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643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1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每题3分)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

2、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

3、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浩手斩二骑,以首还流失中左肋,怒不拔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浩与吴玠大破之A. B. C. D.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

4、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浩招辑

5、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答案】1A2A3C4(1)我在任时就听到警报,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2)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解析】1冒:不顾、顶着2为奋勇抗击金人,为战果,为平乱,为战果。3据文意郭、吴产生隔阂在吴举劾之后。4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为:第(1)题注意实词“盗:侵占”,古今异义“ 设备:设置守备”的翻译;第(2)题注意实词“辑:安抚”,“ 规置:所作所为”,虚词“以:把”的译法。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小题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也。季叔颇,当时通儒,有人伦之鉴,尝谓所亲曰:“门户所寄,唯在此儿

6、耳。”开皇末,为奉礼郎。及颇坐汉王谅反事被诛,珪当从坐,遂亡命于南山,积十余岁。高祖入关,除太子中舍人,寻转中允,甚为太子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巂州。建成诛后,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贞观二年,代高士廉为侍中。太宗尝闲居,与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之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太宗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

7、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窃以圣心为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时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教宫人声乐不称旨,为太宗所让。珪及温彦博谏曰:“孝孙妙解音律,非不用心,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以惑陛下视听。且孝孙雅士,陛下忽为教女乐而怪之,臣恐天下怪愕。”太宗怒曰:“卿皆我之腹心,当进忠献直,何乃附下罔上,反为孝孙言也!”彦博拜谢,珪独不拜。曰:“臣本事前宫,罪已当死。陛下矜恕性命,不以不肖,置之枢近,责以忠直。今臣所言,岂是为私?不意陛下忽以疑事诮臣,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而罢。翌日,帝谓房玄龄曰:“自古帝王,能纳谏者固难矣。昔周武王尚不用

8、伯夷、叔齐,(周)宣王贤主,杜伯犹以无罪见杀,吾夙夜庶几前圣,恨不能仰及古人。昨责彦博、王珪,朕甚悔之。公等勿以此而不进直言也。”十三年,遇疾,寻卒,年六十九。(选自旧唐书,有删节)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卿乃问朕是非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齐桓公之郭 辍耕之垄上C而甚重其言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为太宗所让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珪“直言进谏”的一组是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陛下忽为教女乐而怪之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ABC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9、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珪的叔叔王颇是当时大儒,认为王珪很有能力,但王珪却因罪躲在南山中十多年,未能施展才能。B王珪曾侍奉东宫太子李建成,很得太子信任。不久,建成被杀,王珪既而侍奉唐太宗,依然继续为官,但很多时候,太宗对他还是心存戒备的。C王珪借古事劝谏君主,唐太宗虽不采纳,但是认为他说的有道理。D本文一方面塑造了敢于劝谏君主的“谏臣”王珪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塑造了一个善于反思、勇于自责的唐太宗的形象。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4分)译文:(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译文:(3)自古帝王,能纳谏者固难矣。(2分)译

10、文:【答案】5C6D 【小题1】B7(1)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来为他们送行。(3)自古以来的帝王,能纳谏的人实在太难了。【解析】5前一个而表“转折”;后一个表“承接”。 A项中两个“乃”均为副词,译为“竟然”。B项中两个“之”均为 动词,译为“到去”。D项中两个“为”与“所”一起表被动。6句是询问,不存在劝谏问题。说太宗的行为,与王珪无关。非进谏之意。其余均可。【小题1】“太宗对他还是心存戒备的”不合原文的意思。7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为:(1)亡、敢以、执事、句意各一分。(2)定语后置、白衣冠译为穿白衣冠

11、,以译为来,语意各一分。(3)【参考译文】王珪,字叔玠,太原祁县人。小叔叔王颇在当时是博学的儒士,有辨别评述人的才能,曾经告诉亲属们说:“我们家的希望,只有在这个孩子身上了。”隋文帝开皇末年,王珪出任奉礼郎。到王颇因参与汉王杨谅反判事被杀,王珪当一块治罪,于是逃亡到南山,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唐高祖入关,王珪被任命为太子中舍人,不久转任中允,太子李建成十分尊重他。后来因为和皇太子阴谋事件相牵连,被流放到巂州。李建成被杀后,唐太宗平时就知道王珪的才能,召回拜为谏议大夫。贞观二年,代替高士廉任侍中。唐太宗曾避人独居和王珪宴饮谈话,当时有美人在旁边侍侯,本是庐江王李瑗之姬妾,李瑗阴谋败露死亡后没收入宫,

