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1.28MB ,
资源ID:23630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630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七之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七之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

1、必修二专题七: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共0分)1(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6题)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英国圈地运动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 ) A B C D2(2011年江苏高考16题)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

2、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3(2011年5月烟台市三模15题)“(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 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C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4(2011年5月河南平顶山调研33题)“(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

3、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5(2011年4月宁波十校联考16题)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 “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 “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4、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6(2011年4月沈阳市质检32题)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4%,但其产量却占苏联农产品总量的25%。这说明当时( )A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 B个体农业是苏联农业产量的支柱C苏联政府仍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 D苏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7(2011年4月衡州市质检38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公开批判斯大林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当时认为,对斯大林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种解放。为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

5、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956年12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认为,斯大林的错误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无关,因此纠正斯大林的错误,并不需要纠正这些制度否则,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就是修正主义。选编自林蕴晖1960年代国际共运总路线的论争材料二 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

6、,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论十大关系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对斯大林模式的不同态度。(4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除论十大关系之外还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8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邓小平 “南巡”谈话的历史根源。而作者为什么却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10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2分)8(2011年3月潍坊市一模16题)1934年,法

7、国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后写到:“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消极的东西”主要含义是( ) A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新经济政策的弊端 C支持工业化,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 D经济比例严重失调9(2011年5月濮阳市二模33题)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10(2011年1月三明市三校联考20题)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

8、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A B C D11(2011年4月北京东城区一模22题)20世纪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苏联“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12(2011年4月揭阳二模20题)

9、斯大林说:“我们之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苏联取消新经济政策是因为该政策( ) A不能迅速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B不能使苏联过渡到社会主义C发展了资本主义 D发展了小农经济13(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20题)俄罗斯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C推行新经济体制 D实施“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14(2011年3月

10、临沂市一模20题)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推行义务交售制15(2011年东北四校二模32题)“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2011年4月江苏百校样本分析

11、16题)前苏联在某一时期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国内交通建设的落后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交锋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7(2011年3月濮阳市一模14题)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

12、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 )A沙皇统治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D斯大林体制时期18(2011年3月江苏百校高三大联考18题)前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们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19(2011年3月深圳

13、市一模21题)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20(2011年4月盐城市二模17题)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

14、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请问: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主要原因是 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21(2011年4月海口调研20题)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

15、针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22(2011年1月合肥市高三质检18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该材料中“独特实验”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有计划经济建设 D赫鲁晓夫改革23(2011年3月肇庆市一模22题)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 A余粮收集制

16、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24(2011年1月烟台市高三期末调研11题)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5(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29题)“(20世纪

17、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26(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21题)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27(2011年5月龙岩市质检22题)据张君肋史

18、泰林(注:斯大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了农民个体经营的积极性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C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28(2011年4月天津河西区一模7题)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时代背景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

19、业化路线 D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29(2011年1月广东四校高三联考22题)前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 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30(2011年1月湛江市高三模拟11题)西方史学家认为:“(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大多

20、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B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 C重视消费品生产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31(2011年3月江苏四市一模15题)1999年普京指出:“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这里的“苏联式的经济”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重点发展农业的政策32(20

21、11年5月天津和平区二模7题)“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 它是发展中的事业。原来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起, 有时转变为模仿。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 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对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段话现够不正确的是( )A. 西方的国家干预经济借鉴了斯大林模式B. 斯大林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C. 由于片面强调重工业,五年计划不值得效法 D. 斯大林开创了全新的工业化模式33(2011年4月北京西城区一模22题)一位俄罗斯人说:“我们不否认自己的生活比从前苦,但是国家并不比过去穷。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

22、、鱼肉、牛油,而是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机件了。”这应该是在描述( )A19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 B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C20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 D20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34(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21题)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 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 资本主义得以挑

23、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D 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35(2011年5月南昌市二模34题)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政府政策的失误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影响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36(2011年4月巢湖市二模21题)苏联工程师在接到经斯大林审批后的早年莫斯科地铁修筑方案时,发现图纸上不仅有斯大林的签字,还多了一个圆型的茶杯印,于是莫斯科地铁就多了一条环形线。这则苏联笑话最能说明的的是( ) A斯大林亲自

24、过问民生问题 B工程师没有主见 C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苏联改善交通解决城市拥堵问题37(2011年3月菏泽市一模16题)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后写到:“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消极的东西”主要含义是( )A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新经济政策的弊端C支持工业化,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 D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0分)38(2011年3月忻州市联考25题)(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以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类型即为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

