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120.50KB ,
资源ID:23510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510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晋人著古本竹书纪年说携王是虢公翰立之于携。清华楚简系年说“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虢公翰立携王更为可信B. 周王传承存在兄终弟及现象C. 晋楚为争夺王室而斗争D. 两份文献所述不是同一事件【答案】B【解析】【详解】两则材料的区别在于拥立携王的人不同,但在结果是一致的,即扶正了了幽王弟弟为周天子,这说明周王传承存在兄终弟及现象,故选B项。仅就材料的有限信息无法判断哪个更为可信,需要更多的印证信息,故排除A项;材料是对立携王之事的不同记载,并未

2、提及晋楚两国争斗的相关信息,毕竟记载中立携王的人既非晋人,也非楚人,故排除C项;两份材料均在讲述携王被立为周王的事情,故D项所述明显错误,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相互比较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比两则史料提炼出共性内容。2. “编户齐民”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社会中,被国家统一编入户籍进行管理,并按照规定同样担负赋役的居民。这一制度的实施A. 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B. 加重了普通民众负担C. 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D. 增强了封建国家财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编户齐民能使国家掌握人口的真实情况,为征发赋役等提供基础,加强国家治理能力,故选A项。编户齐民是历

3、代中原王朝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它是国家治理的必要环节,如果其行为本身并不会直接加重民众负担或增强国家财力,排除B、D两项;编户齐民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掌握人口真实情况只是其中一个目的,C项中“旨在”之说错误,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户籍管理制度,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编户其民的内涵,旨在考查学生调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3.下表是当今对汉代丝织业情况了解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织物情况出现具有复杂花纹的高级织物,普通织机无法制造织机实物史料情况无完整高级织机出土,普通织机也只能据画像石复原汉赋记载情况汉王逸(机妇赋对高级织机有所记述,如“高楼双峙“纤缴俱垂”A. 汉代丝织品质量提高B

4、. 对汉代丝织业的了解尚属猜想C. 要重视汉赋史料价值D. 织机的落后制约着丝织业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关于汉代丝织工具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相对匮乏,而文学作品汉赋中对此有所涉及,并能够得到一定印证,因此要重视汉赋史料价值,故选C项。A项所述只符合材料中的织物情况,故其无法涵盖材料全部信息,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尽管资料相对不很丰富,但是仍然有事实基础,毕竟高级织物确实存在,故B项所述不符合材料所述,排除;具有复杂花纹的高级织物的出现说明确有高级织机的存在,只是至今无完整的高级织机的出土,故织机的落后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4.黄宗羲对儒学品格作了重新赋予,认为“儒者之

5、学,经纬天地”,要由豪杰之士来承担,呼吁豪杰之士树立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这种主张A. 利于切实推动社会发展B. 冲破了先秦儒学的束缚C. 强调满足个人名利之心D. 强调提高君主服务能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黄宗羲鼓励豪杰之士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这有利于社会发展,故选A项。先秦儒学同样强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故有孔子和孟子的周游列国,黄宗羲的这种思想同先秦儒学并无冲突,故B项冲破一说无从谈起,排除;黄宗羲强调的是志向是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而不是对个人名利的追求,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这种远大志向是服务于公天下,而非君主的私天下,故提高君主服务能力之说无

6、从谈起,排除D项。【点睛】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呼吁豪杰之士树立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学生对此要结合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予以理解。5.清朝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威胁下,为解决燃眉之急,先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设备等,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认为只要船坚利炮,就可以自强御侮。清朝此举A. 旨在推动经济的工业化B. 说明清朝政治的近代化趋向C. 为专制统治埋下了隐患D. 奠定了垄断近代工业的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所述是洋务运动,虽然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政府维护自己统治的能力,但是它开启的中国的近代化与清胡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不相容的,此后,近代化生产方

7、式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结束封建专制统治做着准备,即为专制统治埋下了隐患,故选C项。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推动经济近代化只是其客观作用,并非其主观目的,排除A;洋务运动提倡中体西用,并未想过改变中国政治制度,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垄断资本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还未形成,更不用说是中国了,故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评价,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予以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6.陈独秀指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

8、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此论述反映了A. 新文化运动完全脱离实际B. 无产阶级强烈的政治诉求C. 广大民众思想的彻底解放D. 对封建思想文化的坚决反对【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可知,陈独秀坚决反对封建思想文化,故选D项。当时,中国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袁世凯称帝制造舆论,因此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思想文化,由此可知,A项“完全脱离实际”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所述是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故并不体现无产阶级强烈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学生在对

