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20分。试卷共8页、四道题。第 I卷 阅读题(55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什么是审美现代性呢?如果简单地望文生义地推论,就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这样的解答: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是一致的,是审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现代性特征。事实并非如此。审美作为超越的、自由的活动,并不肯定现实,并不与现实相一致,而是超越现实,甚至否定现实,审美的自由品格和超越本质存在于审美与现实的差异之中。同理,审美现代性也不是现代性的肯定形式,而是对现代性的超越甚至否定。这就是说,审美现代
2、性与现代性并不一致,它是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力量,它使主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着反思能力和超越品格,不至于丧失自觉性而成为盲目的存在。由于现代性具有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审美现代性同样体现为感性和超感性两种形式。审美现代性的感性形式体现于大众审美文化中。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大众审美文化兴起,它包括通俗文学、流行艺术、大众化的影视作品,也包括商业化的产品设计和包装、时装、广告,等等。大众审美文化作为感性审美现代性,具有两重性,一为与感性现代性之间的契合性、亲和性;一为对感性现代性的差异性、超越性。一方面,大众审美文化迎合了现代消费主义浪潮,借助市场经济,使自己商品化,成为物质享乐的助动力。最终,也就成
3、为现代性的战利品,丧失了自己的超越品格。另一方面,大众审美文化还具有审美属性。审美属性使大众审美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感性现代性的物质主义,使物质消費带有某种精神性;一定程度上克服感性现代性的鄙俗性,使低俗文化品质有所提升。总之,大众审美文化的两重性始终存在,二者相反相成,构成感性审美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的超感性形式是精英审美文化。精英审美文化不同于大众审美文化,它是精英知识阶层为主体的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纯文学,高雅艺术,以及其他高雅审美文化。精英审美文化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反现代性。现代性一方面带来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导致生存危机。科学主义以对自然的征服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并且带
4、来技术对人的统治(技术异化),从而威胁人的自由;人本主义确立了人的主体性,肯定了人的价值,但是也导致个体生存根据的丧失、生存意义的迷惘。现代性的消极面意味着需要一种反思批判力量,以唤起生存的自觉和保持自由精神。审美现代性的超感性形式精英审美文化作为典范承担了这个任务。它使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免于丧失自我,免于精神沉沦,从而成为一种拯救力量。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形成了相容互补的关系。所谓相容性,是因为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都有助于人的价值的提高,大众审美文化与现代性的契合及对现代性的升华,有利于增进人的现实幸福;而精英审美文化对现代性的抗争有利于恢复精神的自由。所谓互补性
5、,是指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的长处与短处可以互相弥补,大众审美文化可以弥朴精英审美文化的贵族化、远离现实生活的偏向;而精英审美文化则可以弥朴大众审美文化的感性化、低俗化偏向。必须相容互补,才是完整的审美现代性。不能以片面的态度看待其中任何一种,尤其要克服歧视大众审美文化的态度。 (摘编自杨春时审美现代性与大众审美文化)材料二:审美现代性对日常经验的否定具有积极意义,但这种积极作用的背后也隐含着某些值得思考的负面因素。首先,审美现代性在批判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工具理性和惰性时,往往夸大了其负面功能,甚至是不加区分地反对一切非艺术的生存方式和理性功能。于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极端化,良莠不分地统统
6、加以拒绝,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不难发现审美现代性自身的极端性和激进色彩。其次:在颠覆和否定日常经验和生活的同时,审美现代性割裂了艺术与日常现实和普通民众的传统联系。虽然艺术不再是日常现实的模仿,不再是熟悉生活的升华,但问题的另一面也就暴露出来。艺术与现实的联系显得十分脆弱,艺术与公众的纽带被割断了。所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主义艺术的那种“文化精英主义”色彩。退一步说,即使我们承认现代主义艺术所主张的审美现代性确有批判颠覆启蒙现代性之工具理性的功能,但由于远离普通公众,远离日常社会生活,这种批判和颠覆的作用充其量不过是小圈子里的游戏而已。最后,否定、批判和颠覆多于建设,这恐怕是审美现代性的
