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8 ,大小:420KB ,
资源ID:2337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37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学案:第三部分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学案:第三部分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WORD版含解析.doc

1、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侧重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阅读实践浙江省考试说明把往年的“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恢复为“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这意味着论语的考查有所加重,但考查范围,仍可能以先秦诸子散文为主,试题所选材料的文字难度不会太大,将主要侧重于对文字的理解与对内容的评析能力的考查。复习时除了了解先秦诸子必要的思想内涵外,关键仍然在于夯实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建议在复习时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重要时期、重点人物的核心思想有大致的了解。练真题明考情1.(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2、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注】 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2分)解析“夫子自道”是宾语前置句,“道”是“说”的意思,整体翻译就是“先生在说自己”。孔子认为君子有三个标准,而自己不能做到,很明显,这表现的是孔子的自谦精神。答案先生在说自己自谦(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4分)解析孔子认为尧和舜是仁者,又说“仁者不忧”,即表明“仁者”道德修

3、养高,凡事能通达面对,自然“不忧”;而孟子则强调尧、舜的帝王身份,在其位,自然要谋其政,他们都是有忧愁的,因为他们要寻找出众的继承人,理应为天下“忧”。答案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惧。”子贡说:“先生在说自己呢。”(论语宪问)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孟子滕文公上)2.(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4、(1)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2)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注】 才之美:美好的才华。使:假使。(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分)解析这道题目检测了考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答案直接来自课文注解。论语选读“克己复礼”章对“梦见周公”作了注释:“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周朝初年,因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认为古代圣贤之一。”掌握了课本内容即可轻松得出答案。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解析解答此题

5、,首先要理解语段的原有意思。这句话是说,即使一个人(君主)拥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如果骄傲又吝啬,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看了。很显然,孔子把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首要标准,一个人如果缺少了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那么其他就无从谈起。由此,即可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来。答案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3.(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

6、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子贡属于。(2分)(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解析(1)“德行”,指品德行为高尚。“言语”,能言善辩,指善于辞令和外交应对。“政事”,指长于政事、政务。“文学”,古代文献,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第二个语段,孔子夸赞颜渊能像自己一样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表明孔子觉得弟子颜回在德行上最能传其衣钵。据此可推测颜渊

7、属于德行。第一个语段,从子贡的回答来看,他口才很好。子贡知道孔子欣赏颜回,于是直接回答不如,而且用自己来突出颜回的优点,从侧面又突出孔子对颜回教育得法,这个回答深得孔子的心意。据此可推测子贡属于言语。(2)首先要逐句理解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其教育技巧。第一个语段中,孔子把自己放低到跟弟子子贡一样的水平,表示自己也不如颜回。第二个语段中,“惟我与尔有是夫”一句,孔子将弟子颜回提高到自己的高度。孔子这样将自己同学生并列,体现了他平等待人的风度。第一个语段中,孔子虽然直言子贡不如颜回,但说自己也不如颜回,意在安慰勉励子贡。第二个语段中,孔子说颜回同自己一样,也具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修养

8、,无疑是对颜回品德的高度赞扬,在夸赞之中更有激励。答案(1)德行言语(2)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参考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哪一个强些?”子贡回答说:“我怎敢跟颜回比?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断出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断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论语公冶长)孔子对颜渊说:“有用我的,就把我的这些主张实行起来;不用我,我就隐退,只有我和你能

9、这样了!”(论语述而)4.(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注】 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德:通“得”。(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不超过6个字)(1分)(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解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的能力。应从整个文段上理解。(2)本题考查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的能力。重点应放在第二句话和第

10、三句话上。答案(1)去无用之费(2)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合理地节约用度。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5.(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2分)(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

11、养气”的功能。(3分)解析(1)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材料选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内容都是对孟子的注释。题目又明确问“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一句的注释”,其实即便没有这样的语境,考生对“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也是十分熟悉的。难度不大。(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归纳和概括要建立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概括准确、全面,需要结合上下文,还需要结合孟子的话来理解。答案(1)浩然之气(2)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6.(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孔子曰:“益者三友,

12、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注】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醯(x):醋。(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观。(1分)(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解析(1)第一则材料表明了孔子的择友观。哪三种朋友可交,哪三种朋友不可交,对朋友类别的取舍原则就是择友观。(2)孔子认为,别人来借小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必向别人去借来表明自己的善良,所以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至于对孔子评价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文从字顺即可。答案(1)择友(2)第一问:醋是小物,

13、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析考情巧指导1.考查范围:除2015、2016两年考其他经典外,全都考查论语。2.考查材料:可以是单则,也可以是两则;可以是同一经典内不同章节的两则,也可以是不同经典的两则。意在引导学习经典要善于内引外联,学会比较、迁移。3.考查题型:总体来看,基本上一为填空题,12分;一为简答题,34分,前易后难。4.考查能力:以理解、概括为主,兼及识记、分析、评价。5.主要考点:经典文化常识

14、、名句的识记;经典思想内涵的提取和理解。考点突破一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经典思想内涵论语的十大思想内涵(一)为政以德治国的德政主张【内涵解读】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也叫“德治”或“礼治”。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重教化,轻刑罚;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为政需正己;举贤才。应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语篇摘译】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译文:孔子说:“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

15、位,而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顺。”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向往善道,百姓也就会从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

16、风吹拂,一定顺风倒伏。”4.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译文:季氏比周公还富有,可是冉求还为他搜刮民财来增加他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们自己人了,后生们尽可以敲起鼓来声讨他!”5.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译文: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景饥荒,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答道:“为什么不用十分抽一的彻法呢?”哀公说:“十分抽二,我还感到不足,怎么能用那个彻法呢?”有若答道:“老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一个人不富足呢?老百姓不富足,

17、您怎么会一个人富足呢?”6.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译文: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赶车。孔子说:“人口很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很多了,下一步做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说:“已经富裕起来了,下一步做什么?”孔子说:“教育他们。”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文:孔子说:“在位者自身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自身不端正,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8.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

18、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子贡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说:“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剩下的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9.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办事严肃认真并恪守信用,节约用度并惠爱人民,役使百姓要按一定的时节。”10.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

19、我听说有国的诸侯和有家的大夫,不忧虑国家贫穷而忧虑财富不均,不忧虑人口稀少而忧虑动乱不安。【信息对接】下列各项是对孔子“为政以德”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语篇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A.“为政以德”要重教化,轻刑罚。()B.“为政以德”反对横征暴敛。()C.“为政以德”须富民。()D.“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做到为政需正己。()E.“为政以德”须做到取信于民。()答案A项,2、3;B项,4;C项,5、6;D项,7;E项,8、9。【依法小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

20、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答案(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秩序。(答出其中任意两个即可)(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

21、序。【参考译文】子贡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说:“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季康子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向往善道,百姓也就会从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吹拂,一定顺风倒伏。”齐景公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二)克己复礼维序的制度规范【内涵解读】孔子所说的“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22、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包括三项内容。(1)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2)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3)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

23、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语篇摘译】1.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文:孔子说:“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他仁德了。实践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译文:齐景公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孔子评论季氏说:“他用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呢?”4.

