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6 ,大小:717.50KB ,
资源ID:23305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305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标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即器物制度思想。2.理解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体西用”思想的特点及实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3.掌握不同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情景导学材料两则漫画漫画1漫画2如此“

2、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贴在墙上思考:材料的两则漫画反映了什么思想主张?提示:中体西用。一、“开眼看世界”教材导学1背景(1)英国鸦片走私船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海域。(2)清朝君臣对“岛夷”的情况一无所知。2表现(1)林则徐成就: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成就: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作用: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带动了关于世界知识的书

3、籍的出版。轻巧识记“开眼看世界”易错易混在民族危机之下,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但是林则徐、魏源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因此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并不是要改变社会制度。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材导学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2主张: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3含义: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4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5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6意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易错易混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虽都属于地主阶

4、级派别,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三、维新变法思想教材导学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3)主张: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4)局限性: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2维新变法思想(1)康有为:主要活动: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思想特点:借助经学的外衣,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5、。思想作用:有力抨击封建顽固势力,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3)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3影响(1)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2)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形成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轻巧识记维新变法思想易错易混维新派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不尽相同,主要差别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差别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探究一“中体西用”思想材料探史史料呈现材料一下表为上海格致书院课士试题类别命题者试题教育类刘坤一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

6、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材料二“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但“中体西用”毕竟

7、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并分析这种思想是如何迎合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需要而在中国“进门落户”的。信息解读(1)从省略号后的内容中提炼试题的观点,进而组织答案。(2)材料共五句话,前四句话是一层,说明了“中体西用”出现的原因;第五句话是一层,说明了“中体西用”的意义。答案提示(1)表述:“(或谓)纲常政

8、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坚持纲常政教。(2)背景:西学的传播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推动。迎合:对改革派而言,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减少兴办洋务的阻力;对保守派而言则维护了封建纲常制度。多元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1)从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都起了一定

9、的推动作用。(3)从全球史观看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题型突破1884年7月11日,郑观应在日记中写道:“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而效其用,所以多扞格,难臻富强。”这表明他()A发

10、现了中国比西方的优越之处B意识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C指明了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D提出了实行维新变法的主张思路引导解析郑观应在日记中一语道破了洋务运动的缺陷所在,“遗其体而效其用”,即只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样的运动难以使中国走向富强。由此可知,郑观应还未能指明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未能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但他意识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故选B项。答案B“中体西用”,虽然“中学”是体,但“西学”既然已经为用,它就进入了传统框架,取得了合法地位,这有利于打破国民排斥外来新生事物的传统文化心理。 针对训练1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

11、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则材料实质是()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肯定了西方的先进技术C肯定了“中学为体”在当时具有积极作用D指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缺陷解析材料的主旨体现了“中体”是“西学”的前提,肯定了在封建顽固思想控制下,“中体”为“西学”传播所起的积极作用。答案C探究二康梁维新思想材料探史史料呈现材料一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惟中国风气未

12、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纳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1)根据材料一,有学者认为,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很高明。其“高明”在何处?导致维新派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信息解读(1)材料一的开头说明了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的状况思考康有为这样做的意图。(2)本问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注意结合材料回答。答案提示(1)高明: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减少了宣传新思想的阻力。原因:资

13、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系统的成熟理论作指导;正统思想占据统治地位。(2)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扬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2)成因

14、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主观原因: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题型突破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思路引导解析此题关键注意“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西装”实际指西方文化,董仲舒、李贽都是古代的儒家思想家,都没有提出学习西方,故A、B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猛烈批判儒学,显然不是借助、利用孔子宣传主张

15、,D不符。联系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孔子宣传维新思想,故选择C。答案C有人评价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一方面形象地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寻求变革,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针对训练2康有为在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用意是()A树立孔子权威 B否定君主制度C促进思想启蒙 D减少变法阻力解析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材料中

16、康有为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答案D一、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视野,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3维新变法思想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4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政治运动的开

17、展,政治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在原有体制下实行改革的道路行不通。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最后清朝覆亡,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二、19世纪6090年代的西学东渐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的不同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领导者地主阶级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重点先进科技政治制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倡西学,兴民权,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实践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影响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

18、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迈出了重要一步。2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而且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课时跟踪训练(十四)一、选择题1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A海国图志 B四洲志C天演论 D孔子改制考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可知这本书为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答案A2.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

