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卷基础评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目脑纵歌即目脑节。“目脑纵歌”,景颇语音,意为“大伙跳舞”,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庆祝目脑节()是景颇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景颇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可以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景颇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保证ABC D解析:选A。目脑节是景颇族的传统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符合题意,故选A。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保证,观点错误。2.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和服务总监杰瑞米说:“我认为孔子文化融入美国是一个有益举措,我们
2、如果能够了解孔子在全球的意义,这些真理的意义对我们来说是会受益的。”这表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B文化交流、借鉴能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C文化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D中华文化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解析:选C。题干没有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不选A。题干说明孔子在全球的意义,而不是强调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B、D与题干无关,应选C。3.由于三峡工程的修建,一部分库区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他们同时带去了当地人爱吃的火锅和一些风俗习惯。这说明()A人口迁徙带来了当地经济的发展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带来文化的发展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解析:
3、选B。三峡移民带去了当地人爱吃的火锅和一些风俗习惯,说明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答案选B。A、C、D材料体现不出,应舍去。4.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开设了汉语课程。目前世界已有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全球掀起了学习汉语热潮。这一文化活动()有利于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把外域文化融合到中国文化之中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各民族取长补短,实现文化的创新A BC D解析:选D。在国外开设汉语课程,有利于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有利于各民族取长补短实现文化的创新,与题意相符,故答案选D。不符合文化多样性要求,应排除。5.农历
4、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这天我国汉族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传统习俗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A BC D解析:选D。腊八这天我国汉族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正确。“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说明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说明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正确。错误,中国古代
5、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6.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有人认为,让孩子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说明()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 BC D解析:选B。“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看到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故答案选B。不合题意,应排除。7.近
6、年来,江苏省许多城市开展了城市精神的讨论和提炼。如南京的“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苏州的“崇文、融合、创新、致远”;常州的“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这些城市精神表明()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吸收中外一切文化A BC D解析:选D。讨论和提炼城市精神,是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观点正确,故答案选D。“全面吸收中外一切文化”,观点错误。8.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撰、修订了
7、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级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这表明()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B思想文化运动促进文化发展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统一D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解析:选B。孔、墨、老、庄发表纵横八级的议论属于思想文化运动,“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说明思想文化运动促进文化发展,故答案选B。9.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2011年8月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
8、,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文艺作品源于创作者文风的转变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艺创新的主体A BC D解析:选D。“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强调了人民群众对文艺创新的重要性,正确。“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正确。观点错误,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10.在北京文化体制改革中,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北京歌舞剧院等一批单位通过转企改制,成为新型的文化市场主体。它们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9、创新艺术生产经营方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进行创作,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鲜活作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上述材料说明,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需要投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A BC D解析:选A。北京市文化创新“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故符合题意。北京市文化创新“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进行创作”,这说明他们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符合题意。产生了“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鲜活作品”,说明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干肢不符,应排除。11.景德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制瓷中心,有
10、着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陶瓷古迹、制瓷技艺、独特的瓷业习俗,形成了景德镇在世界上没有同构性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景德镇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继承传统,保持其特色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把发展制瓷业作为当地工作的中心A BC D解析:选D。景德镇要继续保持在世界上没有同构性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就要进行文化创新,都是进行文化创新的途径,故选D。错误,当地工作的中心仍然是经济建设。12.200多年前,周易传到欧洲,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从中得到启示,提出二进制数学。后来二进制数学又成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这一现象说明()A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B文化创新
