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湘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24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湘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湘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湘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湘教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13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湘教版)一、选择题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图,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 12 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地广人稀 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A B C D 解析: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

2、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答案:D 2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是()劳动力充足 机械化程度高 交通便利 复种指数高 市场需求量大 A B C D 解析:两地都是地广人稀,实行农场化经营且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则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由于冬季较冷而复种指数低,故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答案:C(2012沈阳四校协作体测试)读图,回答 36 题。3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丁地区

3、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 B C D 4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干旱 洪涝 水土流失 风沙危害 A B C D 5乙地区花卉种植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肥沃的土壤 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先进的保鲜技术 A B C D 6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丙地区要注意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 B C D 解析:第 3 题,甲为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粮棉产区;乙位于云贵高原,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

4、主要集中在山间小盆地;丙位于华北平原,该地的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丁为三江平原,该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第4 题,甲位于河西走廊,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易受干旱和风沙危害的影响;丙位于华北平原,该地春旱明显,且该地冬、春季节受风沙的影响也较明显。第 5 题,乙位于我国西部的云贵高原,该地社会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廉,再加上土地租金较低,故生产花卉的成本较低。第 6 题,甲地受水资源的制约,不宜扩大灌溉面积;乙地地表崎岖不平,不宜大量开垦荒地;丙地多中低产田,今后应多注意对中低产田的改造,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丁地地广人稀,应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从而

5、提高商品率。答案:3.D 4.B 5.A 6.D 二、综合题 7读某国局部等高线图和该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问题。(1)描述该国的地势地形特征。(2)试分析左图所示区域主要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诗中描写的这种农作物在美国也得到广泛种植,其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右图中的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4)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与我国相比,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5)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趋势,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有 A、B两种:A 模式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提高

6、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B 模式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集约化经营。据此可知,该国现代农业发展应属于_模式。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可判断该国为美国,根据等高线分布即可判断该国的地势地形特征。第(2)题,从河流的流向、流量、结冰期以及流经地区等角度去分析航运价值高的原因即可。第(3)题,从材料中可判断该农作物为冬小麦,根据美国农业带分布状况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4)题,从地形、土壤、灌溉及降水变化和水旱灾害等角度分析即可。第(5)题,美国的农业技术先进,现代农业发展属于用资本、技术替代劳动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模式。答案:(1)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7、西部为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2)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较小;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河湖海陆联运成网,交通便捷,通达性好。(3)(4)平原面积广阔,耕地比重大;土壤肥沃;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水旱灾害少;水源充足,河网众多,灌溉便利。(5)A (时间 30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2012深圳模拟)读 2008 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完成 12 题。1按照分类,我国上海市属于()A类省区 B类省区 C类省区 D类省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最多 B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

8、发展是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的主要原因 C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好,人均产粮最高 D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差,人均产粮最低 解析:第 1 题,据图例做出判断,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得出上海属于类省区。第 2 题,黑龙江省人均粮食产量最多;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非农产业占用耕地,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类省区人均产粮最高,主要是地广人稀;类省区人均产粮最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耕地面积少。答案:1.D 2.B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年)对 2008 年2015 年优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总体部署。据此回答 34 题。3确定

9、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依据是()自然条件好 生产规模小 产业化基础好 劳动力数量大 A B C D 4以下各地区与其优势农产品的对应正确的是()A成都平原苹果、油菜、柑橘 B南疆地区棉花、水稻、大豆 C渭河平原小麦、玉米、柑橘 D海南岛天然橡胶、甘蔗、出口水产品 解析:第 3 题,确定某区域能否成为优势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一是要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二是要看当地的生产能力。故选 A。第 4 题,成都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而苹果属于温带水果;南疆地区降水少,不适宜种植水稻;渭河平原处于北方地区,其优势水果应是苹果而非柑橘;海南岛地处热带,是我国重要的热带农产品生产基地,且周围海域广阔,区位优势

10、突出,适宜发展出口水产品生产。答案:3.A 4.D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 56 题。5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交通条件改善 6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 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劳动力投入的减少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解析:第 5 题,改革开放使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

11、展,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群的出现使当地的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城郊农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6 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对鱼塘会造成污染,因此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答案:5.C 6.B 读我国部分省区盐碱地统计图,完成 79 题。7M 省区可能为()A四川 B安徽 C黑龙江 D内蒙古 8宁夏盐碱地面积大的原因为()耕地总面积较大 地势低洼 降水量小,蒸发旺盛 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 引黄灌溉面积大,排水不畅 A B C D 9这些省区治理盐碱地可采取的共同措施为()栽培适宜的乔灌植物 淤积泥沙,覆盖盐碱地 完善水利系统,排灌结合 大面