19、“开眼看世界”行为的实质是 ()A反对清王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解析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实质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答案B3观察下列历史人物与书影,哪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合()A该书关注时局,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B图中人物早期满脑都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C“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制度D该书出版时,在广州的英国人大为惊恐解析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长技指的是西方先进的技术,并不包括制度,选择C项。答案C4“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

20、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针对的是()A抵抗派 B洋务派C顽固派 D维新派解析依据“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可知是体用不统一,针对“中体西用”,提出“中体西用”主张的是洋务派,故B项正确。答案B5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A BC D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其思想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中“技”重点是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属于器物层面的主张,没有看到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全方面的落后,正确

21、。作者认为只要学到西方的长技就一定能战胜西方,表明在思想上以天朝上国自居,正确。故选C。答案C6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西方的技术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倡西学、兴民权解析采西学、制洋器的目的是维护中国伦常名教与清朝统治,故C项正确。答案C7维新派指出,洋务运动“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变法不知本原”。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A专制制度 B工业经济C传统儒家思想 D民主制度解析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不改变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

22、西方科学技术。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因此,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民主制度。A、B、C不符合维新派思想主张。答案D81897年梁启超编辑出版西政丛书,其内容分史志、官制、学制、公法、农政、工政、商政、兵政等,“凡书三十二种,都是当时讨论西洋政事的切要之书”。这反映了维新派 ()A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抵制学习日本C主张建立共和制度 D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解析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共和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主张,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进而发展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都是当时讨论西洋政事的切要之书”,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故正确答

23、案为D。答案D9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因此,今天“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这种说法()A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B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C成为人们学习西方的障碍D对维新派改革产生消极影响解析题目表明了中国人在鸦片战争后,对西学开始重视,但又不愿放下自大的架子,就出现了“西学中源”说,这种说法中国人容易接受,有利于人们学习西方,故选B。题干材料说的是在向西方学习,不是毫无价值,A项错误;这不能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C项错误;这种说法有利于人们接受西方的思想,所以对维新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D项错误。答案B

24、10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严复被称作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他们都()A重视通过书籍报刊了解和介绍西方B认识到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解析林则徐注重翻译西方著作,主张向西方学习,维护清朝统治;严复是维新派代表,编译天演论,主张变革维新。因此A项二者主张的是相同点。B、C两项符合严复,D项符合林则徐。答案A11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25、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解析从题干表述看这一新学派的特点是中西方思想的结合,而其中对西学的认识“支离破碎”,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B项。答案B12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师夷长技以自强”解析A项和B、D项分别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的主张,均不符合题干“19世纪末”的时间要求。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

26、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材料三泰西近政论,皆有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其主要观点是什么?(2)材料二、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3)上述材料的思想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可判断材料一反映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观点。第

27、(2)问据材料二中“先设议院以固民心”、材料三中“三权立,然后事体备”可知二者均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第(3)问据三则材料的出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主张:洋务派。主要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作用:材料一:洋务运动,冲击了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舆论环境。材料二: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材料三: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奉行

28、的政策兼有新旧两种时代特色。西方侵略者在商贸、外交方面获得利益,中国政府则从他们那里学习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镇压国内起义,但同时也致力于振兴旧式的儒家管理方式。统治过程中,对秩序的需求、士大夫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以及保守的儒家意识形态均水乳交融在一起而相辅相成。其结果,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做出的回应是重申或重建儒家制度而非使之现代化。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

29、革。康有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1)19世纪60年代哪种思想符合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2)指出材料二所体现的康有为的观点。简要评论这些看法。解析第(1)问,“中国政府则从他们那里学习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镇压国内起义,但同时也致力于振兴旧式的儒家管理方式”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第(2)问,据“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

30、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概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答案(1)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维护中国的专制制度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保守势力强大。(2)看法:把孔子描述成变法改革的先驱;认为社会发展变革是历史的必然;康有为要突破顽固派坚守的旧制度和文化。评论:论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理论准备;

31、抨击了顽固派“祖宗之法”的陈腐观念。第十五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发展的概况。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情景导学材料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已有12个年头,馆址即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全楼以红砖红瓦建成,故称红楼。作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1961年3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思考: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提示:胡

32、适、陈独秀、李大钊。一、新青年的诞生教材导学1背景(1)思想基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2)经济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3)政治局面: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梦想恢复帝制,而资产阶级却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4)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奋起反击。2诞生(1)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它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成为

