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215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851.顾准认为“如果着重于僭主一词的篡夺者或僭窃者的意义,那么,我国战国时代分晋的三家韩、魏、赵是僭主,取代姜齐的田成子是僭主,崛起于草莽的刘邦也是僭主。”“文武周公的道统,从殷商法统的观念看,又何尝不是僭主?”然而,中国有“僭主”之实,为何没有“僭主”之名呢。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 篡夺政权被视为大逆不道B. 实力成为君权合法的重要条件C. 古代天命观思想深入人心D. 国家大一统成为历史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顾准的意思是说尽管他们是“篡权者”,但都将他们从天的角度寻求合法化,所以用不着再为他们造出了一个“僭主”的名

2、目,显然是古代天命观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材料中明显说明篡夺政权的合法化,故A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实力合法重要性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夺权合法化问题,不是国家统一的问题,故D项错误。2.韩国的中国史研究,相形于近现代史的相对活跃,古代史研究要冷清得多。尽管随着居延汉简、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汉简、马王堆帛书、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的发现,研究上略有改善,但整体上仍缺乏后劲。这一现状说明A. 新史料的缺乏制约着历史研究的进展B. 文化差异不利于国外的中国历史研究C. “上古史”的研究缺乏现实借鉴意义D. 国外中国历史研究亟需国内学界帮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说明韩国中国古代史的

3、研究由于资料的缺乏导致历史研究的进展受阻,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文化差异导致国外研究历史受阻,故B项错误;“上古史”研究并不是缺乏现实意义,主要是资料的缺乏,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韩国历史研究需要国内史学研究的支持,故D项错误。3.唐朝政事堂一般有十几个人参加,类似于今天的内阁或委员会,在玄宗时代,中书、门下两省的长官总有一个职位空缺,同时尚书省出局,这等于出现了实质上的首相。在张说任首相期间,将政事堂改为了中书门下。据此可知当时A. 机构调整适应战乱动荡B. 相权威胁皇帝独尊地位C. 科举选士推动精英政治D. 权力制衡机制渐趋削弱【答案】D【解析】【详解】原先三省六部制度下三省之间相

4、互牵制,由于尚书省的出局,原先权力制衡的机制逐渐减弱,故D项正确;当时机构调整并不是适应战争动乱,故A项错误;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相权并不会威胁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权力分散,并不是科举考试的推动,故C项错误。4.雍正年间官方记载:江苏查出隐漏田亩十六万亩,官方追回六万亩;广东“田亩之欺隐颇多,富户之悭吝更甚”,“种百亩之地,不过报数亩之田”。这些记载反映了官方A. 鼓励农业生产B. 关心粮食供应C. 重视政府税收D. 促进边地开垦【答案】C【解析】政府依据田亩数征税,隐漏的田亩多,则政府的税收损失较大,因此政府查隐漏田亩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政府税收。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

5、除A、B、D项。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官员;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的章程,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历程A. 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B. 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C. 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D. 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答案】A【解析】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到“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反映出清政府对外国的态度由排斥到学习,说明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清末

6、新政以失败告终,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松动,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结合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分析解答。6.下图所示是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万海关两)。它反映出中国A. 对外贸易逐步取得优势B. 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C. 经济和管理制度逐渐进步D. 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答案】B【解析】依据“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的图表数据,得出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中国的对外贸易量有较快增长,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故B项正确。

7、A项中“优势”一词错误;材料反映不出经济制度的进步,C项错误;D项的结论仅从图表的数据中反映不出来,排除。7.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了边区参议会A. 具有社会主义政权性质B. 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C. 呼应社会主要矛盾要求D. 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答案】C【解析】【详解】1939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此时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说明边区政府

8、响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故C项正确;此时政权是民主政权,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政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记名选举并不是直接民主,故B项错误;边区政府属于中共敌后根据地政府,并不是当时中国最高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8.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据此判断A. 日本主动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B. 中国外交僵局已被打破C. 民间交流有利于中日关系发展D.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日本贸促团体”“中国贸促会”都属于民间组织,这些组织的活动促进

