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五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艺成就1.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 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2.下表是汉书中对当时医学发展状况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当时()史料出处汉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已有“本草待诏”的职位汉书郊祀志元始五年(公元5年)曾“征求本草等教授者来京师”汉书平帝纪楼护少年时候“诵读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汉书楼护传A.儒家经典为医学提供知识基础B.伤寒杂病论
2、的成书条件成熟C.政府设有专门机构研究药物学D.民间钻研医术的氛围非常浓厚3.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艺术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京剧()A.蕴含更高艺术价值B.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符合晚清政治需要D.迎合了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4.清初洪昇的长生殿,写安史之乱中唐明皇与杨玉环的婚姻纠葛。但它不同于一般人视杨贵妃为“祸水”,也不局限于表达改朝换代的“黍离之悲”,而是在揭示杨、李“占了情场,弛了朝纲”的同时,对杨玉环追求爱情的专一给予深切同情。这说
3、明( )A.追求婚姻自由成为民众共识B.文学写作创新意识有所增强C.批判封建礼教成为大势所趋D.教化百姓是戏曲的主要功能5.“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6.竹枝词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诗歌体裁。晚清竹枝词除描写官场百态、风土民情外,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出现了介绍外国风俗的外国
4、竹枝词等。晚清竹枝词()是当时人们的记录,属于官方档案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具备史料价值关注社会新生事物,开阔大众眼界引入西方文学风格,开启文学革命A.B.C.D.7.清代王昱在东庄论画中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A.深受理学观念影响B.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说明画家品德高尚D.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8.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
5、义。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统治地位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9.天体运行论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16、17世纪科学史上可相媲美的两部伟大著作。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正确概括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B.推动了启蒙运动向科学世界的进军C.解放了思想使科学突破神学梗桔D.促进了西方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10.下表 18811953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数量变化表(单位:人)来源时间杰出的门外汉船员应用科学家非实用的科学家牧师其他1881年541362134142011914年3867928945719
6、53年82134348055皇家学会作为英国最具名望的科学学术机构,吸纳了各行业的人才。据表可知,当时英国()A.科学研究的职业化趋势日益明显B.自然科学摆脱了宗教神学控制C.业余爱好者的科研兴趣持续降低D.科学转换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11.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提出: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这反映了该画家主张( )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形象B.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C.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D.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医是我国人民在生产 、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7、伤寒杂病论这三部中医学术理论、药学、临床体系的奠基之作问世。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收录了民间广泛应用的外来药物。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大医精诚”思想;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五代时期,海药本草记录了海外传入的百余种药物。宋代,政府专设“太医局”培养中医人才,专设“校正医书局”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代医籍;文任通密及文人从医以“兼济天下”成为潮流。明清时期,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政府和民间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广誉远、同仁堂、九芝堂等老字号中药堂、中药铺兴起。据李成文中医发展史材料二:近代前期,“求进步的中国人”坚信“要救国,只有学外国”。当时中医界“或立奇方以欺世;或
8、假托仙佛之方;或托西术东艺,欺人图利”。陈独秀指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的批判,最终酿成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随着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1920 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据皮国立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等材料三:21 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极大提高,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中药的作用机理、中药材的有关物质基础不断被发现。中医学由疾病医学转向
9、综合性的健康医学,其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调养康复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蜜炼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市场悄然走红;“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大文交流的载体。据朱建平百年中医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知识精英对中医学态度的变化并分别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医学的时代价值。13.司马光修史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
