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综合仿真模拟测试题(三)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题(本大题11小题,共33分。19题,每题3分,10、11题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带一路”既是经济发展之路,也是文化复兴之路,它用文化将历史与现在、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减少了不同文明间的隔冲突,从而为沿线各国长期的合作与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推动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互学互鉴、交流交融创造了难得的条件。建设“一带一路”、坚持文化先行的理念日益成为沿线各国的共识,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正不断彰显。1.下列填入文
2、中处的文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赫B.阖C.核D.阂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使用正确的一项()A.ynzhnB.ynznC.rnzhnD.rnzn3.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逗号B.句号C.分号D.叹号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既承继了这样珍贵的一件历史遗产,我们岂可随便把它!斯摩棱斯克的古城墙,被称为“俄罗斯的颈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了损害,当地人民百般爱护地把它。不唯如此,假使国防上有时,城墙上面即可利用为良好的高射炮阵地。A.毁掉修复必需B.毁坏修复必需C.毁坏修补必须D.毁掉修补必须5.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3、一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施行以来,旅游骗局仍然层出不穷。可见我国法律虽日渐健全,但不少法律仍处于休眠状态。一大原因即是执法者缺乏执法动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执法过程中,拈轻怕重,偷懒耍滑,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思维;另一方面,执法者与执法对象存有不绝如缕的利益勾连,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A.层出不穷B.拈轻怕重C.不绝如缕D.睁一只眼闭一只眼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数据显示,春节联欢晚会上,“微信摇一摇”互动总次数超过110亿次 以上。B.对待不断涌现的网络热词,我们既要有开放的胸怀,也需要多点理性的 鉴别。C.由于作息时间不断变动,使得员工们的生活节奏被打
4、乱了,不少人难以 适应。D.能否及时有效地奖励善行传递正能量,是推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重要环节。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置身江南,漫步在光滑如镜的青石板上,江南的柔情就在你的脚下。B.在阴雨天里,雨滴落在青黑的瓦上,绽开了瓣儿,像是慢镜头,格外柔美。C.独自醉眼看光景时明时暗,感觉自己就是泡在酒糟里,浑身没有一点儿力气,轻盈得似要飘起来一般。D.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8.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
5、“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9.根据文意,下面这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历史的经验证明:越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发激励,越发显示出它的战斗锋芒。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于招宝山、戚家山。爬上招宝山,踏进威远城,站在城墙上,遥望四周,不觉中,我陷入沉思。在抗倭时期,名将戚继光镇守镇海,鏖战甬江南北;当年为抗击倭寇而动员军队建造城池,以及在中法战争、抗日战争时的作战场面仿佛又呈现在我的眼前。鸦片战争
6、时期,民族英雄林则徐与裕谦亲自督战,血战英军;A.B.C.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1 题。 相比以“狗血”话题为宣传噱头并以收视率为商业目的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以孙家两兄弟为中心的众多鲜活形象,讲述了人物间朴实真诚的情感经历和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该剧以其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感,将城乡的发展历史真实地体现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该剧用直接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当代农村的生活百态,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用沉稳的故事节奏为观众提供了一片能够平心静气调慢节奏的净土,在喧嚣的电视圈中给观众表达了一剂强有力的镇定剂。10.文中的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进行修改。(3分)该句是:
7、语病修改: 11.根据该段文字,请分条概括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受到好评的原因。 (3分)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詹鼎传明方孝孺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
8、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简
9、牍满前,须臾而决。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选自逊志斋集,有删