24、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译文: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孔子说:“人如果不仁,怎样对待礼呢?人如果不仁,怎样对待乐呢?”6.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这种人很少;不喜好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的正确原则就会形成。孝悌这个东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7.子

25、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脸色最难。有事情,做子弟的年轻人效劳,有酒食,让给父老享用,难道竟把这当作孝吗?”8.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译文:孔子说:“名分不纠正,那么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么礼乐就不能复兴;礼乐不能复兴,那么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百姓就会手足失措。因此君子给事物定的名分和称谓一定可以

26、顺当说出来,说出来的事情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算罢了。”【信息对接】下列各项是对孔子“克己复礼”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语篇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A.“克己复礼”要求个人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严格守“礼”。()B.“克己复礼”从国家角度来说,要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决不容忍僭越“礼”的行为。()C.“礼”与“仁”的关系:“礼”是一种制度,“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D.“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

27、”、实践“仁”的根本。()答案A项,4;B项,2、3;C项,5;D项,6。【依法小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而慎率民则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荀子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1)出自第二则材料中的一个成语是。(2)阅读这两则材料,分别说说荀子、孔子对“正名”的理解。解析(1)考查对段意的理解,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

28、不成”可以得出成语。(2)考查荀子和孔子对“正名”的理解,第一步则应筛选两段选文关于“正名”的句子,荀子选文应抓住“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这一关键句,论语选文则应抓住关键句“名不正,则言不顺则民无所错手足”;第二步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第三步组织语言答题。答案(1)名正言顺(或“名不正言不顺”)(2)荀子认为“名”是人们理解客观事物的前提,“正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孔子所说的“名”主要是指等级名分,是针对当时违礼僭越等现象而提出的,目的是“复礼”(或纠正违背礼乐制度的名分),“正名”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参考译文】所以,王者制定事物的名称,名称一旦确定,那么实际事物就能分辨清楚了,制定

29、名称的原则一旦实行,那么思想就能沟通了,于是就慎重地率领民众统一到这些名称上来。在这一前提下,如果还有人以玩弄辞藻、肢解词句、擅自创造名称来扰乱正确的名称,使民众疑惑不定,使人们增加争辩,那就要称之为罪大恶极的人,他的罪和伪造信符与度量衡的罪一样。名分不纠正,那么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么礼乐就不能复兴;礼乐不能复兴,那么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百姓就会手足失措。因此君子给事物定的名分和称谓一定可以顺当说出来,说出来的事情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算罢了。(三)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的处世哲学【内涵解读】(1)知其不可而为之“

30、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处世观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和献身精神。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情怀的体现。古往今来,这种精神曾激励过中华民族无数的仁人志士,如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2)儒道之辨入世与避世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这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

31、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行事的大道理,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这种执着精神。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对孔子四处奔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执着追求的行为进行了讽刺。他认为过去的理想已不能实现,当着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他的歌词里既含有对孔子的敬仰之意,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之情。而长沮、桀溺从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着眼来否定孔子的这种做法,觉得他的主张难以拯救现实社会,但并不否定孔子的这种精神。孔子十分看重这些不愿在乱世中做“中流砥柱”的隐士,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语篇摘译】1.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32、者与?”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早上进城,)守城门的人说:“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此人就是那个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的人吗?”2.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译文: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个人挑着草筐子从孔子门前路过,说:“这个磬敲得大有深意呀!”过了一会又说:“偏狭啊,硁硁的磬声透着固执!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洁身自好算了。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孔子说:“好坚决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

33、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微!以往的已不可制止,未来的还来得及挽回。算了吧!算了吧!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孔子下车,想跟他谈谈。他急行避开,孔子没法跟他谈。4.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译文:子路说:“不做官不合乎义。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保持自己的纯洁,却搅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

34、实践大义。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5.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译文: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答道:“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答道:“对。”桀溺说:“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都是这样的动乱不安,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状况呢?并且你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比得上跟随避开人世的隐士呢?”说完继续平土覆盖种子,干个不停。

35、子路回来把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叹道:“鸟兽不可跟它们同群,我不跟世上人群相处又跟谁呢?如果天下清明,我就不跟他们一起来从事改革了。”【信息对接】下列各项是对孔子处世哲学的解读,请将前面“语篇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A.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B.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C.孔子所处的时代有许多隐士,孔子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很看重他们。()答案A项,1;B项,5;C项,2、3。

36、【依法小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子张问曰:“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注】崔子:齐君的臣子崔杼。陈文子:与崔杼同朝为官,两者地位相当。乘: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叫一乘。陈文子有马十乘,在当时应算极其富有。违:避开,

37、离开。(1)第一则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的精神。(2)面对弑君事件,孔子与陈文子的做法有何不同?你更赞成哪种做法?为什么?答案(1)知其不可而为之(或“恪守周礼”,或“维护周礼”)(2)孔子:积极参与,尽到自己的责任。陈文子:洁身自好,远离污浊之地。评析:(示例一)赞同孔子的做法。世道混乱,如果人人都洁身自好,明哲保身,那世间事务谁来承担?社会进步谁来推动?孔子的做法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值得肯定。陈文子的做法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示例二)赞同陈文子的做法。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仅凭个人能力无法改变。从第一则材料中也可看到,孔子的做法并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与其徒

38、劳无功,不如远离不守礼道之人,保持自己清高的品质。【参考译文】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报告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哀公说:“报告给那三位大臣!”孔子退下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报告。君主却说报告给那三位大臣!”孔子到三位大臣那里报告,三个人不同意出兵。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报告。”子张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他离开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然后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

