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卷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解析:甲骨文经过小篆、隶书等发展到楷书,故A项错误;楷体汉字讲求方圆端正,故B项错误;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故C项错误;根据甲骨文和楷书的对比可以看出甲骨文具有现今汉字的某些特征,故D正确。答案:D2秦始皇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在全国推行了统一的文字、货币、度量衡
2、。统一的文字是()解析:秦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故B项正确;A为甲骨文,C为草书,D为行书,均不符合题意。答案:B3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书法艺术 D篆刻艺术解析:歌曲讲的汉字的笔画,体现的是中国的书法艺术。故选C。A项说的是绘画;B项说的是戏剧艺术;D项说的是篆刻艺术;三项均与材料不符。答案:C4时代变迁会影响书法风格的变化。下图书法反映的最突出的社会特征是()A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 B世运转
3、衰的社会趋势C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D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解析:从图中可知此为颜真卿的作品,其产生年代为唐朝。其书法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符合当时的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答案:A5“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李白的上述诗句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应是()A柳公权 B怀素C欧阳询 D颜真卿解析:“飘风骤雨惊飒飒”表现了草书的艺术特点,这与怀素的创作风格相符合,A、C、D三项是楷书的代表,与题意不符。答案:B6东晋雕塑家戴逵(326396),铚县(今临涣)人,擅长佛教雕塑,被誉为“中国式佛像之父”。下列对这一时期绘画成就表述错误的是()A
4、士大夫画家总结出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B夫妇宴饮图堪称此时期工笔重彩画的杰作C顾恺之主张画人物注重表现人的气质D洛神赋图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解析:题干中的时间是魏晋时期,夫妇宴饮图是东汉时期的工笔画的杰作,时间与题干不符。答案:B7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A宫廷画 B文人画C民俗画 D人物画解析:根据题目“蝴蝶梦中家万里”和夺魁者的主题,可知此画注重表达意境,因此应为文人画。答案:B8北宋时期,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主要的社会因素是()“重
5、文轻武”使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文人更注意内心修养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残山剩水”画出现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普及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的原因,反映的是南宋时期,是风俗画兴起的原因,故选C。答案:C9唐朝一位画家,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后世尊称他为“画圣”。这位画家是()A马远 B顾恺之C吴道子 D张择端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唐代”“画圣”和“吴带当风”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吴道子。答案:C10“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
6、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A道家 B佛教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解析:由材料当中的“计白当黑”、“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可知这是道家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体现,故选A。答案:A11明清时期,年画、剪纸等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A理学兴盛 B思想控制空前严密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小说的空前盛行解析:明清时期的年画、剪纸画等的大量出现,加上它们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反映了民间风情画的发展。这与明清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有关。答案:C12.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如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
7、。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文人画”和图片信息可知,文人画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境,抒发个人情感,故A项正确。答案:A13(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画也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博采饰色,画异于书矣。”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B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具有很大不同C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的线条具有特殊美感D绘画艺术注重景物的逼真摹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中国的
8、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答案:A14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音,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旨在说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并依据材料信息“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可知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这类世俗文化的发展。选择C项。答案:C15中
9、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A诗经 B老子C庄子 D离骚解析:根据材料中“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体现了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结合材料中“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可判断为是屈原的作品,故D项正确。答案:D16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D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解析:根据诗经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
10、,“古朴的风格”,再联系所学可知诗经具有质朴的现实主义,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C符合题意。答案:C17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汉王朝统治的头两百年也是诗歌、绘画、音乐、哲学、文学和撰史方面的文化大繁荣时期。”下列各项中属于西汉“文化大繁荣”的表现的是()解析:A项属于东汉时期;B项是汉赋;C项京剧形成于清朝;D项中有人名“大唐”属于唐朝,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18据晋代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而在宋元时期文人的笔下,诸葛亮的形象被大力美化或神化,志在北伐一统、兴复汉室的诸葛亮成为民族英雄、爱国志士,更成为呼风唤雨、用兵如神的神奇军师