10、改)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舍县之大家舍:寄居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C.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迎接D.属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1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转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成为吴氏诸子的 老师。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
11、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 权威。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15.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译文: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617题。(9分)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
12、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6.“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词谈谈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3分)17.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具体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6小题,共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13、921题。(9分)意境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诗歌与绘画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的两岸。人们常说“诗画同源”“诗画一家”“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足见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美的诗篇,从最古老的诗经,到两晋的山水田园诗,再至唐诗宋词,数不胜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第一句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既可以为诗又可以为画,既可以为山水、为人物,亦可以为花鸟,这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的最早的实据。但从接受的艺术感官和心理功能来说,绘画是视觉艺术,通过眼睛就可以直接掌握,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而诗歌则是听觉艺术,不是仅凭感官就能一下子掌握的,它需要由记忆和想
14、象来共同完成。诗有诗的语言,画有画的语言。诗歌有音韵美,而绘画有笔墨美。诗用文字来表达社会和人类的活动,画用笔墨来再现或者升华物象给予艺术家的感受。诗人与读者的交流是在一个意象的空间里完成的。诗人描绘的是一个设计的世界,但是读者感受到的分明是一次似曾相识的心灵律动。作为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意境,是我国诗词与绘画中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与物境、情境并提,“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
15、,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将“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界”与“写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表现为“情景相生”,而无我之境则是“物我相冥”。情景相生主要表现为情以我在,以情着物;物我相冥主要表现为物因我宜,异体相通。在绘画与诗歌中,王维并臻同一高度,是为情景相生的有我之境;王国维论“无我之境”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证。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但是画家们热衷
16、表现的题材,也是诗人和画家理想的人生境界。意境打通了诗歌与绘画的关节,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就像宋代画院的考试题一样,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难倒了多少考生,而马蹄周围画出几只飞舞的彩蝶,“香”的意境便跃然纸上19.下列对“意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与绘画有着亲密的关系,是因为它们都有意境,诗经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最早的实据。B.“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是与物境、情境并提的诗词必有的“三境”之一。C.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表现为“情景相生”,即“有境界”;“无我之境”则是“物我相冥”,即“无境界”。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17、山”属于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而王维的情景相生的诗歌与绘画属于“有我之境”。20.关于“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人们常说的“诗画同源”“诗画一家”“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表明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而这种关系的连接点就是意境。B.诗歌有音韵美,绘画有笔墨美。尽管它们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并诉诸不同的感觉器官,但意境的营造却将它们紧密地连接起来。C.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境同时存在于我国诗词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之中,成为诗歌与绘画的唯一连接点。D.以“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句作画,在马蹄周围画出几只飞舞的彩蝶,就能表现出“香”的意境,这充分证明了意