25、民的自由贸易。”在1922年他还指出:“每当我写到新经济政策问题时,我总要引我1918年那篇论国家资本主义的文章。这曾不止一次地引起某些青年同志的怀疑。但他们的怀疑主要是在抽象的政治方面。他们觉得,生产资料属于工人阶级,国家政权也属于这工人阶级,这样的制度就不能叫做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不可能高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材料二 关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两幅漫画材料三 北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宗良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也可以说形成了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请回答:(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

26、识,归纳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直接原因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8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突出特点及其局限性。(6分)(3)材料三中,中国“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体现出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新考验的关键时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色”有何突出体现?(5分)39(2011年3月台州市调研39题)(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需要科学技术推动,工业化时期是善于学习的时代,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

27、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世界历史纪录片材料二:无

28、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见下图)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时间段中苏两国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4分)并分析共同原因。(4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不同趋势

29、的原因。(6分)40(2011年4月宣城二模36题)(28分)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774178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禁令,不准技师、机器出境,对私带图纸“闯关”者,判刑1年,罚款500英磅。”1790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专利法案,联邦专利委员会开始运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英格兰的穷工匠起了活思想。塞缪尔施莱特和约翰施莱特穷兄弟俩,把最前沿的纺纱技术装进大脑,飘洋过海来到美利坚。美国人洛维尔出访英国也不空手,顺手牵羊偷回尖端织布技术。 节选自人民网材料二 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

30、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李鸿章论试办轮船招商材料三 要挽救俄国,单靠农民经济收成丰盛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情况兴旺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 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颁布禁令的原因。结合时代背景说明美国通过专利法案的影响。(10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该公司的特点和性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历史地位。(7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俄国急需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并

31、分析它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有何不同。(7分)(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一谈你对工业化的认识。(4分)41(2011年3月上饶市一模40题)阅读下列材料:(37分)材料一:1714年至1820年间,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逐出家园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直言不讳地起来反对。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

32、位的一种先决条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为了摆脱危机和保障工业化计划的实现,1929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希望通过集体化达到增加产量,尤其是保证收购的目的。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但是,农业集体化确实起到了保证为国家提供粮食的作用,因为集体农庄是强制实行低价超额收购政策的强有力的工具。斯大林在征购粮食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冒进和粗暴政策,

33、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材料三:这是个青山环抱、翠竹掩映的桥头小镇沿溪一条主要街道两旁,摆着一个紧挨一个的摊位,有七八百个。有谁能想到,从这里,去年有五十亿粒纽扣“走”向全国各地小小纽扣形成的大市场,像一块强磁体一样吸引着四方来客它救活了濒临倒闭的工厂和行将停业的商店。桐乡县有个生产金鱼扣的化工厂,由于产品积压曾一度陷入困境。这个厂和桥头纽扣市场挂钩以后,市场负责

34、为其推销产品,“小金鱼”游向了全国各地,工厂迅速有了转机户办纽扣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桥头镇及邻近乡家庭纽扣厂年产值一千七百多万元。一业兴,百业旺。纽扣专业市场的兴盛,为其他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子。这两年桥头镇新办起服装厂五十多家,旅馆、饮食店近百家,修理、运输、五金、电器等服务行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两三千人。王学孝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见闻,人民日报1985年12月请回答:(1)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英国、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12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快速工业化的原因和后果(15分)(3)材料一

35、、二中的英国和苏联与材料三中的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有何根本性的不同?(6分)(4)英国、前苏联、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家工业化的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42(2011年5月榆林市二模40题)(共4题,满分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奥巴马当选的演讲文摘:“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今晚在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的,是亚特兰大一位女性选民安尼克松库伯,她已经106岁了。我思考着她所经历的这一个世纪的美国”“她出生的时候正是奴隶制度解除之后像她一样的人那个时候是没有选举权的,因为她是女人,还因为她皮肤的颜色。”“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民族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

36、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材料二 1931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道,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 800人。19291932年间,美国出现了大的不景气,工程师们去苏联是由于他们在美国找不到工作。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 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材料三 斯大林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批判托洛茨基说的利用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会造成经济上对资本主义

37、国家的依赖和被控制时说:“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引进技术和设备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生产力,保证苏联的经济独立,而不是使苏联变成依赖于国际资本主义的小螺丝钉。” 材料四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材料五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

38、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美国民主政治演进的轨迹。(4分)眼下不少人把奥巴马和美国历史上的罗斯福总统相提并论,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把二者相提并论的理由何在。(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有利的国际条件有哪些。(6分)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斯大林关于苏联经济与外部市场关系的观点。(4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影响。(8分)(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怎样“全面融人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12分)43(2011年5月肇庆市

