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一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11题)某学者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体制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社会权力体系的结构方式上,必须要由各级公共权力中的常设最高决策领导权(简称决策权)和常设最高决策监督权(简称监督权)两权分立,相互分权制衡与合作,从而确保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的权力运行机制。”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旧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残缺、民众参政素质低 B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起步晚、底子差C西方民主宪政制度和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D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2(20
2、11年4月北京海淀区一模17题)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24题)“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
3、的必要性(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4(2011年4月衡州市质检21题)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A B C D5(2011年5月苏、锡、常、镇二模11题)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
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 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6(2011年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6题)右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样。图样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 民族团结原则 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平等原则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 B C D7(2011年3月临沂市一模17题)下面是l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新中国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 职务党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共产党l329l2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0327029A以中国
5、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C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8(2011年江苏高考9题)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平等性 广泛性 继承性 深刻性 A B C D9(2011年5月南平市质检18题)1949年新政协后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党外人士3人;委员56人中,党外人士27
6、人。这体现新政府的特点是A多党合作、民主协商 B人民代表制度C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D党外人士参政议政10(2011年4月江苏百校样本分析10题)“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新中国成立后 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三大战役胜利 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1(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12题)1949年新
7、中国成立时,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的是( ) 统一中国 建立民主共和国 实现了民族独立 铲除私有财产制度A B C D12(2011年4月湘潭市二模18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A“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13(2011年1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19题)青藏
8、高原唱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拉锁,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 改革开放 A B C D14(2011年西安八校联考33题)社会学家费孝通说:“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而他们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代表性呀!北平住着的就是这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试问英美哪一个议会能从普选中达到这样高度的代表性呢?”据此,这些代
9、表参加的会议是( )A中华民国独立各省的第一次代表会议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15(2011年4月天津市和平区一模8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它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最主要区别是( )A. 社会制度不同B. 拥有的自治权不同C. 经济政策不同D. 外交权利不同16(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9题)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
10、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17(2011年4月北京朝阳区一模18题)“人民的解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基本主题之一,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有( )结束一百多年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国内各民族平等,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ABCD18(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11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政治制度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和
11、平共处五项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B C D19(2011年4月天津市河北区一模7题)2009年春天的伦敦,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开始于( )A.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现代化漩涡B.中华民国成立,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命运第一次转折C.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20(2011年4月南通市调研8题)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
12、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21(2011年东北三校联考33题)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中国的丞相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新中国政治协商
13、制度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ABCD22(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7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 )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A B C D23(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17题)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 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1787年颁布1870年颁布1954年颁布制定机构国会制定国民议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特 点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体
14、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评 价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 点 D评 价24(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13题)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依法治国的方略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5(2011年3月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2题)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
15、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A B C D26(2011年1月河南郑州高三质检24题)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A权利主体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C权利范围不同 D历史影响不同27(2011年5月濮阳市二模31题)某绅士说:“当我把选举和旧日国民党统治
16、之下的选举比较之后,我发现我们的选举绝对诚实、自由、平等,绝没有旧日的贿赂、强迫、暴行等现象。”材料反映的史实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政治 B团结起一切抗日的民主进步力量C壮大了中华苏维埃人民民主政权 D有利于抗战后的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28(2011年3月吉安市一模29题)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B认为
17、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29(2011年5月徐州市三模9题)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30(2011年5月南通市三模11题)毛泽东在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
18、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这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广大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愿望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公有制31(2011年1月常德市质检22题)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和民族团结 A. B. C. D
19、.32(2011年4月盐城市二模9题)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利于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稳定 A B C D33(2011年4月天津市河东区一模8题)1954 年 12 月, 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
20、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 1954 年以后(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 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D. 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34(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14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某导演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 A区域自治开新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B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
21、段D独立自主,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35(2011年4月海口调研21题)“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36(2011年3月江苏四市一模9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 )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A B C D37(2011年5月北京海淀区二模17题)从清末立宪到新中
22、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下列关于中国宪政建设的表述,准确的一组是( )钦定宪法大纲仿效日本近代宪法 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共同纲领具备国家根本大法性质 1954年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A B C D38(2011年5月鞍山市二模30题)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
23、的有中国的丞相制度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A B C D39(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13题)周恩来总理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跟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材料中“客观的历史发展”是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新中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40(2011年1月江门市高三调研10题)张建国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张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B1958年,张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C19
24、76年,张建国参加全国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D1984年,张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41(2011年5月北京丰台区二模18题)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表明 A西藏成立了人民自己的政府 B西藏成为新中国大家庭的一员 C落实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D人民得到普选权利42(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12题)下列各项中,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主题有联系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43(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7题)山东某地进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用对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25、的形式进行了宣传。下列语句不可能出现在手机信息中的是( )A共同团结奋斗 B共同繁荣发展C民族平等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44(2011年1月辽宁丹东四校协作体高三联考18题)三大改造后,民主党派成为参政党是因为民主党派成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民主党派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民主党派人数多,有影响(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45(2011年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34题)(20分)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26、”。 James Madison(1)结合所学,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的。(6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2)以下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参照示例,在图2和图3中任选一幅,配写解说词。(4分)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 1945年8月毛泽东到达重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示例图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27、(3)在完成“独立”任务后,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3分)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4)依据材料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4分)
