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分层作业 十二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展现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图服饰的特点是()A.等级分明B.坚持传统C.全盘西化D.中西合璧【解析】选D。中山装体现中西合璧的特点,故选D。2.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服饰变革凸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社会制度的变迁B.审美观念的变化C.物质生活的改善D.大众传媒的推动【解析】
2、选A。根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时期,我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因此这一时期服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制度的变迁,故A正确;审美观念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改善及大众传媒的推动都是在社会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发挥作用,都不是最主要因素,故排除B、C、D。3.竹枝词京华咏俗写道:“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这种情况表明()A.西方服饰开始传入中国B.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C.新式服饰体现等级观念D.洋装普遍取代传统服饰【解析】选B。由题干关键信息“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可知这体现了民间服饰受到西方的影响。4.促进了近代中国“断发放足”习俗变迁的是()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
3、辛亥革命D.土地革命【解析】选C。辛亥革命促进了近代中国“断发放足”的习俗变迁,故选C。【补偿训练】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真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解析】选D。“婚姻自由”是一种时尚,但还没有普及,所以普遍时尚有夸大的成分,不准确,A错误;材料与“民生主义”没有直接的关系,B排除;材料中没有强调“婚俗中西合璧”,而是体现了对新式婚嫁习俗的赞美,对旧俗的抨击,所以C错误,D正确。5.许金城民国野
4、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据此可见()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革新与传统思想并存C.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D.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解析】选B。材料中“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表明革新思想,“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表明传统思想,故B正确。6.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A.报纸B.广播C.电影D.电视【解析】选C。报纸与材料“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
5、一样”不符,故A错误;广播只是听,与材料“亲眼得见一样”不符,故B错误;电影艺术与材料描述相符,故C正确;电视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问世,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16分)7.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互动,引发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民国成立后,要求废除满式的官服顶戴,以新礼服代替旧式官服。“民国新建,亟应规定服制,以期整齐划一”不分级别的高低,也不分地区和民族的差异,凡在国家任职的官员,一概统一着装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服装形制已不按职位、身份来加以区别,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给以区分。譬如在1912 年
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公布的男子礼服服制中明确规定: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西式服装在男子的礼服中占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从制度上确立了西方服饰文化在中国服饰领域的地位。 竺小恩中国近代服饰变革与古代服饰变革之比较 依据材料分析民国成立后礼服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所学分析变化原因。 【解析】第一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联系该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等变动回答。答案:变化: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西式服装占重要地位。 原因:中华民国建立,政府提倡;西方文化的影响。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
7、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导致这种变化的外部因素是()A.社会政局的更替B.科学技术的发展C.西方文化的传入D.民国政府的推动【解析】选C。西方建筑样式的出现,是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的结果,故选C。2.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元化【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在西方文明和社会变革影响下,中国服饰的多元化,故选D。3.西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
8、,壮于观瞻”,民国初年流行起来。这表明西服的流行是因为()A.生活方式的变化 B.自由思想的传入C.西方文化的入侵 D.政治人物的倡导【解析】选A。解读题意,可知西服流行是由于“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生活需要,A符合题意,故A正确;B、C、D也是西服流行的原因,但与题意不符,故B、C、D错误。4.下图中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处成立于19世纪60年代,这一年代处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选A。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企业,翻译处属于江南制造总局,处于洋务运动时期,故选A。5.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子于武
9、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子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A.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B.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C.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D.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解析】选B。孙中山剪辫子表明他要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袁世凯割辫子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说明他为了夺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假装共和,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说明辜鸿铭的思想里还有封建意识,故B正确。【补偿训练】当时人们流传着:“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一时间,剪辫浪潮席卷大江南北。此事发生在()
10、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选C。据材料“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民心,民国政府推行移风易俗措施,一时间,剪辫浪潮席卷大江南北,故C正确。6.辛亥革命时期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习俗改良是()A.断发易服B.婚丧仪式简化C.穿着洋装D.白话文风行【解析】选A。辛亥革命时期断发易服具有革命色彩,故A正确;婚丧仪式的简化没有反清革命色彩,故B错误;穿着洋装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故C错误;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文并没有盛行,故D错误。7.1859年,英国人
11、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解析】选B。1859年广州已经成为通商口岸,很多中国姑娘作西式打扮,这是西方文明影响的结果,故选B。8.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解析】选C。中外纪闻国闻报都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报刊,国民报是资产阶级
12、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报刊,故A、B不是三者的共同点;D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C是其共同点。【深化点拨】中国的大众传媒,走过了从无到有、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大众传媒的发展,从侧面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二、非选择题(18分)9.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
13、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材料二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材料三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至于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
14、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王文泉等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4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4分)(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6分)【解析】本题以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第(1)题,从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分析归纳基本主张,并从经济、政治、军事和生活等方面分析其原因。第(2)题,根据“
15、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分析归纳变化的趋势,联系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接近方式。第(3)题,可从对传统和西方生活习俗的态度的角度分析归纳。第(4)题是开放性问题,只要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基本主张:易服、剪辫。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2)变化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方式: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3)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4)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