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639KB ,
资源ID:236364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636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及高考真题汇编与解析:专题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必修Ⅰ).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及高考真题汇编与解析:专题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必修Ⅰ).doc

1、必修一专题一: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1题)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2(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1题)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 )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

2、依据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3(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1题)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创立了王位世袭制A B C D4(2011届福建名校样本分析15题)中国人的姓名文化源远流长,同一姓氏下有不同分支(传芳、衍派等)。下列图片是闽南民居门首上常见的部分标记,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它们都源自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B它们都反映了各自姓氏的发源地C它们是研究人口迁移的重要史料 D“衍派”不同,姓氏一定也不同5(2011年3月河南郑州市质检25题)图与我国古代

3、早期某一政治制度有关联。下列关于该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以嫡子继承制为最大特点以礼乐制度为维系工具A B C D6(2011年5月肇庆市二模12题)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 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7(2011年4月沈阳市质检24题)宗法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 )A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B政治关系中的地缘关系逐渐取代血缘关系C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D受封的诸侯

4、有相对的独立性,便利其势力增长8(2011年4月济南二模9题)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9(2011年1月三明市三校联考2题)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强调血缘纽带 B重视尊卑贵贱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10(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1题)西周时期,用于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

5、土地继承上矛盾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11(2011年5月徐州市三模1题)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B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 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 D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12(2011年3月东北三校联考24题)位于无锡梅村的鸿声钱氏家族,因诞生了“国学大师”钱穆、“力学之父”钱伟长、环保专家钱易、经济学家钱俊瑞、物理学家钱临照和工程力学家钱令希等六位院士而蜚声海内外,鸿声钱氏家族也引以为荣。家族的观念自中国古代起就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影响C

6、分封制的影响D弘扬儒学的需要13(2011年沈阳教学质量检测第1题)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的说法,这表明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对于宗法制理解正确的是( )A是维系西周等级制度的有效工具 B与分封制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C表现了传统政治中较高理性成分 D按照地域远近来区别亲疏关系14(2011年5月太原市二模24题)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C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15(2011年5月龙岩市质检13题)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

7、解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州白瓷工艺高超C(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制中进士科难度更大D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是分封的主体16(2011年3月泉州市质检13题)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下列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朝制17(2011年1月湛江市高三模拟1题)西晋初年,有大臣向司马炎建议:“今四海业已大定宜开启土宇,使同姓必王,建久安于万代。”该大臣主张实行(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18(2011年1月新疆高

8、三诊断2题)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19(2011年3月河南五市联考24题)礼记表记所载:“母,亲而不尊。”这一记载不能说明当时社会已经有了( ) A宗法家族意识 B男尊女卑观念C以义为重的价值观 D儒家伦理思想20(2011年4月豫北七校联考24题)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

9、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1(2011年3月厦门市质检15题)大清律例载:“嫡庶子男,除有宫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表明清代在财产继承方面( )A所有家庭成员均分财产B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C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D嫡庶长幼之趋于淡化22(2011年4月长沙模拟25题)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B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C重视发展工商业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23(2011年5月福建四地六校考前模拟13题)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

10、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期(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24(2011年4月琼海市模拟1题)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25(2011年4月天津市宝坻区一模1题)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

11、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26(2011年4月长沙模拟27题)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利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西周分封制西汉“中朝”的建立明朝的内阁制清乾隆帝建立军机处ABCD27(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2题)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

12、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 A原所在诸侯国的国名 B因功得到的封地C商朝的王室 D国王的赐姓28(2011年1月佛山市质检1题)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29(2011年4月深圳调研12题)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30(2011年3月太原市

13、测试1题)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 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31(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1题)“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2(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1题)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

14、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管理家政。”产生这一统治方式的制度基础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内外服制33(2011年3月北京海淀区12题)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34(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15题)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35(2011年4月

15、湖南高考仿真25题)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文中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36(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1题)“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朝政治的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A神权政治 B分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37(2011年4月北京东城示范校)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维护宗族内