18、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绘画是视觉艺术,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因而境界狭窄;诗歌是听觉艺术,需要由记忆和想象来共同完成,因而境界开阔。B.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无论是“有境界”还是“无境界”,“造境界”还是“写境界”,“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属于意境。C.“情景相生”和“物我相冥”是两种不同的意境,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在绘画与诗歌中均能得以体现。D.诗是文字的艺术,画是笔墨的艺术。它们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的两岸,诗歌和绘画都需要意境的营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14分)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美图维亚
19、博尔顿从前,有一位非常富有的人,名叫法尔博斯。尽管他非常富有,但他却很痛苦。他用尽一切办法,想抚平自己的痛苦。他去看医生,但他们全都说他气壮如牛。他去玩音乐,玩各种运动,尽情跳舞,去旅游,甚至尝试冥想,但这一切似乎全都没用,他仍然很无聊,很郁闷。无奈之下,他向一位智者求教。“你的问题,”智者说,“是因为你从未做过慈善。你完全是为自己而活所以你会痛苦。如果你要快乐,那就去帮助他人吧。”这是他从未想到过的!他可以做慈善,然后就可以摆脱忧郁。他带着新希望离开了智者。但是,他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那些看起来贫穷的人给他的感觉是他们并不真的贫穷。他相信,一定有很多人真的需要钱,但他们并没有表露出来。他不
20、可能就这么把钱给每一个人,如果把钱给了那些不该给的人,那根本就不是做慈善。于是,他有了一个主意:他把钱给那些已经绝望了的人。他认为,这种人才真的贫穷。他开始到那些可以找到不幸的人的地方:医院、孤儿院、监狱、酒吧和贫民区。但他根本无法成功。他见了有困难的人、有疾病的人、有债务的人、有对手的人,他见了无家可归的人、身无分文的人、失业的人、无助的人,但却没有觅到绝望了的人。他感到越来越绝望了。有一天,当他在一条小巷中行走的时候,他听到了从垃圾场方向传过来的呻吟。他立即朝那个方向走过去。垃圾堆上坐着一名男子,他衣衫褴褛,浑身疖子,不停地呻吟,仿佛这就是他的工作。“你怎么了?”法尔博斯急切地问道。“哎呀
21、,不要问了。”男子回答,他双手抱着头,来回摇晃,“我失去了一切!哦!我的钱,我的工作,我的房子,朋友,家人,所有的一切!现在我又长了这么多疖子!哎呀!”“告诉我,”富翁激动地问,“你还有希望吗?”“希望?”他回答,“你说的希望是指什么?”“你知道的,”富翁说,“希望事情会变好。”“当然!”穷人睁大眼睛看着他回答,“只要我还在大地之上,而不是大地在我之上,我就有希望。进坟场就没希望了!你在寻找无望?到坟场去吧。”此时,法尔博斯真的是绝望了。难道他注定要痛苦一生吗?他就没有办法把钱捐出去吗?突然,有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他可以采纳这个人的建议!他可以到坟场,把钱放在那里。他知道这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做
22、法,而且也不是真正地做慈善。但至少这是给予!而且,钱肯定不会落入不对的人手中。于是,当天晚上半夜,他带着一麻包钱和一把铁锹,悄悄地潜入当地一处墓地,随便挑了一座坟墓,挖了一个洞,把钱扔进去,用泥土覆盖好,然后跟进来时那样悄悄地离开。他一回到家,立即就感觉好受多了,仿佛一块压在他心头上的石头被取下来了。他终于开心了!一眨眼,两年过去了,法尔博斯几乎忘记了坟场这件事。但是,造化弄人,此时,他的命运轮盘朝着厄运方向旋转了他生意大不如前。五年后,他已近乎破产,迫切需要一笔现金。竟然,他想起了那笔埋了的钱。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了。当晚,他带着同一把铁锹和同一个麻包,再次悄悄地潜入同一处墓地,找到了他埋钱的那
23、座坟墓,好了,再过几分钟他就 可以“举起手来!”他身后一声厉喊,“举起手,别放下!警察!”法尔博斯的膝盖开始颤抖,他几乎被吓得摔倒。“现在慢慢转身。”又一声厉喊。他转过身子,看到一位警察,用一支巨大的枪对着他。“抢劫死人,哦?你真低贱!”警察说,然后给法尔博斯戴上手铐。他想解释,但他颤抖得很厉害,已经无法自控,只能说出“不是但是我只是”。几分钟后,他就被送去坐牢了。一个星期之后,唯一能够让他感到安慰的,是数年前那位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所说的那句话:“只要我还在大地之上,而不是大地在我之上,我就有希望”那位警官出庭作证。“法官大人,我是在犯罪现场抓住他的。他当时用一把铁锹在挖,在坟场中挖,想盗窃死
24、人的财物!他甚至还带来了那个麻包,用来装金银等财物。”“你有什么要为自己辩护的吗,法尔博斯先生?”法官转向他问道。“法官大人,事情不是这样的。你知道吗,几年前,我把一些钱埋在那里了,因为我那时在寻找没有希望的人。也就是说,我得做慈善,因为有位智者叫我那样做,所以我就去寻找这种人”法尔博斯看看法官,想知道自己所说的是否有用。“好,接着说。”法官说。法尔博斯接着说:“嗯,我在垃圾场遇到了一位男子,他浑身长满疖子,是他让我去坟场的。于是我就去了,并把钱埋在了那里,而现在我需要把它们取回来。”“你相信这话吗?!”警察惊讶地叫起来。“请原谅,法官大人,这是我听到的最疯狂最混乱的谎言!”“是的,我相信他的
25、话,”法官强调说,“这个人说的是真话,把他释放了,他是无辜的。”“什么,法官大人?”警察说,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说把他释放了。立即释放。”法尔博斯先生回到大街上之后,迷惑不解的他努力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他沉浸于意想不到的自由的喜悦之中时,好像有什么在他脑后不停地唠叨。那个法官,他以前见过他吗?他记得,自己应该是在哪个地方见过这副 脸面(选自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有删改)2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头写法尔博斯富有却很痛苦,他用尽一切办法想摆脱痛苦,为后文他不停地寻找方法埋下伏笔。B.智者是想让法尔博斯明白:人只为自己而活是没有意