33、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易错易混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其根本目的是让新思想在与旧思想的交锋中传播,实质是鼓励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发展。二、新文化运动教材导学1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为此,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2意义(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34、。(2)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轻巧识记新文化运动可归纳为“一、二、三、四”易错易混正确区分维新派与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的态度(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打倒孔教。(3)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教材导学1背景(1)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开展。(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表现(1)五四运动前人物:李大钊。成就: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

35、义的胜利等文章,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2)五四运动后理论: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组织: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实践: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工人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3影响(1)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2)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轻巧识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易错易混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了分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胡适等人则继续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

36、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则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究一新文化运动材料探史史料呈现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

37、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醒材料三“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生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青年的误会(1)结合所学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什么?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道德标准”包含哪些内容?(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主要思想观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3)材料三中陈独秀列举的“青年的误会”与新

38、文化运动有怎样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这场道德伦理革命在当时的积极作用。信息解读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教材所学即可回答;第二小问,据“平等博爱”“人道主义”“自由思想”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共和立宪制”“保守纲常阶级制”“绝对不可相容”概括即可;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从儒学的历史地位与袁世凯的尊孔复古两个角度来组织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出发,思考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与材料三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第二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革除旧道德”“平等博爱人道主义自由”和材料二中的”独立、平等、自由”进行概括。答案提示(1)观念:儒家传统道德(三纲五常)。内容:人道

39、主义,追求自由、平等、博爱。(2)观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与共和政治不能相容。历史原因: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维护统治。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3)关系:新文化运动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导致材料三中“青年的误会”。作用: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传播了自由、平等、独立观念。新文化运动的特点、积极影响和局限性(1)特点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

40、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2)积极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3)局限性 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绝对化倾向。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使儒家思想受到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打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题型突破李大钊曾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贤,其说亦确足以代

41、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该观点实质上()A彻底否定了儒家学说的合理性B较中肯地评价了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C论证了儒教与民主政治的关系D明确了儒家思想继续存在的价值所在思路引导解析根据题干中李大钊的论述,可知李大钊就明确肯定了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肯定了孔子的地位,而并没有全盘否定儒家思想,这是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较为中肯的评价。故选B项。答案B正确理解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原因:孔子和儒家学说是维护专制制定的精神支柱;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孔子和儒家学说与民主、科学不能并存。 针对训练1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

42、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思想解放运动”指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A项正确。答案A探究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材料探史史料呈现材料一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材料

43、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齐鹏飞毛泽东思想概论材料三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劳动界(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马克思主义能够吸引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信息解读(1)材料一的开头第一句是中心句,是答题的关键所在。材料二中的关键句是“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2)

44、从材料三中反复提到“工人”一词归纳关键点;从结尾句中认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答案提示(1)历史原因: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破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暴露了西方文明的缺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现实原因: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鲜明对比,使中国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2)马克思主义已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成为中国无产阶级改造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特点及意义(1)原因国际因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国内因

45、素: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民主与科学的提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2)特点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战胜了非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3)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信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这不仅促使中国工人阶级迅速登上了政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加速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

46、生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纪元。题型突破1918年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思路引导李大钊是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结论而非原因。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而马克思主义是李大钊认识社会革命的理论工具。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仅仅是大前提。1918年中国共产党还未

47、成立。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A项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是结论不是原因,错误;C项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两者不具有因果关系;D项站在中共的立场上,当时中共尚未成立。故选择B。答案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以下特点: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 针对训练2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1919年9月份发表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的发表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极大地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B深刻地批判了旧道德和旧文学C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宣传民主革命理论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

48、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答案D一、新文化运动前期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二、新文化运动的“新”“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新”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新”成果新

49、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青年杂志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2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课时跟踪训练(十五)一、选择题1以下列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解析给出的四部著作中起到了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答案C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最主要的历史条件是()A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

50、禁锢人们的思想B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新派的缺陷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其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只是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答案C3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谈。蔡元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发展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内涵的理解把握,该

51、主张是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时提出来的,因此B项最符合题干要求和当时北大的实际。答案B4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B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解析题目中比较了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看到两者都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个性,故选A。文艺复兴不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B项错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没有为中国近代奠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D项错误。答案A5民国时期,保守知识分子惊恐不安,称新文化运动为“洪水猛兽”

52、“异端邪教,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义亡,以放荡为己任,以攘夺为责任”。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导致人民道德败坏B新文化之“自由”实际是放纵私欲C新文化运动导致社会动乱不息D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纲常礼教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所以保守知识分子惊恐不安。故选D。答案D6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写着两个字吃人。”从材料中你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首倡民主与科学 B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C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D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

