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阅读一、2021岳阳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塞下曲四首(其一)李 益蕃州部落能结束【注】,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注】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1.诗人对军中将士有什么情感?(2分)答案1.【答案示例】对满怀豪情的军中将士充满了赞美之情。(2分)2.“牧马群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2分)答案2.【答案示例】“绿”用得很好,“绿”字不仅写出了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2分)【诗歌鉴赏】这是一首抒发将士豪情的边塞诗。此诗写景空阔壮丽,风光宜人,没有丝毫的哀怨之情。前两句言驻守黄河河套的
2、将士,善于戎装打扮,驰骋河曲,朝暮训练。后两句描写景物,在于展现将士活动的广阔背景。高天空旷,群雁飞翔,悲壮的燕歌飘荡在原野上;原野碧绿,成群的牧马在奔跑和嘶鸣。这是一幅高远、空阔、壮美的画面,展示了塞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此诗雄浑壮阔、豪情奔放,颇有盛唐气象。二、2021福建省厦门市质量检测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启行。其戚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
3、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选自清稗类钞忠荩类,有删改)【注】松江千总:清代驻守松江的武官。衅:祸端,事端。尼:阻止。趣:催促。勖:勉励。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闻讯 ()(2)既至吴淞()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朗读停顿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B.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C.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D.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答案3.【答
4、案示例】(1)听到(2)到(每空1分)4.B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朗读停顿要依据语法结构和句子的意思,停顿后不能使句子产生歧义或意思被割裂。“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其后可停顿;后半句主谓间可停顿,即在“弹丸”后断开。据此,可知答案选B。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2分)(2)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3分)答案5.(1)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2分。关键词:军事、方)(2)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它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3分。关键词:焉、食、而)6.文章中钱金玉的爱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
5、括。(4分)答案6.【答案示例】放弃休假,主动奔赴战场;和士兵一起行动,积极勉励士兵顽强抵抗;奋勇指挥战斗,受伤不退;以身殉国。(每点1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人物形象的分析。作答时,要结合原文,人物形象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应该从文中找到相应依据,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由“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启行”可知钱金玉放弃休假,主动奔赴战场。由“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可知,他和士兵一起行动,积极勉励士兵顽强抵抗。由“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可知,他奋勇指挥战斗,受伤不退。由“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可知,他以身殉国。【参考译文】钱金玉官任松江的千总,性情果敢刚毅
6、,崇尚廉洁的气节。道光壬寅年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你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你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等到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集中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仍然没有后退一步。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它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他的左胸,于是他就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不停地大声呼喊“卖国贼害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