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522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2.1.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封建文明的繁荣魏晋、隋唐(35分钟85分: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2个大题,37分。)1.(2016保定一模)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A.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B.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C.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D.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解析】选D。材料“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表明中央官职分工更加细

2、化,有利于合理行使决策权力,减少人为性失误,故D正确。【拓展延伸】中国古代削弱相权的方式(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在决策过程中,相权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在执行过程中,相权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2.(2016黄冈一模)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

3、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B.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C.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D.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解析】选B。依据题干材料“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可以看出承认了私立教育的合法性,故B正确。3.(2016宜昌二模)据新唐书记载,“今谋士劳臣以忠孝学艺从我定天下者,何容纳货旧门,买昏(通“婚”)为荣耶?三品以上纳币不得过三百匹,四品五品二百,六品七品百,悉为归装,夫氏禁受陪门财”。这一现象反映了()A.门当户对的观念B.士族门阀的衰落C.君主专

4、制的加强D.儒家思想受冲击【解析】选B。谋士劳臣不再“纳货旧门”,以与士族通婚为荣,反映出门当户对的观念受到冲击,故A错误;不再以与士族通婚为荣,反映出士族门阀的衰落,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错误;“谋士劳臣以忠孝学艺”,儒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故D错误。【拓展延伸】九品中正制衰落的原因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完全是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选举权操纵在地方豪强之手,“爱恶随心,荣辱在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无考校之实,私无告诉之意”(晋书刘毅传)。由于这种选举制度严重地阻碍了广大民众进入政权的道路,所以在隋以后,随着门阀士族制度的崩溃,九品中正制也随之被废除,而代之以科举制

5、。4.(2016自贡二模)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解析】选D。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并未体现出儒家理想,故A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并未体现出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故B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并未体现出理学思想,故C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体现出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

6、特点,故D正确。5.(2016福州模拟)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A.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D.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解析】选C。封建政府不会统一分配全国的土地,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政府才会那么做,故A错误;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封建土地地主私有制,土地兼并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故B错误;北魏分田地是为了与民休养生息,保护与发展小农经济,稳定和发展国家经济,故C正确;从材料中“男、女、牛”等字眼得出当时仍然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故

7、D错误。6.(2016武汉三模)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A.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B.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C.社会进步弱化宗法观念D.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解析】选B。“同姓不婚”是对礼教秩序的遵循,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在一定程度容忍了违背礼教的同姓为婚,但在立法上坚持“同姓不婚”的规定,体现了礼法结合,故B正确。7.(2016惠州一模)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

8、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道教地位上升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解析】选A。唐代的道教经典中提出“不杀生”,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不违戾父母师长”“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体现出儒道佛融合的趋势,故A正确。8.(2016全国卷)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

9、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解析】选C。A、B表述过于绝对,不正确;朝代更替与艺术评判标准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所以D不正确;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南朝战乱时期形成的书法的艺术风格与盛唐的时代特色不相符,再加上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成就,故C符合题意。【变式训练】(2016江淮十校模拟)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解析】选A。按材料中“以版印日历”“满天下”等关键信息,可知唐朝时期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故A正确;活字

10、印刷术发明于北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错误;按材料“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可知民间印刷能力的强大,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教育发展的信息,故D错误。9.(2016广东百校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帝国初期,执政者为了解决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对地方治理的困境,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中央政府经常性地派出特使巡省天下,以便监察州县”。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中宗发布政令“分天下为二十四都督府,察刺以下善恶”,这等于在州县之上另置一级机构,朝廷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依然设置十道巡察使。“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改为按察采访处置使,至四

11、年又罢,八年复置,十年又罢这样置而旋罢、罢而复置的举措,充分说明了唐王朝既惧怕地方事权过重,又无力直接控制千百个郡县的矛盾心理”。陆贽集权与分权的相对平衡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唐代的治国方略。结合史实,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讨论。【解析】分析材料,总结核心内容作为观点,结合从秦到清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论述,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答案:示例:观点: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古代统治者不断调整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政策。(4分)论述:中国古代大多数王朝都是因为地方权力过大,导致地方势力割据一方,最终演变为战争,因而历朝统治者大都非常重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他们通常通过设立新一级的行政机构或者监察机构来管

12、理地方郡县,如:两宋增设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路”;元朝设行省;明朝设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省”,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这是古代政治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解决管理幅度有限性与统治区域辽阔性之间的治理困境而长期探索的成果,体现出一定的必然性。(8分)10.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下列关于古代监察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可以有效制约君主专制B.可以杜绝官员贪污腐败C.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D.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解析】选D。古代监察制度本质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故A错误;古代的监察制度

1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腐败,但不能杜绝腐败现象,故B错误;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并不是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而是代表皇帝,故C错误;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由于是代表皇帝而实行监察职能,所以其实际效能有限,故D正确。【变式训练】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解析】选D。“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

14、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等,与“以卑察尊”相符,故D正确。11.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朝政治与以前不同之处,则为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由此可见,唐代()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消除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解析】选A。“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正确;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不可能消除,故C错误;D表述不完整,故D错误。12.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

15、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有犯者,科为勅罪,兼须重罚。”这反映出唐代()A.商业城市繁荣B.商业的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C.原有城市格局已有突破D.政府严厉打击商业活动【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对违反坊市布局的处理,并未涉及商业发展状况,故A错;材料中并未体现社会习俗的变化,故B错。从材料中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城市中原有的格局已有突破,故政府出令禁止,故C正确;材料并没体现政府严厉打击商业活动,故D错。13.印度传统佛教轻视女性,故印度佛教的观音是男性。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唐代完成了观音性别的转变,在后世民间还出现了送子观音。这反映了()A.佛教遭到了中国民间的抵制B.儒学已成为了官方正统思

16、想C.佛教融合儒学逐渐本土化D.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解析】选C。佛教传入中国后,影响不断扩大,故A与事实不符;观音性别的改变是佛教适应中国文化的表现,与儒学正统无关;送子观音的出现是儒学的孝道思想与观音信仰的结合,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佛教吸收了儒学而进行的调整,故D错。14.(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以御史监察和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并且要求严格。明代要求“(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

17、且“新进初仕,不许除授御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与不定期巡察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摘自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材料二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上自朝廷,下至庶民,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

18、、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清末新政以后,逐步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被解除了。摘自简析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表明监察官员权力大,但品秩较低等;第二问,根据材料一“随着专制集权

19、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产物。第(2)题第一问可根据材料相关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第二问分析既要结合时代背景又要结合相关特点的内容调整来概括。答案:(1)特点:“以小驭大”“位卑权重”;选任御史、谏官有严格的制度和要求;拥有相对独立的行使职权的权力;重视对地方的监察。(8分)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3分)(2)变化: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受到法律监督和限制;监察机构不再独立承担法律监督职责,形成综合监督体制;出现了舆论监督和政党监督等全新的监督方式。(6分)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统治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推动。(8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