26、义的,而且这样没有意义的生活正是法尔博斯痛苦的根源。C.法尔博斯始终没有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直到把钱埋进坟场,他才感觉好受多了,他终于开心了。D.作者写了法尔博斯想方设法做慈善及后来被误当小偷却又被法官释放的奇特经历,并借此表达好人终得好报的主题。23.小说的情节设置巧妙,运用了多种手法,请找出两种,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24.“只要我还在大地之上,而不是大地在我之上,我就有希望”,这句话既是理解人物形象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四、写作(本大题1小题,共60分)。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1998年,抗洪救险,我们众志成城,齐退浩洋
27、;2003年,抗击非典,我们众志成城,同抗疫潮;2008年,汶川地震,我们众志成城,并赴国难;2020年,新冠肺炎,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众志成城”,简单的一个词,却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蕴藏着多少磅礴的力量。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宣讲对“众志成城”的思考和认识。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依据句意“减少了不同文明间的隔冲突”,此处强调彼此间的“间隔”,而选项中“赫、阖、核、阂”四个字,只有“阂”跟“隔”搭配,才指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或是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彼此之间有间隔,又指阻隔
28、、隔绝。2.C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方法记忆。“交融”,形容事物的交汇融合。“融”应读作“rn”。“彰显”,是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的意思。“彰”应读作“zhn”。3.A回归原文结合语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并不能单独成句,只是一大句话中的一个部分,所以只能用句中点号,排除B、D两项;并且与后文“减少了不同文明间的隔冲突,从而为沿线各国长期的合作与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推动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互学互鉴、交流交融创造了难得的条件”不是并
29、列关系,不需要用分号,排除C项。4.A“毁掉”与“毁坏”的语意,前者破坏的程度较后者强。由语意知,选“毁掉”。修复:通过维修使之恢复;“修补”没有“恢复”之意。故选“修复”。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由语境可知,选“必需”。5.CA项,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B项,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C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与句意不符,这里应该用“千丝万缕”。D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见装作没看见,比喻对出现的问题容忍迁就,不加干预。6.BA项,成分赘余,“超过”“以上”删掉一
30、个。C项,缺少主语,“由于”“使得”删掉一个。D项,两面对一面,删掉“能否”或在“推进”前加上“能否”。7.CC项是用联想和想象,引发自己的独特感受。8.CA项,“否则后果自负”有些生硬。B项,“积点德吧”有点不留情面。D项,“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B通读这几个语句,找到起始句,它应该是这几个句子的总领句,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确定为起始句,而其他几句应该都是有衔接的;接下来应该找到具体写回忆的句子,那应该是;然后应该是进一步的描述,找到,然后是推进到近代,找到,再推进到;最后评价。10.解析:“在喧嚣的电视圈中给观众表达了一剂强有力的镇定剂”,这句话的主干是“表达了镇定剂”,动宾搭配不当
31、,“镇定剂”应是“注入”。答案:将“表达”改为“注入”。11.解析:首先审题,题干的要求是“分条概括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受到好评的原因”,然后分析材料,找到答题的区域;材料共有三句话,一般来说,应有三点,基本上是一句话一点。分析时要提炼每句话的重点信息。答案:原因:人物形象鲜活;历史感厚重(真实体现城乡发展历史);叙事风格直接,故事节奏沉稳。12.C通过文章第一段中“未数年其师去”可知“师儒”不是“临时来访的客人”,而是“请来的老师”,所以“延”应为“延请,聘请”的意思。13.CA项,介词,跟;连词,和。B项,连词,而;介词,用,拿。C项,都是助词,构成“所+动词”结构的名词性短语。D项,代词,代
32、指詹鼎;语气副词,表揣测。14.D根据末段中的“以鼎才不可使外也”,可知吏部“让詹鼎担任河南行省郎中的请命”被丞相否决。因此该项中詹鼎曾经担任过“河南行省郎中”的表述是错误的。15.(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2)皇上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参考译文:詹鼎,字国器,台州宁海人。他们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寄居在本县豪富之家。本县豪富之家要数吴氏最豪贵,就寄居在他家,(并在那里)生下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游,只爱上学馆,听人读书
33、,回到家,就能复述诸生所诵读的内容。吴氏爱他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到学馆读书。詹鼎高兴极了,他的父亲唯独不应允,骂道:“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但詹鼎常常独自学习,夜晚就在饼灶之下,诵读不止。他的父亲见他的志向不改变,就送他去读书了。一年之后,(詹鼎)尽能通晓他的老师之所学,老师辞去了。那时吴家聘请儒学老师教授自己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家也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样抚育,让他学习。不到几年,吴氏子弟的学问无人能与詹鼎相比。老师辞别离开,詹鼎于是就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元末,方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节制他,不得不授予他很高