16、部的稳定与团结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C消除诸子矛盾 D实现长治久安38(2011年3月云南省统测13题)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39(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3题)明太祖朱元璋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

17、,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同时据明史稿记载,明成祖继位后,明代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两则材料说明( ) A明朝照搬了西周的分封制 B明朝放弃了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宗法制依然是分封制的核心40(2011年4月天津市和平区一模1题)史书中记载“封建亲戚 , 以蕃屏周”所反映的是( )A. 封建制度的建立 B. 实行分封制C. 行省制的实行 D. 推行郡县制41(2011年4月新余市二模25题)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

18、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42(2011年1月清远市一模12题)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43(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2题)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

19、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 A原所在诸侯国的国名 B因功得到的封地C商朝的王室 D国王的赐姓44(2011年3月赣州市摸底24题)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45(2011年4月海口调研1题)商鞅一人多姓。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商”姓来源于(

20、)A自然的崇拜 B母亲的族姓 C出生地地名 D因功得到的封地46(2011年1月永州市一模2题)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47(2011年3月湘潭市一模25题)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是( )A西周

21、B秦朝 C唐朝 D清朝48(2011年1月广州市高三调研12题)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49(2011年1月辽宁丹东四校协作体高三联考1题)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50(2011年1月福州市质检题)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曰

22、,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曰:“周亡矣。”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D宗法制51(2011年4月抚州市质检13题)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这里的“封建”和“选举”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 B奴隶制和禅让制C郡县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 D分封制和奖励军功52(2011年1月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1题)西周时期规定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血缘与政治结合B社会等级严格 C中央集权加强 D青铜制造业发

23、达53(2011年4月鹰潭市二模25题)左传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27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 这反映了( )A各诸侯国负有对周的朝贡义务 B以鲁国为首的诸侯国自愿的道义举动C各诸侯国是在落实周礼中的规定 D周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威54(2011年4月宣城二模12题)诗经公刘曰:“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这与下列哪个制度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国并行制 D中央集权制55(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4题)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

24、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 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56(2011年3月汕头市一模12题)右边是古代帝王家庙布局图,一般而言祖庙居中,二世称昭,三世称穆,四世称昭,互为昭穆。这可能与哪项制度有关( )A君主专制 B郡县制C宗法制 D分封制57(2011年1月汕头市质检1题)中世纪西欧政治上是封建制度,即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赏赐给贵族,贵族再分割采邑封给自己的附庸,层层分封,形成不同的等级。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的( )A中央集权制度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封建制度58(

25、2011年1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2题)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59(2011年3月上饶市一模25题)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60(2011年河南示范高中五校联谊24题)2011年3月2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

26、新馆青铜厅开始对公众开放,陈列的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指君主的母亲戊)。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 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后母”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妥。这种读法的依据是( )A宗法制度 B分封制度C礼乐制度D甲骨文的书写特征6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24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

27、控制62(2011年4月宁波二模12题)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63(2011年海南高考1题)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64(201

28、1年5月南昌市二模24题)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65(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1题)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材料表明( ) A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B周王是天下唯一大宗与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C宗法制的确立割断了“国”与“家”之间的关系D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

29、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66(2011年东北四校二模35题)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在西洋历史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的时期,Feudalism则并不是一种制度,而他们的一种社会形态。现在把中国史上“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史上秦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 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研究67(2011年4月湖南高考仿真26题)诗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

30、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表明( )A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而诸侯国君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拥有最高权力C受封的诸侯国君和周天子是并列的政权D周天子和诸侯国君共同率民众开垦荒地68(2011年1月杭州市质检1题)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皇帝制 分封制 宗法制 郡县制A B C D 69(2011年5月陕西省质检24题)白虎通义德论记载:“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