9、了中日关系发展,故C项正确;此时中日关系仍处于僵持时期,并不是主动改善与中国改善关系,故A项错误;中国外交僵局已被打破是1972年,1969年中日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故B项和D项错误。9.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据此可知,罗马法A. 扩大了帝国统治基础B. 旨在保障贵族利益C. 强调自由平等精神D. 缺失外交军事内容【答案】A【解析】【详解】原先罗马法公民必须是本邦成年男子,材料“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

10、有充分的公民权”显然是扩大了公民的范围,这一措施有利于扩大帝国统治的基础,故A项正确;贵族本身就有公民权,显然不是保障贵族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罗马法自由平等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罗马公民权扩大,不是军事内容的缺失,故D项错误。10.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的英国等级会议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后来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很大程度是为了恢复议会传统。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A. 中世纪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代议制B. 传统文化影响了英法的民主政治C. 近代欧洲议会是等级会议的翻版D. 资产阶级革命旨在恢复等级会议【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英、法资

11、产阶级革命很大程度是为了恢复议会传统”中可以分析出,传统文化对近代英法等国的代议制民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代议制民主是近代的产物;C项说法错误,错在“翻版”;资产阶级革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D项错误。【点睛】“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很大程度是为了恢复议会传统”是解题的关键。11.“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为此,法国知识分子A. 最早打破了宗教神学世界观B. 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C. 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D. 主张用理性创造民

12、主和科学时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论述的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主张,“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说明法国知识分子批判宗教特权,启蒙运动思想家倡导理性主义,提出构建理想的现实社会,故D项正确;最早打破了宗教神学世界观不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共产党宣言,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12.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西方把这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莫洛托夫计划”客观上A. 有利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B. 促使美苏“冷战”的形成C

13、. 缩小东西欧间的财富鸿沟D. 遏制了美国对东欧的渗透【答案】D【解析】【详解】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和扶持西欧的经济计划,苏联随之成立“莫洛托夫计划”主要是应对马歇尔计划,防止美国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渗透,故D项正确;材料中形成的属于两大阵营的经济体系,显然不利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故A项错误;此时美苏冷战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中属于意识形态经济,显然不能促使东西欧差距的缩小,故C项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南北朝时期,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这可视为最原始的火柴。北宋民间用染着硫磺的杉条引火,明朝时,“削松木为小片,其

14、薄如纸”将硫磺涂在上面借以引火。那时,火柴多是家庭和小作坊制造。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华克试制一种火药时,无意中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摩擦火柴。1831年,法国人索里亚制成黄磷火柴,使用方便,但容易引起火灾。1833年,瑞典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1855年,瑞典人伦德斯特伦经过反复实验,利用氯酸钾和硫磺的混合物,创制了安全火柴,应用广泛。材料二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于1879年在广东省佛山建立。1897年建立的的天津自来火局难以与“洋火”竞争,开业不久就宣告歇业。1905年,光绪帝批建“京师丹凤火柴有限公司”,由农工商部投资5000元作为官股,并给予在北京区域15年经营专利,公司经营十分顺利。1

15、909年,罗剑秋在天津城西开设北洋火柴有限公司,曾使用的火柴商标有“红星”“万年青”等十余种。1910年,张新吾在天津建立华昌火柴公司在火花侧标上特意加注“务求实益不夸张枝多、货整料精优长特”的宣传文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自办的火柴厂增多,火柴价格便宜,一角钱可买20多盒,城市居民才普遍使用火柴,交通较方便的农村也多改用火柴取火。张新吾联合国内52家火柴厂,组成了“中华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有效抵制了瑞典黑头火柴在我国的长期垄断。1932年5月,在华的瑞典火柴公司自动宣布破产清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近代欧洲发明制造火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16、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火柴业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差异:中国火柴发明较早,欧洲在近代时期才开始;中国火柴产生于生活实践经验,欧洲借助于化学实验;中国火柴制造单位较小,近代欧洲产生了火柴制造工厂。原因:古代中国在农耕文明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多来自于生活实践;近代欧洲随着近代科学的出现,科技发明具有实验的特点;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火柴制造的工厂出现。(2)特点:经历了由弱到强的过程;官办民办并存;注重市场营销策略;联合抵制外来竞争。意义:便利了民众生活;为民族工业振兴做出较大贡献;抵制了外资冲击。【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国南北朝时期”“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