34、的官位。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选置人才为己所用,方国珍听说詹鼎有才华,就用计把他捉来。詹鼎被捉来后,没有办法,就替方国珍做事,做了他的府都事,有廉洁的名声。方国珍的弟弟担任平章事,有人犯法,交付詹鼎治罪,詹鼎就依法判了罪。平章事的妻子受了贿赂,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判决没有应允,说:“现在方国珍想要做大事,应该用天下贤能的人,应该完全遵守法令,怎么能让妇人干预呢?”没听从她的求情。平章事的妻子非常愤怒,就诬告詹鼎,把詹鼎关进了监牢,半年后才被释放出来。(他)后来再次被起用,管理上虞这个地方。上虞和伪吴王张士诚的地盘相互交错接壤,高级的军官、官吏很多,他们认为詹鼎是读书人,不熟悉边防事务,屡次怠慢
35、不守约定。詹鼎在庭中集合众官员,拉一驿丞上来,责备他不奉公守法,斩杀了他。在庭中的众官员都吓得两腿打战,跪倒请罪,直到膝盖弯曲得太久不能站起,才算结束。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在陈说事情的时候,也都长跪着禀报,不敢抬头看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即使公文铺满了面前的公案,一会儿就完成了。至正末年,我朝(明朝)军队进攻到了庆元城下。方国珍害怕,就乘大船逃到海上。皇上大怒,打算派兵诛杀他。方国珍(走投无路)无计可施,詹鼎就替他写了表章谢罪,言辞谦恭而软中有硬。皇上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就召方国珍入见,封为右丞,詹鼎也被召至京师。
36、当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建议詹鼎任职。丞相说:“我和他一同做事,(知道)凭詹鼎的才能不能让他到朝外任职。”过了半年,被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后来)又改任刑部郎中、刑部佐僚。任期未完,主管官员奏请任免刑部属官。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胜过一百个人。”他的才能被称赞到如此地步。詹鼎在职时,一直是以宽仁执行法令,没有令人生畏的威名,人们都乐于詹鼎的不苛刻。碰到大都督府受贿,任命官吏。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赃款。御史审问詹鼎,詹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时,可能有受贿的事,自己实在不知情啊。御史说:“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气的人。”最终处死了詹鼎等一百余人。16.解析:在答题时,要从词句中找到引起
37、“好梦频惊”的关键词,在反复品读理解词的大意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并进行概括即可。如“时光只解催人老”可以从青春时光流逝的角度和容颜易老的角度来概括原因。“恨”字表现了词人离别思念的痛楚,所以可从离别思念的角度概括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一个“急”字,表现了西风骤起引起的惊梦,“雁一声”可以从大雁声声的角度来概括“好梦频惊”的原因。答案:因时光的流逝而惊梦。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17.解析: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达技巧的运用。如一个“催”字,就把时
38、光人格化了,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一个“雁”字让人联想到了大雁南飞的情境,由此联想到了雁归人未归,来衬托词人的思念之情。在赏析时,还要找出描写的意象,分析其渲染的气氛,如“西风”“淡月”“雁声”都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烘托了词人的悲伤、离别之苦,即借景抒情。答案: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18.(1)同是天涯沦落
39、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4)层林尽染百舸争流19.DA项,诗经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中有画”的最早的实据;B项,“诗词必有的三境之一”无中生有;C项,“有我之境”即“有境界”,“无我之境”即“无境界”错误,从文中看不出其对应关系。20.C“成为诗歌与绘画的唯一连接点”错误,原文中说“作为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并没有说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唯一”连接点。21.A绘画“境界狭窄”,诗歌“境界开阔”无中生有。22.D“表达好人终得好报的主题”错误,小说的主题是人只要活着就应该对未来抱有希望,并为之努力。
40、23.解析:小说的情节有多次转折,富有戏剧效果。比如,先前坐在垃圾堆上一无所有的男人最后成了法官,而主人公法尔博斯由富有到“生意大不如前”,还差点面临牢狱之灾。小说的情节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主人公遇到的那个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最后成了审判他的法官。人人都以为法尔博斯会坐牢时,法官却宣布将其当庭释放,因为法官认出了法尔博斯。而这样的情节又设置了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另外,无论是主人公法尔博斯还是先前那个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他们的命运都发生了逆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能从其中选出两种手法作答即可。答案:突转。小说的情节多次发生突转。如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后来成了法官,法尔博斯先