9、选项进行选择时,切记要格外关注程度词的运用。7.吴湖帆在1930年刊登的润例中表示“市招不书”以示清高,但上海沦陷后,他却为银行商号书写招牌。1940年甚至表示愿为来客撰写寿文、墓志,并依字数明码标价。这说明A. 日本侵略破坏了中国社会秩序B. 一些艺术家丧失民族气节C. 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在持续发展D. 逐利的社会风气日益兴盛【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吴湖帆还能“清高”,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到了1940年甚至完全放下身段为来客撰写寿文和墓志,这些都在说明日本的侵略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故选A项。材料并未说吴湖帆为敌国进行书

10、写,故民族气节丧失的说法无从谈起,排除B项;受日本侵华战争影响,社会经济显然是不景气的, C项与材料描述相悖,排除;材料所述现象是艺术家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不是追名逐利的结果,排除D项。【点睛】本题考查日本侵华给中国民众生活造成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予以理解材料情境。8.如图是速写(毛主席指出了光明大道(1956年)。该作品说明毛主席指出了光明大道集体农庄报喜代表团(朱室威作于1956年)A. 土地改革受到农民大力支持B. “浮夸风”现象出现C. 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发展D.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1956年”

11、“集体农庄报喜代表团”等信息可知,漫画说明的是当时的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C项。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发生在1952年底已完成,故AD两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浮夸风”是大跃进时的现象,发生在195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9.罗马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公民集团与其他居民有严格的区分。但在公民权问题上,罗马人最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这一超越A. 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展B. 使罗马居民拥有广泛权力C. 直接导致万民法形成D. 动摇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罗马人最

12、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可知,罗马虽然实行公民政治,但是公民集团和公民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罗马城邦和之外的统治区城内,不断有人被赋于公民权,这适应了罗马统治范围的扩展,梳理了社会矛盾,故选A项。材料所述是拥有公民权的人的范围的扩展,而不是公民权的内容的扩展,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万民法的形成是这一超越的表现,而不是结果,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对社会矛盾的梳理,有力地维护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D项说法错误,排除。10.勒费弗尔说,“传统主义者把法国革命和理性主义等同起来”,甚至“人们一般把法因革命理解为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产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13、 理性主义加速了革命到来B. 启蒙运动主要是政治运动C. 启蒙思想家提倡革命手段D. 理性的价值在于引发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传统主义者把法国革命和理性主义等同起来”“把法因革命理解为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产物”可知,理性主义加速了革命的到来,故选A项。启蒙运动首先并且主要是思想解放运动,B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信息表明启蒙思想家的具体主张,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提倡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使人获得了彻底的解放,引发革命只是这场影响的一种影响,D项所述将理性价值完全归结于革命,有失偏颇,排除。11.19291932年美国约发生2700次罢工,喊出“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

14、”口号,甚至发生武装反抗斗争。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主张学习俄国。这说明A. 美因在美苏争霸中遭挫折B. 苏联社会主义优越性受到正视C. 资本主义生命力日益枯竭D. 仅工人和知识分子遭危机之害【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主张学习俄国”可知,经济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而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则受到正视,故选B项。美苏争霸是在二战结束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20世纪的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阶段,C项中“枯竭”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其他阶层的状况,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12.下表是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协定公约。这

15、反映出1945年12月1947年10月1949年8月1950年11月1951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A. 国际社会的法制化B. 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事务C. 国际社会保护弱者D. 经济是国际交往主要内容【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社会签订协定公约具有法律效力,材料中社会各领域的公约协定的出现,反映出当时国际社会法制化的发展趋势,故选A项。材料中不仅建立了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同时还制定了保护平民和难民权益的国际公约,而这些并不能体现出发达国家对国际事务的主导,

16、排除B项;C项与B项同理,所述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不是最佳答案,排除;材料所述并不仅仅只是经济层面的内容,且材料并未就几项不同内容之间进行比较,故无法得出孰轻孰重的结论,排除D。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朝统一后,削弱了突厥,与中亚诸国和波斯建交,又与东南亚国家及日本交往。隋朝灭亡,对外关系中断。唐朝统一后,平定了突厥,建立了安北、单于等四大都护府,在越南北部设安南都护府,在辽东和朝鲜北部设安东都护府,并与吐蕃建立了友好关系,奠定了中外关系发展的基础。对外关系逐渐恢复。此外,天竺(印度)大食(阿拉伯)拂菻(拜占庭)骠国(缅甸)等国家也与唐朝交往。安史之乱后,对外关系发展陷于停顿