17、华克试制一种火药时”的信息从时间比较;“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瑞典人伦德斯特伦经过反复实验”的信息从研制方法思考;依据“火柴多是家庭和小作坊制造”“瑞典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的信息从制作模式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科技特点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等角度思考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开业不久就宣告歇业”“有效抵制了瑞典黑头火柴在我国的长期垄断”说明由弱变强,依据“光绪帝批建“京师丹凤火柴有限公司”,由农工商部投资”说明创办方式;依据“曾使用的火柴商标有“红星”“万年青”等十余种”说明营销策略,依据“组成了“中华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有效抵制了瑞典黑头火柴在我国的长期垄断

18、”说明抵制外力侵略;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民生生活、民族工业以及抵制外来侵略等方面思考回答。【点睛】横向比较型非选择题解题方法(1)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 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2)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3)比较需分开层次。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1584年,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刻印西文、中文版坤舆万国全图,之后将

19、之呈献万历皇帝。图2.海国图志中的欧洲地图,1843比较两幅地图,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答案】示例:明清时期科技、观念普及迟缓。明代中后期,利玛窦绘制的山海舆地全图使用了较为科学经纬线、比例尺,体现了地圆学说;清代后期魏源绘制的欧洲地图,无比例尺、经纬线,国家疆域绘制随意。明代中后期西方地图的绘制技术已传至中国,但直至清代后期,仍未推广,说明明清时期近代科技、思想观念的推广迟缓。【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中图片信息,提取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于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本题可以依据材料地图从地图反映出中西

20、科技差距以及观念普及的迟缓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论证结合两幅题图出现的背景以及使用绘制地图的方法从而得出问题的结论。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12年9月,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系统令公布,史称“壬子学制”,以后,又陆续颁布各级各类学校法令,直到1913年,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校系统,史称“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化性质的学制,也是新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标志。学制总体上缩短了学生的在学年限,整个教育期为18年,三段四级。第一阶段是初等教育,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七年;第二阶段是中等教育,设中学校一级,共四年。第三阶段是高等教育,分为预科、本科、大

21、学院三个层次;除主系列外,还有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该学制大力提倡实利主义教育;废除贵族学校,废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废止毕业生的科举出身奖励,小学男女同校;取消经科,强调美育代替宗教,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生产技能的培养,要求留意儿童身心特点,促进年青一代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新编教科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初年学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初年学制改革的意义。【答案】(1)改革系统全面;学制缩短;重视实业、科技教育;废除封建等级特权,倡导男女平等;重视学生全面发展。(2)推动了教育近代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科技发展;有利于自由平等观念传播;有利于学生全

22、面发展。【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以及第三阶段”可知改革系统全面,依据“缩短了学生的在学年限,整个教育期为18年”可知学制缩短;依据“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生产技能的培养”可知是注重科技和实业教育;依据“废除贵族学校,废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废止毕业生的科举出身奖励,小学男女同校”可知自由平等思想传播;依据“要求留意儿童身心特点,促进年青一代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说明注重学生全面发展。(2)依据材料中学制改革措施以及所学从教育近代化、经济科技发展以及教育思想和学生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慰安妇制度由日本政府和军部直接策划、各地日军具体执

