霸业C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获罪,犯罪D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 举:推举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4、A 冯唐以孝著 申之以孝悌之义B 赏赐决于外 而耻学于师C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 虽有槁暴D 委任而责成功 尊贤而重士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B 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C 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准封”之叹。 D 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
5、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4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答案】1B2C3D4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猪狗吃人的食物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灾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的人像云一样额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的响应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他。【解析】1霸:称霸。2假
6、设连词:即使。( A 介词:因为; 介词:把。B都是介词 在 向D 连词,表递进:并且,而且; 连词,表并列:又。3这篇传文主要采用的是对话描写,因而“许多细节描写”这一说法不准确。4本题考查翻译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只有翻译好关键词,再理顺句意才能得分。关键点:是以、北、被动句式各一分。定语后置、上、一各一分。食、涂、发各一分。兵、云、景各一分。译文:冯唐以至孝著名,为中郎暑长,侍奉文帝。文帝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事迹以后,高兴得拍着大腿说:“唉!我(怎么)偏偏得不到到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军?(如果得到了),我又怎会担忧匈奴为患呢!”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
7、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气,站起来返入宫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没有僻静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臣是个乡鄙之人,不懂得避忌。”那个时候,正当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县,杀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卯。文帝正以匈奴入屯为忧,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则任由将军裁断。一切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一声就是了。这并非无稽之谈,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军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
8、在外决定,不受朝廷的牵制。君主一切委托他,并且要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能射的骑兵一万三千人,价值百金之良士十万人,所以他能够在北方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澹林,在西方抑制强秦,在南方抵抗韩、魏,那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刚好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个倡家女。他即位后,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终于杀了李牧,而派颜聚代替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杀一次牛,以飨宾客、军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有一次匈奴曾经入侵,魏尚率领车骑出击,杀
9、敌甚多。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军中规章条令呢?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记录战功,可是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该赏的不赏,可犯了法,文吏却绝对按律处分,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过了十年,景帝
10、即位,任命冯唐为楚相,后又免官。武帝即位,访求贤良之士,乡里推举冯唐。当时冯唐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为郎;冯遂字王孙,也是一个不凡的人,跟我很要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金安节,字彦亨,歙州休宁人。资颖悟,日记千言,博洽经史,尤精于易。宣和六年,由太学擢进士第,调洪州新建县主簿。迁殿中侍御史。韩世忠子彦直直秘阁,安节言:“今彦直复因父任而授,是自废法也。”不报。任申先除待制致仕,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秦桧兄梓知台州,安节劾其附丽梁师成,梓遂罢,桧衔之。未几,丁母忧去,遂不出。桧死,起知严州,除浙西提刑。迁礼部侍郎。迁侍讲、给事中。金主亮犯淮,安节陈进取、
11、招纳、备守三策,而以备守为进取、招纳之本。杨存中议省江、淮州县,安节言:“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孔道。魏明帝云: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孙权筑濡须坞,魏军累攻不克,守将如甘宁等,常以寡制众。盖形势之地,攻守百倍,岂有昔人得之成功,今日有之而反弃之耶?且濡须、巢湖之水,上接店步,下接江口,可通漕舟,乞择将经理。”存中议遂格。孝宗嗣位,龙大渊、曾觌以潜邸旧恩,隆兴改元,大渊、觌并除知阁门事,时台谏相继论列,奏入不出,上意未回,安节与给事中周必大奏:“陛下即位,台谏有所弹劾,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臣等若奉明诏,则臣等负中外之谤;大
