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必修二专题三: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小题,共0分)1(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24题)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2(2011年海南高考23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
2、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3(2011年5月北京朝阳区二模17题)图6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同之处是(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4(2011年4月天津五校联考6题) 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其中出现 C 到 D 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一五计划的实施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 国民经济的调整D. “大跃进”运动的展开5(2011年3月江苏百校高三大联考10题)“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
3、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6(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13题)围绕“建国以来党的左倾错误及其表现”这一主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素材。其中不宜采用的是( )7(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6题)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英国圈地运动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 ) A B C D8(2011年1月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21题)下图是中国1
4、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 A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9(2011年1月合肥市高三质检12题)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D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
5、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10(2011年4月天津市和平区一模9题)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 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 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 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 B. C. D. 11(2011年1月广东四校高三联考17题)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
6、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12(2011年1月永州市一模13题)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13(2011年3月濮阳市一模16题)企业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演变。天津老字号“盛锡福”建于1911年,始叫“盛锡福
7、帽庄”,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为盛锡福制帽厂,60年代中期又改为红旗帽厂和前进帽店,而80年代它已经成为“盛锡福帽业冇限公司”了。50年代中期易名的主要原因是( )A为适应新中国建立的政治形势B为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而对企业进行公私合营C在中共大指导下对企业进行改革D害怕割资本主义尾巴而易名14(2011年5月北京丰台区二模17题)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从下列有关清华百年发展的材料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它仅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命运 它的成立受西方影响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为适应“一五”计划进行了科学调整 A B CD15(2011年4月肇庆市二模16题)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把苏联援
8、建的“156项工程”作为工业化建设,也是重工业建设的中心和重点。出现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的影响B新中国经济恢复的需要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开展的需要16(2011年4月衡州市质检38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公开批判斯大林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当时认为,对斯大林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种解放。为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956年12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
9、的历史经验认为,斯大林的错误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无关,因此纠正斯大林的错误,并不需要纠正这些制度否则,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就是修正主义。选编自林蕴晖1960年代国际共运总路线的论争材料二 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1)根据材料一,概
10、括中国共产党在论十大关系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对斯大林模式的不同态度。(4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除论十大关系之外还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8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邓小平 “南巡”谈话的历史根源。而作者为什么却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10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2分)17(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12题)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
11、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A文章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C“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18(2011年沈阳教学质量检测第8题)右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19(2011年4月北京海淀区一模18题)观察图9阅读相关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关于国家博物馆的描述正确且
12、完整的一组( )博物馆修建时我国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博物馆的竣工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馆名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新中国的社会变迁最新的命名体现了国家对历史更准确客观的认识A B C D20(2011年海南高考24题)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21(2011年山东烟台一模8题)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时期主题词“一五” (1953-1957
13、)自力更生、工业增速“二五” (1958-1962)大跃进、赶英超美“六五” (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八五” (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 (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 (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A BC D. 22(2011年5
14、月北京海淀区二模18题)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 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拔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3(2011年4月皖北联考13题)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自然灾害的影响24(20
15、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33题)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25(2011年1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16题)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26(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8题)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中国人造卫
16、星发射升空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27(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15题)“谷撒地,禾叶枯,青壮炼钢去,收河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这首诗反映了( ) A苏联断绝经济援助使中国经济陷入困境B三大改造中的不良举措损害了群众的利益C“左”倾错误泛滥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缺乏建设经验使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时期28(2011年4月潮州市二模19题)读右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29(2
17、011年1月佛山市质检9题)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展开 B“大跃进”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30(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16题)下列对于我党历史上几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 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八大”: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 D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31(2011年3月江门市一模18题)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