7、另一局限。启蒙理性尽管有问题,但必须承认,没有这种启蒙,社会文化就不可能获得巨大的进步,甚至连审美的现代性也不可能。正是从这个角度说,审美现代性是受惠于并发源于启蒙现代性的。它作为后者的对立面,尽管暴露了工具理性的压抑性质,但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建设性地去除糟粕保留精华等方面,却显得无能为力。 (摘编自周宪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审美具有自由品格和超越的本质,因而使审美现代性具有反思能力和超越品格。B大众审美文化的审美属性,使其能够克服感性现化性的物质主义及其鄙俗性。C.精英审美文化在本质上是反现代性的,承担着唤起生存的自觉和
8、保持自由精神的任务。D.审美现代性割断了艺术与公众的纽带,也丧失了批判和颠覆工具理性的功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众审美文化作为审美现代性的感性形式,迎合了现代消费主义浪潮,体现出与感性现代性之间的契合性与亲和性。B.科学主义带来技术对人的统治,人本主义肯定了人的价值,二者的对立实质上是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对立。C.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各有独立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各有不足,只有相容互补,才是完整的审美现代性。D.审美现代性本身是启蒙现代性的产物,它并不能独自解决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不能片面夸大它的功能。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精英审美文化
9、特性的一项是(3分)( )A.实用性 B.反叛性 C.典范性 D,超世俗性4.综合两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你对“审美现代性的认识。(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苏秦之弟曰代,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横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欲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
10、;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燕相子之与苏代约为婚姻,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苏
11、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选自史记苏代传)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B. 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C. 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
12、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D. 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衡,即纵横,合纵与连横。本文中苏氏兄弟的纵横之术指的是合纵之术。B. 鄙人,是一种谦辞,对人称自己;也可指鄙陋无知的人。本文指鄙陋无知的人。C. 长城,秦统一后开始大规模地修建,把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绵延万里。D. 质子,即“以人为质”,诸侯国之间常以王子为质,来对双方关系加以约束。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代受兄影响,志向远大。看到兄长实现了自己的志向,苏代也发奋
13、学习纵横之术,他最先求见的是燕王,并进行了游说。B. 苏代尽心竭力,助燕灭齐。苏代指出了燕王的过失,认为燕王听得进意见,真心诚意想要助力燕王灭掉齐国,成就一番霸业。C. 苏代富有谋略,善于进谏。苏代劝谏燕王不要以“质子”为羞耻,结果燕王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做人质,还派苏代去侍奉公子。D. 苏代终受重用,实现抱负。燕昭王召回苏代,和他一起策划攻打齐国的事情,齐国战败。苏代还联络各国合纵,声名远播。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2)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
14、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玉壶吟(节选)李白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注这首诗大约写于诗人侯奉翰林的后期,赐金还乡的前夕。东晋大将军王敦酒后常吟唱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诗句,一面唱,一面用如意敲打吐痰用的玉壶,结果壶口都被敲缺了。这两句化用屈原离骚)中的诗意,美人见妒。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以古意写今情,“壮心惜暮年”化用曹操诗句,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B西施的美是由其内在品德气质所决定,丑女效颦矫揉造作,自然不美。C.
