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说新语二则 学习目标:1. 掌握学习文言小说的学习方法,积累文言词汇。2. 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之本,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3. 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道理。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记1. 文学常识:作者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文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2.注字
2、音,读课文: 尊君在不( ) 陈寔 ( ) 太丘舍去( )(2)停顿: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时年七岁3.重要词语解释:期日中:期( )日中( ) 则是无信:则( )相委而去:委( ) 友人惭( ) 下车引之:引( )元方入门不顾:顾( )4.翻译下列句子:陈太丘与友期行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6.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他有什么性格特点?建议从文中找出词语并摘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记
3、内容一:在文中找原句子回答:期行中交代对话背景的句子是哪句?陈元方指出父亲友人的两点错误是什么?内容二:通过小组讨论,梳理故事情节:说说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内容三: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假如第二天陈太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 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记任务一:用一句话概括期行的主要内容。任务二:期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课题:第22课 世说新语二则授课时间 第八周 班级 姓名 模块四:当堂训练一、文学常识:1、世说新语是古代集,分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 。作者 ,南朝宋 家,
4、彭城人。2、期行选自 ,体裁是 。二、结合课下注释学习: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并作解释。(1)尊君在不()_(2)歆辄难之()_(3)王欲舍所携人()_(4)遂携拯如初()_(5)宁可以急相弃邪()_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陈太丘与友期( )(2)太丘舍去()(3)相委而去( ) (4)元方入门不顾 ( )3.(1)古今异义词:去后乃至(去:古义: 。今义 。)(2)通假字:尊君在不(“ ”通“ ”,读“ ”。)4 .翻译下列句子:(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三、按要求回答:1、期行中交代对话背景的句子是 2、陈元方指出父亲友人的两点错误是 5、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7.期行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8.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9.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