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560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卷(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基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寥廓(ku)挥斥方遒(qi)残羹(n) 斑斓(ln) 漪沦(y ln)B沉浮(f) 漫江(mn) 浪遏飞舟()笙箫(xio) 暴戾(l) 絮聒(x u)C后裔(y) 碣石(ji) 娄山关(Lu)蜷伏(qun) 啮啃(ni) 钏镯(chun zhu)D峥嵘(zhn) 呜咽(y) 沁园春(qn)漫溯(shu) 青荇(xn) 彳亍(ch ch)答案A解析B项“聒”读u。C项“钏”读chun。D项“溯”读s。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那

2、段峥嵘岁月中,许多有志之士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B年轻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C面对出现的重重困难,大家束手无策,眼看刚开的工厂就要面临停工的危险。D那些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最终会落得一文不名、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答案D解析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困。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描绘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图,提出了重大而深刻的“谁主沉浮”的时代命题。B剑桥大学体现了英式文明,令徐志摩陶醉,逐渐形成他心中梦寐以求的“康桥理想”。C普希金的诗歌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

3、术感染力。D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国的沧桑历史和文化根源,五千年的文化象征了中国的博大胸怀。答案C解析A项语序不当,把“重大而深刻的”移到“时代命题”前。B项缺少主语,把“了”改为“的”。D项搭配不当,把“孕育”和“象征”互换位置。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可以这样说,流行歌曲已经不仅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中国的流行歌曲,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新中国成立后,“迁移”港台,内地改革开放以来,又回归大陆,并从当初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发展到如今的“风风火火闯九州”。中国流行歌曲产生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等大都市。

4、A BC D答案C解析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和时间顺序排列。注意“已经走过”、“产生于”、“可以”等提示性词语。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郭国昌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艾青说:“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

5、的根须。”只要翻开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发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胡风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义者才能够成为艺术至上主义者。”其实,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身后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询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

6、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会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通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像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

7、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也是一个语言的选择过程。“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口语化成为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日常口语成为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口语。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是诗人通过诗化的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与组合,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托尔斯泰说过,一个高明的作家“并不在于知道他用什么语言写什么,而在于知道不需要用什么语言写什么”。当我们的诗人也知道这样做的时候,现代汉诗的口语化也就不会成

8、为一个广受人们争议的问题了。5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在当今应该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虽然有人对现代诗歌持有质疑的态度。B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人只要与普通大众在一起生活,获得的就会是真诚的诗歌情绪,而不是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C真正的诗人,其诗歌的情感都是来自现实社会生活,来自对普通大众人生的真正体验。D口语化是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但进入诗歌的日常口语必须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是诗意化的。答案B解析B项“只要”错误,原文中是“只有”。6下列完全不能证明“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的一项是()A胡适、陈独秀等倡导“文学革命”,对古典诗歌进行

9、了大力否定。B胡风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C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D卞之琳的断章用诗化的口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答案A7为什么说“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答:_答案(1)诗歌创作中,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情绪和感受必须以真善美为核心进行选择和升华才能感动读者。(2)日常口语也必须经过诗人的选择和审美加工之后才能成为诗歌的语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6分)命运食指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我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哪儿找得到结实的

10、舢板?我只有在街头四处流落,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挣扎着爬进喧闹的江河,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8第一节前两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是什么?(4分)答:_答案(1)比喻。“好的声望”徒有其好,不能使用;而“坏的名声”又是永难挣脱的枷锁,不能卸掉。(2)揭示的社会现象是:一个人得到了好的名誉,社会便永远认为他好;一个人得到了不好的名声,社会便永远认为他坏,个人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

11、。所以大部分人只能不偏不倚地随波逐流地生活。(3)诗人对此不以为然,“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单调的海洋”是乏味生活的象征,“摸索”是行动,“漂泊”指无宿的命运。解析第一节前两句以判断式的语句、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我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以象征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诗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的鲜明的态度。9“哪儿找得到结实的舢板”一句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菲薄的施舍”说明了什么?(4分)答:_答案(1)没法找到改变自身命运的坚实条件。(2)流落街头,失去一切之后,只希望获得以前朋友的施舍,而这种施舍是“菲薄”的,说明作者没有

12、奢望,只希望摆脱现实的困境,能得到朋友的理解就足以自慰了。解析诗人接着前面的漂泊写起,“舢板”是栖所的象征,“结实的舢板”即是一种稳定的工作,能维持生活的工作。“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作者在流落街头,失去一切之后,他只希望得到以前朋友的施舍,但在敲开一扇门时,所见的大多是陌生的面孔。“菲薄”二字,意在表明作者对施舍没存奢望。10“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描绘了“我”怎样的人生状态?(4分)答:_答案“我”的一生漂泊辗转而形容枯槁,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失去了青春的锐气;对未来绝望,看不到希冀的光,难以有所作为。解析因为漂泊辗转而形容枯槁,

13、丰收的季节只能裹着干瘪的食腹。未来绝望,而瞻望不到希冀的光,那束青稞已经失去了锋芒,失去了青春的锐气。“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命运是这样的,值得歌颂的不是果实累累的植被,而是沧桑的荆棘,那种蜇刺在心中无言的痛。11简析“荆棘”这一意象的内涵。(4分)答:_答案“我”情愿为旷野中不屈的荆棘歌唱。这里荆棘成了不屈的灵魂的象征,它面对酷厉的生存环境,勇敢地四面刺出自卫的剑。然而,为了灵魂的不屈和理想的纯洁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特别是那专制的岁月。即使这样,诗人也没有畏缩。命运是奔腾、喧闹的河流,人在命运中挣扎,在挣扎中献出生命,但精神永不沉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

14、题。(11分)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12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题目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要写未选择呢?(5分)答:_答案

15、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你没有选择的,你所放弃的,表明你就选择了另外的人生道路。因此,未选择其实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写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13请说说本诗中的“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从中你悟出了什么人生哲理?(6分)答:_答案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三、语言运用(

16、12分)14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在横线处仿写出恰当的诗句。(6分)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_,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_。我仰望星空,_;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答案(示例)那无穷的真理让我充满热爱、敬畏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解析诗的三节,横线处均不同。就是要提醒我们同时观照三小节,明确横线处应有的内容和格式。15请从下面的歌曲名称中任选一个加以阐发,来表达你进入高中后对人生的认知与感受,100字左右。(6分)敢问路在何方飞得更高化蝶光阴的故事隐形的翅膀我只在乎你永远是朋友阳光总在风雨后众人划桨开大船爱拼才会赢答:_答案(示例一)有首歌

17、叫敢问路在何方,我就用它来表白我的心声吧我要用一生去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即便那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我也要走向远方;即使冰雪封住了前行的道路,我也要向远方奋勇进发!(示例二)悲观的人埋怨风向,乐观的期待风向改变,现实的人则调整风帆。此刻,我想到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解析根据歌名挖掘出其所蕴涵的积极的人生意义。四、作文(60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教我如何不想她是现代诗人刘半农写的一首白话诗,赵元任先生将此诗谱曲后,成为上世纪30年代最为流行的歌曲。请以“教我如何不想她”为标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