18、反映出( ) 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 B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C中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D国民经济凋整政策成效显著32(2011年3月揭阳市一模17题)“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术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33(2011年1月扬州市调研10题)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9、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4(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17题)右图提示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运动D真理标准大讨论35(2011年2月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32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 农业合作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运动A. B. C. D. 36(2011年4月肇庆市二模17题)“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这首山
20、歌最早可能传唱于w.w.w.k.s.5.u.c.o.m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37(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7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 )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A B C D38(2011年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7题)“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的通俗注解( )A“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 B
21、“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39(2011年4月阳泉市一模30题)某班学生讨论下面某时期的两幅宣传画时,形成这样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图6是“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上的体现 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A B C D40(2011年4月豫北七校联考33题)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思想ABCD41(2011年
22、4月湖南高考仿真31题)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我的爷爷出生于1925年l5岁参加_工农红军闹革命(),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大生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这段文字的四部分中,语境与历史史实明显不符的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42(2011年1月芜湖市质检16题)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
23、3(2011年4月天津市河北区一模8题)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浓缩着不同的时代特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44(2011年东北尔雅高考信息卷28题)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 B减轻农民负担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D改革经济体制45(2011年东北三校联考31题)人民画报在1959年发表了建国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照片。同一期刊发的相关照片可能还有( )A
24、游行群众高举“小平你好”标语的照片B游行群众高举“人民公社万岁”标语的照片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的照片D红卫兵方阵高举“毛主席万岁”标语的照片46(2011年东北尔雅高考信息卷34题)“最严酷的时刻来临,商店里食物柜台一空如洗过春节时,为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可买3两瓜子,不要粮票。花生根本见不着,据说全出口换了外汇。”(选自历史的见证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2009年1月版)“严酷时刻”产生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C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D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47(2011年4月乌鲁木齐三模29题)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
25、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它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 B以俄为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48(2011年山东烟台一模12题)2010年元旦,凤凰卫视采编部总监吕宁思谈到“元旦献词”时说:“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元旦献词或者元旦社论,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变化的见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记录。”下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元旦献词标题,其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
26、底 B1958年:为全年产钢1000万吨而努力奋斗 C1967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1981年: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49(2011年4月北京石景山一模17题)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C党的八大胜利召开 D国民经济实行调整50(2011年3月上饶市一模31题)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比重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697181956年322534973071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合
27、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C到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51(2011年3月临沂市一模19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A B C D52(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21题)右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
28、调整53(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9题)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全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54(2011年4月盐城市二模10题)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C农村中“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
29、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55(2011年4月济南二模1题)阅读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造成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进行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实行56(2011年1月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22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化与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是( ) A都使农民个人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 B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C都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D都受苏联模式的影响57(2011年1月东莞市高三期末调研17题)新中国成立后,曾把麻雀与老鼠、苍蝇、蚊子并列为“四害”加以消灭,原因是与人争食,这种情
30、况最有可能发生在( )A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B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C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D二十一世纪初58(2011年3月聊城市一模13题)下面是建国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货币净收入(亿元)68587411141279消费品购买力(亿元)65380710211175A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B土地改革的进行C一五计划的实施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59(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10题)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了“二五”计划意见书。意见书中规定“二五”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
