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74KB ,
资源ID:2362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62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西汉初年颁布的二年律令中,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这反映了西汉初年A. 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王国对中央存军事威胁D. 关中地区农耕经济发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的地方制度,为防止诸侯王国尾大不掉甚至割据称雄举兵内向,汉王朝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如为限制王国军事力量的增强,汉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即材料“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

2、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说明这时期地方王国对中央存在军事威胁,才导致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防范王国,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初为了防范王国威胁而严格限制马匹出关,没有体现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初中央为了防范王侯势力威胁中央而采取的措施,无法得出关中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问题,故D选项错误。2.战国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日: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

3、战国时期A. 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B. 处于农耕时代农业的地位高C. 道家思想被用于经济管理之中D. 政府注重对农工商业的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以战国典籍荀子解蔽中的记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表明:农民、商人、工匠虽分别精通农业种植、商业经营、器物制造的技巧,但是并不善于管理而有的人虽不完全精通这三种技艺,但却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这反映出战国时期注重利用精于管理之道的人才对农业、工商业进行有效管理,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商食官制度,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农业地位高,B项错误;“精于道者”中的“道”是管理之道,不是指道家思想,C项错

4、误。3.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得利计赃重者,计利准盗窃论。贩卖者,亦如之。”材料反映了唐朝官方A.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B. 依律维护消费者权益整顿市场交易秩序C. 重新厘定了度量器的统一标准D. 以严酷律法对偷盗和倒卖行为进行打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行滥短狭(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为唐代通过法律制度以打击假冒伪劣和商家的不法行为,旨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整

5、顿市场,B符合题意; AC的说法均比较片面;材料没有体现对偷盗行为的打击,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唐代的商业,古代中国往往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加强对商业的管理和控制,一方面阻碍了商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规范商业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商业的进步与发展。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记载: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板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大量刻书。宋明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以此可知这一时期A.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B. 活字印刷出现并取代了刻版印刷C. 宰相冯道发明了雕

6、版印刷术D. 刻印书籍中儒家经典占十之八九【答案】A【解析】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故A项正确;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所刻书籍的内容,因此不能得出是否以儒家经典为主,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印刷术的发展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对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5.“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永禁或设、或入

7、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以上谕旨现于中国全境渐次张贴。”这一条款出自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辛丑条约中的内容,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均与材料信

8、息无关。6.在创办洋务过程中,李鸿章曾感叹自己“三十年来日在谣诼之中”,张之洞也说自己“无日不在荆天棘地之中”。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A. 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B. 与顽固派根本立场相悖C. 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D. 对西学的理解过于肤浅【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没有违背封建传统的伦理纲常,排除A 。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王朝统治,与顽固派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立场是一致的,排除B。李鸿章和张之洞是洋务派的领导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向西方学习科技的做法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故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两者主张向西方

9、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现对西方有一定的理解,排除。7.1927年6月,潘光旦在时事新报上刊登“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的问卷调查其中关于大小家庭制,主张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主张采取小家庭制者占405%,主张采取小家庭制供养祖、父辈生计但不同居者占618%,主张采取小家庭制祖、父辈由子孙辈轮流同居奉养者占647%。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 传统大家庭制的家庭养老送终的亲情观念被否定B. 南京临时政府的“移风易俗”法令力推小家庭制C. 近代社会新思潮熏陶下的人们大多认同小家庭制D. 对家庭制的改造运动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主张采取小家庭制供养祖、父辈生计但不同

10、居者占618%,主张采取小家庭制祖、父辈由子孙辈轮流同居奉养者占647%”说明家庭养老送终亲情观念仍占主流,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存在于1912年1月3月,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主张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主张采取小家庭制者占405%,主张采取小家庭制供养祖、父辈生计但不同居者占618%,主张采取小家庭制祖、父辈由子孙辈轮流同居奉养者占647%”说明人们大多认同小家庭制,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对家庭制的改造运动,故D项错误。8.傅斯年指出,“历史本是一个破罐子,缺边掉底,折把残嘴,果真由我们一整齐了,便有我们主观的分数加进了研究历史要时时存着统计的观念,因为历史事实都是聚象事实。然而直

11、接用起统计方法来,可须小心着,因为历史上所存的数目多是不大适用的。”材料说明傅斯年认为A. 历史的残破不全不值得人们研究B. 历史统计都存在着严重主观因素C. 可以通过重现历史事实演绎历史D. 历史研究中要慎重利用统计数据【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历史史观。从材料中“研究历史要时时存着统计的观念然而直接用起统计方法来,可须小心着,因为历史上所存的数目多是不大适用的。”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研究历史要慎重,不能主观,但是也不能只依据数字说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错在“都”字上;C选项与材料含义无关。9.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