15、托言美人见妒,暗寓士怀瑾握瑜面不见容于朝,含蓄蕴藉,寄慨遥深。D.本诗用典切合诗人身世与心情,形神俱出,虚实相生,表现出悲壮之美。10.概括并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情感。(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2分,共12分)11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如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说“ , ”。(2)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_,_。(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第卷 表达题(65分)三、语言文字运用(本
16、题共5小题,15分)不久前在英国受捧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在中国读者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摘出许多字词的译法,认为不忠实金庸原作。但与之相对的,是英语读者一边倒的好评:“大师般的叙事”“高品质的梦幻故事”这样的评价 ,就连公认难译的武功,也被评为“以十分优雅的方式展示出来”。译者郝玉青认为,译文的生动和流畅感最为重要:“最糟糕的是你把每个字都翻译准确了,但译作读起来却毫无生趣,这完全丧失了文学翻译的意义。”这个译本的好坏姑且不论。郝玉青所说的那种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当下在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经典名著更是“重灾区”,新译本 却又令人 。网上有人专门开列了名著
17、清单,向翻译界喊话“求放过”。这对于当下的文学翻译,不可不谓是一种讽刺。正是 这样的情况,许多翻译界专家呼唤文学翻译“美”的复归。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比比皆是 屡见不鲜 不忍卒读 基于B.比比皆是 层出不穷 难以卒读 基于C.俯拾皆是 层出不穷 不忍卒读 鉴于D.俯拾皆是 屡见不鲜 难以卒读 鉴于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郝玉青所说的那种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情况,在当下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B.郝玉青所说的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那种情况,当下在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C.那种郝玉青所说的译
18、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在当下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常见。D.那种郝玉青所说的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情况,当下在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14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见闻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中:射中C是故无贵无贱 无:没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全面D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快,声音大15下列各句中,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非我也,岁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19、强16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四作文(50分)班级计划举行以“书本内外 青春成长”为主题的读书会,请从下面的人物中选两个人物形成有机联系,并以“我读XX与XX”为副标题,写一篇发言稿。参选人物:毛泽东 袁隆平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韩愈 费孝通 鲁迅要求:结合读书会主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A项 ,逻辑关系不当,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审美现代性也不是现代性的肯定形式.而是对现代性的超越甚至否定
20、“可知”审美现代性”与“审美具有自由品格和超越的本质”无因果关系。B项.原文“大众审美文化审美属性使大众审美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感性现代性的物质主义”.选項去掉了“一定程度上 夸大了大众审美文化审美属性的作用. D项.根据原文.审美现代性没有“也丧失了批判和颠覆工具理性的功能”,只是其批判和颠覆的作用小。”充其量不过是小圈子里的游戏而已”;另外,“审美现代性割断了艺术与公众的纽带”这一观点是材料二就“审美现代性对平常经验的否定”的负面意义而言的,从材料一看,审美现代性特别是大众审美文化,没有割断艺术与公众的纽带)2 B(根据前后文可以判断,作者举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例子,是为了论证”现代性一
21、方面带来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导致生存危机”.也就是原文所说的“现代性的消极面.所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都属于现代性思潮.都不能代表审美现代性)3. A(根据原文.“本质上是一种反现代性”“需要一种反思批判力量”等表述体现出审美现代性的反叛性。“它是精英知识阶层为主体的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纯文学高雅艺术,以及其他高雅审美文化”“精英审美文化作为典范承担了这个任务”体现出其典范性:“使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免于失自我,免于精神沉论”“精英审美文化的贵族化远离现实生活的偏向”,可见它具有深厚的审美意蕴和高远的形上思考,引导人体悟生存的真义,体现出超世俗性特点。而实用性”则是大众审美文化的特点,“大众审美文化迎
22、合了现代消费主义浪潮,借助市场经济,使己商品化.成为物质享乐的助力)4.从其本质上来说,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力量,它使主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着反思能力和超越品格。不至于丧失自觉性而成为盲目的存在。从其表现形式上来说。审美现代性有感性和超感性两种形式。其中,感性审美现代性体现于大众审美文化.超感性形式表现为精英审美文化.审美现代性也存在负面因素,体现出极端性和激进色彩.割裂了艺术与日常现实和普通民众的传统联系,否定.批判和顛覆多于建设。(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文言文阅读【答案】5. A 6. B 7. C 8. (1)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让这种失误使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