53、部白话小说,是为了配合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而写作的。答案C7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A社会变革 B政治革命C思想启蒙 D文化复兴解析材料强调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革心”,即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得到空前解放。答案C8“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解析从材料中“言之有物”“讲求文法”可知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内容,故选B。

54、答案B9陈独秀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作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作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这表明陈独秀()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主张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D否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反对专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道德主题,故B项错误;材料以“产业”“劳动者”“资本家”“地位”为讨论主题,均为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故C项正确;材料主张资本家要尊重劳动者,并没有否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C10有评论者称:“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符合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

55、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解析题干反映出当时中国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肯定西方文化。结合所学知识,这应是新文化运动。答案D11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中新思想的传播,所体现的主要不同在于后者()A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着重抨击封建文化C主要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进行D涉及文学领域解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而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文化,故B项正确。答案B12“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

56、观也。”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指()A实现民主共和 B发展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解析民主共和是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其最早出现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出现于新航路开辟前后的西欧,故B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出现于西欧的荷兰、英国,故C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世界历史新纪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十年前的今天,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宰割和瓜分,国家危在旦夕。而全国人民却仍然处于宗法制度、三纲教义和纲常伦理的束缚之中,做顺从的奴隶。袁世凯在1915年5月25日在二十一条

57、卖国条约上签字,12月12日宣布登皇帝位,在同年9月15日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出版了,揭开了我国启蒙运动的序幕。材料二陈独秀提倡启蒙运动,并不是仅仅在唤醒国人起来救中国于危亡之际,这固然是他的直接的目的,他的更长远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封建纲常伦理的奴隶思想,把国人推进到自由、民主与科学的现代观念,从而为中国进入现代国家先进之林创造条件,这才是陈独秀发起启蒙运动的真正目的。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

58、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以上均摘自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揭开了我国启蒙运动的序幕”的历史背景。(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归纳陈独秀提倡的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时代意义。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第(1)问依据材料中信息并结合所学逐项概括即可。第(2)问“主要内容”可以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其时代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答案(1)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全国人民的思想备受封建纲常伦理束缚;袁世凯卖国,复辟帝制;“西学东渐”,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2)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时代

59、意义:批判了落后的文化传统,弘扬了民主观念,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14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而“礼”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孔子)以“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材料二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

60、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材料三近代以来,一些人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源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并为此发起了批判旧文化的运动。但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从文化与民族的关系看,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如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就会被淹没。郭瑞民中国的礼仪文化(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的内涵的。归纳“礼”的价值追求。(2)材料二中的宋明理学家是如何解释“礼”的?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批判旧文化的运动”是什么。作者认为它存在

61、什么局限?(4)“礼”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三,指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不被“淹没”。解析(1)第一小问中“内涵”,依据材料一中“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的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中价值追求,依据材料一中“成为仁德之人”“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孔子思想内涵来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中解释“礼”,依据材料二中“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的信息来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材料二中“君主专制”“思想控制”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政治以及思想统治的角度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发起了批判旧文化的运动”可知是新文化运动;第二小问局限,依据材料中“传统文化弃之

62、过激而扬之不足”的关键信息来回答。(4)依据材料三中“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如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就会被淹没”的信息从吸收外来文化以及保留本民族文化角度说明。答案(1)丰富:以“仁”为内核。价值追求:完善道德;和谐人际关系。(2)解释:礼等同于“天理”。目的:维护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3)运动:新文化运动。局限: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4)做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或保持民族自尊);借鉴吸收西方文化。单元学习总结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特点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特点: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

63、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旧文化的根基并未有任何触动。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特点: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已发展到学习西方“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特点: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清算封建制度的根源。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已深入到“思想”的核心结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高潮。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前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第四阶段: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

64、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特点: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总之,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阶段,体现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学习的道路也经历了从学习日本到学习美国再到以俄国为师的演变。这个过程中带有鲜明的挽救民族危亡、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一、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三个政治派别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对比政治派别学习重点实践结果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掀起戊戌变法运动,依靠光绪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变法过程中并未涉及君主立宪问题,且未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终失败。革命派反对封建

65、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共和方案。领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方案未能真正实施,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和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三大特征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要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思潮、民主革命思想,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是

66、一个从学习器物层面到学习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3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及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质量检测(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在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和从属的。”下列思想或口号体现了这种社会观念开始改变的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中