31、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下面关于这一指标评价正确的是( )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A B C D60(2011年5月河南五校联考30题)“1952年到1957年间,城市人口增加了大约30%,但是政府征集到的粮食几乎没有任何增加。增加农业税收以发展工业的苏联模式走进了死胡同。”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共中央( )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反右倾”运动C开展“文化大革命” D作出“大跃进”的战略决策61(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15题)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
32、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62(2011年4月抚州市质检18题)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本质上看它是要( )A完成民主革命未完成的任务 B巩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C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3(2011年4月湛江二模19题)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物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对右图历史现象解读最恰当的是( )A新民主主
33、义革命胜利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B抗美援朝胜利激发人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C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鼓舞 D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左”倾错误影响一代人64(2011年1月吉安市期末质检9题)2010年10月,央视一套在黄金时间播出了电视剧毛岸英,再现了伟人长子的传奇一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22年,在中共领导的大罢工工潮中,毛岸英诞生了 B1936年,毛岸英被安排到苏联学习,还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C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参与了解放区的土改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1月25日在美军空袭中牺牲。65(2011年1月茂名市一模17题
34、)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营企业改革66(2011年4月河南平顶山调研30题)“用粪和土垒起一个个堆堆,地堆堆上栽满秧子,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肥力厚实。过去每亩两千棵秧子的耕作法发展到这里的一万五千棵,”这一现象反映出( )A新中国的建立提高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蛮干风盛行D“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泛滥67(2011年1月杭州市质检13题)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 )68(2011年1月江门市高三调
35、研7题)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胡锦涛所说的党的基本理论不包括(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理论D“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69(2011年3月嘉兴市一模18题)读图6,这是民丰造纸厂某一时期的股票, 持有人是沙泳源,董事长是张华墀。根据该图判断,沙泳源生活的年代应该是( )A19世纪90年代 B中华民国初年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70(2
36、011年4月茂名市二模17题)下表是我国1961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年份国民经济比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2182615211962338303363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 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71(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14题)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国民经济的调整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72(2011年4月天津河西区一模8题)195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
37、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 )A组织互助组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进行公私合营 D建立人民公社73(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23题)读右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74(2011年5月北京西城区二模19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
38、况。”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有所改变是在A“一五计划”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75(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7题)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76(2011年5月海口市二模2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中国诗人写道:“彩霞里伊水似飞舞,白云中洛河似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筒森林。”这反映了 A. 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 追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D. 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77(2011年4月肇庆市二模18题)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
39、确的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19561966年经济建设遭受挫败,毫无成就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开始78(2011年3月烟台市一模14题)右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79(2011年东北四校二模34题)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
40、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80(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9题)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81(2011年5月
41、福州市质检19题)图7是新中国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变动曲线图,造成图中段大幅波动的原因是A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一五计划的实施和“文革”的爆发C“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D经济特区的开设和乡镇企业的兴起82(2011年3月临沂市一模18题)图是国营呼和厂庆丰收(人民公社好)烟标的烟盒。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推断,这种香烟的生产日期不会早于(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 B建国以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时期D国民经济停滞徘徊的两年时期83(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21题)右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一五”计划、
42、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84(2011年5月肇庆市二模17题)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85(2011年3月广州市一模18题)与右图主题一致的标语是( )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
43、就是生命” 86(2011年3月衡阳市一模27题)在1962年9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长期不变;鼓励社员饲养家畜家禽;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及副业生产;房前屋后的果树竹木,永远归社员所有。由此可以看出( )A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 B从根本上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C在农村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D恢复发展自然经济87(2011年5月苏、锡、常、镇二模10题)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产 物。下面三幅图反映了1952年合作社股票 1956年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 2008年祥符林业专业合作社股权证A股
44、票是公有制的产物 B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单一性C经济政策具有时代特色 D建国后我国一贯实行股份制88(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7题)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找到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立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B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 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 D中国军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89(2011年东北四校联考34题)英国卫报1979年9月24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影响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 ) A人口基数过大 B经济模式单一 C社会思想保守D阶级斗