41、前富有后来却濒临破产,法尔博斯被逮捕却在审判时被无罪释放。这样让人物命运和心理发生陡然变化的安排,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巧合。法尔博斯遇到的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正是后来审判自己的那个法官,这样的情节设置,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悬念。法尔博斯被审判时,人们都以为法官会对他定罪,可法官却宣布将其当庭释放,制造悬念,使读者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结尾暗示法官就是那个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使情节布局更加紧凑,引人入胜。对比。小说在情节上有多处对比: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先前落魄,后来当上法官;法尔博斯先前富有,后来近乎破产。这些对比突出了人物命运和心理的巨大变化,体现了小说的主旨。24.解析:解答此类题目
42、,首先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的本意,其次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含意,然后根据句子的特点理解它在人物和主题方面的作用。这句话是主人公法尔博斯看到的那个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说的,意思是,只要人还活着,就有希望,而恰恰是这句话表现了小说的主旨。答案:人物形象层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对小说中两个重要人物形象的表达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一次是出自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之口,表现了那个男人虽濒临绝望却仍对生活抱有希望的积极心态。第二次是数年后法尔博斯在入狱一周后想起这句话,表现出法尔博斯被误抓之后仍然不放弃希望的信念。小说主旨层面:这句话的内涵是人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这正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人只要活着就应
43、该对未来抱有希望,并为之努力;人无论贫富贵贱顺逆,都应抱有希望。25.试题分析演讲稿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其范畴也无外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范畴内容”来构思写作。“材料所给的内容是“众志成城”的“含意内容”。即:众志成城,齐退浩洋;众志成城,同抗疫潮;众志成城,并赴国难;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它表面上给的是四个时间(背景),四件事,其实,“齐退浩洋;同抗疫潮;并赴国难;共克时艰”的“含意内容”,完全可以作为四个分论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一个中心论点统领这四个分论点。参考立意众志成城,凝聚伟大的中国力量;众志成城,彰显人民的壮志豪情;众志成城,弘扬民族的守望
44、相助。范文示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往年春节,画面是万家团圆、外出游玩、欢乐过年。但是这个鼠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让轻松的生活紧张起来。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三句话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最新防控的举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速蔓延,使疫情防控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发现确诊病例之后,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发布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击新冠病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开不得半点玩笑,容不得半点侥幸,也来不得半点疏忽。治疗感染者、切断传染源、排查密切接触者、做好
45、自我防护在疫情防控的一盘棋中,任何力量都要尽锐出战,任何环节都不容麻痹大意。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抗击新冠疫情,不仅是武汉一地的“战役”,更是一场全国性的“战役”;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役”,更是一场全民的“战役”。面对严峻形势,医疗人员加班加点奋战在防控一线,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加强重点地区和关键地方疫情防控,落实属地责任,关闭活禽市场,取消春节文化活动,封闭人流多的景点,严把车站等体温筛检关口,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面对新冠病毒这个狡猾、凶狠的敌人,很多人自觉加入到抗击疫情的战争当中去。关停饭店,关闭网吧,尽量不出门,坚决不聚会,外出戴口罩,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多锻炼、常通风
46、。但是也有一些人,为了博取眼球,在网络上制造、传播谣言,营造恐怖氛围,不帮忙反添乱,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更影响社会秩序。散布疫情谣言和不实信息的网民,已经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希望广大网民不要步他们的后尘,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大家团结一心,相互关爱,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如果说春节前,我们对新冠病毒危害之大还存在各种不确定、未知的因素的话,那么现在,一切怀疑、犹豫、懈怠、迟缓,就已经是极不合时宜了。“一级响应”,就是“一级战备”,就是最充分的战争动员,这标志着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已进入最高等级,除了取胜,我们已别无退路。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我们坚信,17年前我们能战胜非典,今天我们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也能战胜新冠病毒,打赢防控疫情这场攻坚战。你我幸福,山河无恙!众志成城,中国必赢!复兴中学一中学生202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