10、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材料一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材料二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材料三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
11、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制约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题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信息“本草待诏”“本草等教授者来京师”等可知西汉时期政府设有专门机构研究药物学,因此C项说法正确;A,D项说法材料中没有涉及,可以排除;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而汉书是记载西汉历史的书籍,可以排除B项。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京剧。根据所
12、学知识可知,京剧成为主流戏曲是因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京剧迎合了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中“蕴含更高艺术价值”与材料“昆曲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不符,故A项错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元杂剧,而不是京剧,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4.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不同于一般人视杨贵妃为祸水,也不局限于表达改朝换代的黍离之悲”“对杨玉环追求爱情的专一给予深切同情”可以看出,长生殿的作者洪昇没有完全从传统道德上来批判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婚姻,而是站在人性的立场上给予了同情,这表明他的文学写作创新意识有所增强,故B正确。A、
13、C两项说法既不符合材料信息,与不符合清初史实,故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且说法过于夸张, 故排除。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艺术。A项,中原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日渐消亡”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B项,由材料可见,自汉至隋,清乐在发展之中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由汉代乐府的俗乐转变为雅乐,不同地区的清乐再与“羌胡之声”、江南音乐融合,逐渐成为“华夏正声”。由此可见,魏晋以来,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故B项正确。C项,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与题意“清乐”这一文化形式不符。故C项错误。D项,材料并未涉及各文化在南北朝时期流行程度的对比,无法说明西域文
14、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竹枝词。、项,由材料可知,晚清竹枝词受民众喜爱,以记事、描写风土人情为主,并非官方档案。结合所学,迨至晚清,竹枝词大行其道,抨击时政,记录外敌入侮、人民奋起反抗,成一时之盛,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故项错误,项正确。项,由材料“出现了介绍外国风俗的外国竹枝词等”可知,竹枝词描绘了外国风俗,开阔了大众眼界。故项正确。项,材料仅说明竹枝词的兴起与其主要内容,且竹枝词并非西方文学风格,材料也未提及文学革命。故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7.答案:A解析:该绘画理论强调,绘画者先要端正品德,
15、才会有“正大光明之概”,这与理学中强调的道德修养等观点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的品德对绘画品质的影响,没有彰显人性追求,也不能说明绘画者品德高尚,故B、C两项错误;材料“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强调的是文章和绘画都体现了作者的道德修养程度,而没有对文学、绘画的地位进行比较,故D项错误。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学的重大发展。根据题干“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可知,是指牛顿学说为启蒙运动中批判教会权威提供了方法,C项正确;A项是指文艺复兴,B项是爰因斯坦的贡献,D项过于夸大牛顿学说的作用,故均排除
16、。9.答案:C10.答案:A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现代艺术特点,“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说明该画家不主张写实,其创作题材不取自现实,故A、B项错误;不依赖于现实,说明该画家不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故C项错误,D项正确。12.答案:(1)植根于实践经验历史悠久,持续发展(经典专著自成体系,不断完善);受国家和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成就卓著(名医辈出、典籍众多、一些成果世界领先);开放包容;涵育并传承民族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结晶。(2)变化:从批判甚至否定中医学到逐渐认可中医学的文化价值。批判否定的原因:近代,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在民主科学等思想的影响
17、下,传统文化式微(西医的传入和传播冲击了中医地位);中医界的个别乱象和当时中医学缺乏近代科学理论的支撑。认可的原因: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步融合;一战后,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质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重新得到重视。(3)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中医产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更多的中医学资源被发据和创新,体现出独有的科技价值;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13.答案:(1)史书:又可分为实录,如太宗实录;正史,如旧唐书;杂史,如补国史。文集(和诗词),如柳宗元集、顾况的诗。石
18、刻、碑铭(或金石史料),如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2)当官修史书出现明显史实错误时,参照可靠的杂史、诗文等来编写。如材料二中玄宗实录关于玄宗出生日期的记载有误,司马光采用了顾况诗中的描述。官修史书史事缺载时,酌情根据杂史、小说的记载补入。如材料三中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司马光根据补国史补入。多种官修史书记载相互冲突时,采择与历史事件时间更近、错误可能性更小的其他史料。如材料一中正史与实录记载有冲突时,采用了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及其历史素养。(1)由材料“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可知,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史书、诗词、石刻等,考生亦可详细分析其所属类型,如太宗实录属于实录,旧唐书属于正史等。(2)根据材料一司马光对隋末名将薛仁果名字的考究过程可知,多种官修史书记载相互冲突时,采择与历史事件时间更近、错误可能性更小的其他史料;由材料二司马光对唐玄宗生日具体日期的考究推知,当官修史书出现明显史实错误时,参照可靠的杂史、诗文等来编写;由材料三司马光对“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一事的记载可知,官修史书史事缺载时,可酌情根据杂史、小说的记载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