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67.50KB ,
资源ID:234541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454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17 现代中国的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17 现代中国的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

1、考点训练17现代中国的外交 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8河北蠡县月考)“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其主要背景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答案D解析“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而材料反映的是中苏问题,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于1953年12月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与材

2、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故错误;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D项。2(2019河北衡水中学摸底)2004年,在一次研讨会上,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说: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的提出()A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成熟运用B着眼于反对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C淡化了我国与邻国的意识形态分歧D标志着新中国开始步人世界外交舞台答案C解析根据“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

3、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可得出,“它”指的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它突破了意识形态与制度的差异,推动了我国外交发展的新局面,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一边倒”的突破,而不是运用,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着眼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故B项错误;新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标志是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故D项错误。3(2019陕西黄陵中学开学考试)1955年,万隆会议后,有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这主要表现在周恩来()A提出了“求同存异”主张B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C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D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答案B解析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在会议陷入僵局时候,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B项正确。“求同存异”主张,是促进会议成功的方法,与“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不符,故A项错误;C项是1954年;D项中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4(2019江西抚州联考)下表是关于19541955年间中国外交工作的部分言语的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可知,当时中国政府致力于()A调整政策全面发展睦邻外交B巩固中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C强化对外联系提升国际地位D打破西方孤立拓展外交空间答案D解析根据“这一会议使向无往来的亚非国

5、家能够会面,可消除误会和隔阂”“对这次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很重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积极发展同亚洲、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有利于打破西方孤立,拓展外交空间,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中国积极发展同亚洲、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并非“发展睦邻外交”,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苏联”,故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积极发展同亚洲、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主要目的是打破西方孤立拓展外交空间,C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5(2019新疆兵团学前考)原新华社记者高梁曾回忆道:“我作为代表团先遣小组成员,亲身经历了这些激动心弦的日日夜夜在三天之内办理了一切出国手续,赶制了行装秘书处未再安排为我国举行升旗仪式,

6、而是采取了更换旗帜的做法秘书处不清楚,我国国旗的位置是按中国(CHINA)的C,还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第一个字母P来排列。”据材料判断,此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A是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成果B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C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军事上的短暂停火D加强了亚非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系答案B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是在联合国更换国旗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这次历史事件指的是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这一外交事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所以本题选择B项。A项错误,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不是“一边倒”政策的结果;C、D选项与此无关。6(201

7、9江苏如皋调研)周恩来曾指出说:“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这一公报的发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答案D解析材料中周恩来以及“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说明是1972年中美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正确。A项是日内瓦会议影响;B项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C项是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故A、B、C三项错误。7(2018云南一模)1

8、979年邓小平访美,在卡特总统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之后,就在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这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共同维护世界和平C在联合国里友好合作 D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答案B解析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与材料的内容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不符,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表明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故B项正确;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在联合国里友好合作与材料的内容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不符,故C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仅是有助于

9、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更加重要的是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中维护世界和平,故D项排除。8(2018内蒙古包头一模)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接待外国国家首脑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也派出很多代表团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60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这一变化()A打击了以美苏大国主导的两极格局B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C有利于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D为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条件答案D解析A项与材料中“中国周边”不符,故错误;材料中“60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不等于中心地位,故B项错误;“三十

10、多起”“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等于世界各国,“20世纪70年代,中国”工作重心总体上不在经济合作,故C项错误;70年代末对外开放,与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时间相吻合,故D项正确。9(2018陕西榆林一中期末)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邓小平的这一论断()A成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B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关系调整的一大依据C表明中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多边区域合作D意味着中国重点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答案B解析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

11、题”的论断有助于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的外交,发展与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外交关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外交环境,为新时期我国对外关系调整提供依据,故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排除A项;C、D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0(2019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月考)“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外交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高明外交,在国际社会上、在国际组织多边的框架内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能体现这种“高明外交”的是()A提出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发展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多边外交C团结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共同反帝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12、多边外交答案D解析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结合所学,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国际社会上、在国际组织多边的框架内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故D项正确。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的外交不以意识形态论亲疏,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故B、C两项错误。11(2019河南洛阳联考)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先后出访了东盟十国中的九国和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四个国家,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这些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回访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A说明中国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B表明中国突破了不结

13、盟政策的束缚C有助于中国建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D说明中国多边外交取得重大的成果答案C解析东盟成员国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大多属于中国的周边国家,故习近平和李克强的这些外交行动属于睦邻友好活动,会使周边国家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多边外交,不断推进区域合作,而并非刻意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故排除A项;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突出表现为不结盟,材料没有反映我国同某些国家结盟的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多边外交取得重大的具体成果,故排除D项。12(2019安徽定远入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利益方面倡导“既以为

14、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外交:在外交理念方面表达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担当,提出了“同乘发展快车”和欢迎各国“搭便车”的新理论。这表明中国()A已处于世界外交舞台中心B成为世界各国外交的领跑者C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D树立大国外交的思想范式答案D解析“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担当”“同乘发展快车和欢迎各国搭便车”的外交理念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风范,故D项正确。当今世界中国还不是世界外交舞台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中国成为世界各国外交的领跑者,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中国的外交理念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故C项错误。题组二模拟小题13(2018中原名校质量考评)

15、1955年12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这期间,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B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C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D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答案B解析“一边倒”外交方针是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而泰国并非社会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会后与更多如泰国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故B项正确;C项说明经贸往来的必要性,但不是20世纪50年代这一特定时期与泰国发展经济关系的

