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英勇无畏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入作战地图导入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入百舸争流,锐不可当冲锋陷阵,英勇无畏1.消息二则第一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习目标1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掌握消息的文体知识。阅读目标理清本文写作思路,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3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及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
2、感及立场。重难点,涉及活动探究:任务一重点,涉及活动探究:任务一学习目标12掌握“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写作目标了解消息的写作特点,学写消息。重难点,涉及教材活动探究:任务三难点,涉及活动 探究:任务三品格素养关心时事,养成良好的阅读新闻的习惯。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他的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里,他的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集里,他撰写的新闻收在毛泽东新闻作品集里。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七律
3、长征等。两则消息均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分别刊载于1949 年4 月22 日、24 日人民日报。1948 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军队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国民政府玩弄“和平”阴谋。1949年4 月15 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限国民政府4 月20 日前表态。4 月20 日,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 月21 日凌晨,人民解放军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军队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4 月22 日,毛泽东撰写了这两则消息。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消 息消息是新闻的一种,指的是报道事情
4、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消息的主要特征:用事实说话;短小精悍,概括性强;时效性强;具有固定的结构方式;大多数消息有电头或“本报讯”作为外在标志。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预习资料速查新 闻新闻是指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一般为受众所关注,经传播者选择,借助各种符号载体及时传播;也指新闻体裁,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指消息。新闻的特征:新闻必须真实;新闻必须具有新意;新闻必须经过新闻媒介传播。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抒情等。预习资料速查新闻“六要素”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人物是“我
5、三十万大军”,事件是“南渡长江”,结果是“胜利”。新闻“六要素”何人(Who)5W+1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必考字词梳理读读写写1.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2.泄()气:泄劲。3.督()战:监督作战。4.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ku字音易错字音易错,注意韵母。xidsi必考字词梳理5.业已:已经。6.摧枯拉朽: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7.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当,阻挡;抵挡。字音、字形易错dng()得当()应当dngdng()()塞()闭塞塞子要塞ssisi
6、多音字必考字词梳理当形近字必考字词梳理()摧残cu摧()催促cu催()激烈j激()缴获jio缴()税收shu税()愉悦yu悦()诋毁d诋()中流砥柱d砥()锐不可当ru锐()抵挡d抵偏旁辨字法:“扌”与动作有关,用手阻挡。“讠”与语言有关,指说坏话。“石”与石头有关,“砥”本指磨刀石。词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同都能形容不可抵挡的气势和很顺利地摧毁敌人的势力。异强调毫不费气力,用于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强调节节胜利,毫无阻碍,适用范围广,除泛指气势迅猛,可用于军事、比赛外,还可用于工作。例 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国经济发展势如破竹,祖国大地一片繁荣。近义词辨析必考字词梳理词锐不
7、可当势不可当同都有来势迅猛、不可抵挡的意思。异多形容攻势凌厉。多形容来势迅猛。例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洪水汹涌而至,势不可当。必考字词梳理这两则消息报道的是哪次战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作者遣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的?事件语言表达方式作者除了重点描写人民解放军外,为什么还要交代敌人的表现?侧面描写预习思考问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非常凝练,文中第四句的描写有无必要?2导思 1导思 3导思 4关键词:消息、胜利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课文初读感知读法指导朗读指导:第一则消息朗读时要用慷慨激昂、充满豪情的语气去读。第二则消息朗读时要沉着有力,要读出我人民解放军渡江作
8、战的英勇气概和磅礴气势。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初读感知文章脉络层解:导语,总述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渡江情况。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层解:主体,写我军英勇,敌军溃退,人民解放军迅速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层解:结语,写人民解放军继续着英雄式的战斗。课文整体感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渡江战役第一天的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虚弱。简要概括课文主旨。课文初读感知文章脉络第一部分:导语。概括介绍人物、地点及全局战况,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语言精练,气势壮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第二部分:
9、主体,具体交代三路大军的渡江时间、人数、区域及战果。课文整体感知简要概括课文主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的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的气概和磅礴的气势,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一课一法叙议结合: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叙”就是记叙,包括记人、叙事;“议”就是对人、事的好坏与是非等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在充分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发表一些精辟的议论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激发人们的情感,揭示事物的本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运用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分析了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突出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一法运用此法,突出了品格
10、。一课一法使用注意事项:1.以“叙”为主。叙述类的文章要以“叙”为主,它是情、理、趣等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对所叙述的内容的选择、整理和加工,尤其重要。2.以“议”辅“叙”。要对人物或客观事物进行恰当的分析和评论,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以说服他人。一课一法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一例
11、白求恩同志以身殉职”是记叙,“一个外国人这种精神”是议论,叙议结合,赞扬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一课一法一练光读好书是不够的,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你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和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新闻稿,以彰显“善德”。板书设计导语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主体结语时间:二十一日人数:大约三十万事件:渡过长江我军英勇进军敌军纷纷溃退英雄式的战斗报道了战役第一天的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导语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西路军所向无敌(较详)东路军战绩辉煌(最详)渡江概况具体战况扬我军将士神威展渡江战役盛况完成“基础积累运用”、“语文素专项练”及“微写作巧练”课后作业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