39、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 (四)仁者爱人普惠的悲悯情怀【内涵解读】(1)“仁”的内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诸如“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2)“仁爱”和“兼爱”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墨子的“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

40、益共享,显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3)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的,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而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动中。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一方面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看到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指责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有“反坫”(坫土筑的平台)、树“塞门”(相当于屏风、影壁等)。(4)推己及人孔子的仁爱是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考虑自己

41、的同时也要想到其他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或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语篇摘译】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做子弟的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就要尊敬兄长,做事一丝不苟,说话言而有信,博爱民众,亲近仁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2.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曾子说:“先生的学说,不过忠恕二字罢了。”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

42、!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老百姓以好处,并且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何止于仁呢!那一定是达到了圣的境界了吧!尧舜对此恐怕都感到为难呢!所谓仁,是说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可以说是实践仁的方法了。”4.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孔子说:“对老者,使他们安逸;对朋友,让他们信任;对年轻人,关心他们。”5.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说:“伤人了吗

43、?”不问马。6.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译文:师冕来见孔子,走到了台阶前,孔子便说:“这是台阶。”走到了座席前,孔子便说:“这是座席。”都坐定了,孔子便告诉他说:“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告辞出去。子张问道:“这是同盲乐师讲话的规矩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协助盲乐师的规矩。”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译文: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纲取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但不射栖宿中的鸟。8.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译文:孔子在遭遇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信

44、息对接】下列各项是对孔子“仁者爱人”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语篇摘译”中与选项有关联的原文段落序号或原句填入对应项后括号内。A.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原句:)B.孔子认为:要做到“仁”的方法就是能推己及人。(原句:)C.能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的理想效果。()D.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原句:)E.孔子对弱者充满了同情和关心,这是他“仁者爱人”思想的生动体现。()答案A项,入则孝,出则弟;B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项,4;D项,博施于民而能济众;E项,6、8。【依法小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子贡问曰:“有一言

45、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1)文中最能体现孔子“忠恕”思想的是哪一句话?你认为孔子“忠恕”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在现代社会中,“忠恕”思想有何积极意义?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核心:仁慈博爱,推己及人,众生平等。(2)“忠恕”,意味着交往和沟通要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尽心竭力,与人为善,而不是凌驾于别人之上,将

46、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能实践“忠恕”,我们这个社会离和谐也就不远了。【参考译文】子贡问说:“有什么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用一个基本观念贯穿着。”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先生的学说,不过忠恕二字罢了。”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把什么东西强加给我,我也愿意不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能做到的。”(五)君子之风高尚的道德修养【内涵解读】“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纵观“君子之风”

47、一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文”和“质”兼美。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修养。先说“质”。其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文”的杰出代表。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

48、手段都使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语篇摘译】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绝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生命来成全仁道。”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道德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狭窄的小巷里,别人受不了那种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多么有道德啊!”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饭,喝凉水,把胳膊弯

49、起来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不守道义却有钱有势,这对于我就如同浮云一般。”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起功来忘记吃饭,快乐起来忘记忧愁,不觉得衰老快要到来,如此而已。”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有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50、乎?”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担子沉重,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担子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才罢休,路途不是很遥远吗?”8.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译文:孔子说:“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9.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译文:孔子说:“追求正道,执守道德,依据仁爱,游习六艺。”10.子贡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译文:子贡说:“文饰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本质如同文饰一样重要。(如果否定文饰,就像兽皮去掉毛色花纹,那么)虎豹之革如同犬羊之革。”【信息对接】下列各项是对“君子之风”内涵的具体解读

51、,请将前面“语篇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A.“君子之风”可以归结为“文”“质”兼美,即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B.君子应从正道、道德、仁爱、六艺四个方面提高修养。()C.君子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D.君子见利思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E.心胸开阔、意志坚毅是“君子之风”的重要体现。()答案A项,10;B项,9;C项,3、4;D项,2;E项,7。【依法小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5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1)论语中“君子”常常与“小人”对比,请分别说出第一、二则材料中君子与小人的含义。(2)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简析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答案(1)第一则材料中,君子、小人是就外在身份而言,君子是有较高的政治地位者,小人是指统治下的老百姓;第二则材料中

53、,君子与小人是从德行修养方面来区分的,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小人是德性败坏的人。(2)君子与小人的志向不同:君子的志向是修持德行操守,小人追求更多的产业及个人私利。行事原则不同:君子不易讨好,但办事秉公而行,衡量人的才能加以任用;小人喜欢阿谀奉承,但用人时会求全责备,苛刻挑剔。心态不同:君子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懂得敬畏,不尊重在上位的人,蔑视圣人之言。(写出任意两点即可)【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季康子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

54、杀人呢?您向往善道,百姓也就会从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吹拂,一定顺风倒伏。”孔子说:“君子应该有三点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畏惧,他轻慢德高的王公大人,蔑视圣人的言论。”孔子说:“君子所思的是德行,小人所思的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

55、求全责备。”(六)周而不比正当的交往原则【内涵解读】(1)周而不比“周而不比”主要就是“群而不党”,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与众人和谐相处,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不心胸狭窄,不结党营私,不排除异己;二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不唯利是图,不互相勾结利用,不背信弃义,不以原则做交易。根据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周而不比”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与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夸夸其谈的人

56、相交。交友也应有度。“规过劝善”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会使感情疏远甚至反目成仇;朋友之间的交往应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睦。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2)矜而不争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取心但不斤斤计较。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3)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即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相对而言,“以德报怨”显得过于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太褊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以直报

57、怨”是较高的一种境界。【语篇摘译】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朋友,跟诚信的人交朋友,跟博学多闻的人交朋友,便有益了。跟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跟态度伪善的人交朋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因为言论可取就选用一个人,也不因为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言论。”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译文:曾子说:“

58、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用朋友来辅助仁德的培养。”5.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6.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文:孔子说:“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就远离怨恨了。”7.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8.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译文:子贡问什么是交友之道。孔子说:“对朋友忠言相告,好话劝导,不听就作罢,不要自讨羞辱。”9.子游曰