12、唐太宗指着美人给王珪看时说:“庐江王无道德,贼杀了她的丈夫并把她收为姬妾。暴虐至极,能有不灭亡的吗!”王珪离开座位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娶这个妇人是对呢,还是不对呢?”太宗曰:“杀人而夺取他的妻子,你竟然问我对错,这是为什么?”王珪回答说:“我从管子那里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父老说:郭国是什么原因灭亡的?父老说:因为他喜好善良而厌恶罪恶的原因。桓公说:如果象您所说的话,那是贤明的君主,为什么至于灭亡?父老说:不是这样,郭国君主,喜欢善良的人但是不能用,厌恶有罪恶的人但是又不能除去,这是它灭亡的原因。今天这个妇人还在你左右,我私下认为您心里认为是对的,陛下如果认为是错,这可说是知恶而不能除去了。”

13、太宗虽然不把这个美人赶出宫,但很重视王珪的言论。当时太常少卿祖孝孙因教宫人声乐不符合皇帝的心意,被唐太宗所责备。王珪和温彦博进谏说:“孝孙很了解音律的奥妙,又不是不用心,但恐怕陛下询问的那个人不好,因此迷惑了陛下的视听。况且孝孙是高雅人士,陛下忽然让他教女乐而且责怪他,臣恐天下人知道了都会吃惊。”太宗发怒说:“你们都是我的心腹,应当竭进忠诚献上直言,为什么要附下欺上,反而为孝孙说话!”彦博马上承认错误并道歉,王珪自己坚持说:“臣本来为前东宫服务,罪责已经应当处死。陛下体恤宽恕我的性命,不认为不正派,安排在政府的中枢近地,要求以忠直为务。今天我所说的,难道是为了私事吗?不料陛下忽然用惑乱的事来责

14、备我,这是陛下辜负了我,我不辜负陛下。”唐太宗默然不语。第二天,唐太宗告诉房玄龄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能纳谏的人实在太难了。从前周武王尚且不用伯夷、叔齐,周宣王是贤明的君主,杜伯还因无罪被杀,吾早晚都在好好学习前圣,恨不能仰望到古人。昨天责备彦博、王珪,我十分后悔这件事。你们不要因此而不进直言了。”贞观十三年,生病,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九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督军于北平。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

15、衔之。后遇天下大乱,涿郡人物殷阜,加有伐辽器仗,仓粟盈积,又临朔宫中多珍产,屯兵数万,而诸贼竞来侵掠。留守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皆不能拒,唯有艺独出战,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十住等颇忌艺。艺阴知之将为乱,乃宣言于众曰:“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人皆怨。既而旋师,郡丞出城候艺。艺因执之陈兵,而十住等惧皆来听命。于是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以赈穷乏,境内咸悦。武德三年,奉表归国,召封燕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太宗之击刘黑闼也,艺领本兵数万破黑闼弟什善于徐河,俘斩八千人。明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成会于洺

16、州,因请入朝高祖,遏之甚厚。俄,拜左翊卫大将军。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遂于泾州诈言阅武,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率众军至于豳州。治中赵慈皓不知艺反,驰出谒之。艺遂入据豳州。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艺执慈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至宁州界,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节选自旧唐书罗艺传)9对下列句中

17、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加有伐辽器仗 伐:征讨B乃宣言于众曰 宣言:宣布C开仓以赈穷乏 穷乏:贫困的百姓D预宗正属籍 预:通“与”,参加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罗艺“桀黠”的一组是(3分)( )然任气纵暴 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 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 因执之陈兵艺无故殴击之 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A BC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艺勇于攻战,军功卓著。大业年间,官至虎贲郎将;后赶上天下大乱,保卫涿郡有功,深得民心;再后征伐刘黑闼有功,得到唐高祖礼遇,拜左翊卫大将军。B罗艺自恃功高位重,目中无人。他无缘无故责罚了太宗的亲信,虽惹

18、怒了高祖,但多次为大唐解决了突厥侵扰边境的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高祖的原谅。C罗艺熟悉兵法,治军严明。涿郡被侵扰时,他破贼不可胜计;讨伐刘黑闼时,先于徐河打败其弟刘什善,斩杀俘获共八千人,第二年与太子李建成会师洺州。D罗艺遇事机警,且疑心重。在得知赵十住等人的阴谋后,他利用民心占得先机;后太宗即位,他因前事恐其责罚,最终选择拥兵反叛,以致惨死于乌氏驿站。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5分)(2)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5分)【答案】9A10B11B【小题1】(

