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576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2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八上(三峡).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上)古诗文三峡1.常识概要(1)三峡的作者是(朝代)地理学家,三峡选自。(2)三峡,指的是、的总称。(3)水经注,其名为注释,实则以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名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价值。2.重点实词(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至于夏水襄陵()(4)沿溯阻绝()()(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7)飞漱其间()(8)良多趣味()(9)属引凄异()(10)林寒涧肃()3.一词多义(1)绝(2)自1.至于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1.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奇山异水,”和郦道元三峡中“,隐天蔽日”,原本山水相依,凝聚自然之美。2.每至,林寒涧肃。1.文章第一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丽,深幽隽逸,趣味良多。请从第三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3.结尾引用渔歌有何用意?(时间:15分钟满分:28分)一、阅读三峡,完成后面小题。(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重岩叠嶂(zhng)B.不见曦月(x)C.乘奔御风(y)D.林寒涧肃(jin)2.解释下列加点

3、的词语。(4分)(1)沿溯阻绝()(2)飞漱其间()(3)晴初霜旦()(4)属引凄异()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4.下面句子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分)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阅读三峡,完成58题。(9分)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沿溯阻绝()(2)素湍绿潭()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B.C.D.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8.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

4、词。(3分)三、名句默写。(7分)9.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10.三峡结尾引用渔者歌谣“,”来表现猿鸣之哀,渲染三峡秋天之悲凉肃杀的气氛。11.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水流清澈的句子是:,。12.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用“两岸猿声啼不住”来描写三峡的猿啼,郦道元三峡中“,哀转久绝”与李白的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1.常识概要(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朝齐梁时文学家,作品有。(2)书,即信函。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文体,多。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可以,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也可以写私人的事件和感情。2.重点实词(1)五色交辉()(2)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

5、)(4)夕日欲颓()(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1.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请用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本文是写给朋友的书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时间:15分钟满分:30分)一、阅读答谢中书书,完成14题。(13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答谢中书书()(2)晓雾将歇()(3)实是欲界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译文:(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声传入耳际,繁多杂乱。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13分)5.下面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6.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古来共谈()(2)夕日欲颓()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译文:(2)实是欲界之仙都。译文:8.论

7、语中孔子有过这样的论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乐”的情趣和陶弘景“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三、名句默写。(4分)9.答谢中书书中描写山、水的句子是:,。10.答谢中书书中用“”来描写水中的鱼儿,这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记承天寺夜游1.常识概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朝代)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2.重点实词(1)念无与为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一词多义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1.怀民亦未寝,。2.,盖竹柏影也。1.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

8、者运用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2.请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3.怎样理解记承天寺夜游结尾三句话所表达的复杂感情。(时间:10分钟满分: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月色入户()(2)欣然起行()(3)念无与为乐者()(4)水中藻、

9、荇交横()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文章第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C.文章第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4.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4分)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

10、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闲人二、名句默写。(4分)5.请默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6.面对满庭月色,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发出人生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与朱元思书1.常识概要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本文选自。2.重点实词(1)从流飘荡()(2)水皆缥碧()(3)急湍甚箭()(4)蝉则千转不穷()(5)鸢飞戾天者()()(6)经纶世务者()(7)横柯上蔽()(8)蝉则千转不穷()(9)窥谷忘反()(10)急湍甚箭,猛浪若奔()(1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12)泉水激石()3.一词多义(1)上(2)绝(3)百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11、嘤成韵。译文: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译文:1.泉水激石,;好鸟相鸣,嘤嘤成韵。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1.文中哪八个字可以概括富春江山水的特点?2.怎样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作者对富春江美景的总体感受,那么,这里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时间:15分钟满分:29分)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14题。(10分)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从流飘荡()(2)鸢飞戾天者()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B.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C.争高直指直视

12、无碍D.风烟俱净湖中人鸟声俱绝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译文:(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2分)二、阅读与朱元思书,根据要求回答问题。(9分)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7.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本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三、名句默写。(10分

13、)8.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9.与朱元思书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本文中描写高山用“,”等句就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10.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鄙弃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的句子是: ,;,。唐诗五首野望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2.这首诗的体裁是。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

14、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主旨大意】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时间:7分钟满分:10分)一、诗歌鉴赏。(6分)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2.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3分)二、名句默写。(4分)3.野望一诗中描写秋天静谧、美好的画面的句子是:,。4.牧人驱犊返,。5.,长歌怀采薇。黄鹤楼1.