28、必修一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只有建立起来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D符合题意。2C解析:本题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题干信息:根据题干“1940年”和“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分析,应是指新中国的成立,选项中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是C项,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A项在1924年提出,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此时无产阶级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项在1940年抗日根据地中提出的政权形式
29、,同样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D项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认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承认现有的五种经济成分等,表明中国已经完成反帝反封建人物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C解析: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最能体现“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一材料信息。4C解析:共同纲领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故排除含选项。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政协的理解。题干中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应指1949年召开新中国成立前的筹备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在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答
30、案C。6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实行的民族政策及原则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7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不是多党联合执政,而是中共一党执政。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通过政治商协会议,参政议政,并不能成为执政党。D项说法错误。8C解析:本题和浙江文综卷相近,使用了同一材料。从费孝通的回忆“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等信息,可判断出他参加的会议是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因为这次会议中北平改名为了北京,建国前参加代表较为广泛的只有这次会议。联系材料中
31、出席会议的代表涉及各个阶层,而且各个阶层代表在一个会场一起讨论问题,这些反映了这次会议的广泛性、平等性,从这次会议对于新中国建立的重要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深刻性,本题选C项。第项继承性可排除,本次会议与以前的旧政协会议无联系。“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材料无法体现继承性,排除。9A解析:从参加政协的代表比例看,具有广泛性。10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9月,新中国尚未成立,排除B项;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
32、国家性质的是共同纲领,故排除D;21世纪初,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方才形成,排除C项;答案选A。11C12A解析:宪法规定,中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国采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代议制。通过选举代表,由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来管理国家,这是第一重委托。反过来,人大要向人民负责,要向选民述职,要自觉接受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更专业的管理国家,选举“一府两院”来行使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人大委托“一府两院”是第二重委托,“一府两院”要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这就是“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材料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原则,故正确答案为A。13B解析:1951年中央人
33、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第项七届二中全会在1949年3月召开,与西藏无直接联系。其他几项意义重大,对西藏发展影响深远,本题选B项。14C解析:从材料看,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士都参加了这次大会,即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因此A、B明显不正确。从材料中的“北平”可知该会议召开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故C符合题意、D不正确(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召开于“北京”而不是北平)。15A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从相同来说: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与中央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不是国家主权实体
34、。从不同点来讲,社会制度上看:两者分别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目的上看:分别是为了社会稳定解决民族问题、和平统一祖国;权力范围上看:前者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令、政策的自治,后者拥有除了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本问中最主要的区别应是社会制度不同。16D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空间限定“北平”。考察从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从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由此判断A错误,A指的是1954年
35、召开的一届人大;第一次政协会议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B项;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据此排除C项,得出 D项。17D解析:人民的解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各个方面都解除了旧有的束缚,获得了应有的权利,所以正确答案为D。18D解析:本题较简单,考查了我国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都反映了“人民民主”,第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50年代中期确立的外交政策,不属于政治制度
36、。本题选D项。19C解析:北京时间代表的是整个中国的时间,也就是北京可以代表北京,选择C项。20B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前,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根据题干中“1953年”、“主要目的”,得出本次人口统计的主要目的,故选B;A、C、D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据史实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排除A。全国人口普查与制定民族政策无多大关系,排除C。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4年基本定案,到1955年全
37、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前后共修改五次。所以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无多大关系,排除D。1953年人口普查,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至少从时间上看存在先后关系,所以正确选项为B。21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政治制度都是逐渐完善和发展演变的,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22D解析:三大改造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民主党派也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故项错误,项正确;项正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均与民主党派进行了较好的合作;符合史实。故选择D项。23C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是1875年
38、,故A错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制宪会议制定,故B不正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故D不正确。24C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体现人民当家作主。25A解析:从题干“另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说明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于“小聚居、大杂居”的历史因素决定的,因此,正确选项为A;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的对象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错误;项错在“实行区域自治政策”。26B解析:据教材相关知
39、识,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治权利。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是我国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而设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据此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有诸多不同,但最主要的区别是社会制度不同,B项符合题意。27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旧日国民党统治之下”、“ 我们的选举绝对诚实、自由、平等”等可知此选举为解放后的选举,选择A项。28D解析:参政的积极性能否提
40、高在于民主建设程度,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途径有多种方式,比如信件、交谈等;科技发展推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客观上促进民主进程,但不能说是直接推动作用。故A、B、C错误。29B解析:从题目提供的信息来看,主要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地理分布的国情,符合人口分布的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机构,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30A解析:孙中山的民主任务是反帝反封建,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势力,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完成,故选A.31A解析:本题考察新中国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
41、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32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联邦制不适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故不正确;材料只是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并未说明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这一观点,故不正确。33C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42、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本题中C项符合1954年后政协的特点,A项时间上不符合;BD两项
43、说法错误。34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主要指的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35C解析:考查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题干中强调的是“万紫千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或“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36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项说法错误;从抗日战争时期起个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就有合作的历史,建国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
44、了有益的建议,正确;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相互监督”的方针,体现了。37A解析: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排除。38A解析: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好的政治制度,在于它本身有自我改变、调节能力,能自发的适应现实环境,它自我发展、完善的机制应该是它本身的一部分。据此本题中各项都能反映这一特点,本题选A项。39A40C41B解析:西藏和平解放是1951年,标志着中国大陆的基本解放,大陆实现统一。42B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人大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选项中与三大政治制度有联系的只有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45、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43D解析: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为1956年党为处理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不符合宣传民族团结宣传月的主题4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作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保证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地位。二、非选择题45(1)确立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保留各州一定自主权;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6分)(2)图2:抗战胜利后,毛泽东等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签订了有利于和平、民主、团结的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4分)图3:解放战争胜利之际,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筹建新中国的问题,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4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4)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变为无记名投票;代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比例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3分)轨迹:形式日趋完善;以法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本小问不超过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