59、:“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译文:子游说:“服事君主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信息对接】下列各项是对“周而不比”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语篇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A.“周而不比”要求一个人在集体生活中,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团结一致,不要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B.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是择友的重要标准。()C.朋友之间的交往应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睦。()D.要客观全面地对待朋友,不因一言一行

60、而偏颇地取舍一个人。()E.要以公平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伤害自己的人。()答案A项,1、5;B项,2;C项,8、9;D项,3;E项,7。【依法小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的交友原则是。(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是否符合孔子的交友观?结合孔子的交友观谈谈你对“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认识。答案(1)诚信交往(或“客观理性待人”)(2)(示例)符合。君子待人接物淡如清水,小人待人接物甜如甜酒。孔

61、子提倡“与人为善”,鼓励交往主体以善良的心地和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孔子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而不是以利益相合。故淡如清水,相合为江河,而非酒与醴相合,久则败坏。孔子强调君子“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以追求“和而不同”的和谐理想的人际交往状态。故人际交往清净如水,内心纯净澄澈亦如水。【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因为言论可取就选用一个人,也不因为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言论。”“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七)诲人不倦科学的教育理念【内涵解读】(

62、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它不是教学方法,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二者是有区别的。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事物的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引发子夏的顿悟,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2)孔子的治学思想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

63、”,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的现实是“礼乐崩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语篇摘译】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译文:孔子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而使品行智力相差很远。”2.子曰:“有教无类。”译文:孔子说:“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译文:孔子用四种内容来教育学生: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待人尽心竭力,办事诚实可信。4.子曰

64、:“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译文:孔子说:“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只不过在这上面做起来不厌烦,教别人不懈怠,只可说是如此罢了。”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方给他看而他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6.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65、,故退之。”译文: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世,(应该先听听父兄的意见,)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去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有父兄在世;冉求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听到就去做。我闹不明白,大胆地问一问。”孔子说:“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7.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译文: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姑且私下把自己比为老彭。”【信息对接】下列各项是对孔子教育思想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语篇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A.

66、孔子主张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不要因为人的高下、贵贱、智愚的不同而区别对待。()B.孔子强调教学的启发诱导原则,认为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C.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即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定向培养。()D.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有关,孔子在治学上倡导“述而不作”,但实际上,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是“述而作”。()答案A项,2;B项,5;C项,6;D项,7。【依法小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67、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注】斯:就。兼人:勇于作为。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解析找出孔子回答的原话,根据题目“简要概述”的要求,在翻译原句的基础上概括。子路性格勇猛,做事有时不免轻率,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而冉有由于个性谦和,遇事往往畏缩,因此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后立刻去做。孔子用一退一进来教育弟子,以改正他们过与不及的毛病。孔子针对每个弟子不同的性格,给予不同的教育,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思想。答案三次回答:孔子告诉子

68、路不应听到某种道理就立刻去实行它,要先听听父兄的意见。孔子告诉冉有可以听到某种道理就去实行它。孔子认为冉有容易退缩,所以鼓励他进取;认为子路勇于作为,胆子太大,所以要他谨慎些。思想:此则短文生动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育思想。【参考译文】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世,(应该先听听父兄的意见,)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去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有父兄在世;冉求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听到就去做。我闹不明白,大胆地问一问。”孔子说:“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 (八)高山

69、仰止融洽的师生关系【内涵解读】“高山仰止”一章主要是领会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及其人格魅力。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为傲。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颜渊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贡对老师也相当尊敬,不能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作“数仞之墙”,同时又把孔子比作“日月”,“无得而逾”。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孔子关爱学生

70、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语篇摘译】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译文:孔子对颜渊说:“有人任用,就施展抱负;没人任用,就退隐全身。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吧!”2.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文:孔子说:“仲由那手瑟,怎么能在我这里弹呢?”学生们因此而不尊重子路。孔子又说:“仲由嘛,水平已经登堂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3.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译文:孔子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

71、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何必用牛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有地位的人学礼乐之道就会爱人,卑贱的人学礼乐之道就容易使唤。”孔子说:“弟子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跟他开玩笑罢了。”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译文:颜渊深深地感叹道:“先生的学说,越仰望越觉得高大,越钻研越觉得坚实。明明看它在前面,一下子又到了后面。先生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用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义来约束我的言行,使人想停都停不下来。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能,而他一旦有所创立

72、,又是那么高远。虽然想去追随它,但无路可走了。”5.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译文:孔子拜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他发誓说:“我要是做得不对,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6.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译文:颜渊死了。孔子去哭他,哭得异常哀痛。跟随的人说:“先生过哀了。”孔子说:“真的过哀吗?不为这样的人过哀还为谁呢?”【信息对接】下列各项是对孔门师生融洽相处情形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语篇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A.孔子十分欣赏颜渊,他的对出仕与退隐的人生态度的话,一方面显示

73、了儒家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对颜渊的高度评价。()B.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C.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有不足就指出,有成绩就表扬。()答案A项,1;B项,3、5;C项,2。【依法小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第一则材料运用的

74、修辞手法,表达了孔子探望患病学生时心情的痛苦和无奈。(2)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其理由,并作简要分析。答案(1)反复(2)第一,孔子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第二,孔子不仅希望自己的学生“博学于文”,还希望学生“约之以礼”,更难得的是对学生采取了“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参考译文】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探问他,从窗外握着他的手,说:“人就要没了,真是命啊!这个人竟得了这种病!这个人竟得了这种病!”颜渊深深地感叹道:“先生的学说,越仰望越觉得高大,越钻研越觉得坚实。明明看它在前面,一下子又到了后面。先生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用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义来约束我

75、的言行,使人想停都停不下来。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能,而他一旦有所创立,又是那么高远。虽然想去追随它,但无路可走了。”(九)沂水春风理想的礼治社会【内涵解读】“沂水春风”一章反映的主要是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沂水春风”是礼乐治国精神的体现,是国泰民安、和谐社会构想之缩影。曾点所描绘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语篇摘译】1.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译文:子路轻率急忙地回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敌军进犯,内又有饥荒发生;我来治理它,

76、等到三年,可使百姓具备勇武精神,并且明白道义。”2.“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译文:孔子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衣食丰足。至于礼乐教化,那得有待君子推行了。”3.“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译文:孔子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不是说已经能够做到下面这类事,而是说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学习。宗庙祭祀的时候,或者外交会见的场合,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4.“点!尔何如?”