12、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友好人士普遍尊敬,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以下集中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外交思想”的是A. 另起炉灶 一边倒B. 乒乓外交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D. 亲、诚、惠、容 与邻为善、以邻为作【答案】C【解析】需要注意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均属于周恩来的外交思想成果,但另起炉灶一边倒、乒乓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选项均不是周恩来的外交成果,所以本题答案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0.狂飙突进运动是1760年代在德国文学和音乐创作

13、领域兴起的变革,该运动持续了近二十多年,处于文艺形式从古碘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之时,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以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悲剧狂飙突进为名,组织同名社团,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口号,主张个性解放,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推崇天才和创造性的力量,并把其作为他们类学观点的核心。由此可见,狂飙突进运动的兴起深受A.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B. 启蒙思想的影响C. 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D.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1760年、个性解放,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等字眼可以看出当时正在经历启蒙运动,所以狂飙突进运动的兴起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而非宗教改革的影响、进化

14、论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等选项,所以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1.恩格斯说:“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在德国国家机构中,最有可能被工人阶级“利用”的是A. 宰相B. 内阁C. 联邦议会D 帝国议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帝国议会是德国的国家机构中唯一可以通过普选产生的,所以符合题意,其他都不是。故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的帝国议会12.

15、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下关于斯大林时期政策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 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B. 从市场到高度计划C. 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D. 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察的是斯大林模式。A中的私有制错误,在列宁时期,国有仍占重要部分。B错在市场,列宁新经济政策实施时,坚持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而并非完全的市场经济。D错误,国家资本主义是列

16、宁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出现的。所以C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内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长江流域水患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唐代长江水灾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长江流域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早在清代有识之士指出,长江流域水患是“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淤接涨”。从长江流域洪灾规律来看,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水灾是突发型灾害,来势猛,为害烈,常造成“坏民舍,溺居民,坏桥

17、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材料二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英国议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

18、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1)与唐宋时期相比,材料一中明清长江流域水患呈现什么趋势?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答案】(1)趋势:水灾频率越来越高。原因: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长江流域为经济重心所在,土地资源

19、过度开发;政治腐败,水利失修;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与推广危害:破坏农业生产;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导致劳动力大量减少;出现大量流民,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2)因素:工业革命展开;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无尽索取自然资源观念。特点:环境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运用立法手段治理环境;政府观念与职能转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长江流域水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和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1)明清长江流域水患呈现出的趋势,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唐代长江水灾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分析得出。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长江流城水灾的形

20、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於接涨”“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等信息归纳得出;带来的危害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等信息分析得出。(2)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等信息归纳得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

21、施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等信息分析得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古代、近代历史上,与王朝兴替伴生是孔子思想的“死”与“活”,是孔子的“死去”与“活来”。比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彭富春教授在死去的孔子与活着的孔子一文中就指出:“通过对于孔子思想边界的区分,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孔子活着的思想,在一个无序的世界里建立秩序,在一个无爱的时代里宣扬仁爱;另一方面

22、,我们也看到了他死去的思想,礼制束缚了个体的生长,仁爱限制了情感的丰富。”“一个死去的孔子只会讲论语中的话,一个活着的孔子则会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材料二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如图)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示例一观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活的”精华,也有“死的”糟粕。阐述:儒学思想的精华主要在于:主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致良知”讲信修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个体道德修为,倡导文明、向善、诚信、尊重;推崇“和”“合”思想,宣扬“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倡导团结、和谐、公平、平等;主

23、张“为政以德”,倡导统治者以德治国、体恤民生;主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倡导忠孝、礼节、秩序、信义、清廉;主张“经世致用”,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4分。答出其中2条即可,有其它符合史实、人情人理的观点也可给分)儒学思想的糟粕主要在于: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以“三纲五常”忠孝节义”来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压制人性与自由;儒学坚持封建宗法制度、等级和尊卑观念,突出人治,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从唯物主义视角看,不论是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还是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都与唯物主义格格不人;理学的空谈、不切实际在

24、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现实。(4分。答出其中2条即可,有其它符合史实、人情人理的观点也可给分)总结:学习偏家传统学说,应该吸取精华,弃其糟粕示例二观点:儒家思想(孔子)的“死去”与“活来”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学是封建统冶者可以随意丢弃又可以拿来利用的工具。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虽然兴起并广为传播,却因为不符合治乱、争霸的政治需要,不受重视,无用武之地;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皇权专制而“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毁灭性打击;汉武帝时期,为了维护“大一统”的高度集权专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地位急剧攀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东汉末年,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儒学的权威性严重削弱;

