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项2统计图表学生用书P75类型与特点判读步骤1.图形特点:统计图是用坐标值的大小显示地理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图。这种图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和依存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据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2图表类型:平面直角坐标图、柱状坐标图、三角坐标图、结构统计图等。3命题特点:高考命题多通过对统计图表数据、数据趋向特点等的判读,来分析某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发展过程特点。典题探究(2019高考浙江省4月选考)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1)(2)题。(1)
2、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ABC D(2) 图中折线反映了()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解题指导第一步:结合图名,审阅材料。本题利用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考查三次产业及城市化的相关知识。第二步:读材料、图像提取有效信息。第三步: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断问题。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所占比重最小,应为农业(第一产业),而比值较高,应为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则为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再结合数值来看,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应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大约在60%80%左右,
3、所以为城镇人口比重,故选A。第(2)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为城镇人口比重,为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为第一产业,城镇人口比重上升,A错。第一产业比重略有降低,但是由于总产值升高,第一产业产值不一定降低,B错。第三产业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为正相关的关系,是城市化动力,C对。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呈负相关,D错。故选C。答案(1) A (2)C平面直角坐标图判读技巧 对点演练(2019高考北京卷)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回答下题。1该图体现()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解析:D从图中看,两种用地类型并未呈交错分布,A
4、不对;从图中看,商业区随着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地租变化较大,农业用地随着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地租变化很小,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大,B不对;图中反映的是商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付租能力的高低变化,无法反映商业用地向郊区拓展的情况,C不对;从图中看,在城市城郊结合部,商业用地地租远高于农业用地地租,说明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租金低,D对。(2019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3题。2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
5、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3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解析:2.C3.A本题组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题,PM 2.5浓度,在10:00以后逐渐下降,有可能是地面温度逐渐升高,气温升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热岛效应增强。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带走了污染物,有利于PM 2.5浓度的下降,因此正确答案选C。浓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并且并非10:00以后才产生降雨,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PM 2.5浓度保持相
6、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 A、B、D错误。第3题,华东地区大部分时间段大气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和人们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关。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而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因此正确答案选A。二氧化硫的浓度和人口密度、资源条件无关。B、C错误。出行方式不同,对二氧化硫浓度有影响,主要区别在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相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也应该高,说明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三角坐标图判读技巧对点演练下图中M表示我国南方某市城郊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
7、12题。1该市城郊农产品产值最高的是( )A花卉 B蔬菜C稻米 D小麦2该市城郊近年来花卉、蔬菜等农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郊区地形平坦 B气候雨热同期C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解析:1.B2.C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该市城郊农产品中粮食的产值约为20%,花卉的产值约为30%,蔬菜的产值约为50%。第2题,影响城郊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市场。(2019福建福州质量抽测)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据此完成34题。3该城市发展历程可能是()AQPN BNPQCPNQ DNQP4下列关于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P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BQ阶段城市交通体系最完善CN阶段城郊农业最
8、发达DQ阶段工业产值不断降低解析:3.B4.B第3题,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发展历程,以及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读图可知,N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约为50%,第二、三产业分别约为35%和15%,为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P阶段第二产业比重约为50%,第一、三产业分别约为18%和32%,为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Q阶段第三产业比重约为65%,第一、二产业分别只有约5%和30%,为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结合上题分析可知,P阶段为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仍在不断提升,还没有达到最高,A错;N阶段为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第一产业比重大,但由于生