19、1)当时突厥屡次成为侵扰的祸患,因罗艺一向有威名,北夷害怕他,(高祖)令罗艺凭本官身份带领天节官兵镇守泾州。 (2)经过乌氏驿站时,跟随的人逐渐离开,罗艺的随从斩杀了他,把他的首级送到了京师。(朝廷)在市集悬首示众,恢复了他本来的姓氏罗氏。【解析】9伐:夸耀。10讲的是罗艺为凌侮别人而付出的代价;表现罗艺的“勇于攻战”。11高祖在这件事上释怀的原因,文中没有交代,强加因果。【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1)“素”1分; “以”1分;“领”1分;句意2分,其中“为所”被动句式1分。(2) “过”1分;“枭”1分;“复”1分;句意2分,其中省略句1分。【参考译文】罗艺字子延,本是襄阳人。寄居在京兆

20、的云阳。父亲名叫罗荣,曾做过隋朝的监门将军。罗艺生性凶暴狡黠,倔强固执,不讲仁义,在攻伐争战方面勇猛,擅长射箭。大业年间,(罗艺)屡次凭借战功,官做到了虎贲郎将。隋炀帝下令授予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使北平督军一职。罗艺少年时谙习兵事,统帅部队纪律严明,可是放任意气。(罗艺)每每凌侮李景,(可是)频频被李景凌侮,罗艺对他怀有很深的怨恨。后来遇到天下大乱,涿郡物阜民丰,加上有值得夸耀的历史悠久的兵器,粮仓充盈,多据财宝,屯兵数万,众多贼子竟然前来侵扰掠夺。留守的官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人都不能抵抗,只有罗艺独自出战,杀敌不可胜数,威望越来越大。赵十住等人非常忌恨罗艺。罗艺私下得知他们将要

21、作乱的消息,于是向众人宣布说:“我们这些人讨伐贼子非常有功效,城中的仓库里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君命(处理东西的权利)在留守官员的手里,但他们无心救济贫困百姓。这难道是慰问体恤之心吗?”用这些话激怒城中的百姓,百姓都怨恨。不久,罗艺率兵回城,郡丞出城迎候罗艺。罗艺趁机拿下郡丞,摆开阵势,赵十住等人害怕都前来听命。于是罗艺分发府库财物,来赐给将士,打开粮仓赈济穷困之人,境内军民都十分高兴。武德三年,(罗艺)奉表回到京都,(皇帝)下召封他为燕王,赐姓李氏,加入太宗宗正属籍。太宗攻打刘黑闼,罗艺带兵数万,在徐河攻破刘黑闼弟刘什善的军队,俘获和斩首的共有八千人。第二年,刘黑闼协同突厥军队前来侵犯,罗艺再

22、一次带兵与太子(谥号“隐”)建成在洺州会师,于是请求入朝拜见高祖,(高祖)厚待他。不久,拜为左翊卫大将军。太宗的亲信曾到他的营中,罗艺无缘无故地殴打了太宗的亲信。高祖因他是属吏大怒,很长时间才释怀,待他像以前一样。当时突厥屡次成为侵扰的祸患,因罗艺一向有威名,北夷害怕他,(高祖)令罗艺凭本官身份带领天节官兵镇守泾州。太宗即位,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可是罗艺因害怕内心不安,于是到泾州欺骗说检阅队伍,矫诏奉密旨带兵入朝,(于是)率众军士到了豳州。治中赵慈皓不知道罗艺谋反,骑马出城迎拜罗艺。罗艺于是入主豳州。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率兵讨伐罗艺。王师未到,赵慈皓与统军杨岌私下谋划攻击

23、罗艺,事情泄露。罗艺拿下赵慈皓关进监狱,杨岌当时在城外发觉有变化,匆忙带兵攻打罗艺。罗艺大败,丢弃妻子、孩子和数百随从,投奔到突厥,到了宁州边界,经过乌氏驿站时,跟随的人逐渐离开,罗艺的随从斩杀了他,把他的首级送到了京师。(朝廷)在市集悬首示众,恢复了他本来的姓氏罗氏。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起处士,进詹事府司直。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表为侍御史。刑部、大理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韦皋始招来西南夷,德宗选郎吏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帝嘉之。擢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金紫,持节位。逾年

24、还,使有旨,进谏议大夫。迁尚书右丞,知吏部选。求外迁,为华州刺史。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合。然专以慈惠为本,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召为左金吾大将军,以杨于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陵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罗拜,乃得去,莫不流涕。宪宗监国,进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反,诏滋为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半道,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是时,贼方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贬吉州刺史。未几,徙义成节度使。渭,用武地,东有淄清,北魏博,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李师道,