67、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说明中国要主动地学习西方的技术,说明正确认识到了自己技不如人,因此转变了自满自足的社会观念,故B项正确。答案B2下表是广州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类别18601899年19021904年数量比重数量比重哲学、社会科学123种22%327种61%自然科学162种29%112种21%应用科学225种41%56种11%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解析表格中只能反映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的类别比例变化,从以自然、应用科学为主转变为以

68、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选择A项。答案A3“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以上言论应出自()A魏源 B林则徐C张之洞 D康有为解析“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意思是只学习西方会威胁到封建纲常礼教。因此题中材料体现的是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思想,而张之洞属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故C项正确。答案C4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下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遗其体而求其用”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C“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

69、以制器为先”解析从图上看出,清朝官员试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依据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5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A削弱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B推动了社会的深刻改革C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D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解析维新变法主要是否定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C项。材料中是摧毁,不是削弱,A项错误;康有为维新思想并没有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B项错误;康有为主要是改良思想,D项错误。答案C6康

70、有为在受光绪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维新派的变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明确“中体西用”思想 D宣传民主共和思想解析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学习内容深入到制度层次,B、C均停留在器物层次,应排除;D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不符合题意;A正确。答案A7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说明()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B民主宪

71、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解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而不是百姓的反对,故A项错误;据材料“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认同,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民众的愚昧落后,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索救亡图存的一次伟大尝试,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故D项错误。答案B8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河,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

72、秀,小兔子是胡适。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 ()A大兔子: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 B中兔子: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C小兔子: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倡白话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解析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故A项正确;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宣扬民主与科学,故B项正确;胡适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由此开始,故C项错误。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

73、前解放,故D项正确。答案C9书籍和杂志是思想的载体之一。下列书籍和杂志说明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思考的共同历史主题是()A“中国向何处去”B“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C“民主、共和”D“社会主义能否救中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海国图志主要反映近代先进中国人要求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新青年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COMMUNIST即共产党人英文版,其主要宣传共产党的理论思想。B、D两项符合共产党人杂志;C项符合新青年。依据三本文献内容,其共同点是“中国向何处去”。答案A10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答案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

74、激进派发起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运动,甚至有部分思想家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与材料“全部坏棹了,必须全部换掉”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解析D11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鲁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陈独秀等人认为:“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拉丁化是一切文字的未来。”表明他们 ()A开始结合本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B充分发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C发现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缺陷和不足D对中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否定或肯定解析新文化运动虽然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但其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和对外来文化绝对肯定的局限性。答案D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

75、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解析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发生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时期,故A项错误;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发生在1895年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时期,故B项错误;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在一战后即1918年未发生,故C项错误;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俄国的革命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从民主科学转为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故D项正确。答案D13如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历程简图,由此可见近现代思想历程()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76、B是一个东学西传到西学东渐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D是一个不断回归到传统儒学的过程解析材料体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两种历程的最终归宿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论,其过程体现的是碰撞与融合,故选C。A、B未能完整表述图片内容,排除;D说法错误,排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8分)14(24分)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深受西方思想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吾今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

77、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材料三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使吾人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指出“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材料一中“那个世界的部分”的主要内涵是什么?(12分)(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的上述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当时陈独秀断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的依据是什么?为实现“伦理的觉悟”,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8分)解析第(1)

78、题第一小问结合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以及新思想的启迪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以及科技技术角度组织答案。第(2)题材料主要介绍梁启超兴民权的思想,该思想影响从对维新变法思想以及思想启蒙的角度作答。第(3)题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最初使吾人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的信息并结合西方思想传入以及国内尊孔复古逆流思想盛行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努力结合新文化运动来回答。答案(1)背景: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清政府的内外危机;师夷长技思想的启迪。内涵: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及近代工商科技。(2)影响: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3)依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

79、命的失败教训;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尊孔复古逆流。努力:发动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民主思想)。15(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三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变政!;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80、”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材料一、三分别代表哪个派别?他们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6分)(2)材料二属于哪一派别?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6分)(3)以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为核心内容开展的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4)综合以上材料,请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发展历程。(6分)解析第(1)问应依据两则材料中的人物和观点来做出判断。第(2)问,先依据材料确定属于哪一派别,再归纳相似点。第(3)问,据材料并联系所学如识判断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进而回答其影响。第(4)问,把握不同时期不同派别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特点来回答历程。答案(1)派别:洋务派、维新派。共同之处: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2)派别: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相似之处: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4)发展历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