9、产力水平较低,城郊农业并不是最发达的,C错;Q阶段为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生产力水平最高,交通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比加速阶段有所下降,但工业仍然不断发展,产值继续上升,B对、D错。结构统计图判读技巧对点演练(2018河北衡水中学二调)下图为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A甲、乙、丁、丙 B乙、丁、丙、甲C丙、甲、乙、丁 D丁、丙、甲、乙解析:B四地中,只有甲地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最长,说明纬度最高;丙地一年中6个月受盛行西风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说明纬度高于乙地和丁地;乙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10、制,说明纬度低于丁地,故B项正确。2图示()A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B乙地可能为非洲南端好望角C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D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解析:A甲地几乎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说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规律是位于大陆西岸4060之间。故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A项正确;非洲南端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乙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是热带沙漠气候,故B项错误;丙地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故C项错误;丁地为南半球的热带沙漠气候,故D项错误。(2019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城市副中心要处理好与河北雄安新区
11、的关系,实现功能分工、错位发展,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还要处理好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三河、大厂和香河)地区的关系,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发展。下图为北京市“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结构图。据此完成35题。3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最直接的目的是()A提高北京城市等级B控制中心城区规模C带动北京东部发展D优化交通网络系统4与雄安新区相比,通州的明显优势是()A基础设施完善 B国家政策支持C淡水资源充足 D发展空间充裕5北京城市副中心需要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发展,主要是因为廊坊北三县()A劳动力素质高 B产业基础雄厚C地理位置优越 D生态环境优良解析:3.B4
12、.A5.C第3题,通州,可以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交通等压力,故控制中心城区规模是其直接目的;当然也能带动北京东部发展,优化交通网络系统,但这不是其最直接的目的;对提升北京城市等级没有明显影响。故选B。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雄安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内有河北最大淡水湖泊白洋淀,淡水资源充足,发展空间充裕,但经济基础薄弱;与雄安新区相比,通州靠近北京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二者都有国家政策支持。故选A。第5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廊坊北三县(三河、大厂和香河)与北京通州相邻,距离北京中心城区较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发展势必会带动廊坊北三县的发展,因此廊坊北三县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北京城市副中
13、心需要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发展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优良不是主要原因,廊坊北三县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故选C。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十五)P141(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渗率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地表的水量,常用mm/h计。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地表时的最大下渗率,叫“下渗容量”,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下渗率随时间变化图和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1在同一区域中,图1四个时间点中降雨累积损失量最大的是()At1Bt2Ct3 Dt42在其他条件相同
14、的情况下,下列地表中下渗容量最大的是()A草地 B水泥路面C裸地 D沥青路面3若降水量相同,与图2中至符合的是()A草地、裸地、沥青路面、混凝土方砖B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C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草地、裸地D混凝土方砖、裸地、沥青路面、草地解析:1.D2.A3.B第1题,在同一区域中,降雨时间越长,降雨累积损失量越大,故t4时最大。第2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述四种地表中,草地的下渗率最大,其下渗容量也最大。第3题,若降水量相同,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对雨水的截留、下渗依次减弱。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在2016年1月1日正式结束,开始全面实行二孩政策。截至2
15、015年底,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比重17.8%,1564岁(劳动力)比重为71%,65岁以上比重为11.2%。据此完成46题。4上图各点中能正确表示2015年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的是()A BC D5安徽长期的一孩政策()A加速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型B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C提高了少儿抚养比重D使得人口总数不断减少6安徽省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最先影响劳动力人口的()A性别构成 B职业构成C素质高低 D年龄结构解析:4.A5.A6.B第4题,根据材料,到2015年底,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比重为17.8%,1564岁(劳动力)比重为71%,65岁以上比重为11.2%。根据三角坐标图,图
16、中各点能正确表示2015年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的是。劳动力人口约25%。014岁人口约55%。014岁人口约30%。第5题,安徽长期的一孩政策,加速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型。014岁人口比重减少,降低了少儿抚养比重,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总数继续增长。第6题,安徽省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人口出生率增加,儿童比重增加,促使相关产业发展,最先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新增人口不能影响劳动力性别构成。不能很快影响素质高低。不能改变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占比图。读图,完成78题