15、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2.这首诗的体裁是。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潜在的铺垫。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变迁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做铺垫。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主旨大意】

16、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表现了诗人缠绵的乡愁。(时间:8分钟满分:10分)一、诗歌鉴赏。(6分)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变迁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2.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

17、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二、名句默写。(4分)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使至塞上使至塞上作者是,字摩诘,(朝代)诗人。苏轼曾评价他的诗画说:“;。”首联交代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记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是从“单车”二字暗示出来的。“属国”,指诗人的使者身份。诗人借蓬草、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苦闷、孤寂、抑郁等幽微难言的内心感受。颈联描写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

18、,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直”描写出孤烟的劲拔有力,“圆”给人温暖苍茫之感,这两个词语生动地描写出奇特壮美的塞外图景。表现了诗人对雄奇壮美景色的赞美,以及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尾联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守将正在燕然前线。写出战事紧张,流露出诗人对边疆将士的赞美之情。【主旨大意】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因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复杂心情。(时间:5分钟满分:10分)一、诗歌鉴赏。(6分)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诗句所表现的画面。(2分)2

19、.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4分)二、名句默写。(4分)3.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4.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作者是,字,号,(朝代)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首联交代出游的地点和目的地。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首联指的就是这一壮游。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

20、表现出来。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一“入”字,写出了江水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颈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江上云霞构成的美丽景象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比喻贴切、生动。尾联抒发思乡之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方来写,越发显出自己思乡之深。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主旨大意】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原野、明月、彩霞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

21、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时间:6分钟满分:10分)一、诗歌鉴赏。(6分)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B.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由蜀地到荆州,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C.尾联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D.这首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2.简要分析颈联如何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3分)二、名句默写。(4分)3.山随平野尽,。4.月下飞天镜,。5.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的依依不舍来表达

22、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钱塘湖春行1.钱塘湖春行作者,字,号,代诗人,著有。2.题目中“钱塘湖”,即,“行”提示全诗以为线索。首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水光山色。“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颔联借莺、燕的动态,使用拟人手法,把春的活力和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争”“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阳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传达出诗人的喜悦之情。颈联通过写花草描绘早春的景色,透露出诗人游春的舒畅心情。“渐欲”“才能”用词准确,描绘了春天的发展变化,突出春天的勃勃生机。“最爱”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23、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水光山色之中了。【主旨大意】 本诗描绘了钱塘湖上一派蓬蓬勃勃的春意,赞美了西湖美好的春色,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时间:8分钟满分:12分)一、诗歌鉴赏。(6分)1.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2分)(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2)赏析:2.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请你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画面。(2分)二、名句默写。(6分)4.(2019盐城)乱花渐欲迷人眼,。5.最爱湖东行不足,。6.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西湖美景美不胜收和诗人的喜爱与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24、:,。7.钱塘湖春行以“,”将初春充满生机活力的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1.孟子,时期思想家,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共同编著的。2.重点实词(1)岂不诚大丈夫哉()(2)往之女家()(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4)以顺为正者()(5)必敬必戒,无违夫子()(6)与民由之()3.一词多义(1)戒(2)之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译文: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文: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译文:1.(2019河北),立天下之正位,。孟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2.得志,;不得志,。3.,贫贱不能移

2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重点实词(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4)曾益其所不能()(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一词多义(1)拂(2)士(3)于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译文: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然后知而死于安乐也。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本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2.本文第2段用

26、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作简要说明。3.本文论述了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具有,的崇高境界。(用原文语句回答)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段共列举了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时间:15分钟满分:24分)一、(2019潍坊广文中学模拟)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B.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C.必先苦其心志(动词,使受苦)D.孙叔敖举于海(由于)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文:3.本文开头列举的六

27、个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4.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11分)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百里奚举于市()(2)必先苦其心志()(3)曾益其所不能()(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6.翻译下列句子。(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译文:(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7.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三、名句默写。(4分)8.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28、。9.人要有忧患意识,就像孟子所说的“,”。愚公移山1.重点实词(1)方七百里()(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3)聚室而谋()(4)杂然相许()(5)且焉置土石()()(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0)甚矣,汝之不惠()(11)固不可彻()(12)帝感其诚()(13)无陇断焉()2.一词多义(1)居(2)曾(3)其(4)于(5)以(6)且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文:2.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4.汝