45、争尚存90(2011年1月合肥市高三质检13题)结合下图,判断出现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状况的原因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91(2011年1月江门市高三调研10题)张建国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张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B1958年,张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C1976年,张建国参加全国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D1984年,张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92(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17题)毛泽东
46、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 )工农武装割据 一国两制 大跃进运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 C D93(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14题)图2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国家经济面临困难国家处于战争时期存在个人崇拜现象A BC D 图294(2011年5月龙岩市质检18题)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B到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开始实施B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95(2011年4月南通市调研10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右图对研
47、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 )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B是虚假的人造史料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96(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12题)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97(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27题)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0%,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上述数据说明(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
48、的方针 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A B C D98(2011年1月南京模拟8题)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99(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8题)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
49、级内部的矛盾,等等。”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爆发100(2011年1月广州市高三调研17题)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春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B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C斧头开辟新世界 镰刀割断旧乾坤 D抗战胜利一元复始 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0分)101(2011年5月烟台市三模29题)(35分)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山东省委、省政府经过认真研究,结合中央
50、对山东的战略定位和本省的省情、水情,出台了“一号文件”推进水利改革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设计灌溉面积迭324万亩,几乎相当于建国前夕山东全省的总灌溉面积”1956年4月2日,打渔张灌溉工程开工,惠民、胶州、昌雄、泰安4个专区21个县的民工25万余人及省水利厅建筑安装队等专业队伍参加施工。灌区工程于1958年8月竣工。 袁长极建国后山东水利的恢复与发展 材料二 王玉柱在阐述“大跃进”时期山东水利建设的不足时说:“50年代建成的大批水库和引黄涵闸,虽然具备了灌溉增产,还需要大量的排灌渠系配套和完善管理。否则,只能大水漫灌。在易涝易碱的黄泛平原,大水漫灌不仅不能
51、增产,还造成了大面积土地盐碱化并加重洪涝灾害。已经建成的大批水库,没有灌溉工程配套,同样不能增产”50年代“有了水就有粮”的愿望是积极的,但以愿望代替计划作为指导生产的依据,就必然出现偏差,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重大损失。 王瑞芳“大跃进”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得失问题研究评述(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上个世纪50年代在山东实施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这类大型水利工程的背景。依据材料一,分析上个世纪50年代的打渔张灌溉工程的特点及其竣工的意义。(7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个世纪50年代掀起的水利建设高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4分)102(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26题)(14分)“五年计
52、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概述“一五”计划强调“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的背景。(3分)(2)结合史实分析“大跃进”与“大倒退”之间的必然联系。(4分)(3)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简述造成这一变化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5分) (4)“十二五”规划与“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相比,体现了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理念
53、有何变化?(2分)103(2011年3月云南省统测37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毛纺织业发展对羊毛大量的需求,导致了英国圈地运动形成一种大规模的社会运动。英国在l6世纪也受到价格革命猛烈冲击,农业雇工的工资上升幅度只是同期物价上升幅度的一半。人口迅速增长给土地造成了巨大压力,人们要求最大限度利用土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副产品与日俱增的要求。 王乃耀(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纪前三十年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根据材料二概括造成20世纪前半期中国农业未能得到顺利发展的原因。(10分)材料三 我们不应遗忘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那段历史。中国工业化之路能跳出
54、发达国家工业化积累的一般道路,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没有对外殖民掠夺;二是对内建立起社会福利体系,避免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失地、贫富严重分化、内战的代价。 魏明孔中国经济史研究前沿(3)列举材料三中“那段历史”我国与实现工业化相关的三件历史事件。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改造传统农业走向工业化的道路与西方国家以及民国时期有何不同。(10分)104(2011年5月威海市二模29题)(35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提起“十二五”规划,不禁想到“一五”计划。仅仅三年,国民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最高
55、水平。在进一步建设的探索中,执行“一边倒”政策的中国共产党,很快学习了苏联模式“五年计划”。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投资总额为四百二十七亿四千万元。其中工业的投资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苏联帮助设计的主要是重工业的建设单位的投资占44.3%,加上直接配套的建设投资,则占51.5%。材料二 到1957年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其他方面也有重大发展。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特点。(3分)(2)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提到的“其他方面也有重大发展”的主要表现。(8分)
56、105(2011年4月湘潭市二模25题)(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阅读材料一两段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商鞅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材料二: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18361838年(平均每年)1894年数量(万担)比例(%)数量(万担)比例(%)内销165297678171484432外销502322215
57、445568产量2152910038692100(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4分)材料三: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农民“组织起来”的得失。
58、(7分)必修二专题三: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每课名题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合作化道路符合过渡时期三大改造中对农业实行合作社运动的史实。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2C解析:上海、天津等地原来是工业比较先进的地区,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布局在东北和西部为主,全国这些地区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作为原来工业的较发达的上海、天津逐渐在全国的工业比重中下降。所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选C。A项明显错误,B项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与上海、天津增长率低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3D解析:从图片
59、中的“一九五七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承包合同书”、“全国优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三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A说法错误;B项应是从“土地承包合书”开始,没有全面概括;而C项也与题意不符,D项正确。4C解析:从图上标注的时间C 到 D 点对应的时间是60到65,这段时间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政策是国民经济的调整(6165)。所以选C。A和B时间和题意要求不吻合,D选项相对应的是B 到C 点变化。所以也不正确。5A解析:本题较容易判断应是大跃进时期的特色。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有多大胆