23、臣。(2)像苏秦在世时一样,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联盟,诸侯国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各国从此都尊崇苏氏兄弟所倡导的合纵联盟。【解析】 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不久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大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拥立昭王即位,因此苏代就再不敢回到燕国,最后归附了齐国。“专任”与“子之”是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入”与“燕”也是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而且“终归齐”的主语省略的是“苏代”,“入燕”后断开,排除C 。故选A。6本题考查识记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本文指鄙陋无知的人”错误,文中“鄙人不敏”中
24、的“鄙人”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故选B。7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张冠李戴,由原文“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可见,“派苏代去侍奉公子”的人是“子之”,不是“燕王”。 故选C。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题中的得分点有:(1)虑,考虑;计,计谋、策略;闻,使动,使闻;非忠臣也,判断句。(2)从,合纵;或,有的;不,通“否”;宗,尊崇。参考译文:苏秦的弟弟叫苏代,他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发奋学习纵横之术。苏秦已经因为反间计而死,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齐国听到这些秘密,就恼恨燕国,燕王很害怕。苏代就去拜见燕
25、王哙,想要承袭苏秦的旧业。他对燕王说:“我,是东周学识浅陋的人。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到了赵国邯郸,看到的情况和我在东周听到的不同,我暗地里认为有负于我的一片期望之心。等到了燕国朝廷,看到大王的大臣和一般官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啊。”燕王说:“凭什么认为我是贤明的国君呢?”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国君一定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而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请允许我列举一下大王的过失。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后援国家。如今,大王却帮着仇敌去攻打能援救自己的国家,这对燕国是没有好处的。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让这种失误
26、使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据有清济可以用来固守,长城足以作为要塞,果真是这样吗?”苏代回答说:“天时不给他有利的机会,即使有清济,怎么能够固守呢?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骄横的国君只贪图眼前的利益,亡国的臣子一定贪婪。大王如果能够不把侄儿、弟弟做人质作为羞耻,用宝珠、美玉、布帛去贿赂齐王的亲信,那么,就可以灭掉齐国了。”燕王说:“我终于凭借您而可以从天那里接受意旨(灭掉齐国了)。”燕国就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充当人质。燕国的宰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到齐国去侍奉做人质的那位公子。齐王派遣苏代回复燕国,燕王哙问道:“齐王可能
27、要称霸了吧?”苏代回答说:“不可能。”燕王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不久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大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拥立昭王即位,因此苏代就再不敢回到燕国,最后归附了齐国。齐王友好地对待他。苏代经过魏国,魏国替燕国拘捕了苏代。后来魏国释放了苏代。苏代到了宋国,宋王友好地对待他。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危急,苏代就写了一封信给燕昭王。燕昭王认为他写的这封信很好,说:“先王曾对苏家有恩德,后来因为子之的乱国,苏氏才离开了燕国。燕国要向齐国报仇,非得苏氏不可。”于是就召回苏代,又很友好地对待他,和他一起策划攻打齐国的事情。终于
28、打败了齐国,迫使齐湣王逃离齐国。像苏秦在世时一样,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联盟,诸侯国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各国从此都尊崇苏氏兄弟所倡导的合纵联盟。苏代、苏厉都寿终正寝,他们的名声在各诸侯国显扬。9. A(“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错。用“惜”字表达的是诗人的壮志难酬)10.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未能效古人击壶高歌纵酒饮,涕泗涟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用东施效颦的典故,抒写自己鄙视权贵、坚持气节、高洁傲岸的情怀。全诗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人内心的抑郁和愤慨之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1.(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2.B(比比皆是:
29、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此处强调“常见”而不是“易得”,故用前者。屡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根据语境,应选后者。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难以卒读:文笔太差读不下去的意思。语境强调翻译得太差而不是内容悲惨,故用“难以卒读”。基于:根据。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理由。根据语境,应选前者。)13A (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成分残缺,在“毫无生趣、毫无美感”后添加主语中心语“的情况”;
30、二是语序不当,“当下”放在“国内”前。)14【答案】D【解析】A项,“闻:见闻”错,应为“知道,懂得”。;B项,“中:射中”错,应为“合乎”;C项,“无:没有”错,应为“无论”;D项,正确 【答案】D15【答案】B【解析】例句译文: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还要寒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冰,水为之,而于水寒。A项,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青,取之于蓝,而于蓝青;B项,不是我的过错,是收成不好。判断句,“也”是判断句的标志;C项,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之”;D项,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定语后置句,“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蚓无利爪牙,强筋骨。16【答案】D【解析】D项,“须臾”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指片刻,短时间。A项,“不必”,不一定;今义指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B项,“博学”,广泛地学习;今义指学问广博精深。C项,“所以”,用来的;今义指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