39、二模39题)(24分)合理的经济指导思想与恰当的经济制度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五口通商,关税降到5%,允许外商与中国商人直接贸易。这些要求反映了英国什么样的经济思想?英国这一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是什么?(6分)(2)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采取整顿银行、颁布工业复兴法、实施以工代赈等措施,被称为“新政”。“新政”与哪种经济思想相吻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二战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哪些新变化?(6分)(3)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3)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

40、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电力15107432煤炭664343钢555432注: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分析上表,指出1913-1937年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4)中国自1980年代以来逐渐确立了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确立有何意义?(6分)44(2011年4月安庆市二模36题)(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

41、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全集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畜牧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三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

42、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材料四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1)结合材料一回答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为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先后提出过哪些方案?为什么不能实现?(12分)(2)根据材料二

43、,概括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和目的(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及其影响。(6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现阶段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依据。(4分)45(2011年5月北京西城区二模37题)(36分)博物馆的文物和资料记录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主题1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这个换取手续征得了五个贵族的同意,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通过这样的途径,裘卫聚敛了大量财富。裘卫家族的第三代,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按西周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44、(1)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表格。(8分)信息内容信息分析土地交换在监督下完成可用来说明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不同于井田制土地与玉璋以朋为单位进行交换可用来说明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青铜器内的铭文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的文字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人们的审美观念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主题2 西方社会的法治文明拿破仑法典现藏于某博物馆。以下为拿破仑法典的摘录: (2)结合所学,指出上述条款所体现的原则,(4分)并说明其思想和法律上的来源。(4分)主题3 现代经济的两种模式某同学成立个人历史博物馆,收集有如下两张图片 (3)结合所学,比较苏、美修建上述公共工程的背景、目的和手段上的异同点。(12分)

45、主题4 中国现代的政治文明 某博物馆陈列有新中国国徽设计的两种方案。方案以玉璧为主体,图案中有国家名称、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方案是改进后的方案,保留了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加入了天安门图案。 (4)天安门在中国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结合20世纪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方案加入天安门图案的理解。(8分)46(2011年4月江西重点中学质检40题)(37分)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它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学术领域的自由化和科学化等。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

46、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材料三 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

47、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苏联的发展速度在20世纪70年代期间逐渐放慢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起作用。 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克服专制主义王权”又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的。(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成因。(15分)(3)斯大林时期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形成了有别与资本主义的新型

48、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体制的特点,并简析这一体制对苏联经济的影响。(14分)47(2011年4月济南二模29题)(35分)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引起高三学生的热议。某校高三(1)班同学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主线,查找到下列材料和问题,运用史地政三科知识进行探究研讨,请你共同参与。材料一 1918年列1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物,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1921年列宁又说:“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

49、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材料二 1950年,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2)依据材料二,归纳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4分) 必修二专题七:

50、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每课名题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材料认为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束缚。项正确,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在农村的扩展,自然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项正确,由于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土地私有制不利于我国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一五”计划),因此才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项正确,为了摆脱苏联工业化建设中粮食的困难,苏联实行了农业集体化;项错误,1952年完成的土地改革仍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有冲破小农经济的影响。综上分析,所以选择B项。2D解析:根据所学,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51、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本题材料所述正反映了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极大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选D项,其他ABC三项说法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等方法,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农副产品质量差”“农产品过剩”“市场经济体制”表述错误。3C解析:本题考查苏

52、联社会主义建设。材料表明苏联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政府将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这个比例是美国的两倍,苏联能够以如此高的比例进行再投资,显然与其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故选C项。4D解析: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反映了苏联的五年计划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A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B C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5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了苏联因为片面发展重工业,结果农、轻、重比例失调,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6A解析:自留地是农户个体经营的土地。材料反映了苏联的自留地少,但产量却很高,从反面说明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

53、展。7(1)变化:从揭露弊端到基本维护(4分)(2)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分析,并明确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文艺战线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编制科学发展规划,掀起“向科学进军”热潮。(8分)(3)历史根源: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如1988年的通货膨胀、1989年政治风波);“市场改革取向”遭到激烈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0分)(4)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析:

54、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第三问第(1)小问从受斯大林模式影响来分析。第(2)小问可以结合改革取得成就以及当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状况来分析。第四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A解析:罗曼罗兰于1935年应斯大林的邀请访问苏联,并写下莫斯科日记一书,书中有对苏联未来的期望,罗曼罗兰希望自己在苏联所看见的弊端能解决,因此,出于对苏联的考虑,罗曼罗兰当时没有发表此书,并嘱托各出版社50年内不得发表。1984年,该书发表。作者访苏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建立起来,本题中“消极的东西”应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9C解析:从材料可知此模式为斯大林模式,材料中体现了“迅速”、