11、。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文学风格的发展 B主流思想的演变C统治政策的需要 D民族矛盾的尖锐解析: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对峙,后北方陷入金人之手。元朝汉人处在蒙古族的统治下,文人“志在北伐一统、兴复汉室”,诸葛亮的形象寄托着他们的愿望,因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民族矛盾的尖锐,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会影响文学创作,但与材料题意无关。答案:D19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了元曲的哪类艺术风格()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抒情写意为主流C既雅俗共赏又凝重沉郁D充满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解析:根据“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可
12、知,元曲是为了适应市民阶层而产生的,故选A。答案:A20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生动反映。下列文学形式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A楚辞与汉赋 B汉赋与唐诗C唐诗与宋词 D宋词与明清小说 解析:宋词与明清小说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有关,故D项正确。答案:D21鲁迅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的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潮: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下列作品中符合第一个主潮的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西游记 D聊斋志异解析:由“神魔之争”可排除A、B两项;由“明之中叶”可排除D项。西游记堪称神魔小说的典范。答案:C2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
13、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解析:明清时期是我国的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社会黑暗,君主专制统治加强,明清小说则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衰落和讽刺了社会的黑暗,并非主要是表达的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自豪感,因此D项错误。答案:D2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面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A古
14、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解析:杂剧俑和京剧脸谱,代表了元杂剧和京剧艺术形式,这都是中国古代的戏曲。因此他研究的是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答案:D24走一个回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A戏曲 B小说C说书 D绘画解析:材料内容叙述的是中国京剧的特点,是程式化、象征性的特点。戏曲是以舞台为依托的艺术形式,演员的活动空间只能是在舞台上,所以这也决定了戏曲的一些特点的出现。答案:A2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
15、”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B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形成于乾嘉年间,徽戏进京,京剧逐渐形成,同光年间,出现同光十三绝,京剧走向成熟,京剧艺术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
16、“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材料三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
17、特点。(8分)(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6分)答案:(1)书写材料:经历了甲骨、竹木简、绢帛、纸的演变过程。汉字演变经过了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先后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2)作品的意境角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以形写神”,寄托作者的思绪情怀,表达文人的心境,往往寄托于山水花鸟的意趣之中。艺术特征角度:集诗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格调高雅、神韵超然等。(3)辛弃疾的作品以豪放为主。反映了当时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而广大人民渴望早日收复中原,结束分裂局面。27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
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请回答:(1)依据两组材料,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文化现象产生的影响。(6分)答案:(1)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文化兴起;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建立和发展新儒学理学;宋词出现。(2)儒、佛、道三教合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海外贸易发展。(3)儒家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对后世及朝鲜、日本等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重塑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社会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郑振铎先生在1938年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中说:“俗文学
19、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的,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材料二通俗文化也可以被理解为俗文化,亦即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离不开大众的基础,而建立在通俗文化上的高雅文化也是在我们生活基础上形成的。通俗文化是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和能够及时反映我们生活的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材料三毛泽东在1943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首次提出“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铜
20、臭气。请回答:(1)列举士大夫文化在魏晋时期的主要成就。(4分)(2)宋代通俗文化迅速发展,请概括其表现并分析原因。(8分)(3)“俗文化”的地位经历了从古代“不登大雅之堂”到现在风靡流行的变化,结合材料一、三,你认为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习总书记的讲话在提醒什么?(4分)答案:(1)文人画兴起,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作品有女史箴图等。书法成为自觉艺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虚玄灵动,作品有兰亭序等。(2)表现:风俗画流行,如清明上河图等;“词”进入繁荣时代;白话小说“话本”;杂剧、散曲产生。原因: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队伍的壮大。重文轻武的国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识字率提高。(3)根本原因:文化的服务宗旨不同造成的,古代文化为士大夫服务,现代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习总书记提醒文艺要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不要当金钱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