29、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译文:(时间:10分钟满分:16分)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杂然相许许:赞同。B.始一反焉始:开始。C.固不可彻彻:通达,这里指改变。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没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本在冀州之南B.惩山北之塞C.汝之不惠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愚公敢想敢做。苦于太行、王屋山的阻塞,他召集家人商议,提出搬走两座大山。B.愚公谋划周到。面对如何处置土石的问题,他成竹在胸

30、,提出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 C.愚公信念坚定。面对智叟的阻止,他回答,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山终有被铲平的一天。 D.愚公感动天地。天帝也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他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了两座大山。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译文:(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译文: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个人的梦想,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3分)周亚夫军细柳1.常识概要本文节选自,作者,(朝代)历史学家,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2.重点实词(1)天子且至()(2)不闻天子之诏()(3)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4)介胄

31、之士不拜()(5)天子为动()(6)曩者霸上、棘门军()(7)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一词多义(1)军(2)使(3)诏(4)之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译文:2.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译文:3.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译文:4.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译文:(时间:10分钟满分:12分)阅读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完成各题。(12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天子且至()(2)军中闻将军令()(3)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4)使人称谢()2.翻译下列句子。(2分)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译文:3.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

32、细柳”,但是文章还写了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并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文帝劳军的情况,而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加以刻画,感情色彩强烈。B.本篇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他的地方很多。C.本文的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恪尽职守的人物形象。D.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发扬周亚夫这种敬业精神,坚守岗位,努力工作。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繁荣强盛。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饮酒的作者是,代诗人,世称。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等,诗派创始人。这四句写因为心灵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即使在闹市也显得偏僻安静。三、四句用自问自答

33、的设问形式表现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心远”一词为“诗眼”,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悠然”描写出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见”字用得极妙,生动地描写出诗人无意间见南山、物我两忘、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心情。这两句表现诗人对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喜爱及对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的追求。“真意”即人生真谛,自然之趣。诗人从大自然中感受到人生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以哲理性的语言作结,给读者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主旨大意】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然欣赏,表现诗人对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世俗的厌倦及归隐自然

34、、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时间:5分钟满分:10分)一、诗歌鉴赏。(5分)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2分)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二、名句默写。(5分)3.(2019遵义)此中有真意,。4.(2019咸宁)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描绘傍晚时分山间云气缭绕、鸟儿结伴归巢的诗句是:“,。”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 ,” 两句,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春望春望的体裁是。全诗未出现“望”字,却处处扣住“望”字来写。首联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一个“破”字使

35、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环境描写,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气氛。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诗人借景抒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这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颈联写战争时间之久,家书之珍贵。“家书”,家信。“抵万金”,运用夸张手法,突出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家人但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因忧国忧民而愁苦的老人形象。“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表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突出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主旨大意】 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

36、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时间:5分钟满分:10分)一、诗歌鉴赏。(4分)1.阅读春望,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二、名句默写。(6分)3.生活是多变的,人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安

37、定时常怀“,”的豪情;战乱时则易生“”的亲情之念。(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4.感时花溅泪,。5.,家书抵万金。6.,城春草木深。雁门太守行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2.雁门太守行的体裁是。首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

38、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主旨大意】这首诗通过描写惨烈的战斗场景,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爱国情怀。(时间:5分钟满分:10分)一、诗歌鉴赏。(6分)1.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

39、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进行赏析。(3分)二、名句默写。(4分)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爱国热情的句子是“,”。4.“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赤壁1.赤壁作者是,字

40、牧之,(朝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并称“”。2.这首诗的体裁是。前两句叙事,写兴感之由。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引起下面对古人古事的感叹。议论,“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对前朝人物和事件发出感叹。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需要某种机遇,抒发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主旨大意】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表达了作者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独到见解。(时间:5分钟满分:7分)一、诗歌鉴赏。(4分)1.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并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41、。二、名句默写。(3分)2.,自将磨洗认前朝。3.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两位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渔家傲1.这首词的作者是,号,代女词人。2.这是一首(体裁),“渔家傲”是。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间疾苦的天帝。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报”字与

42、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谩”字写词人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九万里风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前后呼应,结构缜密。【主旨大意】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寄托词人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时间:6分钟满分:11分)一、诗歌鉴赏。(6分)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2分)2.下阕哪一句是对“殷