17、。吐蕃乘机攻占河西、陇右、安西、北庭,阻断了中西交通。唐朝后期,中外关系处于收缩状态。摘编自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材料二 新中国明确宣布: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凡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国政府愿意在平等、互利及在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对外关系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作为根本目标。在毛泽东、邓小平等亲自领导下,对外关系取得了伟大成就,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倡导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摘编自唐培

18、吉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原因及其外交特点。【答案】(1)状况:对外关系发展曲折,具有阶段性;交往国家以亚洲特别是邻近国家为主。影响因素:国内政治状况;朝代更透;边疆状况;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等。(2)原因:国家独立;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人重视;从中国和世界人民利益出发等。(答出3点,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特点:建立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主权意识;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重要目标;建交国众多等。【解析】【详解】(1)状况:由材料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可知,对外关系发展曲折

19、,具有阶段性;由材料中对外交往的对象上看,交往国家以亚洲特别是邻近国家为主。影响因素:材料中王朝统一后则恢复交往,统一王朝灭亡后则外交关系又中断可知,对外关系主要受国内政治状况的影响,其中朝代更迭因素较大;材料中不管是隋朝还是唐朝,都是在削弱突厥,解决边疆问题后,对外关系才有所恢复,故边疆状况也是影响对外关系的因素之一;由材料“在越南北部设安南都护府奠定了中外关系发展的基础”可知,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也是影响因素之一。(2)原因:由材料“新中国明确宣布: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可知,国家独立是外交活动展开的基石;由材料“中国政府愿意在平等、互利及在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外交关

20、系”可知,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正确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引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外交活动;由材料“在毛泽东、邓小平等亲自领导下,对外关系取得了伟大成就”可归纳为领导人重视;由材料“对外关系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可归纳为从中国和世界人民利益出发等。特点:由材料“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可知,新中国的外交建立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并且具有鲜明的主权意识;由材料“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作为根本目标”可知,新中国的外交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重要目标;由材料“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可知,新中国的建交国众多。14.阅读材料,完成下

21、列要求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以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为主导,其进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它服从资本追求高额剩余价值的目的,使剥削、贫富差距等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弊端在全球蔓延。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状态,形成长期失业和贫困人口,民众因此而发起反全球化运动。由此看,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源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分配不公,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人民不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复苏乏力、陷入长期停滞状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更加严重,促使保护主义更加严重,民众的反

22、抗运动持续深化。同时,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发展成为政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不断扩展和深化。评析: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化加速发展。与此同时,反全球化也在扩展、深化,由经济领城扩展到政治领城,由民众民间行为上升到国家政府的政治行为。然而,反全球化的根源不在全球化本身,而在

23、于国内分配不公,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全球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反全球化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终究是阻挡不了全球化的。结论: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应注意促进社会公平,使各阶层普遍从全球化中获益。【解析】【详解】首先通过分层阅读,任选一角度归纳观点。如可依据材料中的最后部分“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转述为观点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不断扩展和深化。其次,按表现+原因+影响等几个层次进行评述。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反全球化由经济领城扩展到政治领城,由民众民间行为上升到国家政府的政治行为;反全球化形成的原因为国内分配不公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4、影响为反全球化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但终究是阻挡不了全球化的,因为全球化发展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最后,通过原因及影响的分析延伸出解决办法,即可作为结论。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应注意促进社会公平,使各阶层普遍从全球化中获益。15.材料 18世纪六七十年代,伦敦中等阶级认为议会已被少数人控制,必须进行改革。由此开启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改革运动。18世纪晚期受法国大革命影响,出现关于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可以变革的论战。其中,在潘恩人权的影响下,下层人民开始了改革运动。议会改革运动几经波折,但中心始终在北、中部工业区。1830年1月伯明翰工业家成立“政治同盟”,工业家由追随政府转向改革阵营。1832

25、年辉格党政府的改革方案提出后,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白热化。5月中旬,全国召开200多次群众大会,递交300多份请愿书,数以万计的人参加改革同盟。工人阶级全国同盟表示该方案不符合工人利益,但指出工人阶级可以把它看作改革的第一步,为以后更全面的改革打下基础。中下层人民联合行动的可能性出现,武装起义的计划被制定出来。议会下院对可能出现的托利党政府坚决反对。这让人想起17世纪的革命。托利党不得不退让。1832年6月7日,改革法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议会改革的历史意义。【答案】(1)背景:

26、中下层民众对政治上无权感到不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壮大;议会改革运动高涨;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等。(答出3点,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意义: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发展;使政府决策日益符合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开启了英国政治制度改革先例;为无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等。【解析】【详解】(1)背景:由材料“18世纪六七十年代,伦敦中等阶级认为议会已被少数人控制,必须进行改革”可知,社会中下层民众对政治上无权感到不满;由材料“1830年1月伯明翰工业家成立“政治同盟”,工业家由追随政府转向改革阵营”“工人阶级全国同盟表示该方案不符合工人利益,但指出工人阶级可以把它

27、看作改革的第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壮大,他们要求改革以获得更多的权利;由材料“5月中旬,全国召开200多次群众大会,递交300多分请愿书,数以万计的人参加改革同盟”可归纳为议会改革运动高涨;由材料“在潘恩人权的影响下,下层人民开始了改革运动”可归纳为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2)意义:由材料中的结果可知,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诉求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使政府决策日益符合工业资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奠定了基础,同时改革还避免了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有利于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开启了英国政治制度改革先例,这有力地推

28、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继续发展。16.材料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称,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并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主权限于四岛及盟国决定的其它小岛。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对朝鲜以三八线进行了划分。战后英苏分别占领南北

29、朝鲜并最终分别扶植了政权。根据二战结束前的商定,日本由多国占领,然而,战争结束后事实上由美国独占,并根据美国的全球利益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1951年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美国与日本缔结的军事同盟。据国条约集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远东政策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远东政策变化的影响。【答案】(1)变化:对日本,打败并惩治日本到扶植并与日本结盟;对中国,支持中国抗日并收回被占领土到扶蒋反共,敌视新中国;对朝鲜,实现朝鲜自由独立到扶植亲美政权、分裂朝鲜。(2)影响:使日本未能得到应有惩治,加速了日本的崛起;使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恶化

30、中国对外交往环境,威胁中国安全,阻碍中国统一;使冷战扩展到远东地区,恶化了远东国际局势等。【解析】【详解】(1)变化:由材料“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美国与日本缔结的军事同盟”可知,对日本,美国由最初的打败并惩治日本逐步转变为扶植并与日本结盟;由材料“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中国,美国由最初的支持中国抗日并收回被占领土逐步转变为扶蒋反共,敌视新中国;由材料“使朝鲜自由独立战后英苏分别占领南北朝鲜并最终分别扶植了政权”可知,对朝鲜,美国由最初的帮助朝鲜实现自由独立逐步转变为扶植亲美政权、分裂朝鲜。(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局部

31、和整体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局部看,美国对日本的扶持使日本未能得到应有惩治,加速了日本的崛起;对朝鲜,则是使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对中国,美国远东政策的转变恶化中国对外交往环境,威胁中国安全,阻碍中国统一;从整体看,美国远东政策的转变使冷战扩展到远东地区,恶化了远东国际局势。17.材料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一1052年6月20日),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苦读及第。在地方上每到一地,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在生活上,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几女的衣食只求温饱,一直到晚年,都

32、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死后连件新衣服都没有。然而他喜欢将钱财送给别人,待人亲热敦厚,乐于替人家办好事。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他的行动和思想,赢得身前身后几代人的敬仰。为官之地的百姓无论哪族人民,常常画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他噩耗传到各地,人们深为叹息,凡是他从改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痛哭哀悼,斋戒三天。历代仁人志士也以范仲淹为楷模。今天,范仲淹的精神和思想仍闪耀着奋发向上的思想光辉。摘编自诸葛忆兵范仲淹传(1)根据材料并绪合所学知识,简述范仲淹的事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范仲淹的行为具有的意义。【答案】(1)事迹:科举及第,走上仕途;勤于政事,造

33、福百姓;严谨治家,生活简朴;乐于助人,提携后辈等。(2)影响:有利于地方社会稳定、发展,官民关系和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任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后世做出了为人、为政的楷模等。【解析】【详解】(1)事迹:由材料“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苦读及第”可归纳为科举及第,走上仕途;由材料“在地方上每到一地造福一方”可归纳为勤于政事,造福百姓;由材料“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死后连件新衣服都没有”可归纳为严谨治家,生活简朴;由材料“然而他喜欢将钱财送给别人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可归纳为乐于助人,提携后辈。(2)影响:由其政治作为可知,其有利于地方社会稳定、发展,官民关系和谐;由其对后辈的提携可知,其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任用;由材料“今天,范仲淹的精神和思想仍闪耀着奋发向上的思想光辉”及其个人品格可知,他为后世做出了为人、为政的楷模,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