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27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C)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解析:1964年至1970年,中国与美、苏两国交恶,面对美、苏的威胁,尽管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不好,仍然积极研发国防科技,体现了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故C项正确。2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布拉马切拉尼教授曾说:“毛泽东的两弹
2、一星使得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成为可能,也使中国赢得了大国地位。”这表明(A)A“两弹一星”的影响是深远的、重大的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军事科技的竞争C“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改变了中国的外交原则D“两弹一星”使中国走在世界科技的前列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两弹一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故A项正确。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B项错误;中国的外交原则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3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A)A原子弹试爆成
3、功 B掌握航天技术C发射人造卫星 D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解析:材料时间是1965年,B、C、D三项均在1965年后,A项是在1964年,中国的科研与国防实力大为增强。4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标志着中国科技水平进入到世界前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
4、信心和民族自豪感。5电影邓稼先以我国秘密研制原子弹为背景,讲述了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秘密研制原子弹、氢弹而无私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这体现出(C)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其成就促进了我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A BC D解析:作为“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体现出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都正确。6“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搜狐网CEO张朝阳感慨地表示:“当时在美国的时候
5、,也看过许多纪录片,什么阿波罗登月等等,当时的感觉就是,美国真是太强大了。那么,这一刻我想说的是,现在轮到中国了!”与之有关的新中国科技成就是(D)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解析:本题关键信息为“21世纪”“阿波罗登月”“这一刻”。A、B、C三项均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不符合题意;“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于2003年,是在21世纪,D项正确。7江门日报曾刊载“墨顽童”钟志明的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表达了人们对袁隆平的喜爱。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主要是因为他(D)A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B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C推动了
6、世界人口的增长D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解析:袁隆平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8“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对谁的最高褒奖(D)A钱学森 B杨利伟C郭沫若 D袁隆平解析:材料反映的人物与农业发展有关,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D正确。9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杂交水稻“南优2号”。推测一下,这次科技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D)A1980年 B1970年C1990年 D197
7、3年解析:“南优2号”于1973年成功培育,因此时间最早可能是1973年。102014年11月17日,美国正式发布了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最新排行榜,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第四次摘得桂冠。在中国科技史上,1983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银河”巨型计算机(D)A是中国首次制成每秒运算10亿次的巨型计算机B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取得新突破C标志着中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D是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银河”是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11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
8、,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D)A“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B“东方红1”号卫星的升空C每秒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解析:关键信息为“21世纪”“中国的航天技术”。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D正确。12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对图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D)A图1反映了中国汉代在天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B图2反映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原子弹的国家C图3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D图4反映出中国在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析:简仪为元代科学家郭守敬
9、发明,排除A项;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原子弹的国家,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动乱拉大了我国在科技等领域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排除C项;“嫦娥”三号登上月球反映出中国在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D项正确。131958年6月,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1966年,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91年12月,秦山核电站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取得这一系列成就的主要原因是(D)A我国雄厚的物质基础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D科学家的努力拼搏解析:前三项成就取得时我国物质基础尚不雄厚,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
10、意;造成我国19591961年三年严重困难的外部原因就是苏联背信弃义的撕毁援助合同,撤走专家,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只有D项表述符合题意。14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D)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多领域成就,A项说法单一,可排除;1956年“双百”方针是发展科技文艺的方针,与“大庆精神”“特区精神”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与前两个精
11、神无关,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18分,第16题26分,共44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
12、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据新华社电(1)根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6分)(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12分)解析:(1)美国和苏联(3分)。两极格局。(3分)(2)侧重点: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2分)原因: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5分)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13、济建设上来;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5分)解析:第(1)问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概括。第(2)问要结合时代背景、世界形势的变化来分析作答。16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项目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医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量2225259257788材料二: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技术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
14、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材料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行列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经费少、速度快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拥有自己的“太空眼睛”1997年“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2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2003年“神五”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2008年“神七”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实现卫星放飞手段、探测手段、太空打击手段的多样化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
15、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列2012年“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军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6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16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西方科技地位发生逆转。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10分)(3)材料三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答案:(1)成果主要集中在农学、天文历法、气象和医学等领域,机械等领域成果少;科技实用性强,主要是经验技术总结。(6分)(2)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16、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世界;大量科技成果传入西方,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4分)原因:僵化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制约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阻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回答闭关锁国、八股取士、文字狱等也可,6分)(3)变化:70年代前重点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科技;70年代后在高新技术的多个领域取得众多突破。(4分)影响: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表格看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多集中在农学、天文历法、气象、医学等方面,而机械等领域成果少。第(2)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影响西方;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应根据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归纳。第(3)问,变化由表格可知科技发展由70年代前的以“两弹一星”为核心到70年代以后的多领域发展;影响可从综合国力、现代化建设、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