12、积栽培甜菜、大豆等耐盐碱农作物 A B C D 解析:第 7 题,盐碱地面积的大小受该省区面积、气候等条件的影响。M 省区盐碱地面积在示意图中最大,表明该省区面积较大,且气候干旱。四川大部分位于湿润地区,安徽也有部分地区位于湿润地区,故干旱地区面积较小;黑龙江气温相对较低,故干旱程度相对较低。所以气候干旱、盐碱化面积最大的省区应为内蒙古。第 8 题,宁夏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蒸发旺盛,引黄灌溉面积大,排水不畅,地下水埋藏浅,导致矿化度高,盐碱地面积大。第9 题,不同地区治理盐碱地的措施不同。对于图中的省区来说,共同的治理措施有:宏观的生物措施、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等,如栽培适宜的乔灌植物,

13、完善水利系统等。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治理盐碱地可以淤积泥沙,覆盖盐碱地,甜菜、大豆并非所有省区都能大面积栽培。答案:7.D 8.D 9.C(2012宜春模拟)右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 1012题。10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1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12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解析:第 10 题,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地耕作制度不同主要与热量高低有关,热

14、量高,生长期长,有利农作物生长。第 11 题,两地都是季风气候,夏季都是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第 12 题,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主要是甲地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造成的。答案:10.B 11.B 12.C 二、综合题(共 40 分)13读材料,回答问题。(24 分)材料 1:新疆降雨量稀少,年降雨量不足 150 毫米,农业用水 80%以上靠灌溉完成。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已基本形成以滴灌为主,喷灌、涌泉灌、自压微水头软管灌并行的高效节水模式。到 2010 年,全兵团应用高新节水技术灌溉面积已达到 1 000 万亩;2015年,将达到 1 200 万亩,基本完成节水灌溉示范基地的建设任务

15、。材料 2:西北地区局部图。(1)结合材料及新疆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新疆农区和牧区的分布特征及原因。(4 分)(2)新疆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哪些特色农业?(8 分)(3)发展喷灌、滴灌技术有利于解决_、_问题,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 _。(6分)(4)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新疆农区和牧区要防止出现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相应措施?(6 分)解析:新疆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晴天多,光照强,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多冰雪融水补给的季节性河流,这构成了其基本的自然地理背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是其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而水资源短缺就是其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有水源灌

16、溉的地方农业可得到较好的发展,应该注意的是节水与防治土壤盐碱化;山区则可发展畜牧业,应防止过度放牧。答案:(1)农区主要分布在山前绿洲区。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有灌溉水源。牧区主要分布在山区。这里有山地草场。(2)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较多。特色农业:长绒棉基地、瓜果基地。(3)水资源短缺 土壤盐碱化 该区深居内陆,受高山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蒸发强。大水漫灌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容易引起土壤盐碱化(4)农区:荒漠化、盐碱化。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协调上、中、下游的用水,节约用水,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防止不合理灌溉。牧区:荒漠化。规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14阅

17、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 分)材料 1:2011 年 6 月 18 日下午,第二十二届哈洽会第四次新闻发布会召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副巡视员李殿君就北大荒集团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始于 1947年,经过三代北大荒人 60 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昔日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据悉,“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实现北大荒新跨越”是本次北大荒集团展区的主题。材料 2: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1)根据材料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下表。(4 分)商品粮 基

18、地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甲 乙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丙 旱涝灾害频繁 (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_,社会原因是_ _。(4 分)(3)简要说明箭头 A、B、C 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4 分)(4)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4 分)解析:第(1)题,主要分析比较影响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状况。甲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西北内陆,水资源不足;丙地位于江河的中下游,光、热、水资源充足,但洪涝灾害频繁。第(2)题,自然原因主

19、要有河流众多,地块小,土壤黏重;社会原因主要有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发展经济作物占用大片耕地。第(3)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态环境,应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粮食种植,故需要从东、中部地区运进粮食。第(4)题,从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农业生态,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答案:(1)商品粮 基地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甲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 乙 水资源不足 丙 光、热、水充足 (2)地块小、土壤黏重、河网密 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4)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提高附加值;利用饲料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