31、;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以上材料表明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 B明确血缘关系的亲疏C确立贵族生活准则 D巩固分封制的统治秩序70(2011年5月漳州市质检13题)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材料反映出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A.血缘亲疏 B.地位尊卑 C.长幼有序 D.先帝遗愿71(2011年3月菏泽市一模9题)“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对其所谓“天”的正确理解是( )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C

32、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72(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1题)作为证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古代建筑 D科举制73(2011年1月扬州市调研1题)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 )A以氏族为姓 B以封地(国)为姓C以居住地为姓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74(2011年5月咸阳市三模24题)“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其中的“天”是指: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

33、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75(2011年3月濮阳市一模2题)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 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76(2011年3月潍坊市一模9题)“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77(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13题)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姬

34、姓立国者40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 A等级 B血缘 C嫡长子继承 D世袭78(2011年3月太原市测试2题)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到( )A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B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C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D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79(2011年4月吉安二模24题)201

35、1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30分中,将“司母戊鼎”读成“后母戊鼎”(鼎名原文见右图),由此引起激烈争论。对此,有的专家认为,商代的字体比较自由,正写反写都可以,况且这个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因此,读成“后母戊鼎”是正确的。这种读法的理由更充分,依据的是( )A甲骨文的书写特征B古代分封制C汉字演变史D古代礼制80(2011年3月长春市调研24题)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工商皆本思想出现C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

36、81(2011年1月南京模拟21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材料三 周文武

37、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38、请回答:(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3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6分)(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2分)82(2011年3月南昌市一模26题)(11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

39、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敌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是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

40、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2分)(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3分)必修一专题一: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每课名题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王国维认为,尽管立贤比立嫡对国家更有利,但这样会导致诸子争斗,弊端无穷,因此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故B符合题意。A项断章取义,C、D与题意不符。2D解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大意是:王位的继承人必须是自己的嫡长子,而不管他是否贤能。本题考查了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本题选D项。3C4C解析:姓氏与血缘关系相联系,故A项应该是源自中

41、国古代的宗法制;传芳、衍派等是同一姓氏下的不同分支,说明B、D不正确。同一姓氏下有不同分支与人口迁移有关系,故C正确。5A解析:图片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根据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不是嫡子继承制,故错误,排除即可。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从图中提取信息“家庙”为古代宗法制度的体现,其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作为维持关系的纽带。由此判断,体现了嫡长子的地位及由此出现的大宗与小宗的亲疏关系;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政治制的显著特点而题目中“家庙”的形成侧重于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家族式的关系是用封建等级制度维持的。6B解析: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

42、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分析材料,西周分封商代奴隶主贵族主要是他们的权势及其后裔仍有较大影响力,在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则是为了加强防范。本题选B项。7B解析:注意材料中“实质”。 宗法分封制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说明政治关系中的血缘关系逐渐被打破,地缘关系

43、逐渐取代。A、C只是其表现,D是原因。8A解析: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子穿戴赤色画龙的衮衣和冠冕,诸侯穿戴黑中带红的衮衣和冠冕,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穿戴裨衣礼冠,位次于大夫的士则穿皮弁之衣。材料体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不同的等级序列,反映了分封制的特点,故选A。9B10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的制度符合宗法制实施的目的。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1C解析:译文:“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从译文中“大国是屏障、宗子是城墙”可知这是讲述分封制的义务; “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可知

44、这是讲述宗法制度的内容。所以C选项最全面、最符合题意。12A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以血缘关系维系是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材料中体现的是家族观念的增强,反映了对宗族观念的重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13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周政治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宗法制则以注入了特定内容、贯彻了崭新原则的宗族传统观念使这个等级秩序得到稳固。礼乐制度也是等级制度,正是对于这个严密的宗法等级网的强调和固定。结合题干,C项的理解更为准确。家国一体,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皇位继承

45、方面的政治动荡,发挥了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表现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较高理性成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4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这里的“天”应该是与宗法制相联系,而宗法制的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就是所谓的“天”定。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5B解析:越窑出产的主要是青瓷,刑窑出产的主要是白瓷。故“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反映的是越州青瓷工艺高超。16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综合题干中图的信息分析,以上体现了“王诸侯大夫士”的等级制度,因此,应为西周时期的分封制。17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分封制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使同姓必王”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