11、需要文化多样性C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D文化创新需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解析:选C。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根据周易启示提出“二进制”这一创新理论,说明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故答案选C。A、B、D三项虽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发出的继续全面推进改革的强烈信号,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全国人大代表李华认为,要进一步把改革推向深入,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试、敢闯,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认为,当前,改革更需要顶层设计,不能继续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改革和30多年前有所不同,需要改革的决策者
12、具备战略眼光,不能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要将整个战略布局做得更好。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进一步把改革推向深入为什么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18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求人们树立创新意识,敢想、敢试、敢闯,这涉及人们的观念更新、文化创新的知识。因此,本题可以从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答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必要性,从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创新的作用答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要性。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3、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把改革推向深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大胜利。(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试、敢闯,有利于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把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试、敢闯;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14.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成为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春节是中
14、国的传统佳节,其起源可至少追溯至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随着历史上大批华人向海外的迁徙以及中华传统文明的辐射,春节在世界上越来越走红。春节的“走红”,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社会稳健发展息息相关。春节所蕴含的祥和、和谐之意,反映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渴望。材料2:2011年6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访问期间专程参观莎士比亚故居时说:“莎士比亚不仅属于英国,也属于世界;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整个历史。他的英名和作品永垂不朽。他永远是我们交流的桥梁。”温家宝表示:“一些政治家可以在谈判桌上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并不一定了解彼此的历史,我决不做这样自以为是的政治家。只有了解和尊重一个国家
15、的历史、人民的创造,才能奠定与这个国家友谊的基础。”材料3:2011年6月24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凤凰卫视独家专访时指出:“文化交流中媒体是一个最重要的传播手段,我希望更多的媒体更加积极参与到我们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来,通过你们的报道、传播,能够把中国人所希望的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中国更多的了解世界的任务通过媒体得到实现。”(1)结合材料1,分析中国春节能够成为世界性节日的原因。(12分)(2)结合材料2,说明合格的政治家应怎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4分)(3)结合材料3,说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特点和作用(6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
16、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抓住“中国春节”和“世界性节日”两个关键词,回扣教材知识,进行分析说明。第(2)问较为简单,根据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解答本题即可。第(3)问按题目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说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特点和作用。答案:(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春节所蕴含的祥和、和谐之美,反映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渴望,必然能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接受和认可。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随
17、着历史上大批华人向海外的迁徙,中国春节文化随之大规模向世界传播。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春节的“走红”,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社会稳健发展息息相关。(2)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卷深度检测一
18、、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福建省“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从规划与管理、保护措施、经费保障等方面对“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保护“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充分挖掘文化遗产中的商业价值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A BC D解析:选C。保护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正确,与题意不符。2.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民族人民创造的独特文
19、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这段话主要阐述了()A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D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解析:选B。材料说明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构成的,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B符合题意,应入选。A、C、D三项干肢不符,应舍去。3.2011年11月30日,第三届“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文化节”在西安开幕,来自全球76个生源国的近千名外国留学生通过歌舞、展板及汉语朗诵的方式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并一同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一个民族
20、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 BC D解析:选A。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这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干肢不符,材料强调的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错误,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4.数千年来中国文化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则才使得华夏不仅数千年文脉未断,而且历久弥新,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各民族的文化最终融合成一种文化A BC D解析:选C。“不同”说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21、,崇尚“和而不同”要求文化交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认同自身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文化间相互借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正确,故答案选C。“最终融合成一种文化”违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应排除。5.2011年10月5日,浙江缙云祭祀轩辕黄帝典礼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仙都景区隆重举行。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三月三祭拜轩辕的习俗。这对弘扬黄帝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习俗都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C D解析:选A。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三月三祭