23、行实施。许多亚洲国家的政府和妇女团体、人权组织不断要求日本政府公布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强迫各国妇女充当“随军慰安妇”“女子挺身队员”的全部材料,公开对幸存者及受害者家属谢罪道歉,并给予赔偿,然而,日本政府发言人先是表示慰安妇是被不法商人诱骗的,与日本政府无关,后来在新的材料面前又辩称因为“没有资料佐证”,所以“难以确认”在征用慰安妇的过程中采用了暴力手段,也“无实力地调查的必要”。中国慰安妇人数最多、遭遇最惨,身心遭到强烈摧残的慰安妇幸存者为讨回公道、揭露日本罪行,二十年来走上了艰苦的民间索赔之路。至2012年,十年慰安妇诉讼案均终审败诉。民间索赔之所以败诉,一是日本政府否认强征慰安妇,另外

24、是日本借口中日战争赔偿问题已经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公报中解决了,即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所以不接受慰安妇的个人赔偿要求。包树芳两次中日战争以及战争遗留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间索赔败诉的原因。(2)你如何看待中国民间索赔诉讼?【答案】(1)日本政府编造各种说法,极力否认慰安妇问题;借口中国政府已经放弃赔偿要求;美国对日本军国主义给予一定的保护,导致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猖獗。(2)中国民众对日本政府的索赔要求是完全正当的。民间拥有索赔的权利;民间索赔的目的在于维护历史真相,揭露日军暴行,为受害者伸张正义,体现了人类对正义的追求。【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日本政府

25、发言人先是表示慰安妇是被不法商人诱骗的,与日本政府无关”说明日本政府编造各种说法,极力否认慰安妇问题;“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以及所学二战后美国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保护等角度思考回答。(2)依据慰安妇的史实从民众对于日本政府的索赔要求正当性、权利、目的以及意义等视角分析回答。【点睛】评述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1)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作答:第一“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第二“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第三“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以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

26、度等方面进行思考。(2)回答评价类的问题一般由三种方法:一分为二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分阶段评价法,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评价历史事物,主客观的评价法,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3)注意事项:评价(评述)型材料解析题要注意区分评价和评述二者的区别,前者偏重于结论,后者偏重于叙述。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法国革命和旧制度之间的斗争具有普遍性,它是阶级对阶级的战争,民族情绪起初似乎还没有起作用。而且在18世纪里,人们并不认为这种情感是重要的。君主们和各分支的贵族构成了一个统治者的世界性的社会;他们不考虑各民族的起源特性,把各民族当作交给他们看管的羊

27、群一样彼此瓜分;当时有国家没有民族。法国革命号召人民起来治理自己,根据同样的原则,它确实也唤起了民族的意识。革命党人自豪地把自己称作“爱国者”;对他们来说,法国是“民族”。然而当革命一开始时,他们深信一切民族都会欢迎法国的福音,并且相信,这样一来,文明就会保持它的普遍性,他们没有想到各民族会变成敌人。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各国民族意识兴起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历史作用。【答案】(1)教会和君主的专制统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法国大革命的推动。(2)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欧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破坏了被征服

28、地区的主权;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民主原则。【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中“法国革命和旧制度之间的斗争具有普遍性”“法国革命号召人民起来治理自己”的信息以及所学从该时期政治斗争以及思想推动等角度归纳回答。(2)依据材料中“它确实也唤起了民族的意识。革命党人自豪地把自己称作“爱国者”“文明就会保持它的普遍性,他们没有想到各民族会变成敌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的视角分析回答即可。【点睛】背景原因型材料题解题方法:(1) 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领会题意。(2) 审题:审准与课本知识的关系,诱发联想,启迪思路。问答题的内容大多数依托课文,因此课本上有关的“蛛丝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据。考生应尽可能把题目与课本知识对照,找出内在联系,诱发联想,启迪思路知识定位准确,审题定位这一步方告结束。(3)答题:要求语言准确、逻辑严谨,以体现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此外,在文字表述的形式上,要做到“三化”即: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