43、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二、名句默写。(5分)3.(2019深圳)天接云涛连晓雾,。4.我报路长嗟日暮,。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表现作者希望像大鹏那样乘风高飞,奔向缥缈的神山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诗句是:。,。八年级(上)古诗文三峡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2)瞿塘峡巫峡西陵峡(3)水经水经历史遗迹地理文学2.(1)完全没有同“缺”,空隙、缺口(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日光,这里指太阳(3)冲上、漫上(4)顺流而下逆流而上(5)飞奔的马快(6)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的清波(7)飞速地往下冲荡(8)甚,很(9)接连不断(10)肃杀,凄

44、寒3.(1)极;消失(2)如果;在二、翻译句子1.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2.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坐船快。三、名句默写1.天下独绝重岩叠嶂2.晴初霜旦四、文意理解1.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高(岭连、山多、峡窄)的特点。2.(示例一)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树木的影子,真是美极了。(示例二)绝多生怪柏。怪柏把根扎在悬崖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百出。(示例三)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正带着欢快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下。3.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证明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

45、达对三峡渔民艰辛生活的感慨。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D项有误。涧应读jin。2.(1)顺流而下(2)冲荡(3)早晨(4)延长3.(1)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2)空荡的山谷传来了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4.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了铺垫。5.(1)逆流而上(2)白色6.DA项,认为/因为;B项,这/语气助词,难道;C项,的/代词,游小石潭这件事;D项,两个都是“有时”的意思。7.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8.雄奇壮丽(壮美、雄壮也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符合题意即可)9.清荣峻茂10.巴东三峡巫峡

46、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2.属引凄异空谷传响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1)南陶弘景陶隐居集(2)应用性记事陈情抒情写景2.(1)交相辉映(2)四季(3)消散(4)坠落(5)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二、翻译句子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美景了。三、名句默写沉鳞竞跃四、文意理解1.山川之美。2.(示例)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1)书信(2)消散(3)指人间(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3.C“乱”

47、在文中的意思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4.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5.BA项,看见/了解;B项,均为结构助词,的;C项,对/比;D项,从/如果。6.(1)共同,一起(2)坠落7.(1)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地鸣叫。(2)确实是人间仙境。8.孔子:粗茶淡饭却能随遇而安(安贫乐道)。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答出一点即可)陶弘景:欣赏山林之美的情趣。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志趣。将内心对山林之美的感受与友人分享的乐趣。(答出一点即可)9.高峰入云清流见底10.沉鳞竞跃锦鳞游泳记承天寺夜游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苏轼北宋苏轼

48、文集2.(1)考虑,想到(2)共同,一起院子里(3)只是清闲的人3.和、跟;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二、翻译句子院里像积满清水一样澄澈,水里仿佛漂浮着纵横交错的水草,原来是竹子、柏树在月光下的影子。三、名句默写1.相与步于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四、文意理解1.借景抒情2.用比喻的修辞,把“月光”比喻成“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3.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1)门(2)高兴(3)考虑,想到(4)交错纵横2.(1)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

49、,(于是)我们一起到院子里散步。(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3.D水不属于庭中景物。4.(示例)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诬遭贬,贤人却只得做闲人。(意思对即可)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朱元思书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南朝梁吴均吴均集校注2.(1)跟、随(2)青白色(3)超过(4)表示多(5)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至、到达(6)筹划、治理(7)树木的枝干(8)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9)同“返”,返回(10)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11)依靠,凭借高远,形容词,这里用

50、作动词,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12)冲击,撞击3.(1)向上;在上面(2)独一无二;停止(3)十个十;极言其多二、翻译句子1.(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2.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三、名句默写1.泠泠作响2.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3.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四、文意理解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这句话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3.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和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1)跟、随(2)至、到达2.DA项,

51、凭借/背着;B项,独一无二/停止;C项,笔直/直接;D项,都是“全,都”的意思。3.(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2)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4.鄙弃功名利禄,向往宁静闲适生活5.CA项,“戾”是“至、到达”的意思;B项,“轩邈”意思是“向高处、远处伸展”;D项,“绝”的意思是“停止”。6.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抓住“湍”“甚”“奔”等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即可)7.(示例一)用原文。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5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示例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如:写水,采用动静结合和对照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写山,作者从视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写了作者的感慨。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等。(从上述任一方面作答即可,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可)8.游鱼细石直视无碍9.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10

5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唐诗五首野望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王绩唐2.五言律诗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2.用典。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之士。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4.猎马带禽归5.相顾无相识黄鹤楼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崔颢唐2.七言律诗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B“芳草萋萋”并不是“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而是长势茂盛。2.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变迁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

