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顺序,由远而近,逐次描写。人物的情感也随着场景的转换而变化,尽管诗中没有对老兵的心情做过多的正面描述,然而从场景的描绘中依然能感受到其越来越深的哀痛。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体会不太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形式来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 1.熟读古诗,了解诗歌大意,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运用想象补白、对比感受的方法,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歌传达的主题,珍惜和平生活。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从文章朴实的语言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字,展示甲骨文的“家”字,家框里的形状像猪,古代猪代表着和平和稳定,再次展示现在的“家”字,追问,同学们家对你而言是什么?板书:温暖和幸福。可是,有一天战争来临了,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战争给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走进这战争背后的故事。 二、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展开头脑风暴,回忆有关于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采用接龙的方式回答,师大屏幕补充。 三、反复诵读,感受古诗通诗句。 1.师配乐范读十五从军征,学生
3、注意大屏幕上标红字的读音,和特殊句子的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读熟。 3.两名学生试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后评价。 4.全班配乐齐读。 四、疏通诗句,明确古诗的意思。 结合大屏幕提示和书下注释,小组合作学习,试着理解本诗的意思。 试着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五、品词析句,对话文本悟诗情。 1.师: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反复品读这句话,运用想象、补白的方法,思考:长达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老兵可能经历了什么? 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情感。 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可以让一个人当一辈子兵?了解下这首歌的写作背景和当时战争的场景。经历了这些的老兵,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生:回
4、家 2.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这位老兵十五岁参军,80岁才离开战场踏上回乡的路程,体会一下: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一定很激动,因为他能大难不死回到家乡,很想快点回家和亲人团聚。 师:你能读读第一句话,读出他的这种激动吗?(生读) 生2:我觉得他心里一定很担心,几十年都没回家了,不知道他家的亲人怎么样了。 师:那你读出这份担心来。(生读一句。) 师:日日沙场,夜夜枕戈,乡音久绝,年朽力衰方得回转,老兵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生:归家 八十岁的老兵如今终于可以回家了,他本以为他的亲人会在道路两旁迎接他,可是他等到的却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生:冢 3.面对由“家”到“冢”的变化,老兵都
5、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划出相关语句,并用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一读。 师:老兵听到了什么?生: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师:乡里人采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告诉老兵实情的? 生:委婉 师:追问原因? 生:试读出那种同情与无奈,引导齐读。 4.此刻,我们感受到了老兵内心的悲伤,也仿佛看见了老兵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到了他那个日夜期盼的家,当他推开门时,他看见了什么? 生: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师:齐读,感受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生:荒凉的,并读出感受。 师:老兵面对如此荒凉的景象,他可能会想到什么?生:原因?怎么办?家人怎么生活。 师:不仅是灾难,可能也会这样想。
6、展示ppt一首古诗,感受这是老兵十五岁离开家时,家中充满着欢声笑语的情景。(板书“笑”) 师生共同朗读: 曾经是炊火融融、庭园整洁;如今变成了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苦苦思盼的亲人成了荒野枯骨,温馨热闹的家园是一片荒凉,唯一能看到的,只能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此时此刻,老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不相信,他思念了65年、期盼了65年的家,竟成了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5.老兵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他只能做了什么? 生: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师:他去做饭了,你怎么理解这种行为? 生1:只能面
7、对现实 生2:最起码的愿望也只能成为泡影 师:此时,老兵做好了饭,你觉得是什么味道? 生:苦的,不仅是饭更苦的是心。 师:齐读,读出这种苦涩的味道。 6. 面对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老兵,所以他又能怎样? 生: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师:你觉得他出门东向看,他在看什么? 生:双亲,兄弟姐妹,自己无依无靠的情景,小时候的快乐。 师生共同配乐朗读: 此刻,孤独的老兵无论看到什么 ,都会潸然泪下。当老兵思念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时,他只能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当老兵想到自己的孤独无依时,他更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此刻,孤独的老兵无论看到什么 ,都会潸然泪下。当老兵思念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时,他
8、只能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当老兵想到自己的孤独无依时,他更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带着对诗歌的感悟,齐读。 十五岁的少年被征从军,直到 他急切地往家赶,心中设想着和家人团聚的情景,在路上,他遇见 乡里人用手一指前方,很不忍心地告诉他 他来到家中一看,这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啊 家是这样破败,但生活还得继续呀!于是他 他默默做好了饭却无人分享,他只能 带着对诗歌的感悟,随乐齐背。 六、升华情感,知晓本诗的主旨。 这一刻落在老兵身上的泪啊,是老兵凄苦一生的写照。(板书:“泪”),老师把老兵一生编成一幅对联写了下来,与大家分享。 十五从军八十还,荒冢孤烟泣故园。 师: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生:战争。 师展示主题:这首诗暴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七、积累战争名言,自由交流对战争的认识。 战争是古往今来诗歌常见的主题,师生配乐朗读关于战争古诗名句,一起积累。 师:分析战争,提出问题。通过这首诗,你对战争有哪些新认识? 生: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 师: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心愿,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八、作业: 把十五从军征改写成一篇情节具体感人的记叙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