60、,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材料是这一时期大刮浮夸风的反映。6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政治经济建设。A图“五年计划胜利的完成”体现了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成果;B图中“高炉平地起,遍地放红光”体现了“大跃进”中大炼钢铁的现象;C图中“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体现了文革中的“左”倾错误;D图中“大跃进万岁”体现了“左倾”思想。7B解析:材料认为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束缚。项正确,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在农村的扩展,自然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项正确,由于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土地私有制不利于我国开展大规模的工
61、业建设(“一五”计划),因此才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项正确,为了摆脱苏联工业化建设中粮食的困难,苏联实行了农业集体化;项错误,1952年完成的土地改革仍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有冲破小农经济的影响。综上分析,所以选择B项。8D9B10D解析:本题相对容易判断但考查的知识很广,第项从“食堂”“公社”等可判断处于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时期;第项从“山河归人民”“庆新生”等可判断是新中国成立时;第项从“科学发展观”“三十载”等信息可判断出应是2008年前后;第项根据“自主权”“责任制”等信息,对联应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据此本题应选,D项。11D解析: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过
62、渡时期,是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阶段。ABC都符合,而经济建设屡遭挫折应是在50年代末以后。12D解析:题干反应50年代中国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错误指导思想下,出现了冒进,但冒进并没有得到纠正,58年后兴起大跃进、人民公社会化运动。13B解析:把握关键词50年代中期可知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选择B项。14D解析:清华学堂是利用美国还赠中国的赔款,可以看出是正确的。1955年的时间可以判断中国正在进行一五计划,因此,试验和物理空气动力学等专业的建立是为了适应一五计划发展重工业的需要,因此是正确的,表述不正确,因为材料仅仅反映了从学校成立到1955年这一段时间,而近代
63、中国是1840-1949年,材料反映的史实与辛亥革命无关。15C解析:新中国成立时,美苏争霸尚未形成,A错误,排除A。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已经得到恢复的情况下开展的,故B不属于此政策制定的原因,排除B。一五计划的完成只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制定一五计划时,还谈不上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开展的需要,故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C。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密切相关的。16(1)变化:从揭露弊端到基本维护(4分)(2)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分析,并明确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文艺战线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64、编制科学发展规划,掀起“向科学进军”热潮。(8分)(3)历史根源: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如1988年的通货膨胀、1989年政治风波);“市场改革取向”遭到激烈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0分)(4)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第三问第(1)小问从受斯大林模式影响来分析。第(2)小问可以结合改革取得成就以及当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状况来分析。第四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7B解析:1957年时,我国农村已
65、经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而从材料看,当时仍有一些地区存在着“包产到户”现象,这一经营方式不被一部分人认可。即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A不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始于1958年;C不正确,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包产到户”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发展;D不正确,题干信息并未阐述农业合作化运动对生产力的影响。因此选B。18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过程中经济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五计划”是在1953年1957年故A项错误;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66、是因为纠正大跃进以来农业“左”倾错误,1960年农村制订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19B解析:本题考察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博物馆修建时的1959年处于反右斗争时期,其影响是“左”倾错误进程被中断,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伤害。博物馆建造时期处于一五计划期间,正确。根据材料中1959年、1969年、1983年、2003年分析,改名是不同时期主要特点的反映,正确。根据2003年这次改名对中国历史发展、中国革命发展的综合体现了正确。20A解析: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营规模扩大,直接导致家庭个体经营形式的消失,所以A符合题意,选A。所有制仍然
67、是公有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B。由于实行统一的分配体制,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下降,排除C。由于该体制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得不到发展,工业化的基础也得不到增强。排除D。21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符合;二战后由美国封锁到经济全球化符合;有一五计划到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符合;由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的左倾错误到尊重经济规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符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22B解析:由材料“三面红旗”可以判断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犯了“左”倾错误;有“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
68、,全面安排”可以判断国民经济的调整。23C解析:分析材料CD段指1960-1965年城镇人口数呈下降趋势,联系所学,AB两项可排除,AB项时间上不相符,本题主要原因应选C项,面对当时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1961年对国民经济正式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城镇人口当时的下降与国民经济开始的调整有密切关系。24A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八字方针。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在农业,由此看出确保生产基本单位的稳定,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
69、展,恢复经济。BC 表述与史实不符,D在材料信息中不能体现。解析2:本题考查八字方针。解答本题时应紧扣题干关键信息时间“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在农业,由此看出确保生产基本单位的稳定,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恢复经济。A项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A项为正确答案。B项规定只涉及经营权的调整,1962年未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B项不符合史实。C项1962年及以后“左”的错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剧,C项不符
70、合史实。D项该政策是为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而实行,并未波及城市,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解析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1962年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人民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大搞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针对此种情况,中央发文进行调整,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始被调动起来,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A正确。25D解析:根据所学,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国民经济严重恶化。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
71、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结合本题所述,当时党中央采取措施应该是为了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选D项。A项说法与本题完全无关;减少城镇人口做法与城市化建设正好相反,B项错误;C项当时并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6A解析:图片型材料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三看”: 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无关的。本题以杂志的封面作为命题的切入点,通过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