54、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使至塞上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王维唐代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着河上圆圆的一轮落日。2.运用对比手法,以“征蓬”与“归雁”作对比,“出汉塞”与“入胡天”作对比,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于凄凉中含有悲壮,表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受。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渡荆门送别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李白太白青莲居士唐代李杜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BB项,这一句写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

55、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而不是由平原过渡到山地。2.颈联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江上云彩变幻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3.江入大荒流4.云生结海楼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钱塘湖春行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唐白氏长庆集2.杭州西湖诗人的行踪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1)争、啄。(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情景,把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描写得淋漓尽致。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2

56、.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3.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来的黄莺叽叽喳喳,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不知谁家的新燕已经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来来往往那么忙碌。4.浅草才能没马蹄5.绿杨阴里白沙堤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战国儒孟子及其弟子言行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2.(1)真正,确实(2)“女”同“汝”,你(3)教导、训诲(4)准则,标准(5)这里指丈夫(6)遵从3.(1)告诫谨慎(2)用在主谓之间,不译代词,他助词,的往,到二、翻译句子1.住进天下

57、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2.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3.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三、名句默写1.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2.与民由之独行其道3.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1)兴起,指被任用田地选拔、任用(2)所以责任,使命(3)财资缺乏扰乱(4)同“增”,增加(5)同“横”,梗塞、不顺奋起,指有所作为(6)征验、表现显露、流露了解、明白(7)指在国内同“弼”,辅佐指在国外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2.(1)违背;同“弼”,辅佐(2)贤士;狱官(3

58、)相当于“在”(或“从”);相当于“给”二、翻译句子1.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2.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3.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国家往往会灭亡的。三、名句默写1.入则无法家拂士2.生于忧患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四、文意理解1.(示例)只有经受住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2.(示例)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这些人都是由卑微到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

59、磨炼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DD项,“于”是“从”的意思。2.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3.举例论证了“逆境出人才”的道理,从而间接地证明了本文“生于忧患”这个论点。4.(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顺境”中的我们要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5.(1)被选拔,被任用(2)他的(3)同“增”,增加(4)了

60、解、明白(5)指在国外6.(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2)这样以后人们才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7.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思想斗争的折磨。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1)古代计量面积用语(2)苦于阻塞曲折,绕远(3)家(4)赞同(5)哪里放置、安放(6)肩负、扛人(7)更替同“返”,往返(8)穷尽(9)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10)同“慧”,聪明(11)通达,这里指改变(12)被感动(13)隔绝2.(1)居住;处在;停留(2)读cn,连都;读zn,同“增”,

61、增加(3)他的,代词;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4)相当于“到”;相当于“给”“向”(5)相当于“凭”“靠”;相当于“来”(6)将近;况且;尚且二、翻译句子1.我与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2.你太不聪明了。凭你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3.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4.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B始:才。2.CA项,之:的;B项,之:的;C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义;D项,之:的。3.B文中“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可知,如何处置土石的

62、问题,不是愚公解决的,故选项B表述不正确。4.(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2)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5.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周亚夫军细柳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史记司马迁西汉史记纪传2.(1)将要(2)皇帝发布的命令(3)控制(4)将领(5)感动(6)先前(7)必,一定3.(1)驻军军营(2)派遣使者(3)皇帝发布的命令向发布命令(4)到,往结构助词,的凑足音节的助词,不译二、翻译句子1.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盔戴甲,刀出鞘,张开弓并把弓拉满。2.先

63、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士是一定可以被偷袭并俘虏的。3.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4.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缓缓前行。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1)将要(2)听从(3)规定(4)致意 2.任命河内郡的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3.课文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对比之中突现了细柳营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4.B本文将大量的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诗词五首饮酒(其五)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陶渊明晋靖节先生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田园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建造

64、房舍;傍晚。2.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3.欲辨已忘言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春望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五言律诗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DD项有误,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2.(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家书抵万金4.恨别鸟惊心5.烽火连三月6.国破山河在雁门太守

65、行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李贺唐2.乐府诗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C“声不起”指鼓声低沉,侧面表现天气寒冷,战场环境恶劣。2.(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赤壁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杜牧唐代小李杜2.七言绝句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2.折戟沉沙铁未销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渔家傲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李清照易安居士宋2.词词牌名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3.星河欲转千帆舞4.学诗谩有惊人句5.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