77、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译文:孔子问:“曾点!你怎么样?”曾晳弹瑟(已近尾声,)瑟声渐渐稀疏下来,(听到老师叫他,)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的志向跟前面三位讲的不同。”孔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志向。”曾晳说:“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信息对接】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1)人物的语言最能体现人物的个性,孔子的四位弟子针对治国理想的表述就显示了人物的

78、不同性格: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温文尔雅而又放达洒脱;坦诚直率,但也有些鲁莽。(2)、都明白“为国以礼”的道理,但只有对此理解更深刻。他用富于诗意的表述,描绘了一幅天下太平、社会安定、民众自由快乐的“礼治”图景。答案(1)冉求公西赤曾晳子路(2)冉求公西赤曾晳曾晳【依法小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曾晳)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79、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1)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2)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曾点所描绘的春游图景,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2)子路不知谦让,本身就不符合“礼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了。【参考译文】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大几岁,不要因为我年长的缘故就不敢说话。你们平常总是说:没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子路轻率急忙地回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敌军进犯,内又有饥荒发生;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具备勇武精神,并且明白道义。”孔子微微一笑。曾晳说:“暮春时节,换季的春

80、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深深地感叹说:“我赞同曾点的志向!”(十)中庸之道深刻的哲学智慧【内涵解读】(1)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保守;“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了客观规律,都偏离了中道而走向了极端。孔子认为中道的标准应该是仁义之道

81、。强调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强调温和处事。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的,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之道。强调“权”的重要性。“权”是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2)和而不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作“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

82、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语篇摘译】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译文:子贡问道:“颛孙师和卜商谁强一些?”孔子说:“颛孙师做得过头,卜商做得不够。”子贡说:“那么颛孙师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孔子说:“君子调和而不混同,小人混同而不调和。”3.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既不亲近哪个,也不疏远哪个,

83、而是和义在一起。”4.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译文:孔子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5.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先代圣王的治道,这是最为美善的地方,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信息对接】下列各项是对“中庸之道”思想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语篇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A.“中庸之道”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

84、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B.“中庸之道”强调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C.“中庸之道”强调“权”的重要性。“权”是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D.“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义,它提倡在保持稳定下允许有不同意见,反对表面上的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处事为人。()答案A项,1;B项,3;C项,5;D项,2、4。【依法小试】阅读下面的材

85、料,完成(1)(2)题。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中庸)(1)上面两则材料体现了儒家的思想。(2)根据两则材料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上述儒家思想的认识。答案(1)中庸(2)儒家的“中庸”思想强调过犹不及、和而不流、不偏不倚等,它是儒家重要的道德实践原则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对个人修养、人际关系、家国和谐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现今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的意义。【参考译文】子贡问道:“颛孙师和卜商谁强一些?”孔子说:“颛孙师做得过头,卜商做得不够。”子贡说:“那么颛孙师强一些吗?”孔子

86、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其他文化经典思想内涵(一)孟子思想内涵1.性善理论性善理论是孟子整个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人天性就具有“不学而能”的“良能”与“不虑而知”的“良知”;人皆有同情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但是,人类这种“善性”是要呵护和培养的。因为孟子所谓的“善性”不是说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善的,而是指每个人的资质中均有善的可能和倾向。因此,性善论其实仅仅指人在本质上具有善的潜能。它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为完善的道德;否则,外来的破坏,都可能使

87、其“失其本心”。应如何培养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愿望,其次要通过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去寻找失掉了的善心。孟子还认为,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客观环境的影响。性善论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2.仁政学说孟子的仁政学说包括三大方面:(1)民本思想。这是孟子思想的精华。体现在:关注民生;顺应民心;尊重民意。(2)仁政思想:养民;利民之产;使民以时(征用百姓要不违农时);取民有制反对重赋,税率应以合理、适度为标准。(3)王道思想:要凭道德力量实行仁政,而非依仗武力统一天下;要保民而王,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要以德治国。3.道德修养学说孟子十分重视修养,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认为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

88、根本。(1)反求诸己。道德修养除了接受外部的教育外,更重要的还是依靠自己的反省和体悟:要改过迁善,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2)善养“浩然之气”。道德修养要追求“浩然正气”的崇高境界。所谓“浩然正气”,是一种非常宏大、刚健而正直的道德正气。如何蓄积这种“浩然正气”呢?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清心寡欲。(3)塑造“大丈夫”人格。这种人格是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有的人在人性与人格上都是平等的。(4)重义轻利。去利怀义,舍利取义。4.立身处世学说孟子认为立身处世要“明人伦”,以孝悌为本:对一切人的爱,要从对自己

89、亲人的爱做起,“孝悌”是仁义的根本。要真诚做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要知耻:先要有人格尊严,要堂堂正正做人;要有羞耻之心,人们才会有所作为,积极发奋。(二)荀子思想内涵1.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要达到至善,就要人为地用礼义法度来制约人之恶性。2.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人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3.礼论。认为“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为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要诉诸强制性,主张国家

90、分等级而治,尊君重法。4.教育观。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学不可以已”,是他“天人相分”的天道观及“化性起伪”的人性论的逻辑延伸。(三)老子和庄子思想内涵1.老子(1)道法自然。“道”生长万物,却无目的、无意识,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2)无为而治。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强调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3)朴素辩证法。认为天地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2.庄子(1)逍遥游。追求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不滞于物、无所依凭的绝对的

91、精神自由境界。(2)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唯有安时处顺,才能不丧失本性。(3)齐物论。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是齐一的;人们的各种观点看起来千差万别,归根结底也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四)墨子思想内涵1.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即平等与博爱,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天下人不相爱所致。“非攻”即反对侵略战争。2.天志明鬼。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百姓。“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坚信

92、鬼神其有,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3.尚同尚贤。“尚同”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施行义政。“尚贤”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或国君。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不拘出身,“官无常贵,民无终贱”。4.节用节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五)韩非子思想内涵1.性本利。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未萌”,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2.法治。主张改

93、革和施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并严格执法,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论。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国家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清除世袭贵族,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考点突破二把握2大题型,掌握解题方法题型一填空题浙江省文化经典填空题涉及两个考查层级:一是识记,二是理解。其具体的命题方式为:填充文化常识、名句、成语、内容要点(或观点)。典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

