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准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嫣然(yn) 间隔(jin) 问津(jn) 屋舍(sh)B案牍(d) 苔痕(ti) 甚番(fn) 鲜有闻(xin)C器皿(mn) 箬篷(ru) 衣褶(zh) 虞山(y)D和睦(m) 二黍(sh) 淤泥(y) 男有分(fn)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无丝竹之乱耳 乱:使扰乱 B高可二黍许 可:可以C男有分,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 D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兴起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便舍船,从口入 B左手倚一横木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矜、寡
2、、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古诗文积累(12分)(1)予独爱莲之 , 。(2)大道之行也, , , 。(3)造化钟神秀, 。(4)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 ;文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语句是: , 。(5)望岳中表现诗人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句子是: , 5综合性学习(5分)莲花又名荷花、芙蓉。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用生花妙笔或描绘莲花的容颜,或歌颂它们的情操。现在,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以“探寻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做好以下工作。(1)与“濯清涟而不妖”所突出的莲的特点一致的一项是 ( )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C.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3、头。 D.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2)围绕下面的材料概括出“中国人为什么爱莲”的三个主要原因。(每个原因不超过15字)【材料一】莲,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其根状茎称作藕。汉朝神农本草经有莲藕药用保健功能的描述,东汉华佗在麻沸散中也用到藕皮。莲,可谓全身都是宝。【材料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莲花是圣洁、善良和祥和的象征。千百年来,文人们与莲花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种莲、赏莲、画莲、咏莲,形成了独特有趣的中华“莲文化”。【材料三】莲谐音“廉”,青莲谐音“清廉”。人们以莲花比喻为官清正,一尘不染,表达对政治清明的企盼。民俗中就有青莲和一只白鹭组成的图画,名为“一路清廉”。_二、阅读理解(一)阅
4、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本诗首联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 ”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7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5、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阡陌交通 交通:
6、 (2)便要还家 要: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4)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之 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 B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C鲜 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D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215题。(11分)温暖心窝的话语包利民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
7、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 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 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
8、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
9、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
10、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2.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2分) 13.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14.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15.结合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3分) 四、写作(40分)16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请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