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先秦时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内容和意义。2.通过了解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的史实。3.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宋以后理学以乡约的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的意义。知识点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背景(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2)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3)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4)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
2、有了法律。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2内容(1)儒家的德治思想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韩非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评价(1)儒家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3、家的建立。知识点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秦汉(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律的编纂。(2)汉承秦制,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2魏晋时期(1)特点:律令儒家化。(2)表现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3唐朝(1)编纂唐律疏议律在唐初经过多次删繁就简,唐高宗永徽年间修订颁布永徽律,后又最终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2)提倡礼治: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这是
4、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是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3)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知识点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法律(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著有天圣令。(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3)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2教化(1)背景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和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2)内容宋朝以后,儒
5、学人士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3)特点:乡约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1阅读教材P45“史料阅读”,思考: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谁的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为什么?提示:(1)不同: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治理国家,儒家认为礼可以治理国家。(2)观点: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3)原因: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富国强兵的实际利益,满足各国君
6、主专制的愿望。2观察教材P46“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并阅读图片下面的文字说明,思考:律和令的法律效力如何?此汉简的出土有什么意义?提示:(1)效力: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2)意义:二年律令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秦律和汉律的认识。3阅读教材P46“思考点”,思考:为什么法律与儒家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提示:秦朝苛政的教训为我国古代法律和儒家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加速了我国法律和儒家思想的结合;统治者重视仁政的重要性,但也清楚法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儒家思想和法治的结合是最好的选择;法律只有和儒家思想相结合才能便于百姓接受和推广。4清代写本圣论十六
7、条乡约歌中第三条写道:和乡党以息争讼;第四条写道:重农桑以足衣食。这说明什么问题?提示:清代的乡约仍把教化劝谕当作非常重要的内容。思维导图乡约制度材料一中国最早的成文乡里自治制度是北宋时期陕西蓝田吕大均制定的吕氏乡约,由士绅起草法则,其宗旨意在使邻里乡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明成祖时时任巡抚、右金都御史的王阳明在1518年颁布了南赣乡约,影响最大。清朝时,乡约由礼部管辖,单纯用来司教化,以宣讲圣谕为主。材料二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略取宋明乡约宗法制度,兼仿西洋地方自治之义,建议以乡族为政治基础,达到管教养卫的目的。冯桂芬的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了后来改革变法论者
8、的自治主张。均摘编自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的变化。提示:乡约的制订由士绅自主起草到政府统筹;乡约的管理由自治到官府管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冯桂芬乡约制度思想。提示:冯桂芬乡约制度思想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融合西方地方自治理论、宋明乡约制度中“自治”成分而形成的。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也未能付诸实践,但它为后人继续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全面认识乡约制度(1)乡约的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9、。(2)乡约的特点由人民公约,而不是官府命令。成文法则。中国农村的成训习俗向来是世代相续,口头相传,从没有见之于文字,见之于契约。以乡为单位而不是以县为单位,从小处着手,易收功效。自愿加入,民主选举。以聚会的形式,使乡人相亲,淳厚风俗。(3)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1乡约制度是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乡约制度自古有之B乡约制度具有法律效力C乡约制度有利于敦促教化改良世风D乡约制度代表最高统治者的意志C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说法不准确,只有成为法律实施载体时,它才可能具有法律效力,排除;乡约制度最初与
10、最高统治者无关,D项错误;乡约制度本身就具有社会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故C项正确。2明清时期的乡约与宋朝相比,发生的重要变化不包括()A仍然有较大的教化作用B以政府组织为主C逐渐与法律合流 D具有较强的约束力A由所学知识可知,B、C、D三项都是明清乡约的重大变化;A项是宋朝乡约与明清乡约的共同点,故选A项,符合题目要求。用唯物史观认识以礼入法1进步性(1)以礼入法建立了封建法律秩序,维护了皇权和封建等级,巩固了封建秩序。(2)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繁荣。2局限性(1)以礼入法使审理案件、定罪量刑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观化。儒家经义内容与精神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实际背离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
11、为准绳的司法审判原则”。这样的定罪量刑有失公正客观。(2)儒法结合重在礼法合一,纳礼入律,深刻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3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不是儿子的权利,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宗法观念到现在都还根深蒂固;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与宗族利益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之纲,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得到强化,故答案选择D项。4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A“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表明汉代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所以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皆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