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人口与环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5433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人口与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人口与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人口与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人口与环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人口与环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人口与环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人口与环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人口与环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二 人口与城市人口一、【普通高考考试说明】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4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二、【命题趋势预测】1以各种图表(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人口构成图、表格、曲线、折线)的方式综合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2以我国的民工潮切入,结合某区域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曲线图,考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以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民工反乡潮(或城市之间民工潮),考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三、【主干知识和易错知识梳理】考点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

2、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地区分布(目前)生产力水平高 低“低-低-低”模式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主要的发达国家“高-低-高”模式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高-高-低”模式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个别地区的个别国家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过渡。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已基本步入“低-低-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考点二、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概念内容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在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

3、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考点三、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国内迁移又可以细分为省际迁移、县际迁移)类型 根据在城乡之间的迁移方向不同: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这种类型的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

4、的主要类型)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人们往往倾向于迁居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宜于农耕的平原或河谷地带。土壤水源环境如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雨、地震、火山爆发、瘟疫等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从宏观上来看,经济布局的改变夜会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交通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之所以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政治因素政策由政策因素所导致

5、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比较强的组织性战争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由于战争对人类正常生活序的巨大破坏,常常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文化教育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出现“科技移民”家庭与婚姻家庭与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人口迁移中组织性迁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而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这一阶段迁移的主流是中部向东部的迁移。同时,西南,西北向中部和东部的迁移也有增加的趋势。考点四、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举例说明)影响外国文化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

6、定程度)和宗教(为扩大势力,世界上主要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如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和宗教众多的南亚地区)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少生优生,大大提高了人口素质。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打破了封闭保守的社会环境,各地区人口交流频繁,婚姻地域范围扩大,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四、【典型例题及解析】图8 图9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17-18题。17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7、(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18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高考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答案】17B【解析】该题也是考查读图能力,具体说就是对地理曲线图和柱状图的判读和分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由图8可知,该省的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死亡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出生率一直比

8、死亡率高,所以该省人口总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增长多少还与人口基数有关。在1990年,该省人口出生率高(约24%0),死亡率低(约7%0),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到2000年以后,该省人口增长出现了低出生率(约11%0),低死亡率(约7%0),低自然增长率(约4%0)的特点,属于现代型。【答案】18B【解析】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可以获取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有2条: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结合图9可知,判断该省是否进入老龄社会应看第2条标准。在199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559,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200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747,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该

9、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应在1990-2000年之间。右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右表完成3-4题。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高考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答案】3D【解析】人口增长率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高低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本题中出生率看0-14岁人口比率,死亡率看65岁以上人口比率,人口机械增长看人口迁移(迁入-迁出

10、)。A1982-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到2000年85-111=739%,虽然也较高,但不算很高的,所以A错;B人口出生率(0-14岁人口比率)不断下降(3527%85%),B也错;C人口出生率(0-14岁人口比率)大幅度降低,是对的,但后半句“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是错的,因为表中65岁以上人口比率(637111)也是在下降。D 人口增长率看总人口的增长(35万701万)确实很高,从前面分析人口自然增长不高,那么就是机械增长高,所以D对。【答案】4B【解析】从上一题知道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人口迁入造成,表中还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人口在80年代后尤其是9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说明是一个

11、因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化城市,所以深圳这个就是因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的城市才符合,南京和西安都是早发展起来的城市,很早就超过百万,沈阳作为重工业城市,是个稳步发展的城市。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67题。6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高考考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答案】6A【解析】从表中看出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12、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迁入国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都有,迁入国和迁出国都是沿海国家。【答案】7C【解析】目前的移民外迁主要是劳务输出,主要动因是寻求更高的收入。图10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2324题。23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24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 B江苏 C新疆 D黑龙江【高考考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答案】

13、23AC【解析】本题提供“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考查:人口迁移中国的人口迁移。图中给出我国2000年各省区人口迁入人口数和迁出人口数,可得出是各省属净迁入还是净迁出。第23题:分析不同地区人口的迁移情况。、关键要知道西南地区位于云、贵、川、渝三省一市,广义的大西南还包括西藏自治区。对应图中的省份,正确。B、同样道理,要知道西北地区包含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5个省区,注意;西部大开发,新疆迁入人口较多,综合判断说法错误。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区,看图一目了然。D、东北地区包含黑、吉、辽,读图分析为净迁入区。该小题只要细心读出柱的“高矮”。【答案】24AC【解

14、析】设问有两层意思,一必须是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净迁出,排除选项。二是依托资源的开发。江苏因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但资源短缺,排除选项。山西与新疆分别是在煤炭和油气资源的开发,而吸引人口的迁入的。五、【课后练习】图1图2图1、图2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完成12题。1图1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2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相比( )A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C性别构成较合理 D年龄构成较轻【答案】1D 2C下图是某地区人口

15、统计图。完成12题。11996年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C“低高低”模式 D“低低低”模式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中国东部C拉丁美洲 D亚洲中部【高考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解析】从图表中可以读出,1996年该地出生率越为12%(低于15%),死亡率约为07%,自然增长率约为04%,属于“低低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答案】1D【解析】中国东部,如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已基本步入“低-低-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而其他三地经济相对落后,还未步入“低-低-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答案】2B下图表示台湾省1951年

16、、1991年和2031年(预测)的人口金字塔图。完成12题。1图中依次表示( )A1951年、1991年、2031年 B1991年、2031年、1951年C2031年、1991年、1951年 D2031年、1951年、1991年2从1951年到1991年的人口变化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答案】1B 2A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

17、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西迁明显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9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A江南丘陵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答案】8C 9C读“中国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完成1314题:13图中可以看出( )A男女性别结构不合理加大B2050年孤寡老人男性比女性多C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中年年龄段D2050年的新生人口多于2000年14直接可以从图中作出的正确推断是( )A2050年劳动力缺乏B2050年劳动力过剩C需要赡养的人口数增加D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答案】13A 1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