55、“无情”等对此模式的积极、消极评价,较为客观,选择C项。10D11C解析:根据所学,“大萧条”指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美国最先爆发,很快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苏联实行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本题选C项。其他ABD三项较容易从时间上来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开始实施;B项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D项1956年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政治的改革,都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间上不吻合。12A解析:本题考察苏俄时期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为了克服由战时

56、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它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新经济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第原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调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新经济政策被取消,需要有新的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的途径。CD说法错误,B项与题干信息不符。13A解析:1929年到1941年,苏联处于斯大林时期,这个时期苏联加速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所以出现了材料所示情景,故选A。B项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C项属勃列尔涅夫

57、改革的内容,D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三项都错误。14B解析:抓住时间信息,可知,B项正确,1933年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快速实现工业化。制定战时共产主政策是在1920年左右;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1921年,至列宁逝世而中止;而义务交售制是斯大林时期苏联在农村强制推行的,时间相符,但题意不符,因为题干说的是工业。15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和所学史实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改革有严重的左倾倾向。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6D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斯大林体制在经济上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

58、业和轻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题干中,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飞机”虽带夸张色彩,但从侧面反映了重工业的发达及对重工业的重视。“开飞机排队买面包”说明物资供应匮乏,轻工业比较落后。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体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答案选D。17D解析:从纽扣的定价一成不变可知此时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体制,选择D项。18B解析:材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经济生活中重工业比较发达,能够制造各种重工业品,但人民物质生活极度落后,基本的生活用品等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本题选B项。19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国十七年应该是1928年,农场

59、经理要求共同耕种土地说明当时苏俄已经废除新经济政策,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力图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20C解析: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说明当时轻工业比较落后,故C正确。21B解析:考查农业集体化的影响。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服务的,牺牲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损害了农民的利益。22C23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与斯大林工业化相配合的是农业集体化。故此题正确选项是C。24D25D26D解析:苏联工业化是牺牲农业利益,为工业化的发展筹集资金,故符合题目中“剥夺年代”。27C解析:民国十七年是1928年,结合当

60、时苏联农业政策可知是采取农业集体化的政策。28A解析:从题干的时间1931年以及美德机器、技术大量提供给苏联,可以判断选择A项。29B解析:从材料中“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与买面包需要赶去排队,这两个现象的极大反差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反映苏联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重轻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低下。30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斯大林体制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斯大林体制在促进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时,由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了市场调节机制,只重视生产积累,不重视消费生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在西方看来不是社会主义的乐园。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31C

61、解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的原因。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普京认为当前的经济和生活困难是由苏联模式造成的,从斯大林时期起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重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也叫斯大林模式。32C解析:本题考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开始实施五年计划时,结合材料“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分析,此时处于西方二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此次经济危机是由于产品生产过剩引起的,因此对苏联五年计划中的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体现了A项。“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体现了BD项。33C解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下

62、,苏联片面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导致人民生活困苦,故选C。34D解析:材料认为如果没有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就不会发生十月革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并没有波及苏联,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可以推行。即材料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资本主义自身的缺点,就不会出现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因此选择D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排除A、C两项;题目并没有说明社会主义强大的信息,排除B项。35C解析:本题考察苏联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题干中的数据表明农村生产出现一定的削弱,结合题干中“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这一时间分析

63、此时苏联已经进入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政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受到削弱,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影响。36C解析:本题考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体现了斯大林在苏联具有绝对的权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体现。AB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37A解析:1934年的苏联正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这些政策消极的东西应该就是指的是政策的弊端,所以A为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38(1)理论基础:1918年列宁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直接原因:医治战争创伤,挽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最大区别: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

64、的过渡到社会主义。(8分)(2)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6分)(3)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5分)39(1)“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建设热情,成为工业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家。(回答4点即可得8分)(2)问题:中国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或出现三年困

65、难时期);苏联1963年出现农业危机。(4分)原因: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国家领导人急于求成、盲目冒进,违背客观规律(4分)(3)变化趋势:中国迅速增加;苏联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4分)原因:中国: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4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根深蒂固,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2分)40(1)原因: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急需人才;维护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4分)时代背景: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2分)影响:有利于引进科技和人才,加快美国资本主

