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课程标准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美国“以实力求和平”(1)背景:1981年起,里根担任美国总统,美苏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苏联因实力下降而无法保持和美国竞争的势头,美国则更多地以“缓和”促使_发生变化。(2)政策:里根执政之初,提出所谓的新“_”政策,大量增加军事开支,加强军事力量,目的是重新夺取军事优势。(3)军事:1983年,里根政府提出“_”,即“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提高核威慑力量,带动科技、经济的发展,对苏联施加压
2、力,进而拖垮苏联。(4)意识形态:里根政府一方面开展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另一方面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_”“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2苏联的“缓和”(1)原因:全球争霸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拉大了苏联与发达国家的距离。(2)指导思想: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在对外政策上,提出所谓的“_”,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3)表现:1987年,美苏双方签订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的条约,即“_”,这是自核武器出现以来达成的第一个销毁部分核军备的协议;19851988年,双方在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上取得进展,签订了43个双边协议。二、冷战的结束1
3、背景(1)1989年上台的布什政府对苏联改革表示支持,通过提供经济援助,不断向苏联施加压力,试图左右苏联改革的进程,并加紧对东欧推行“_”策略。(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未能扭转经济下滑颓势,人民生活水平降低;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_的领导地位,致使社会动荡日益加剧,各种危机全面爆发;与此同时,苏联逐渐放松了对_的控制。2概况(1)1989年发生了“_”,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执政党地位;1990年,_,成为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2)1991年,原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在_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苏联解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_宣告结束。三、美苏关系发
4、展变化带来的启示1争霸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1)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是_,柏林地区多次酿成危机。(2)双方对亚洲、非洲的控制和争夺,造成这些地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在亚洲,美国先后侵略朝鲜和越南;在中东,由于两大国的插手,局势变得愈加错综复杂。2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_造成了严重影响。3双方在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美苏两国签订的“_”和“_”成为战略稳定的基础,也是稳定国际局势的因素。4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1)美国长期把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描绘成专制主义、侵略扩张的“邪恶势力”,成为严重歪曲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想根源。(2)原来
5、被_掩盖之下的各种矛盾,也因苏联解体而暴露出来,并有愈演愈烈之势。(3)超级大国肆意欺凌弱小国家,绕过联合国,随意侵犯他国主权,致使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知识点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的内容不包括()A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B提高核威慑力量C以经济和科技的竞赛拖垮苏联D和平演变2与“尼克松主义”相比,里根对苏联政策发生的新变化是()A放弃争夺世界霸权B主张实行缓和政策C多种手段遏制苏联D力求维持既得成果3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推行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给苏联造成了深重的经济负担B美苏“中导条约”的签订C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D美苏双方
6、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知识点二冷战的结束4戈氏新思维“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导致()A美国放弃核战略B用人性论麻痹了西方国家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瓦解D缓和了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5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一“柏林墙” 图二推倒“柏林墙”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核战争消失,各国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实力B缓和与紧张共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C美、日、西欧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对手D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
7、于西方知识点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7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有利的方面包括()防止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限制了核武器的扩散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A B C D8从世界格局变化的过程来看,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世界大战的爆发 B各国的经济水平C各国的国家制度 D各国的实力对比题号12345678答案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正在建造中的柏林墙(1961年)材料二民主德国政府拆除柏林墙(1989年)材料三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
8、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仅在这些国家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请完成:(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材料二中的现象对德国人意味着什么?(2)材料三中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试依据材料三指出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演变呈现出什么趋势?10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
9、图景的主线。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苏联内部(2)遏制(3)战略防御计划(4)美国之音2(2)新思维(3)中导条约二、1.(1)和平演变(2)共产党东欧2(1)东欧剧变德国重新统一(2)阿拉木图两极格局三、1.(1)欧洲2生存环境3限制战略武器协议中导条约4(2)美苏对峙对点训练1D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主要是关于导弹拦截和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的内容,所以A、B、C三项都是“星球大战计划”的内容;D项是老布什政府的政策。2C“尼克松主义”
10、以战略收缩为特征,里根的新遏制政策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遏制苏联,故C项符合题意。3A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分析时往往要从自身去找。4C理解戈氏新思维对苏联乃至东欧各国的影响是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5D柏林墙于1989年11月被拆毁,故D项说法不正确。6B本题考查对20世纪末世界总体局势的把握能力。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所以本题应选B项。7D8D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力量在于国家的实力,世界格局一般是由起主导作用的大国决定的。综合运用9(1)背景:“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争夺霸权;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两大阵营矛盾激化。意味着德
11、国即将结束分裂局面,再度实现国家统一。(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主要原因:照搬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推动。(3)演变趋势: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两极“冷战”格局由确立到瓦解。解析第(1)问中的“背景”应联系“1961年”等信息进行思考,“意味的问题”需要联系德国统一的进程进行说明;第(2)问中的“实质”可依据东欧剧变前后的社会性质进行判断,“主要原因”应结合材料三中“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等信息进行思考;第(3)问既应注意“上述三则材料”的限制条件,又要避免答成“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0(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2)杜
12、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3)言之有理即可。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该题考查了冷战的表现、影响等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回答。【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请结合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以及美苏从对抗到缓和的过程,分析冷战局面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答案要点(1)美苏的激烈对抗造成的消极影响有:对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威胁,对局部地区的局势造成动荡不安,甚至是战争灾难。美苏对抗给
13、人类带来生存环境恶劣影响,对本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也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2)美苏缓和态势的积极影响有: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在紧张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并逐渐走向缓和,因两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是左右世界局势的重要力量,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两国关系的缓和也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因素。两国之间谈判、协议、裁减军备的方法和措施都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可以借鉴的缓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3)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因而它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指手画脚和恃强凌弱,都会对国际局势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引发战争的潜在威胁。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1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答案要
14、点20世纪80年代是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第三阶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初期美攻苏守,中期以后逐渐缓和,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以苏联一极的崩塌为结果导致冷战的结束。这一阶段美国对苏联的态度由强硬逐渐转为缓和,尤其是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苏联的软化手段更为隐蔽,更加具有迷惑性。2简述东西方冷战结束的背景及过程。答案要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对苏联实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并进一步提出战略防御计划。这些政策对苏联都形成强硬的进攻态势,此外还伴随着意识形态宣传大战。苏联方面因前一段的争霸使经济不堪重负,所以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新思维”。里根之后的布什政府,对苏联政策更加隐蔽,支持苏联国内改革
15、,并以提供经济援助为条件左右苏联。苏联内部的经济改革造成国内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降低。政治改革则削弱和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造成社会的全面动荡,使社会危机全面爆发。在东欧地区,由于苏联放松控制和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策略使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苏联最终也走向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二、学习延伸1结合课内课外的知识,简述二战以后的柏林问题和历次柏林危机的发展变化,并以论柏林墙的倒塌为题,完成一篇历史述评。答案要点柏林曾经是美苏对峙争夺的主要对象,柏林墙也成为东西冷战的象征之一。柏林墙的拆除,成为两德走向统一的象征,成为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的重要标志之一。2很多西方人认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你能否结合中国所走的道路,试评述一下这种观点?答案要点该观点是错误的。理由: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够成熟,它的巩固需要一个很长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资本主义的敌视、颠覆,无疑会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实践证明只要不断改革并结合本国实际,社会主义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苏东剧变只是苏联模式受挫并非社会主义失败,相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