25、魏晋时期,随着玄学、清流等新思潮的流行,以及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唐统治者采取儒释道三教并行融合的文化政策,儒学复兴受到影响,但在唐中后期韩愈等人提出儒家“道统”思想、致力于复兴儒学后,儒学开始复兴;两宋时期,在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以及“重文轻武”的“文官政治”制度体系下,儒学进一步复兴,适应维护纲常伦理、巩固中央集权需要的新儒学和理学兴起,儒学地位继西汉后,攀升至中国第二高峰;明清时期,仍居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对于强化专制集权起到了应有作用,但明末清初思想家挑战儒家正统、批判专制,以及清朝大兴文字狱使儒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清朝末年,康梁等维新派人士打着孔子的旗号抨击封建

26、专制和纲常伦理,宜传维新变法思想,起到了思想启篆性用,冲击了儒学正统以及清王朝专制统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张勋妄图借用儒家正统,以“尊孔复古”来复辟帝制,因违背民主共和潮流而失败;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批判尊孔复古、“三纲五常”、君主专制和封建礼教,宣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思想,儒学糟粕进一步被荡涤。(8分。答出其中4条即可,其它能佐证观点的正确史实也可给分)总结: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近代史上的起伏,见证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儒学既是巩固封建专制的思想工具,也是反封建反专制思想运动所对准的矛头。示例三观点: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儒学已经死了,与世界潮流、普世价值追求和我国

27、核心价值观相悖。阐述:儒学是中国古代旧的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合当今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民主化、法制化、民本化的世界潮流;儒学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突出人治,与现阶段我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建设民主法制国家的目标(或与倡导法治的价值观)相悖;儒学坚持封建宗法制度、等级和尊卑观念,与追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观相悖;儒学压制人性,与倡导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现代政治理念相悖。总结:儒学是为封建专制制度服务的思想体系,我们应予抛弃,应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或中国特色)思想理论体系。【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孔子思想的“死”与“活”是指孔子的思想

28、有其精华与糟粕。如精华要从重视个体道德修为、倡导统治者以德治国、主张“经世致用”,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等方面说明。糟粕可以从程朱理学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思想体系属于唯心主义等方面分析。也可以从儒家思想(孔子)的“死去”与“活来”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学是封建统冶者可以随意丢弃又可以拿来利用的工具。这要从儒学发展的历程来分析。15.【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改革回眸】材料 宋代人事考核在机构建制和施行细则上更趋究备,制定有京朝官、文武官等不同层次官员的考课规定。出现了专司考课的“两院三级考课体系”:即审官院和考课院,分别负责京官和地方官考核;同时守令考县令、监司考知州、

29、两院考百官,分工明确。考课的标准分别为三个等级:政绩优秀者为上,职务粗理者为中,临事驰慢者为下。宋代重视封建官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多次修订考课标准。宋代注重对地方官考课,神宗正史记载的监司考课内容为:凡考监司以七事,一曰劝农桑,治荒废;二曰招荒亡,增户口;三曰兴利除害;四曰动有罪,平狱讼;五曰失案察;六曰屏盗贼;七曰举廉能。中央定期以此内容对地方官员的德行、劳绩等进行考评,决定地方官员的升迁罢黜。摘编自刘承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等(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考课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考课制度的作用。【答案】(1)特点:考课体系更趋完备;考核机构健全,分工明

30、确;考核内容广泛,标准详细系统;考核程序严密;重视德行实绩。(2)作用: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激励官吏改善吏治;巩固和扩大宋代统治基础;对后世有借鉴作用。【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宋代人事考核在机构建制和施行细则上更趋究备”得出考课体系更趋完备;根据“制定有京朝官、文武官等不同层次官员的考课规定。出现了专司考课的两院三级考课体系”“分工明确”得出考核机构健全,分工明确;根据“考课的标准分别为三个等级:政绩优并者为上,职务粗理者为中,临事驰慢者为下”“凡考监司以七事”得出考核内容广泛,标准详细系统,考核程序严密;根据“中央定期以此内容对地方官员的德行、劳绩等进行考评”得出重视德行实绩。(2

31、)作用:根据“宋代人事考核在机构建制和施行细则上更趋究备”得出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根据“中央定期以此内容对地方官员的德行、劳绩等进行考评,决定地方官员的升迁罢黜”得出激励官吏改善吏治;还可从巩固宋代统治基础、对后世有借鉴作用等角度分析总结。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二战后至今,尽管小冲突和地区性的战争不断,但却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徐蓝试论雅尔塔