16、原因,故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我国经济实力的雄厚,故D项错误。14(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在19611962年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一方面支持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走美苏之间的中立道路;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法国等欧洲国家与美苏保持距离。这一做法()A维持了印度支那地区的长期稳定B使中国在西欧赢得了广泛的盟友C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D发挥了大国应具有的政治影响力答案D解析“维持了印度支那地区的长期稳定”是第一次日内瓦会议的影响,故A项错误;“使中国在西欧赢得了广泛的盟友”这一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故B项错误;“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不符合题干中对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态度,故C项

17、错误;题干表明中国一方面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又同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保持距离,体现了中国政治影响力的发挥,故D项正确。15(2019百校联盟摸底)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夫妇,并说:“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解决;如果尼克松访问中国,将高兴地同他谈;他当作旅行者也行,当总统也行。”毛泽东此举意在()A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B寻求新的外交战略平衡点C缓和新中国周边的紧张局势D解放台湾完成国家的统一答案B解析材料“1970年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解决;如果尼克松访问中国,将高兴地同他谈”反映了当时中国力图与美国缓和

18、关系,当时处于中苏关系破裂时期,中国通过与美国缓和关系来寻求新的外交战略平衡点,故B项正确。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这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项错误;美国不是中国的周边邻国,材料未涉及新中国周边的紧张局势,故C项错误;1970年中国力图与美国缓和关系的主要目的与解放台湾无关,故D项错误。题组三高考小题16(2018全国卷)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

19、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西方国家只是试探建交的可能性,不能说明放弃支持国民党,故B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同苏联等17国建交,故C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D项错误。17(2017江苏高考)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

20、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两国总理承认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原则”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由亚非国家参与,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项;日内瓦会议由中、苏、美、英、法等国外长参加,主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

21、出之前,故排除D项。18(2017上海高考)1971年,“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佳话,紧接着发生的重大外交事件是()A日内瓦会议召开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上海公报发表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C解析日内瓦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上海公报发表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故C项正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19(2016江苏高考)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

22、,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越南、停战、法军撤出等信息可知A项正确,日内瓦会议主要是解决印度支那和平和朝鲜问题。万隆会议是亚非独立国家召开的一次会议,故B项错误;中国未参加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故C项错误;第26届联合国大会是讨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故D项错误。20(2015上海高考)“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A反对美苏争霸

23、B开展全方位外交C倡导求同存异D重组大国关系答案C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有着共同的遭遇与追求“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在这一点上,亚非国家应该团结合作,“互相了解同情和支持”,此即亚非会议上的“求同存异”,故选C项。题组一基础大题21(2019皖南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郑重宣告:“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去找。”毛泽东这个对外战略方针,后来在共同纲领总纲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联合苏

24、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以保世界的持久和平。”摘编自吕乃澄、周卫平主编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材料二1969年3月珍宝岛之战,使中苏关系彻底破裂。珍宝岛事件发生后,尼克松和基辛格等人多次研究,认为责任在苏联一方,在基辛格看来,这对美国来说既是问题也是机会,问题是,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如果得逞,就会打破国际战略格局的平衡,甚至会出现苏联势力无法阻挡的严重局面。机会在于,中国可能由此愿意缓和同美国的紧张关系。同时,中苏冲突加剧也会减轻欧洲受到的压力。最后尼克松和基辛格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摧毁,致苏联坐大,

25、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摘编自陶文钊、倪峰、袁征等著当代中美关系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和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答案(1)外交政策:“一边倒”。原因:国际上出现两大阵营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并推行反共反华政策;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有一致性。意义:争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有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政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2)重大变化: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影

26、响:使中美两国外交战略做出重大调整,为中美关系缓和创造了有利契机;导致苏联与西欧国家缓和关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欧洲国家的压力;中苏对抗不利于两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外交政策,依据材料一信息“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去找”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一边倒”。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国际格局、美国的政策、中苏关系以及中国的目的等角度分析。第三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争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孤立政策、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角度

27、回答。第(2)问,“重大变化”,依据材料二信息“1969年3月珍宝岛之战,使中苏关系彻底破裂”概括得出: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影响”,依据材料信息“机会在于,中国可能由此愿意缓和同美国的紧张关系。同时,中苏冲突加剧也会减轻欧洲受到的压力。最后尼克松和基辛格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摧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与西欧国家关系缓和、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等角度分析。题组二模拟大题22(2019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月考)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

28、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二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

29、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摘编自和讯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的和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30、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外交活动的认识。答案(1)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意义:突破了“一边倒”的局限,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相通之处: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现实意义:在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中国外交理念创新、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重要共识,完全符合当今世界的发

31、展趋势;有利于各国增进互信、尊重及在合作共赢基础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3)认识:坚持走和平外交之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合作、共赢、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目的,根据“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目的是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第二小问意义,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第(2)问,第一小问相通之处,根据“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32、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联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特点概括得出。第二小问现实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对中国发展、世界的发展趋势、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及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意义等方面分析总结。第(3)问,综合材料信息,可从坚持走和平外交之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合作、共赢、发展等方面总结回答。题组三高考大题23(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

33、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

34、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摘自周恩来政论选(1)根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

35、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答案(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四点即可)(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

36、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三点即可)(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重大改变的原因: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含义:日本:甲午战争及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紧扣材料一中的“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社会危机的加深”“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等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可结合联合公报的发表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来说明。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中美、中日建交的时间来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三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变化来分析。第(4)问,可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人民带来的负面影响来进行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