12、臣若不开陈,则大臣负中外之责;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上意解。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安节又奏罢之,上谕之曰“朕知卿孤立无党。”张浚闻之,语人曰:“金给事真金石人也。”与秦桧忤,不出者十八年,及再起,论事终不屈,人以此服之。拜兵部侍郎。逾年,权吏部尚书兼侍读。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有文集三十卷、奏议表疏、周易解。(节选自宋史卷三八六)注:待制致仕:待制,官名;致仕,交还官职。丁忧:遭父母之丧。 潜邸:皇帝即位前的住所。5下面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洽经史 洽:广博B梓遂罢,桧衔之 衔:抓住C存中议遂格 格:被搁置D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 窜:放逐6以下句子中
13、,具体表明金安节心志坚定、忠贞于国的一组是任申先除待制致仕,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 未几,丁母忧去,遂不出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孔道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安节又奏罢之A B C 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安节认为韩世忠之子凭借韩世忠的官位而将被授官直秘阁一事不符合国家法度,而未将此予以向上报请。B金安节嫉恶如仇,因与奸臣秦桧政见不合,于是弹劾在台州任职的秦梓,秦梓最后被罢官。C金安节在金主完颜亮率军侵犯淮河流域之际,反对杨存中放弃长江、淮河流域各州县的建议,并呼吁派驻强将防守庐州、和州等地。D宋孝宗即位后,时
14、任给事中的金安节与同僚劝谏孝宗广纳雅言,亲贤臣,却遭致孝宗的不满,而有的朝中官员赞誉他是心志坚定、忠贞不贰的人。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盖形势之地,攻守百倍,岂有昔人得之成功,今日有之而反弃之耶?(2)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答案】5B6C7B8(1)地形险要(有利)的地方,攻与守差异百倍,难道有古人得到这些作战能成功,今天有这些却反而要放弃它吗?(2)即使是两府的大将,要罢免的就罢免,要贬谪的就贬谪,唯独在二位大臣身上却是(竟然)调动官职、隐匿回避。【解析】5衔:心中怀恨6在家服丧;分析形势,只是间接的;当皇帝发怒时金安杰的自救表现
15、7弹劾秦梓的原因是秦梓依附梁师成,而不是因为与秦桧不和。8得分点(1)“盖”“岂”“昔人”“反”句意通顺1分(2)“虽”“欲”“ 独”“ 乃” 句意通顺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范子华有宠于晋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游其庭者侔于朝。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与言子华之名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商丘开先窘于饥寒,潜于牖北听之。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子华之门徒见商丘开年老力弱,面目黎黑,衣冠不检,莫不眲之。既而狎侮欺诒。亡所不为,商丘开常无愠容。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于众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商丘开以为信然,遂先
16、投下,形若飞鸟,飏于地,肌骨无毁。范氏之党以为偶然,未讵怪也。因复指河曲之淫隈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众方同疑。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华曰:“若能入火取锦者,从所得多少赏若。”商丘开往无难色,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范氏之党以为有道,乃共谢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诞子。子其愚我也,敢问其道。”商丘开曰:吾亡道。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誉范氏之势。吾诚之无二心,故不远而来。及来,以子党之言皆实也,唯恐诚之不至,行之不及。物无迕者,心一而已。今方知子党之诞我,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水火岂复可近哉?”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
17、必下车而揖之。仲尼曰:“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商丘开信伪物犹不逆,况彼我皆诚哉?”(取材于列子黄帝)注释:侔:(mu)等列,相等。眲:(n)轻视。漫言:随口说。淫隈:深水处。曩:(nng)以往,从前,过去的。9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 之:往,去B. 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 乘:登上C. 乃共谢之曰 谢:感谢D. 今方知子党之诞我 诞:欺诈,戏弄10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不仕而居三卿之右必下车而揖之B. 范子华有宠于晋君游其庭者侔于朝C. 商丘开复从而泳之从所得多少赏若D. 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因复指河曲之淫隈11下列语句的
18、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客)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B.(子华)能使存者亡,亡者存C. 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二客)誉范氏之势D. 水火岂复可近(我)哉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子华虽未做官,地位却高过三卿,到他家就等同于到了朝廷。B. 商丘开被门客耍弄从高台跳下,去深水取珠,到大火中取锦。C. 商丘开历险无恙,门客认为他是有道的神人,一起向他求教。D. 商丘开认为自己的表现是因为心诚所致,了解真相后很后怕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7分)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之不意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
19、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答案】9C10D11B12D13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之不意。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解析】9谢:谢罪10D.都是“于是”。11译文为“怎么可能再接近无情的水火呢?”不需要补。12不是“被门客耍弄”。13此题考查断句,要根据文意断句。“”断对即可得分,每处0.5分,错一处扣0.5,扣完为止文言文译文:范子华被晋王宠爱。他虽没有官职,但地位在“三卿”之上。到他家的庭院就等于到朝廷一样。禾生和子伯是范