22、拜轩辕的习俗,今天浙江缙云仍祭祀轩辕黄帝,这体现了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祭拜轩辕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项。说法不够严谨,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文化性质不同作用不同。错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6.儒家主张“仁爱”,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道家追求“天人合一”,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推崇“即心即佛”,有利于人的内心和谐这些国学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国学思想应成为我国当代文化的主旋律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应被全部传承解析:选A。古代国
23、学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符合题意。我国当代文化的主旋律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观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民族性,C不符合题意。D中“全部传承”说法太绝对,应排除。7.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代表性作家,是20世纪大众文学的领军人物。建国前他就写下了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等代表作,建国后又写出了三里湾这部最早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大众化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只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A BC D解析:选A。赵树理建国前后写下反映社会现实的文
24、学作品,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说法错误,应舍去。8.宋代诗人黄庭坚在寄黄几复中写道:“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它蕴含的文化道理是()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解析:选B。“治病不蕲三折肱”源自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话,意即: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强调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答案选B。A、C项干肢不符,D项观点错误。“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于2011年10月18日在世博园中国馆开幕,62幅来自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的毕加索原作,在3个月内让观众大饱眼福。据此回
25、答910题。9.帕布罗毕加索说过:“一幅画是破坏的总和”。毕加索从高更的热带题材和古代伊比利亚的原始雕塑里获取灵感,从塞尚那里偷师了解构自然的几何法则,从此毕加索的绘画挣脱了真实的束缚,“呈现”取代了“再现”,符号传递了特殊的感知。材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文化创新必须立足实践,师法自然文化创新源于创作者的灵感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A BC D解析:选B。“一幅画是破坏的总和”,强调了文化需要创新;“毕加索从高更的热带题材和古代伊比利亚的原始雕塑里获取灵感,从塞尚那里偷师了解构自然的几何法则”,则说明文化创新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博采众长。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26、材料体现不出。观点错误,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10.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首日对外开放,不少毕加索作品的爱好者来到中国馆一睹大师真迹。假如你有幸欣赏了毕加索作品,在对待中外文化问题上你会()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相互借鉴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吸收外来一切文化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坚决反对“守旧主义”A BC D解析:选A。毕加索作品属于外来文化,展示的是外国民族文化的风采,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依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观点错误,干肢不符,均应排除。11.中华文化源远流
27、长,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时尊敬师长是人们遵守的纲常之一,现在仍然谈尊敬师长,却已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师生关系再也不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徒观,而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这说明()A古时的尊敬师长观念已过时B现代尊敬师长观念已完全与传统的尊敬师长观念不同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D博采众长,才能实现文化创新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现代尊敬师长观念是对传统的尊敬师长观念的批判继承和创新。故选C。A、B观点错误,D与题意无关。1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通畅,水清质美,就必须清理和维护
28、好它的“源”与“流”。这要求我们在文化创新中必须()重视文化的继承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抵御落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侵蚀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A BC D解析:选B。不准确,落后文化要抵御,而外来文化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故含的选项均应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2011年4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阿拉扎大学。首先,温总理与该校师生进行了互动。学生们表演了精彩的民族歌舞,并声情并茂地朗诵和演唱了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温家宝与学生们共同演唱了印尼民歌哎哟妈妈,全场响起阵阵掌声。随后,温家宝与学生们进行了热烈友好的交流,并回答了学
29、生们的问题。温总理说,文化从来就是开放包容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尊重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也要相互尊重。不同文明相互包容、相互借鉴,才能实现共同繁荣。要努力推动不同文明间的理解和对话,共同倡导开放包容的时代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推动不同文明间的理解和对话?(10分)(2)要倡导开放包容的时代文化,我们应如何做?(10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说明。第(2
30、)问,可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两方面进行说明。答案:(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推动不同文明间的理解和对话,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推动不同文明间的理解和对话,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有利于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2)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要倡导开放包容的时代文
31、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4.材料1:佛山祖庙修缮的过程,是一个重新走进祖庙,认识和诠释其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过程。祖庙百年大修,显然已超越了单纯的历史文物保护的价值,而具有了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推进时代文化发展的伟大意义。充分发掘和利用其千年传承的多元而丰富的文化元素,用以构建城市新文化,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这将为“智慧佛山,文化先行”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材料2:祖庙百年大修,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在传承历史、开创未来中迈出的矫健一步;对于市民而言,则意味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一次具体实践。展望未来
32、,祖庙百年大修工程的圆满竣工既是修缮工程的结束,同时更是一个新的开始。当祖庙在城市厚重的史册中翻开新的一页时,今天的佛山人又将以怎样的智慧浓墨书写时代的绚丽诗篇,无疑值得期待。(1)结合材料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祖庙百年大修的意义。(12分)(2)结合材料2,说明佛山祖庙修缮过程中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8分)解析:第(1)问,首先要明确佛山祖庙属于文化遗产,要明确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其次要懂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积极影响。第(2)问,可以先根据教材知识指出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再结合佛山祖庙修缮谈谈具体如何做。答案:(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祖庙百年大修,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祖庙百年大修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祖庙百年大修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佛山祖庙修缮,对待其传统文化,不能“全盘照搬”或者“断章取义”,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