32、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材料二 由于美苏冷战和东西方对立,雅尔塔体制长期以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冷战结束,大国合作有所加强。但是,随着美国与俄罗斯的战略竞争激烈,对中国的防范力度加大,五大国之间的合作又现弱化;此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也要求大国合作机制增强代表性。能否实现有效的大国合作,是雅尔塔体系的精神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挑战。澎湃新闻网日本突破战后体制,中国应推动国际体系转型促进大国有效合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能够“基本完成任务”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形势下维系这种精神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答案】(1)原因:雅尔塔体系是美苏

33、两大国主导下的产物,具有震慑性;在雅尔塔体系下,形成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集团,实现了相互制衡;雅尔塔体系本身强调通过合作,维持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后,和平主义盛行。(2)基本精神:大国合作,维护和平。挑战:大国强权主义,竞争激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利益冲突多样化和复杂化;新兴大国的崛起,要求大国合作机制相应变革;部分国家不顾国际规则,不断挑起事端。【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1)从材料“雅尔塔体系要保卫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可以看出雅尔塔体系的任务,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之下,由于大国之间势均力敌,具有强大的权威,战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维持了相对的和平的局面,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

34、社会的发展。(2)从材料“能否实现有效的大国合作,是雅尔塔体系的精神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挑战”可以看出雅尔塔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大国之间的合作,大国合作才能维持世界和平,继续完成这雅尔塔体系的任务。挑战结合所学可从大国霸权主义、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等方面进行概括。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生于1890年的我国著名史学大师陈寅恪,其父为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其祖父为曾支持维新变法的晚清名臣陈宝箴。陈寅恪五岁开始读家塾,祖父与私整先生约定“一不打学生,二不背书”;十岁时在家中学堂学习四书五经及数学、英文、音乐、绘画等课程;十几岁开始就理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和佛书之中;青年时期到

35、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世界名校深造。陈寅恪虽未获得过任何学位,但通晓十五种文字。1925年受聘于北京清华学校国学院后,与当时同在国学院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导师”。陈寅恪善于从史料的细微处阐释宏阔的历史。他指出:“有人以为历史必然限于普通课本里所有的,这是不对的。课本只供参考,不足为依据。”“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面对五四以来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陈寅恪认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住。”1927年国学大师王国维

36、自沉于昆明湖,两年后陈寅恪写了一篇悼念王国维的碑文,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评价王国维并阐发自己一生坚守的主张。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自觉担当文化使命,主张”国可亡而史不可灭(学术)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并坚持以学术研究来唤醒国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民族危机。1945年,陈寅恪因长期眼疾而左眼失明,但他仍坚持开课授徒。1949年,他先后拒绝了台湾大学校长博斯年让他赴台、国民党让他暂居香港的邀请。50年代初,他又拒绝了中国科学院请他担任历史研究所所长的邀请,一直坚持在岭南大学(后被合并为中山大学)任教治学,直至生命的终点。整编自浙江文艺出版社人在历史中

37、的地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陈寅恪的学术理念和学术精神。(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概括促成陈寅恪这种学术理念和精神的因素。【答案】(1)学术理念:教材中的历史只供参考,不足为凭,要想全面深入了解钢释历史,必须仔细研究史料,并设身处地地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和所持的立场观点;研究学术只有融通中西才能有所成就,既要吸收外来学说,又要继承本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历史和学术事关国家兴亡,必须高度重视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和学术。学术精神:始终坚守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以唤醒历史意识、文化自信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民族危机为已任(以天下为己任的学术良心);植根祖国、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毕生从教甘

38、于清贫、不求仕途、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2)良好家庭文化背景;独特而广博的童年教育;广泛的求学经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启蒙;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触发。 【解析】(1)据材料“课本只供参考,不足为依据”、“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住。”、“坚持以学术研究来唤醒国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民族危机”可以得出其学术理念。据材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持以学术研究来唤醒国人对祖

39、国历史、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民族危机。”、“1949年,他先后拒绝了台湾大学校长博斯年让他赴台、国民党让他暂居香港的邀请。50年代初,他又拒绝了中国科学院请他担任历史研究所所长的邀请,一直坚持在岭南大学(后被合并为中山大学)任教治学,直至生命的终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得出其学术精神。(2)据材料“陈寅恪五岁开始读家塾,祖父与私整先生约定“一不打学生,二不背书”;十岁时在家中学堂学习四书五经及数学、英文、音乐、绘画等课程;十几岁开始就理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和佛书之中;青年时期到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世界名校深造。”、“面对五四以来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并结合其自身经历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