20、家的上客。他们有一次外出,在老农商丘开家借宿。半夜,谈起子华在京城里的名气和势力,如何能把死人弄活,能把活人整死,能使贫者变富,能使富者致贫。商丘开经历过贫穷苦难的日子,偷偷躲在北面窗户下听了个一清二楚。于是借了一些粮食做干粮,挑着一对竹筐就到了子华门下。子华的门客看到商丘开这个年老体弱,又黑又瘦、衣冠不整的穷老头走来时,他们都投以轻蔑的目光。进而侮辱欺负,捶打推搡,无所不为。但商丘开毫无怒容。有一次,商丘开随众人登上一个高台。不知是谁随意喊了声:“如果有人能从这个台上跳下去,赏他一百金。”众人纷纷起哄响应。商丘开以为是真的,就抢先跳了下去。他的身子像飞行的鸟儿一样,翩然着地,肌骨都没有受伤。
21、范家的门客们认为这是偶然罢了,并不值得奇怪。因此事过不久,又有人指着河道拐弯处很深的有漩涡的地方说:“这水底有珍贵的珍珠,谁能游下去就能得到。”商丘开又听信了他们的话,跳入水中,出来后,果然拾到了珍珠。此后,门客们才开始怀疑他真的有本事。不久,范家的仓库起了大火,子华说:“谁能到火里取出锦缎,我将依数重赏。”商丘开就毫无难色去了,在火中进出,竟然烟灰不沾一点,身体也没被烤焦,安然无恙。范家的门客们认为他是有道术的人,于是大家就一齐向他谢罪说:“我们不知道先生有这么高的道术才戏弄先生。先生就当我们是一群蠢人吧!冒昧请问您的道术。”商丘开说:“我没有什么道术。以前先生的两位门客留宿我家,我听到他们
22、称赞范家的权势,我真诚地相信这一切,所以就不怕路远前来投奔。来了以后,认为你们讲的话都是真实的,生怕我的诚心不够,唯恐我的行动不及时。对于外来的侵害逆来顺受,只是心志专一罢了。现在才知道你们在戏弄我,我内心隐藏着疑虑,对外则小心观察监听,回想起此前没有被烧死、淹死,深感万幸,怎么可能再接近无情的水火呢?”从此以后,范家门客即使见了乞丐、马医等卑贱的人,也不敢侵辱,必定要下车作揖拱手。仲尼说:“最诚信的人,是可以感动万物的。商丘开相信假的事物还不违逆,何况你和我都是诚信的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
23、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余祭。余祭死,传夷眛。夷眛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眛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
24、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史记 刺客列传灊(qin
25、):古水名,在今四川境内。1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 如:到 往B. 欲卒致国于季子札 致:到达C. 公子光详为足疾 详:通“佯”假装D. 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 擘 :掰开15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公子光能“自立为王”原因的一组是(3分)光真适嗣,当立 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夹立侍,皆持长铍 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A. B. C. D.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伍子胥来到吴国,他游说吴王攻打楚国,被公子光说成是为了报私仇,动机不单纯,因此他的
26、建议不被采纳。对此伍子胥并没反驳。B. 专诸认为,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想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C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一方面解除专诸的后顾之忧,让其刺杀王僚;另一方面设宴邀请王僚,王僚最终上当被杀。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还是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5分)(2)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5分)【答案】14B15B16B17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
27、立为国君,季子札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解析】14致:传递15为阖闾向专诸表白自己是王位继承人的话,非成事之因。“夹立侍者”为王僚用来保护自己以防万一的卫士,显然非成事之因。16“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非专诸认为,而是公子光自己的看法17“求”、“虽”、“不吾废也”各1分,翻译通畅2分“于”、“骨鲠”、“是何”各1分,翻译通畅2分参考译文:专诸,是吴国堂邑人。楚国大将伍子胥因父兄被楚王枉杀,逃离楚国来到吴国,知道专诸有本领。 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这时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说:“那个伍员,父
28、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就不再议伐楚的事。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暗自思量:“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应当先帮助公子光继承王位。”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 公
29、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札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所以他常秘密地供养一些有智谋的人,以便靠他们的帮助取得王位。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灊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 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札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专诸说:“僚是可以杀掉的。母老子弱,两个弟
30、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 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 到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毕命。他的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
31、。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 剪除了吴王僚,公子光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得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博出狱,又变姓名,为咸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为郡功曹。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
32、白请且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既白驾办,博出就车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不意博应事变乃至于此。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迁琅邪太守。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儿欲以此为俗邪!”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皆斥罢诸病吏,白巾走出府