94、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礼记曲礼上)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礼记曲礼上的“贫贱而知好礼”,可以看作对论语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人名)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人名)的高度评价。解析由材料中“贫贱而知好礼”的文字,结合论语中相关的言行论述,可知第一个空格应填“孔子”,第二个空格应填“颜渊”。答案孔子颜渊【参考译文】礼,要求自我谦卑而尊重他人。即使是小商贩,也一定有值得他们尊敬的人,更何况富贵的人呢!富贵的人知道爱好礼,就能不骄傲,不奢淫;贫贱的人知道爱好礼,就

95、能心里不卑怯。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横,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却能怡然自乐,富贵却能谦逊好礼。”典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背诵篇目渔父一文中与“深则厉,浅则揭”含意相同的句子是。解析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应在理解材料所供句子意思的前提下,联系屈原渔父一文,选取其中含意相同的句子。“深则厉,浅则揭”即成语“深厉浅揭”,它是一个比喻句:水深比喻社会非常黑暗,只得听之任之;水浅比喻黑暗的程度不深,还可以使自己不受污染,便撩起衣裳,免得

96、濡湿。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便不难在渔父中找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个句子。答案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参考译文】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个人挑着草筐子从孔子门前路过,说:“这个磬敲得大有深意呀!”过了一会又说:“偏狭啊,硁硁的磬声透着固执!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洁身自好算了。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典例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

97、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材料中,孔子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了孝的三种内涵,它们分别是 、 、。解析三则材料都讲什么是孝,但各有侧重。第一则材料孔子回答樊迟问话的关键句从“生”“死”两方面强调了要以礼对待父母;第二则孔子的回答是担心父母生病;第三则材料以养犬马比较,强调养父母要“敬”,即诚心奉养父母。答案按照礼的规定对待父母担心父母生病诚心奉养父母【参考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的规定。”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询问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礼的规定。”樊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

98、要按礼的规定服侍他们;父母去世以后,要按礼的规定埋葬他们,按礼的规定祭祀他们。”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的孝道,只是说能够奉养父母。(但这样是不够的,因为)对狗或马也能做到饲养它们;如果对父母不诚心孝敬,用什么来区别孝顺与饲养呢?”【方法指导】填空据文推断“3步法”题型二简答题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对文化经典的考查,特别重视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思想观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这一点反映在简答题的命制上,即概括理解材料的思想观点、分析评价材料的思想观点两种命题方式。命题点一概括理解材料的思想观点典例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99、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中庸)概括材料中“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一句的主要观点。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如何求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清晰辨别、专注实行;第二层讲要如何做到前面所说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求学就要精进,要坚持。答案求学应精进不已、坚持不懈。【参考译文】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辨别,专注地实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

100、了,不想出一番道理来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方法指导】概括理解材料的思想观点“3步骤”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筛选原文词句。筛选原文是做好概括题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为了保证答案的简明性,题干常会对概括的重点进行必要的提示或限制。例如,典例4中“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一句就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和提示,考生据此可找出原文信息。第二步:结合文本内容,用好“综合、抽象、转化”3种方法。综合,即把文本中分散的词句筛选出来,然后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点。这一方法常见于概括出多个选段共同观点的题型。抽象,即将原文具体的人、事

101、、物条件隐去,从中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并用适当的词语替代原文。如典例4中“求学应精进不已、坚持不懈”这一观点的概括过程,首先,把“弗学”“弗问”“弗思”“弗辨”“弗行”等隐去,然后抽取出“学”“问”“思”“辨”“行”的特点,这些特点无外乎只要“学”,就要学通,不学通便不会停止,最后可用“求学应精进不已、坚持不懈”来替代原文表达。转化,即用现代汉语替代原文的文言词语。当然,转化不是翻译,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明性,一般而言,应尽量用成语(熟语)表达。第三步:扣题作答。命题点二分析评价材料的思想观点典例5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

102、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注】达:通达,会处理。专对:独立自主应对。当时在外交上常以背诵诗经章句来委婉地进行提问和回答。以:用。介然:特别专注的样子。为间:有顷,为时不久。孔子、孟子各提出了什么样的为学主张?请根据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答案孔子主张学以致用(或孔子认为,为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他要求弟子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政务、外交上。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或:孟子认为,学习要持之以恒)。他以“茅塞”为喻,告诫高子不可间断学业。【参考译文】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派他从政

103、做官,却不会处理政务;派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自主应对,背得虽然很多,又有什么用呢?”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人可以走的地方,只要专一地去走,就会成为一条路;隔些时日不去走,茅草就会将路堵塞住。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方法指导】分析评价材料的思想观点“3步流程”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时间:9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子路问成人【注】。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

104、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注】成人:全人,完美无缺的人。(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将“贤者”分为四个等级。论语选读教材中提到的人物当中和属于第一个等级。(2分)(2)对照第二则材料中孔子对“成人”的理解,第一则材料中的“贤者”能不能被称为“成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解析(1)此题注重与教材的联系。“辟世”指逃避尘世而隐居。联系论语选读教材中的人物不难找出代表人物,如长沮、桀溺等。(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对“成人”提出了两个标准:理想中的“成人”是有智慧、不贪心、勇敢、才艺兼备而又具有礼乐修养的人。现实中的“成人”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遵守诺言的人。而第一则材料中的“贤者”消

105、极避世,归隐山林,不能算作“成人”。答案(1)长沮桀溺(或接舆、荷蓧丈人、晨门、荷蒉者)(2)不能。在孔子看来,要成为“成人”,要么理智、寡欲、勇敢、有技艺、明礼乐;要么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始终不忘初心。而所谓的“贤者”,无论他处于四等中的哪一等,都是“辟”字当头,他们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是却逃避社会责任,只顾洁身自好。所以“贤者”是不能被称为“成人”的。【参考译文】孔子说:“贤人逃避恶浊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等的躲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等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言语。”子路问什么人是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孟公绰那样不贪心,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

106、才多艺,再用礼乐来成就他的文采,也就可以称为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今的所谓完美无缺的人又哪里一定能如此呢?看见利益能想到是否合乎义,见到危难敢于献身,早已约定的事不忘记去做,也就可以算是完美无缺的人了。”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1)出自第一则材料中的一个成语是。(2分)(