25、田委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滋既病,作遗令处后事,讫三年,皆有条次。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薄居处饮食。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1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一项是(3分)A刑部、大理罪人。 B因权势以请。C渭,用武地,东有淄清,北魏博。 D皆自谓可见肺肝。14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3分) A因权势以请。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出财为偿所亡。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C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东、西川节度使 以资政殿学士行。 D乃得去,莫不流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滋

26、学习勤勉,知识广博,读书悟性很高,以一个普通读书人的身份,未经科举进入仕途。他公正守法,以至大理寺、刑部官员执法不公而畏惧他。B西南少数民族归附朝廷,皇上派官员去安抚,官员们都畏葸不前,袁滋却毫不推辞。经过一年的艰苦工作,圆满实现了皇上的意图。C袁滋办理政务仁慈宽厚,不订立什么条款规章,安抚流民,法外施恩,深得百姓爱戴,以至离任时“耆老遮道”。D袁滋虽然执法如山,政事清明简要,为人又极宽厚,算得上封建社会的一个良吏。但他在受命平叛时却因兄长的缘故,畏敌不进,贻误朝廷大事。1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8分)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合。(4分)译文: 是时,贼方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

27、畏不得全,久不进。(4分)译文: 【答案】13C14B15D16略。【解析】13用兵,使用武力。A项“罪人”,古,给定罪;今,有罪的人。B项“权势”,古,有权有势的人;今,权柄和势力。D项“肺肝”,古,内心;今,肺和肝,表“内心”则用“肺腑”14介词,替、给;介词,被。A项两个“因”,介词,通过,经由;C项两个“以”,介词,用(凭)身份;D项两个“乃”,副词,才15有两处错,一是“执法如山”,二是“畏敌不前”16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为:(1)清简、居、名、语意各一分。(2)是、方、全、语意各一分。【参考译文】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学问广博,记忆力强。少年时跟随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能领悟

28、其义。后来客居荆、郢之间,开始担任学庐讲授。以未士的士人身份举用,进任詹事府司直。部中官员因盗窃金宝下狱,袁滋为他伸冤。(被)上表举荐为侍御史。刑部、大理寺审理犯人,失去公道,畏惧袁滋守法,通过有权有势者请托,袁滋最终没能签署批准。韦皋最初招抚西南方向的少数民族,德宗挑选可以前去抚慰的郎官,大家都畏惧远行,而袁滋没有推辞,皇帝赞扬了他。升任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赏赐金银和紫衣,持节前去。过了一年回来,出使符合皇帝心意,进升谏议大夫。又升任尚书右丞,主持吏部选举。后请求外任,为华州刺史。政绩清廉俭约,凡有流民来到他所管辖的州中,他都供给土地让他们住下来,人们称他所在的里巷为义合。但他一味以慈惠为

29、本,从不设立纲纪,百姓敬爱归心。有犯法的,时常在法外宽免。抓住盗贼,有时又怜悯他贫穷,拿出钱财为他偿还给丢失东西的人家。召入朝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任命杨于陵接替他。袁滋离任时,老人挡路以致无法离开,杨于陵派人通告说:“我不敢更改袁公的政治。”人们都围住他跪拜,然后才离去,没有不流泪的。 宪宗监国,进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造反,下诏命袁滋任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走到半路,又改任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此时,贼势正强,又因袁滋的哥哥袁峰在蜀被叛贼刘辟劫持,袁滋害怕不能保全兄长,很长时间不进兵。贬为吉州刺史。不久,改任义成节度使。渭州,是用兵之地,东有淄青,北连魏博

30、,袁滋严密戒备又广施诚信,一意怀柔。李师道、田季安畏服他。居镇七年,百姓为他立祠堂祭祀。袁滋患病以后,写下遗命安排后事,前后三年,都有安排。性格宽厚平易,与他交往的人,都自称可见其肝胆,以至家里人都不能察见他的喜怒。居处简陋衣食俭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di,欺瞒

31、)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閤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帝曰:“今无他事。”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

32、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制科的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j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年六十四。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1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阴遣人挈水踵其后 阴:暗地里 B 姬言之帝,贷其死 贷:推卸C 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 殆:几

33、乎 D 帝悚听,垂欲止 垂:接近,将近1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皇后性格仁慈的一组是 (3分) ( ) 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捃(j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A B C D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B 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C 王安石变法因触犯的皇后的利益儿

34、被阻挠,但因为王安石的坚持而使皇后的计谋未能得逞。D 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苏轼最终绝处逢生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 (3分) 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4分) 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 (3分)【答案】17B18C19D20 仁宗皇帝准备在正月十五日夜晚再次陈设彩灯,被曹皇后进谏阻止了。 王安石确实有才干学问,但是怨恨他的人很多,皇上要是爱惜他,想保全他,不如暂且让他到外地去做官。 现在听说苏轼因为作诗而被关进监狱,难道不是受到仇人的诬陷吗?