66、义发展;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4分)(2)特点:官督商办。(2分)性质:采用近代企业的经营方式,具有资本主义性质。(2分)历史地位: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轮船公司,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交通的局面,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3分)(3)原因: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处在列强的包围之中,急需要加强国防,维护国家独立。(3分)不同:苏联的工业化从重工业开始,实现工业化的时间比较短;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领域开始,实现工业化的时间比较长。(4分)(4)认识:工业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独立和提升国际地位,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重视科技和人才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言之成理即可,4分)41(1)

67、英国:通过开展圈地运动、对外殖民扩张和进行技术革命为国家工业化创造资金、资源、劳动力和技术条件,用掠夺殖民地和剥夺本国农民利益的方法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4分)前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集中全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用高积累、低消费的方法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快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4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已有工业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充分利用农村资源(资金、劳动力、市场)继续国家工业化进程。(4分)(2)原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经济落后,资金、技术、劳动力、管理经验都很缺乏;十月革命后,俄国长期受到资本主义的国家的仇视,国

68、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缺乏对国家工业化建设理论的创新思考,不顾国情,急功近利。(9分)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后劲;严重挫伤农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国强民弱,社会矛盾不断累积,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政权。(6分)(3)苏联和英国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对立起来,依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市场经济,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使乡镇工业异军突起。(6分)(4)工业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家工业化的潮流不可阻挡。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化解由此

69、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搞得到充分的总重。(4分,回答两点即可以得4分。其他回答只要与本试题的主旨相联系,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的分)42(1)轨迹:从存在性别歧视到女性拥有选举权,从存在种族歧视到黑人能够当选总统。(4分) 理由:同为民主党人,同样临危受命(在世界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打击背景下当选)、竞选口号都是求新求变。(3分)。(2)有利的国际条件: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世界工程技术人员失业,西方国家面临着商品、资金和市场的出路问题,这为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加快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6分) 观点: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应加强与外部市场的联系,

70、需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人才,其主要目的是增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实力。(4分)(3)主要成就: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4分) 影响:综合国力的提高,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分)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分)(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分)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顺应世界潮流

71、,抓住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建设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建设应该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宗旨;等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43(共24分)答案要点:(1)思想:自由主义(或自由贸易)。(2分)背景:(每点2分,考生只要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4分)(2)思想:凯恩斯主义。(2分)变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答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只给1分);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建立。(每点2分,考生只要言之成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4分)(3)变化:1928年与1913年排名持平(或恢复到1913年水平);1928年以后迅

72、速上升。(2分)持平原因:战乱结束;新经济政策实施。(2分)上升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或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五年计划的推动;欧美遭经济大危机打击。(每点1分,考生只要言之成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2分)(4)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意义: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有利于吸引外资,提升技术水平;焕发了国民从事工商业的活力;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每点2分,考生只要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4分)44(1)原因: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带来的社会弊端。(2分)方案: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

73、主所有,革命后涨价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节制资本。(4分)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阻碍;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失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6分,各2分)(2)措施:压缩农业、牧业生产规模,政府给予津贴。目的:稳定农副产品价格,渡过经济危机。(6分,各3分)(3)特点:以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化发展的需要(2分)。影响:为苏联发展重工业提供资金和廉价的农副产品,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从农民身上收取的太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4分)(4)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是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74、。(4分,各2分)45(1)(8分)信息内容信息分析土地交换在监督下完成可用来说明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不同于井田制土地与玉璋以朋为单位进行交换可用来说明西周社会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水平不高随葬物品“五鼎八簋”可用来说明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青铜器内的铭文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的文字青铜器的造型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的技术水平(2)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分)来源:启蒙思想;罗马法。(4分)(3)背景: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的背景是当时苏联举全国之力实现工业化;美国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背景是当时美国出现了经济危机,罗

75、斯福推行新政。(4分)目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不同点在于: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具体目的是为了服务于重工业的发展。美国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具体目的是为了增加就业,刺激消费。(6分)手段:都是国家调控经济。(2分)(4)1919年,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天安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祥地;(3分)1949年,天安门城楼举行了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3分)在国徽中加入天安门图案,是为了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2分)46(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英王的实际统治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4分)说明:

76、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提供了前提。(4分)(2)特点:半殖民地性明显;主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民间资本以轻工业为主,政府投资侧重于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9分)成因:工业革命后东西方差距拉大;受列强侵略的影响;民间资本不足。(6分(3)特点: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6分)影响:促进了苏联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重要的工业大国;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8分)47(1)变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2分)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了俄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困难;继续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3分)(2)问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2分) 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2分)后果:苏联解体。(2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