17、。7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国土面积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8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围湖造田保护野生动植物推广生态农业A BC D解析:7.A8.B第7题,读图分析,巴西比俄罗斯土地面积小,但生态承载力大,主要因为巴西是热带气候,俄罗斯是温带、寒带气候,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根据材料,生态承载力与土地面积的总和相关,与土壤肥力、水资源数量无关。第8题,根据材料分析,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包括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围湖造田会降低生态承载力。保护野生动植物,推广生态农业,能提高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18、201953原创题)下表表示1962年和2016年某粮食主要输出地的粮食输出量及其输出流向变化对比。读表,完成911题。输出地1962年2016年输出量/亿吨输出流向输出量/亿吨输出流向欧盟0.08主要为内部流通0.36欧盟内部、北非美国0.34西欧、印度、日本、巴西0.97墨西哥、日本、中国、韩国加拿大0.10西欧、中国、日本0.25西欧、美国、日本、中国阿根廷0.05西欧0.42巴西、越南、埃及巴西0.01古巴0.37伊朗、越南、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0.07西欧0.33中国、印尼、日本、韩国9.主要粮食输出地中()A均为发达国家和地区B输出量增量最大的是巴西C主要输往人口稠密地区D输出量
19、增幅最大的是美国解析:C在粮食输出地中,巴西和阿根廷不是发达国家;输出量增量最大的是美国,输出量增幅最大的是巴西;粮食主要输往东亚、东南亚、欧洲西部等人口稠密地区。故选C。10加拿大粮食输出量增幅低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面积小B国内粮食需求旺盛C单产和商品率低D宜耕土地面积小解析: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拿大大部分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不适宜发展耕作业,后备宜耕土地面积小,粮食增产的潜力不如其他国家大,从而导致加拿大粮食输出量增幅低,故选D。11巴西粮食输出的主要运输方式是()A铁路 B公路C海运 D空运解析:C巴西粮食输出的国家和地区与巴西均相隔海洋,且巴西粮食出口量大,运距长,适宜水运,则主
20、要的运输方式应为海运,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
21、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是东北黑土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1)简析东北黑土地腐殖质表土层形成的气候条件。(6分)(2)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4分)(3)分析黑土开垦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8分)(4)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6分)大豆玉米轮作。秸秆免耕覆盖还田。解析:(1)土壤腐殖质层形成的气候条件,需要从有机质的积累和消耗两个角度考虑,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寒冷干燥不利于有机质的消耗。(2)可从成土母质的特点决定土壤的性状角度分析。(3)可从有机质的分解和消耗两个方面进行分析。(4)应从土
22、壤肥力的概念入手,结合具体的措施进行分析。答案:(1)东北黑土地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湿润,生长季雨热同期,形成了茂密的草原和森林植被,秋冬落叶,枯枝落叶在土壤积聚;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土壤中有机物质积累大于分解,进而形成了腐殖质表土层。(2)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以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3)黑土开垦后初期,土壤有机质快速下降;黑土开垦后期,土壤有机质下降速度减慢,趋于稳定。黑土地开垦初期农田作物代替了自然植被,作物被收获后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有机质消耗速度快
23、于积累速度,有机质快速下降;黑土开垦后期,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相应下降,再加上人类施用肥料,使积累和消耗趋于平衡,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稳定。(4)选择:玉米、大豆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豆根部可以固氮,轮作玉米可以使土壤营养物质富集更加全面,维持土壤养分平衡;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通水透气的能力。选择:秸秆免耕覆盖还田是将产自土壤的有机物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也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向良性转化;还可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减少黑土流失。13(2019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材料一我国
24、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2 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材料二图甲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乙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有_。 (4分)(2)分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6分)(3)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6分)(4)依据当地资源利用状况,为振兴该村经济可积极拓展的产业有_。(6分)解析:考查土地利用结构、立体农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以及区域可
25、持续发展的措施。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查,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第(1)题,该村土地利用结构可以从土地利用的类型以及土地利用方式两方面去谈。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村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林以及交通和村庄建设各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园地和林地各占29.8%,耕地占的比重和他们基本持平,仅占29.9%,因此耕地相对较少。第(2)题,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的基本形式是在不同海拔发展不同的农业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多低山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容易产生水土流失,松林和竹林可以有利减缓水土流失,在地势相对较低的缓坡
26、处,茶园有利于排水。靠近河流地区,发展种植业,种植水稻。因此该空间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气候和水源。第(3)题,由材料一可知,该村70%的人外出就业,大多数都为年轻人,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留存的人口36%以上为老年人,人口老龄化严重,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产业结构单一,总产值与收入具有下滑趋势,因此农业衰退,经济衰退。第(4)题,根据当地的资源利用状况可以积极拓展产业;该地松林、竹林兼具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的木材加工产业;立体农业相对较典型,可以发展观光农业;农产品的销售可以依靠互联网进行网上销售,发展农村电商。答案:(1)类型多样;以园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较少(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3)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单一;农业衰退。(4)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