72、的曲折发展大跃进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特别是对新中国成立后重大事件的考查,以史为鉴,难度不大。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获取材料的相关信息,从材料中可知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1958年。B项1973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项1970年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C、D三项均与图片时间不符,故不选。1958年党发动了大跃进,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成为该运动的主要标志,与题意相符,总之,抓住图片中的一个关键信息,19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此时“浮夸风”胜行,与图片信息吻合,而其他项时间不符,故选A项。
73、27C28B解析:本题考察新中国初期的经济状况。A项不符合史实,三大改造是在1953年到1956年进行的,不符合“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的要求。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得粮食产量增加,从1958年起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形成“左”倾错误,B项正确。“八字方针”属于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的调整,C项错误。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1953年提出的,D项错误。29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到B段时间是在1950年1957年之间。城镇人口发展趋势是上升,正是由于1953年开展一五计
74、划,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化的目标,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长。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30C解析:本问考查了我党历史上几次重要会议的内容及意义。根据对所学知识回忆分析,C项说法错误,1956年八大召开,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的会议是1958年8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31D解析:题干中60年、62年农轻重比例最大的变化在于重工业比重下降明显,结合1960年的八字方针,可知选择D项。32B解析:材料反映这一时期中苏关系发生变化、美国对华进行封锁、人民群众生活困苦,根据所学,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生产遭
75、受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本题选B项。33D解析:从图表可知,19571960年工业总产值增产幅度较大,而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导致工业产值片面上升,但农业产值下降;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产值下降。即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选D。34C解析:从图片中“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文革”运动,选C项。35D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折腾”,根据所学知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都给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正确,因此,正确选项是D。3
76、6A解析:从山歌的内容看,是关于进行农业合作社的好处和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好处情况。而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均开展于20世纪50年代,故正确答案为A。37D解析:三大改造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民主党派也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故项错误,项正确;项正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均与民主党派进行了较好的合作;符合史实。故选择D项。38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60年农村经济制订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39B解析:从图片可知此为大跃进,大跃进的错
77、误就体现为B项。为人民公社化的错误。40A解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晚年的某些错误思想不是毛泽东思想。41D解析:“我爷爷”l5岁时为1940年,红军已改为八路军或新四军;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早已结束;大生产运动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公社运动发生在过渡时期之后的1958年。所以四处均错误,故D正确。42B43B解析:四个图片分布反映改革开放、文革、三大改造、大跃进,即可判断选择B项。44C解析:由材料可知,当时中共中央肯定了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的家庭副业,这是对以往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的纠正。A不正确,当时中国不可能打破“大锅饭”;仅靠家庭副业并不能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
78、目的,排除B;D与史实不符。45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项是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90年代;B项是在1958年以后符合要求;C项是在1970年以后;D项是在1966年1976年文革时期。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46D解析:从题干中“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可知该现象发生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实行的政策(19181921年),排除A;B项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C项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故排除C、D两项。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的错误,导致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经济困难,因此出现了题目中的情景。47D解析:从材料中“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
79、程技术”可以看出与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知识有关。从“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可以看出与苏联关系密切,翻译的书籍多为工程技术,据此排除ABC项。因为A洋务运动时期翻译的主要是西方书籍非俄文书籍;B以俄国为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开始了国民革命运动,翻译的书籍多为工程技术方面的,与当时的形势不符合;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俄文书籍关系不大,此时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关系恶化。而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向苏联学习,接受苏联帮助,故正确答案为D。48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故C项错误。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49D解析:本
80、题考查“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一化三改造”,长春一汽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成就,A、D都属“一五”计划内容,故排除;党的八大召开于1956年,在“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故C错;国民经济调整实行于1962年,不在“一五”期间,故选D50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及其相关内容。A项,可以从个体经济718的数据可以看出是正确的;C项中,1956年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分别占比322 和5349可以看出C项的提法是正确的。D项中,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占比是0可以得出D项的结论是正确的。合作社经济应该是公有制的经济,所以B项的提法是错误的,故选B。51C解析:
81、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字方针的调整是在60年代,不符合题意。52D解析:图表中反映出19571965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V字型走势,转折点在6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下滑是因左的错误,进行“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而增长的原因则中央“八字”方针的调整的结果。53B解析: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所有制变化的掌握情况和学生阅读表格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间应是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始经济恢复,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
82、到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从而出现了表格“开始年”的情况;又通过三大改造,到1956为止,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出现了表格中“结束年”的情况。从图表信息可以看出,从开始年到结束年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迅速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故选B。54C解析:从材料“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说明原来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故C不正确。55C解析:从图片信息看,我国的粮食产量、轻工业品产量在19591961年间出现下滑现象,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