46、西晋初年大臣建议采用西周的分封制度维护皇权统治。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8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周开创的政治制度后世不断吸引融合的就是既反映政治隶属关系又反映家族内部长幼尊卑关系的只有宗法制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9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本题属逆向思维题。以义为重的价值观反映的是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引文反映了以血缘为关系的宗法制,ABD三项属于宗法制和等级制。20A解析:由材料信息“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可以判读重心是指宗法制,因为西周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共同达到维护周朝统治的目的。21D22B解

47、析:材料的意思是:有军功者可以受到分封 打破了世袭制,上大夫 可以分封一个县 下大夫分封一个郡 士 分封田十万。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23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出现了郡县制,故A正确。B是在秦朝,C是在明末清初;血缘政治隶属关系是指分封制,而材料反映的是出现了以地域划分的郡县制,故D不正确。24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很容易判断出此封建制度并非我

48、们现在意义上的封建制度,所以选在A 。2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理解能力。从“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可以看出西周统治者通过推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严格的等级制度,故A正确;B项讲的是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与题意不符,排除B;C项讲的是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D项讲的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26C解析:材料反映的信息的意思是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即皇权不断加强,不断分散和削弱相权。也称“内朝”。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拔一批低级官吏为郎,加以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头衔,与尚书令共议

49、军国大事,组成决策机构“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丞相、三公九卿的权力被大为削弱。中朝完全秉承皇帝旨意,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明朝内阁制度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大明正统朝末年的反复,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军机处只是跪受笔录,是清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标志。27B解析:根据问题,抓住关键句“秦封于商,

50、故号商君。”因而商姓是源于因功得的封地。28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毋以妾为妻”和所学史实西周建立的宗法制不仅明确了家族内部的长幼有序关系,而且在财产、土地、权力继承方面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有利于防止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维护和睦的关系。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29C解析:根据材料理解,尊命就是信天命;尊神就是敬鬼神;尊礼就是重礼制。根据所学,西周制定宗法制、各种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jin)越行为的工具,有

51、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本题周人“尊礼” 指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30A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瓦解。从材料西周和战国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及其政治含义,可知战国时期临淄城成为当时最大的城市事实上意味着西周以来的分封制逐渐瓦解、等级制度崩溃,也即礼崩乐坏,选择A项。31B解析:“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选自左丘明国语,大意是:姓相同德行就相同,德行相同心就相同(后一句:心相同志向就相同)。材料反映了家庭婚姻方面的内容,强调宗亲观念与家庭婚姻的关系。本题选B项。32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家政指的是家族内部关系符合要求的政治制度应该是宗法制。所以

52、此题正确选项是B。33A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部落时代之后进入封建时代,部落时代尚未形成国家的雏形,之后形成了国家,即封建时代,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王朝是商周,其只要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郡县时代形成了BCD所述的内容。34A解析:考查中外历史比较分析能力。周代中国实行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随着周天子权威的下降,诸侯争霸,列国分立;古代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政体由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民主制,与周代同时期是贵族制,因此,正确选项是A。35C解析:从材料“于礼有不孝者三,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可以看出古代讲究血缘关系的传承,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它

53、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二者都讲求血缘关系的传承,所以选C。36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兄弟之国、姬姓之国”说明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37A解析:“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大意是立嫡子不让庶子僭(jin)越,僭越就会产生争夺,争夺就会产生混乱。材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38C解析:时间是“西周时期”、都城修建的周长中天子到子男是递减的趋势,联系所学知识,这是西周实行的等级森严的分封制。39D40B解析:“封建亲戚 , 以蕃屏周”大意是:将亲属分封在各地为诸侯,以这种藩属的关系替周朝守护四