33、门。郡中大惊。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说云云,博见谓曰:“如太守汉吏,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且持此道归,尧舜君出,为陈说之。”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史,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34、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传)【注】黄绶:黄色印绶。按汉制,“凡吏秩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县级官员职卑皆黄绶。下文的“墨绶”,级别就高了,其吏秩为二千石以上,文中的“二千石墨绶”就指郡太守。 移病:“移”是旧时公文的一种,移病就是移书言病,犹如今之写病假条。 谳(yn)平:分辨判定。谳,审判定罪;平,辨别。1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公卿子著材知名 著:显著B坐漏泄省中语下狱 坐:犯罪C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 发:发生D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 亡:同“无”19下列划线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稍迁为功曹 B.故事,二千石新到C.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D.乃敢起就
35、职20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C幸有众贤,亦何忧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D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汉天子我丈人行也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友。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能以自己的智谋舍身救人。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斩杀了组织者,然后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对一些迂
36、腐文官所做的空洞文件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D朱博处事凌厉。每次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分)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3分)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分)【答案】18C19D20C21B22计谋还没商定,又找不到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定语后置句一分,句子通顺一分)这事一定会牵连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3分)他被举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没有去应召。(3分)【解析】18出发19就任A逐渐B按照惯例C官吏到任20D两
37、个“何”都是代词,译为“什么”。A都是连词,但前者表并列,后者表转折。B前者用来,后者是在的时候。D前者表陈述语气,后者表判断语气21“解散了投诉者”在先,“斩杀了组织者”在后22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字:可使报秦者是定语后置,得译为找到。及译为牵连、乃译为才举译为举荐、不行译为不去、辟译为应召。【译文】朱博字子元,杜陵人。家境贫困,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当亭长,逐渐升任功曹,刚直仗义,喜欢结交朋友。当时,前将军肖望之的儿子萧育、御史大夫陈万年的儿子陈咸凭着公卿子弟的身份和显著的才能而为人所知,朱博与他们都结交为友。陈感担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而被关押治罪。朱博辞去官职,找到一个机会步行到廷
38、尉府中,打听陈咸的事。陈咸被拷打审问,伤势很重,朱博诈称为医进了监狱,才得以见到陈咸,知道了他犯罪的详细情况。朱博从狱中出来后,又改变姓名,在查验处治时替陈咸挨了几百大板,终于免去了陈咸的死罪。陈咸得以判处出狱,而朱博也因为这件事名声显扬,当了郡功曹。升任冀州刺史。朱博本来是武官,没有经历过法令条文一类的事,到他当上刺史巡视部属时,有官吏和百姓几百人拦住他的去路要自行投诉,官衙都挤满了。从事禀告,请求暂且留在这个县,登记案情并会见那些自行投诉的人,事情办完了再出发,想以此来观察试探朱博。朱博心里明白,告诉外边赶快准备车马。外面回报车马已经备好,朱博就出门登车会见自行投诉的人,他派从事明确地告谕
39、官吏百姓:“想要投诉县里丞尉的,刺史不监察黄绶的官员,各人自己到郡里去。想要投诉二千石墨绶长吏的,等使者巡视部属回来,到刺史衙门去。百姓被官吏所冤枉,以及投诉强盗小偷诉讼之事的,要到各自所属部的从事那里。”朱博停车判案发落,四五百人都离去了,如同神明一般。官吏百姓大为震惊,没料到朱博应对事变的能力竟然达到这种程度。后来朱博慢慢查问,果然是一个老从事教唆百姓集会。朱博杀了这个官吏,州郡都畏惧朱博的威严。朱博升为琅邪太守。齐郡的人性情迟缓,多自高自大来涵养名声,朱博刚刚任职,右曹掾史都移书称病在家卧养。朱博询问原因,回答说:“惧怕新太守之威!按照惯例,新太守刚刚到任,总要派官员来慰问,表达问候之意
40、,我们才敢起身去任职。”朱博气得抖着胡须拍击案桌说:“看来齐郡的小子们是想把这作为习俗吗!”朱博于是召见各曹史书佐和县中大吏,挑选那些看起来可以任用的,发出教令安排他们填补空缺。驱逐罢免那些称病的官吏,让他们戴着白布走出府衙大门。郡中大为震惊。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说什么什么,朱博见了就说:“像太守这样的汉室官员,尊奉三尺律令来处理事情就行了,很无奈,你们所说的圣人之道对我有何用呢!暂且拿着这种圣人之道回去吧,等尧舜之君出来时,再向他们陈述。”他回绝别人就是这样的。朱博任职几年,大大改变了齐郡的风俗。朱博升任廷尉,职责是掌管解决疑难案件,承担着分辨判定天下狱讼的重责。朱博担心被属吏诬陷,任职后,召
41、见正监典法掾史,对他们说:“廷尉我本来是武官出身,不通晓法律,幸而有各位贤能之吏,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然而廷尉我自从治理郡县、判决狱讼以来将近二十年,单是耳听眼观的时间也很长了,三尺法律条文,人事上各种事情都出在其中。请掾吏试着与正监一起写出过去判决狱讼时官吏们讨论中难以弄清的几十个案件,拿来询问廷尉我,我能够替你们再行思考判断。”正监认为朱博苟且好强,料想他不一定能够理清,就一起逐条陈述出来。朱博把掾吏都叫来,坐在一起问难,朱博为他们判断刑罚的轻重,十个里说对了八九个。属吏都佩服朱博深远的谋略,过人的才气。朱博每次升调改换官职,所到之处总是像这样拿出新奇怪谲的办法,以明确告诉下属自己是不可以欺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