107、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孔子“好学”思想的理解。(4分)解析(2)关于对孔子“好学”思想的理解,可从三则材料中总结概括。第一则材料阐述的是“好学”的实质: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见贤思齐,随时修正自己的缺点。第二、三则材料阐述的是修身与好学的关系,即先修身立德,再求学求知。尤其是对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评价,是对颜回修养的高度赞扬。综上,可从两方面对三则材料进行概括总结。答案(1)食无求饱(或居无求安)(2)孔子的“好学”是指治学者立志成为君子、谋求礼治仁政之道而表现出的对学问和德性的热爱和追求,其本质意义是指个体不断自我完善的修身之学。它以仁德为本,先修身立德,再求学求知。【参考译文】孔子说

108、:“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到有德多才的人那里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不将自己的愤怒转加给别人,从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不幸短命去世了,如今再也没有这样的弟子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人。”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敬爱兄长;行为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09、”(论语学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1)儒家所谓的“礼”是建立在的基础之上的,礼的作用是。(2分)(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并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4分)解析(1)根据“唯仁者”,可以看出“礼”的基础;根据“礼之用,和为贵”,概括“礼”的作用。(2)根据关键句“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可以概括出“中立不倚”。根据关键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概括出“以和为美”。根据关键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可以概括出“实

110、行稳健主张”。答案(1)仁维护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持社会的安定(2)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主张中立不倚,行仁义之道,不能“知和而和”,即节制适度。执两用中,实行稳健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全面考察,选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宽容包容,以“和”为美,既要互爱互信,互尊互谅,又要坚持原则,不能“同而不和”。【参考译文】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先代圣王的治道,这是最为美善的地方,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

111、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舜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意。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1)两则材料中都表现出孔子“仁”道的的特点。(2分)(2)谈谈你对“出

112、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种仁道精神的看法。(4分)答案(1)爱人、恭敬(2)接见贵宾和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谨慎恭敬。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接见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谨慎,也就是说要敬。敬是出于爱心的,爱与敬既是仁的外在表现,也是仁的核心内容。与人交往,我们提倡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管理和领导百姓,我们更提倡爱护和尊重百姓,真诚地为人民服务。【参考译文】孔子接见穿丧服的人,穿着祭祀礼服的人和盲人时,即使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仲弓向老师请教如何行“仁”政。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见到贵人那样敬重人民,役使百姓要像进行大祭那样恭敬谨慎;自己不想要

113、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在诸侯国做官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也不怨天尤人。”仲弓说:“弟子虽然愚钝,但一定将您的教诲铭记在心,谨遵而行。”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熹论语集注)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注】史鱼,春秋末年卫国的大夫史鳅,字子鱼。矢:箭。蘧伯玉,春秋末年卫国大夫,为人有贤名。(1)写出论语中与“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相同的一句

114、话。(2分)(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析孔子认为蘧伯玉是君子的原因。(4分)解析(1)根据所给的句子,应从两方面进行回答,一方面,有道则仕;另一方面,无道则藏之。(2)首先要明确君子之道的三个方面,然后根据蘧伯玉的做法,分析其具备了君子中的哪个方面,所以符合孔子的君子形象。答案(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或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2)蘧伯玉能仕能藏,能进能退。蘧伯玉达权知变,具备了君子“三达德”中的“智”的品格。【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朱熹说:“聪明的人,通达事理就顺畅没有停滞,就像水,所以君子喜欢水。”孔子

115、说:“好一个刚直不屈的史鱼!政治清明像箭一样劲直,政治黑暗也像箭一样劲直。好一个君子蘧伯玉!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领收敛起来。”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1)出自上述材料中的两个成语是、。(2分)(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原则?请指出并加以评析。(4分)答案(1)举一反三不耻下问(2)启发诱导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当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

116、法克服的时候,再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参考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去教他。”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是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能谦虚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以给他文的谥号。”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117、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1)弟子规中“首孝弟”是对论语学而中章句的化用,请写出它的原句。(2分)(2)结合两则材料,试从不同角度阐释“仁”的具体内涵。(4分)解析(1)需要理解、识记论语中一些经典语句,注意默写原句的时候,“弟”的写法,“弟”为“悌”的通假字。(2)在理解、掌握材料的同时,还需要对论语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从第一则材料“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可被称为“仁”“圣”可知,仁需要施恩(爱)于百姓,“能近取譬”则是在说求仁的方法,需要推己及人。从第二则材料“首孝弟”可知,孝悌是仁的基础、根本。“泛爱众,而亲仁”则解释仁需要“爱人”。再结合

118、对论语“仁”的积累,整理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2)仁之原则:忠恕,对人竭尽全力,仁爱宽厚。仁之方法:能近取譬,推己及人。仁之根本: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仁之核心:爱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参考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人能广泛地给老百姓以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了吗?”孔子说:“这哪里是致于仁呢?那一定是达到了圣的境界了吧!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所谓仁,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要想自己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弟子规所讲的都是孔子等圣人的训导。首先要讲孝悌,其次是谨慎诚信。

119、要爱周围大众,亲近仁德贤人。尚有富余精力,就学习文化典籍。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上)【注】(n):牛车车辕与衡相连接的木销子。(yu):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斗

120、筲(sh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1)孔子认为士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其后两个层次分别是、。(2分)(2)三则材料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材料,简要说明你对儒家“信”的理解。(4分)解析(1)结合第二则材料,子贡问怎样才可称之为“士”,根据孔子的回答,“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可得出答案。(2)首先表明不矛盾的观点。(根据所学“管仲不合礼却被孔子称为仁者”“去食去兵,民无信不立与富民并不矛盾”分析)再根据材料找出“信”的内涵。由“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知“信”对人的重要性;“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可见这里

121、孔子有微词;再结合孟子观点“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不难得出人要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否则就是不问是非固执己见的小人了。答案(1)有孝悌之行言必信,行必果(2)不矛盾。“信”即守信,讲信用,“信”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信”对人的重要性。但儒家并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儒家认为人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否则就是不问是非固执己见的小人了。【参考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就像牛车没,马车没有一样,那车怎么能走呢?”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作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

122、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作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赞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算得上士呢?”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

