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506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 2.2.10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巩固过关练 十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9-1949年(35分钟85分: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2个大题,37分。)1.(2016海南单科)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

2、式有了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解析】选C。材料中反映的是知识分子对于思想解放、民主道路的思考,不单单是参政意识,A表述不符合材料;B和D的表述都不符合1919年中国的史实,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的新认识,即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社会进步,所以C符合题意。2.(2016海南单科)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B.国民

3、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解析】选A。材料信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主要是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这些口号得到乡村农民的认同,革命的要求与他们的利益相符合,所以答案为A。材料体现不出国民党的农村政策,故B错误;“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故C错误;此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没有发生性质的变化,故D错误。【变式训练】(2016合肥三模)近代某政党曾发表宣言:“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本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

4、该宣言发表于()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选A。材料“国民革命”“出师”这些关键词表明反映的是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北伐战争,故A正确;土地革命是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展开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错误;抗日战争是19371945年发生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错误;解放战争发生于19451949年,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错误。3.(2016全国卷I)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

5、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把亲日派长征时代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特别是把“争取民主”归为“谬误名词”,体现国民党控制舆论,维护一党专制的用意,故D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了国民党反对民主,这种做法只能是加剧国民党与其他党派的矛盾,进一步降低国民党的威信,故A、B错误;抗战时期,国民党实际上掌握了抗战的领导权,故C错误。4.(2016唐山二模)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A

6、.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B.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D.“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时间可知,当时处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采取措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积极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故B正确。5.(2016海南单科)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解析

7、】选B。由材料中“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一成五或一成”,可看出是在保护地主的利益,故A不正确;1942年是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团结各阶层力量尤为重要,地主阶级随着国民党的政策时有动摇,适当减租可以保存他们的抗战积极性,故B正确;实行减租,保护地主阶级利益,不能说明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故C错误;1942年的规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王明“左”倾路线不符,故D错误。6.(2016石家庄二模)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年代钢生铁煤锰矿1935年256 565787 06136 091 74731 4001936年414 315809 99639 902

8、98543 4001937年556 347958 68337 230 46979 187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解析】选D。结合材料时间“19351937年”及表格相关内容可知,这一时期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故D正确。7.(2016太原期末)1920年5月,胡适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中谈道:“荒唐的中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胡适这段话是在()A.赞扬青年学生爱国行动B.认为学生运动得不偿失C.指责巴黎和会外交

9、失败D.反思五四时期社会风潮【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可知胡适这段话是在反思五四时期社会风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8.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的薄弱【解析】选B。材料讲“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打破城乡间沟通障碍”,他的话语权延伸到小村落,“国民党绝没有机会赢得中国”,这说明材料在肯定毛泽东的“农村包围

10、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故B正确。9.(2016蚌埠一模)(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7月中共一大时,党员50余人;1922年7月二大时,党员195人;1923年6月三大时,党员432人。此后至1924年5月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即国民党改组前后一年时间,党员基本上没有增加,一些地方还明显减少。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材料二1927年初,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声称:我们过去有一个根本错误,就是在国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以为今天只能做国民革命,仿佛多做了一点便违反了革命铁律。现在知道,革命就必须超越这个限制,不仅要努力争取无产阶级的实际领导权,而且

11、要“做到工人、农民及其他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制,集中铁路、航业、矿山、大工业于国家机关支配之下,以行向社会主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的解释材料三莫斯科支持中国共产党按照俄国革命的模式发动苏维埃革命,从政治方针一直到具体政策文件的制定,从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到选派代表亲临上海,甚至到苏区就近帮助工作和指导作战,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几乎一包到底。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惨重的失败之后土生土长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迅速崛起,或可谓一种必然。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1-1924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原因。(10分)(2)结

12、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决议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崛起是“一种必然”?(9分)【解析】第(1)题结合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的性质可知发展壮大的原因。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二中“1927年初”的时间背景,可知原因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工农运动发展的推动等;第二问从“做到工人、农民及其他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制,集中铁路、航业、矿山、大工业于国家机关支配之下,以行向社会主义”,可知会产生急于求成的冒进的“左”倾错误思想等。第(3)题结合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出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的史实进行说明即可。答案:(1)发

13、展壮大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具有吸引力;(5分)停止增加的原因:国共合作实现,中国共产党忽视了组织和革命的独立性。(5分)(2)原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工农运动发展的推动;急于求成心理的作用;共产国际的影响。(4分)影响:“左”倾思想抬头;对第一次国共合作产生不良影响。(2分)(3)理解:一系列城市武装起义失败的教训;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及成功运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和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渐成熟。(9分)10.“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14、()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解析】选B。由“当日本企图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可判断所指的事件应该是五四运动。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是辛亥革命,故A错误;巴黎和会英、法、美等国无视中国人民的合理述求,将山东权益转给日本,五四运动爆发,由此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故B正确;五四运动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统治根基,故C错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故D错误。11.1941年12月,中英

15、两国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根据协定,中国政府组建了中华民国远征军,远赴滇、缅(英属地)作战,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此举()A.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B.拉开了反法西斯力量联合的序幕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坚定了中国人民持久抗日的决心【解析】选C。抗战时期中英两国签署协定,而且远征军作出巨大牺牲,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所以答案为C。滇缅作战是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是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故A不准确;在这之前,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已经联合,故B不准确,单从材料看不出中国人民持久抗日的决心,故D不准确。12.“下图是民国时期北平的天桥影院,可容纳400名

16、观众,不再像戏园那样供应茶水、食品等,最初不接待妇女,风气稍有开化之后,设妇女席,男左女右,以红灯为界。每天9点左右开场,每场每人收三个大铜子。放映半部影片算一场,半部演完时开亮场灯,不看的可以退场”。从材料可看出当时()A.男女实现了真正的平等B.影院与比较先进的国际标准正式接轨C.民国时期社会风气开化D.西方文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解析】选D。“男左女右”说明男女并没有实现平等,更不能说明民国时期社会风气开化,材料也没能说明此影院与国际接轨,比较先进,“不再像戏园那样供应茶水、食品等”说明西方电影等艺术正在改变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13.毛泽东曾对外国朋友说:“我们原先都不是拿枪的,

17、都是爱和平的人,我是当小学教员的,我没有准备拿枪去打仗。”毛泽东将武装革命形容为“逼上梁山”。“逼上梁山”成果是()A.“工农武装割据”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推翻了军阀统治D.形成统一战线组织【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失败后,逐渐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并在此前后加以实践,B、D不符合材料主旨,C不符史实,所以答案是A。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面是香港高中历史教科书“辛亥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内容的目录摘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解析】本题为

18、开放性试题,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的史实。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答案:示例一:建议:从课题3第2节分出1节组成第3节,即“抗日战争的胜利”。(4分)理由: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这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胜利的过程、意义及胜利原因最好运用史料和论述详细说明,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8分)示例二:建议:课题2第3节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并入课题三第2节“中国全面抗日”。(4分)理由:中国全面抗日实际上就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硕果,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也只有通过全面抗日才能体现,单纯讲国共第二次合作没有意义,也不可能讲清楚,课题2又在课题3第1节日本燃起侵华战火之前,时序上也不合适。(8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