35、【解析】17贷:饶恕18 是曹皇后激励侍从护驾的办法,与“仁慈”无关,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 是说她因循守旧,可以排除D项19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项“阴险与毒辣”不恰当;C项没有依据。 20本题考查翻译能务。关键词为:“以”1分,语意被动2分“诚”“然”各1分,“出”2分“以”“系”各1分,“得非乎”表反问的结构1分。【参考译文】慈圣光献曹皇后,是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也是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明道二年,郭皇后被废,曹皇后被聘入宫中。景佑元年九月,她正式被册封为皇后。曹皇后性情慈善节俭,重视农耕,常在皇家宫苑中种植谷物,亲自养蚕。农历八年闰正月,仁宗皇帝准备在闰正月十五晚再一次陈设彩灯

36、过灯节,被曹皇后劝住了。过了三天,几个卫士作乱,乘着夜间穿房越舍,直趋仁宗皇帝的寝室。曹皇后当时正在侍奉皇帝,听说事情有变,慌忙起来。仁宗皇帝打算出逃,曹皇后关闭殿门,抱住皇帝,急忙呼唤都知王守忠,命令他带兵入宫平乱。乱兵在殿前杀伤宫中的嫔妃侍女,叫喊声响彻皇帝的住所,太监们假报是奶妈打年纪小的宫女,曹皇后申叱道:“乱兵就在附近杀人,你们还敢胡说!”她估计乱兵必定会放火,暗地派人带着水跟在他们后面,果然乱兵点火烧着帘幕,跟着的人随即用水将火泼灭。这一夜,凡是派出去的太监侍从,曹皇后都亲手剪掉他们的头发,对他们说:“明天论功行赏,就以头发为证。”因此,人们都争先出力,乱兵很快被消灭。宫女参与卫卒

37、变乱的,论罪当死,她们向仁宗所宠爱的妃嫔哀求免死,这位宠姬转告仁宗后,仁宗答应了。曹皇后便穿戴上正式的服饰,进见皇帝,请求依法处理作乱的宫女,并说:“不这样,无法肃清宫中(的坏人)。”仁宗让她坐下,曹皇后不坐,站着坚持自己的要求,过了不久,最后还是把宫女杀掉了。起初,王安石当政的时候,变革了旧的典章制度,曹皇后在适当的机会对神宗皇帝说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不应该轻易改动。熙宁年间祭祀太庙的前几天,神宗皇帝来曹皇后的住所。曹皇后说:“以前我每当听说老百姓有什么苦处,一定要告诉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就推行减租政策,现在也还是应该这样。”神宗皇帝说:“现在没有什么事。”曹皇后说:“我听说老百姓对于青苗法、

38、助役法叫苦不迭,这两种法令应当停止实行。王安石确实有才干学问,但怨恨他的人太多了,皇上要是爱惜他,想保全他,不如暂且放他到外省去。”神宗皇帝听了很吃惊,几乎已经准备停止施行这些法令,但还是被王安石操纵了,这件事无果而终。苏轼因为写诗犯了法,被关在御史台的监狱中,大家都以为他必死无疑。曹皇后听说此事,便对神宗皇帝说:“我想起仁宗皇帝在殿试中取中苏轼兄弟时,高兴地说:我为子孙们找到两位宰相。现在听说苏轼因为作诗而被关进监狱,该不会是受了仇人的诬蔑吧?从诗句中搜寻过错,即使有错也是小错。我的病已经很重了,不能再因为冤枉好人、滥加罪名而伤害天地的中正和平之气。对苏轼一案,还要仔细审查才好。”神宗皇帝流下眼泪。苏轼因此而得以免罪。曹皇后晚年时候患了水疾,医生都没有办法治。元丰二年的冬天,她病得很重了,神宗皇帝到她的寝宫来探病,甚至睡觉时都不脱外衣。病了十天左右,曹皇后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曹皇后死,神宗皇帝哀伤过度而消瘦,几乎坚持不到办完丧事。主管官员为曹皇后报谥号,葬在永昭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