123、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1)孔子认为,君子实践“义”的条件有:符合礼仪、。(2分)(2)孔子的“杀身成仁”应如何理解?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有何关联?(4分)解析(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阐述,实践“义”,要“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即要符合礼,要谦逊,要守信。(2)需要对原句进行简单的翻译和概括。孔子认为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很明显,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答案(1)态度谦逊有诚信(2)孔子用“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和行为方式,那就是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而孟子“舍生取义”的主张,正是对孔子“杀身成仁”思想的

124、进一步阐明。【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根本,按照礼来实践它,用谦逊的态度谈论它,靠诚信来成全它。这才是君子啊!”孔子说:“志士仁人,绝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生命来成全仁道。”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耕柱)(1)根据材料,我们可以概括出孔子的义利观是;墨子的义利观是。(2分)(2)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你怎么评

125、价孔子、墨子的义利观?(4分)解析(1)先找准关键词句“君子喻于义”“富而可求”“利民”“利人”“义,天下之良宝”,再联系孔子、墨子的语句进行分析提炼即可。(2)孔子“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对于当代社会的借鉴作用就是守法致富,不要见义忘利,更不能违法牟利。墨子的观点是义利并举,首先让我们肯定“利人”是至善的标准,另一方面,仅仅利人是不够的,需要在义与利之间取得平衡,“义”是必要的手段。答案(1)孔子不反对富贵,但强调义的重要,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墨子以利人、利民为义,主张义与利统一,义利并举。(2)孔子的义利观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守法致富,在义与利矛盾时要先义后利,重义轻利;防止见义忘利,违法牟取

126、暴利。在今天,墨子的义利观有借鉴作用,既肯定“利人”为至善的标准,维护了道德原则的尊严;又把“义”看成是达到“利人”“利天下”的手段。不能简单地重义轻利,也不要极端追求功利。【参考译文】君子懂得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小利。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顺从我的爱好。良宝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它们可以使人得到利益。现在用义在国家施政,人口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得到治理,社稷必然安定。良宝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它们能利人民,而义可以使人民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的良宝。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君子之于天下

127、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1)从以上材料看,判断一个人品行高低乃至是否该杀的基本依据并不是他人的评价,而是。(不超过4个字)(2分)(2)为什么孔子和孟子都强调“察”?怎样“

128、察”?请根据材料回答。(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必察焉”“勿听”“然后察之”可以得出结论。(2)第一问从“察人”的原因入手,第二问从“察人”的做法入手,均要求结合材料回答。答案(1)客观事实(2)原因:我们判断一个人容易被表象蒙蔽,也容易跟风评价。我们评价他人往往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做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以他人的言行是否合乎义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既不亲近哪个,也不疏远哪个,而是和义在一起。”孔子说:“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

129、”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不如一乡中的好人喜欢他,一乡中的坏人厌恶他。”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左右侍臣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然后考察他;发现他确实可杀,然后杀掉他。所以说,这是全国的人杀掉他的。这样,才可以做百姓的父母官。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韩非

130、子二柄)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公孙龙指物论)(1)第一、三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别是指和。(2分)(2)分析第一、二两则材料中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不同见解。(4分)解析(1)根据句意,第一则材料中的“名”应作动词,译为“定名分、定名号”;第三则材料中的“名”应作名词,译为“名称”。(2)首先要整体理解两则材料的意思,再分别分析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认识:孔子侧重言语,强调言语要行得通;韩非子强调行动,主张言行一致。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答案(1)确定名号名称(2)孔子侧重言,强调言要行得通:认为不能马虎对待自己的言语,要能够说得清相应的名分,说出来

131、还一定要行得通。韩非子侧重行,通过考察行是否和言统一来进行赏罚:认为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参考译文】孔子说:“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号,一定有理由可以说出来,说出来的话一定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从不马虎的。”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世界上之所以没有独立存在的物的属性,是因为物有各自的名称,而物的名称并不反映物的具体属性。1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子曰:“唯

132、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里仁)(1)第一则文字中的“忠”“恕”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说明。(2分)(2)孔子一方面强调仁者爱人,强调忠恕之道,一方面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要“以直报怨”,这是否自相矛盾?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解析(1)尽己之力待人,曰忠;推己之心及人,曰恕。离开人事、人情而把孔子的道神秘化,形而上的,就不是孔子的道了。(2)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孔子的思想分析。“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直”的解释偏向“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

133、伤害自己的人。孔子认为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是非恩怨要分明,孔子所说的仁爱宽容是有是非原则的。答案(1)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不矛盾。孔子认为仁者具有最高美德,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明辨善恶。孔子还认为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是非恩怨要分明,孔子所说的仁爱宽容是有是非原则的。我们应该正确地爱,不能正确地爱,等于不爱,或者实行了爱,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公正地对待怨,毫无原则的宽容,是纵容,反而会害了别人,这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考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用一个基本观念

134、贯穿着。”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先生的学说,不过忠恕二字罢了。”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喜爱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厌恶某人。”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1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1)上述材料强调了儒家“中庸之道”中_的内涵。(不得抄用原文,不超过5个字)(2分)(2)孔子为什

135、么对“乡愿”(即文中的“乡原”)深恶痛绝?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解析(1)上述材料强调了儒家“中庸之道”的内涵,结合“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等分析可知,强调的是准则、原则。(2)这里涉及对“乡愿”概念的理解和他们对道德的负面影响。“乡愿”之人有一定的迷惑性,让人分辨不清是非,但最主要的还是对道德原则的损害。答这道题时需要认真审视。答案(1)讲究原则(2)“乡愿”是指那些看似忠厚、中正,实际上却没有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万不可妥协的。乡愿没有原则,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似乎很有道德,实则似是而非,

136、是伪君子,所以孔子对乡愿极为反感。如在生活中的好好先生,他们在生活矛盾中看似谁都不得罪,其实是无是非,少原则。【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既不亲近哪个,也不疏远哪个,而是和义在一起。”孔子说:“所谓乡愿(指没有真是非的人),是败坏道德的人。”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论语述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2)上面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有何相通之处?(4分)答案(1)曲肱而枕之于我如浮云(2)两者都主张过朴素的生活,安贫乐道。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会让人丧失本性,我们不应痴迷于物欲,简单就是幸福。【参考译文】孔子说:“吃粗饭,喝凉水,把胳膊弯起来当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了。不守道义却有钱有势,这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般。”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内心狂热;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求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质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