54、方,做为周朝的屏障。本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41D解析:考查分封制下的等级制度知识,要求考生分析材料获取信息,归纳总结,从历史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抓住“欲以爵次分之”。题干说明分配多少是由其爵位决定的,因此,D项正确。42A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中西差异的主要成因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把女性继承权排除在外。43B解

55、析:根据问题,抓住关键句“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因而商姓是源于因功得的封地。44D解析:本题考察家谱的作用。抓住题干“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一句,体现了家谱能够弥补正史等记载的缺陷。45D解析:考查分封制。出于姬姓,为春秋时卫国公孙鞅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公孙鞅投奔秦孝公,在秦国变法图强,有功而被封为商(或上)君,所以又称为商鞅,史称“商鞅变法”。他的后代就有以封地为姓氏,称为商氏。本题难度较大,结合所学知识,采用排除法可更快锁定选项。答案为D。46A解析:“克敌者”即获军功,可因军功授爵受赏,“上大夫受

56、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显然,原先按血缘的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47A解析:本题考察古代中国政治。根据提干信息“税收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分析,是选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诸侯国有向周天子定期上贡、保卫纣王等义务。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下地方对中央是服从关系,以后各朝地方与中央都是上下级的服从与被服从关系。48B解析:考查阅读能力,周实施的“周制”宗法分封制使周亡,所以实行郡县制。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秦朝为了避免“为诸侯所丧”,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了郡县制。因此“周制”应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答案为B。49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分

57、封制崩溃的情况。“鼎”在西周奴隶社会中代表着周王室的权力,到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受到破坏,周王室势力逐渐衰微,“楚王问鼎”的故事正反映了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50D解析:幽王废申后,并去太子宜曰,这说明他破坏了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51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封建指的应该是分封制,而秦朝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命故是官员选拔制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52B53B解析:考查分封制知识点,“京师”、“宋、卫、齐、郑”、“礼”。宋等是诸侯国,京师告饥而请籴,是礼也,只有B项是正确的。5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从材料中的“君

58、之宗之”体现出的是宗法制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项。ABD在材料中不能反映。55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传统美德和文化常识。楹联即对联有一定的启迪私人作用。题中楹联之意在劝导家庭和睦,尤其是婆媳关系的和谐,ABC三项均值涉及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关系,且无启迪世人的作用,故选择D项。56C解析: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称“穆”。 以周代天子七庙为例,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排列时,大祖居中,三昭位于大祖的左方;三穆位于大祖的右方,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本题选C项。57C解

59、析:本题考查了分封制这一知识点。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 “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材料中的采邑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度类似。58A解析:本题稍难,从材料可以看出“重心”出现在周时期,因此CD排除。又根据材料中“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说明这一制度对后世有影响,由此

60、可以判断出应是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后世并未有充实、扩充。5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的理解能力。抓住关键词“政治”,可排除A项(属于经济方面土地制度的转型)和C项(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转型);D项,“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虽然属于政治方面的转型,但完成奴隶到封建制的转变应该在秦朝统一后就完全完成了,故D项不符题意;B项,商鞅变法实废分封,行县制,是社会政治大转型的开端,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社会政治大转型的极盛,汉武帝的推恩令,逐步消除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弊端,所以B答案最吻合题意,故选B.60C解析:礼乐制度是商周时期的等级制度,先秦王同后,“司”意为“后”,“

61、后母”表明墓主生前乃商王之母。故选C。61C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西周的社会制度的影响。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由此将国和家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后来秦汉的统一产生重要影响。A、D与当时的史实不符,而B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解析2:本题以董仲舒言论为切入点,考查西周的社会制度的影响,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和理解问题能力。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准确把握,西周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

62、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C。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儒学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影响。本题解答关键在于理解题意,题干明确强调: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由此可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历史影响在于形成了儒家思想天下“大一统”的文化心理认同。C正确。62B解析:父子