83、的结果,故选C。56B57B解析:本题考察建国初期的政治。根据提干信息所述,以上行为属于盲目措施,是“左”倾思想的体现,该思想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58B解析:从图表上反映,建国之初,农民货币净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呈现增长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其原因是土地改革的进行。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农业合化的开展、一五计划的实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都在时间上与题干不符。59C6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的历史背景。材料表明,当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增加粮食数量,时间是在1957年以后,由此判断D正确。61D解析:翻译的书籍多为
84、工程技术,A洋务运动时期翻译的主要是西方书籍、B戊戌变法时期也并非多工程技术书籍、 C新文化时期主要是翻译政治理论著作,据此排除ABC项。从材料中“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可以看出与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知识有关。从“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可以看出与苏联关系密切,由此判断出正确答案为D62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经济建设而进行的改革,其实质应该是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63D解析:从图片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时间为1959年,而且与人民公社有关,A选项体现不出与图片的内在联系,排除A。抗美援朝
85、胜利已经过去了6年,与图片关系也不大,排除B。C也不符合图片的内容,排除C。从高举的“人民公社万岁”宣传牌上看,当时人民深受左倾错误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均是在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之下发动,所以说D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左”倾错误影响一代人符合图片的含义,正确选项为D。64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在1947年开展而且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年实行故不正确。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65A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应是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
86、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66C解析:从材料中不切实际的说法即可判断选择C项。67C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有两次,一次是建国前后的土改,土地由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转变为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第二次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土地由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以后从1956年的三大改造到现今都没有变化。C项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即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做法,本题选C项。68C69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根据题干“公私合营”分析,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
87、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公私合营指的是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70D解析:扣住题干中的时间“1961年至1962年”可排除A、C项,同时A项本身表述不合史实;而B项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不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在5666年,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建立;从表格中1962年的国民经济比例338 :303 :363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71C解析:C到D点变化反映出1960-1965年期间的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因此应该与党对国民经济进行八字方针有关72C解析:从材料的“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
88、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可知为后来的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C项公私合营。73B解析: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粮食产量的提高;1960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我国粮食产量急剧下降。综合分析可知,B项正确。74A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A符合题意要求。BC不涉及到工业布局的大调整,D主要涉及到沿海地区的发展,加剧了沿海与内地的差距。7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年探索中经济建设。1960
89、年冬,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通过调整,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到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根据所学,1960-196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从开始纠正大跃进错误到经济逐渐恢复发展的一个时期,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工业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题中1960年工业总产值达1650亿元是由大跃进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带来的,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采取多种措施,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据此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政策的变化,选A项。76C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
90、“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排排烟筒森林”可知此时为大跃进时期,选择C项。77A解析: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B错误。19561966年为十年探索时期,国民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故C错误。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故D错误。而三大改造的完成,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它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正确答案为A。78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五计划是在1953年1957年故应排除A项;左倾错误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故应排除B项;1960年由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经济方针的实行农业产值增加故应排除C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79B解析
91、: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指的是经济领域的变革并且发生在1981年以前;A项是指政治事件故应该排除;C项有着严重的左倾错误故也应该排除;D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故也应该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80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9年3月,在战略决战之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针对中国国内的经济成分做出的规划应该是排除了外国资本主义故应排除A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当时应该是单一的公有制故应该排除C项;而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应该是组成之一不应该是指整体也应排除D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从材料时间1
92、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都是主要成分,只能称新民主主义经济。故选B。A项旧民主主义时期是1840年-1919年,与题目的时间不吻合。C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不符合题意,可排除。D项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指合作经济,可以排除。81C82A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在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其中之一是对农业的改造,采用合作社的形式,农民踊跃加入合作社,1958年,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83D解析:图表中反映出19571965年中国
93、经济发展呈现V字型走势,转折点在6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下滑是因左的错误,进行“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而增长的原因则中央“八字”方针的调整的结果。84B解析:本题实则考查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根据所学,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材料中所提及1952年尚未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项错误。85C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惟妙惟肖的展示了那个荒唐时代的荒唐事件。C项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图片的主题一致。从图片(“大跃进”时壁画)上的文字“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可知,反映是五十年代大跃进的历史现象,而C项正是大跃