63、关系为宗法关系的关键,从材料可见,在秦汉之际宗法关系已绝对地服从于君权, 天子被排除于宗法体系之外。就本质而言,宗法制是两条线拧成的绳索,一条线是氏族时代以来的血缘关系,一条线是自封建以来的政治需要。在宗法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前一条线虽然始终未曾断绝,但却逐渐削弱;后一条线则逐渐增强,渐次处于主导的地位。君统与宗统的合二而一,正是这两条线密切结合的西周时期;君统与宗统分离,天子、诸侯被排除在宗法体系之外,正是后一条线增强而居于主导地位的秦汉时期。君统与宗统关系的这种变迁,正是宗法制对于社会结构变化与政治格局变化的适应。D为主要干扰项,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不能全面概括材料的意思。A、C说法错误。

64、此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主要考察了宗法制和君主制。6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属于考查材料阅读与运用所学知识能力题,难度中等。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选项A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选项B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64B解析:本题考察古代中国政治。“天子建国”即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家”即诸侯立卿大夫,“卿置侧

65、室”即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贰宗”,即大夫立下级大夫或“属大夫”。“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指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材料中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卿大夫表明血缘关系是宗法制的体现。材料中也体现了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大夫等的关系。65D解析:分析材料,材料反映了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宗法制。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

66、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于是,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A项材料未反映郡县制;B项“周王是天下唯一大宗”说法有误,大宗与小宗相对而言,未有固定,并且B项也未反映材料;C项说法错误,宗法制的确立恰恰巩固了“国”与“家”之间的关系;本题选D项。66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指的应该是分封制度,即封邦建国,屏蔽周朝。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67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与分封制有关,A项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为秦始皇所开创,所以排除A。受封的诸侯国君与

67、周天子并不是并列的政权,而是上下级的关系,C错误,排除C。周天子和诸侯国君共同率民众开垦荒地,很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D。按照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而诸侯国君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拥有最高权力。故B正确。68B解析:“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大意是将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以巩固辽阔的疆域,稳定政治秩序。联系所学,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皇帝制和郡县制建立于秦朝,与材料信息无关。本题选B项。69D解析:宗法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这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分封制的统治秩序的作用。分析材料,可理解到,

68、班固在白虎通义德论中认为西周宗法制度有利于巩固分封制的统治秩序。70B71B解析:从“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可以看出这句话强调由天而定,从古人信天命来看,“天”指的是天道,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中错误在限制的范围太窄,材料并非仅仅指决定嫡庶身份,排除D。所以选B.72A解析:材料反映的历史时期是明朝。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而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并且属于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选A。73B解析:卫、许、陈都属于分封制下的封地,故选B。74B解析:考查宗法制的理解。宗法制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用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治权力。从题干中“任天者定”、“定之以天”,因此,B项正确,ACD说法错误。7

69、5A解析:考查西周政治制度。关键词为“周部族”,可排除CD两项非西周的政治制度,在根据材料中“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可知此项为历代所沿袭和发展,由此可知为A项宗法制。76B解析:“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大意是:说这件事情是由天定的,于是都很服气; 如果你说是人定的,就会起纷争。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选B项。77B解析:从材料内容可看出,被分封的71国中,同性的亲族占了55个,可见同性的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体现了分封制血缘与政治结合的特点,故答为B。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78D解析:班固认为古代建国,等级森严,下位的人不会

70、有逾越的念头。但是到春秋战国后五霸、六国、四豪此起彼伏,冲击了古代的等级制度,选择D项。79D解析:抓住“这个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关键信息,其用途是祭祀,因此,正确选项是D。80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题干中根据不同军功的大小一律授予爵位分析,打破了世袭爵位的制度。材料中没有体现CD,“庶人工商遂”意思是从事工商业的和平民同样根据军工大小搜娱爵位。二、非选择题81(1)指分封制(1分);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分)(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4分)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2分)(3)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3分)(4)认识:官僚体制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维护国家的稳定);强化了皇帝的专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2)82(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3分) 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3分)(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2分)(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3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