94、进时期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鲜明反映的时代标语。“宁要社会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是文革时期的标语; 而“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标语应是出现在改革开放后。AB都是“文革”的口号,C是 “大跃进” 的口号,D是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口号。本题与其说是考历史,毋宁说是考语文。86A解析:材料反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后,由于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B项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项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项说法完全错误。本题选A项。8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票证背后所反映历
95、史史实变迁的理解。三种票证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策的变化。A、 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答案C。88B解析:材料分别反映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新中国建立起工业化基础,各项说法中能全面反映的,应是B项,A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只反映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项只反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项只反映“新中国的第一批飞机”,本题考查了“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这一知识点。89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79年中国经济最紧迫的问题应该是计划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已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所以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90C9
96、1C92D解析:毛泽东这段话的意思是,中国共产党人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尤其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故选D。大跃进运动是错误的,不是对马列主义的发展,故不选。93C解析:材料中图片信息较容易判断,当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材料中“节约”等信息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闲时吃稀,忙时吃干,平时半稀半干,-”反映了国家经济面临困难,渴饱得不到解决;“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等信息可以反映出当时存在个人崇拜现象,本题选C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国家处于战争时期,这一说法也与史实不符。94B解析:本题根据时间判断。A是在1953年,B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97、后,C是在1958年,D是在1982年。95A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题干中“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带有极强的夸张成分,可判断出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没有反映实际状况,故排除D项;题干中的人民日报不属于人造史料,虚假、浮夸反映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业生产政策-高指标,浮夸风,是研究这一时期农业政策的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故排除B、C两项,答案选A。右图是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我党犯了左倾错误的重要的原始资料,选A。虽然报纸上的数据是假的,但是并非虚假的人造史料,排除B、C。上面的数据不能反映当时农业的实际状况,排除D。所以正确答案为A。96D解析: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
98、革命,A、B、C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的革命,其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D正确。97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五计划确定的目标是优先发展中国业,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98D解析:“热衷产品直销”和“政府取缔”都有违史实,故排除B、C两项;A项虽符合史实,但从鸦片战争至1953年,中国同样是“经济困难,物资匮乏”,但广告业没有消失说明A不是最主要原因。实际上,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在生产、资源分配、产品消费各方面,都由政府
99、统一计划。“复兴”的原因是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实行党、政、企分开,企业自主权扩大,变成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99C解析:这是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论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大量的矛盾体现为人民内部矛盾,为了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毛泽东提出了这一论述。100A解析:题干提供的时代背景中20世纪50年代后期,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探索阶段,春联也当时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符。B项反映新中国的成立,C项为中国共产党成立,D项为抗战胜利。本题考查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社会状况。A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社会状况(公共食堂与人民公社);B
100、属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C属于井冈山根据地时期;D属于抗战胜利后。二、非选择题101(1)背景:长期战乱导致旧中国时期山东水利建设进展缓慢,不能满足当时农业发展的需要。(2分) 答到当时的水利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即可得2分。 特点:工程宏伟、涉及区域广、参与人员多。(3分) 这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意义:对于山东防洪抗旱具有重大意义。(2分,或答可以有效缓解山东农业发展中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亦能有效减轻水旱灾害对老百姓的危害。其他言之有理的说法酌情赋分) 围绕防洪抗旱的功效去回答即可得2分。(2)问题: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以至于水利设施的功效大打折扣。(2分,言之有理
101、即可)答到缺乏科学规划这关键信息即可得2分。 启示:水利建设要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2分,言之有理即可)答到尊重科学、统筹安排之类的关键信息或其他言之有理的认识即可得2分。102(1)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基础差,底子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美苏冷战。(3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2)“大跃进”造成 “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破坏;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4分。答出符合题意的四点即可。)(3)原因: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分)过程: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
102、央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每点1分,共4分。) (4)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到既重视经济增长又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发展方式、强调科学发展。(2分)103(1)原因:毛纺织业的发展;价格革命的冲击;人口增长的压力。(6分) 影响: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市场和劳动力:新贵族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6分)(2)历程:农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衰落。(4分) 原因:国内政局动荡;传统经济结构的阻碍;缺乏政府的
103、有效保障;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掠夺。(6分)(3)士地改革运动:三大改造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6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与西方国家的不同:没有把自己国家的工业化建立在对其他国家侵略的基础上;没有造成人量失地农民。(2分) 与民国时期的不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建立社会福利体系。(2分)104(1)学习苏联的模式;重点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3分)(2)政治: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在外交上走向成熟。先后参加日内瓦国
104、际会议和万隆国际会议,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3分)文化艺术: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科技文化、艺术等出现繁荣景象。(2分)105(1)变化:由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2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工商阶层的壮大;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4分)(2)现象:近代茶叶生产扩大,其产量翻了近一番;茶叶外销大幅增长,比例超过了内销。(4分)原因: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2分)影响: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分)(2)理由: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1分);扩大工业品市场(1分);帮助农民走上富裕道路(1分)。得失: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农村建立起来(2分)。1958年开始在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2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