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375.50KB ,
资源ID:231973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197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检测题 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检测题 新人教版.doc

1、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1.商代,商民族与上帝神的关系被“拟血缘化”,形成“父(上帝)长子(商王)子(民众)”的关系结构,商王是“诸侯之长”。西周在这一结构之外,又构建了“天天子臣”的新关系,创造了“二元结构”,周王成为“诸侯之君”。这一变化表明西周A. 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 削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C.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形成了官僚与贵族共治的局面2.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3

2、.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A. 说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 B. 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C. 进一步扩大了周代宗法体系 D. 加速了周王室统治的衰落4.“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准负耒,征税煎迫难逃生且救眼前贪人手,半供县官半胥吏。耕场磷磷稻芒垂,共道年丰慰宿期。那知获罢未入屋,已被商贾催纳速。”此唐诗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封闭性 B. 落后性C. 自足性 D. 脆弱性5. 许停云万古江河记载:”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青铜制器皿在山东各处出土者不少。大致可见的趋势,齐器中的礼器越到晚

3、期越少,日用器则相对日益普遍。青铜器的器形与纹饰也越来越多姿多彩,井且越晚越多装饰性与趣味性”这可以说明青铜器A. 礼仪性的淡化 B. 广泛用于平民生活C. 神圣性的增强 D. 完全成为艺术珍品6.某学者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一时期(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A. 战国时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 争鸣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C. 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 D “百家争鸣”只关注人际关系7.荀子礼论篇指出,“人生而有欲”,“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

4、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由此可见,荀子A. 继承了人性本善的思想观点 B. 强调了礼制规范的社会功能C. 建构了礼法并用的理论体系 D. 揭示了宗法分封的制度缺陷8.汉武帝令御史大夫调查文帝陵园被盗一案,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想依照律法追查丞相庄青翟明知故纵之罪,丞相对此非常忧虑,据此可知张汤A. 佐助丞相,协理朝政 B. 奉诏督办,并无实权C. 职在监察,典正法度 D. 以卑临尊,架空相权9.东汉后期,门阀士族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曹魏时期,“明扬仄陋,唯才是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据此可知,曹魏时期的选官A. 开始注重德才和品行 B. 完全克服了察

5、举制的弊端C. 改变了贵族血缘政治 D. 利于抑制门阀世族的扩张10.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A. 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B. 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C. 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 D. 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11.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这说明唐朝时期A. 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C. 民生问题被长期的忽视 D. 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12.自殷周起,

6、跪坐习俗就是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末以后,“胡床、胡坐”和佛教徒垂脚坐“小床的现象在中原地区渐次流行,直至隋唐五代形成垂脚坐凳椅的生活习俗。汉人坐姿的改变A. 体现了儒学社会地位的提升 B. 表明生活习俗趋向统一C. 反映了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 D. 取决于经济重心的南移13.中国古代很多读书人因对现状不满,或怀才不遇,或因为官清廉却屡遭排挤,而选择了退隐山林。这种现象反映了A. 儒道思想之间的相互排斥 B. 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C. 儒道思想之间的融合互补 D. 儒家无法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14.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如图所示。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

7、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B. 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C. 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D. 财政困难和军备废弛15.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A. 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 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C. 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17.“永乐中,始命吏部听选教官入内教书。宣宗时,宫中正式开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明朝的这种现象A. 使内阁制度取代丞相制度 B. 是封建王朝宦官专

8、权的滥觞C. 成为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 D. 是强化君主专制权力的需要18.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A. 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 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C. 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 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19. 明朝万历年间,孙春阳在苏州开一小铺,后规模日大。“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明亡以后,“有持万历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材料说明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注重商品质量 制作精细 信誉极好 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A.

9、B. C. D. 20.明清时期的临清出现“舟车毕集,货财萃上”“十九皆徽商占籍(落户居住)”的现象。此材料可以用来佐证临清A. 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 B. 实行严格的坊市制C. 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D. 出现雇佣劳动关系21.夜航船是晚明文学家张岱所著百科类图书,涉及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人伦政事、草木花卉和鬼神怪异等各类知识。此类图书的出现源于A. 大一统政治体制的保障 B. 宋明理学的日益僵化C. 城市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D. 明清之际的社会动荡22.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一般来说,对隋朝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

10、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永乐帝、康熙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称呼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 庙号与宗庙祭祀有关,起源于西周的宗法制C. 谥号与庙号都是帝王死后由礼官议定,为帝王所独有D. 始皇帝的称呼是尊号,与谥号、庙号、年号不同23.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含义是A. 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B. 禁绝一切对外交往C. 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D. 严格限制与英国的交往24.1672年,福建新任总督范承谟发现,迁海十余年后,大量迁民仍旧“无业

11、可安,无生可求”,请求朝廷适当放开捕鱼等限制,以其课税“或接济兵饷,或借给迁民”。据此可知,范承谟A. 主张废除闭关锁国的政策 B. 认识到了海禁政策的弊端C. 意在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 超越了同时代官员的思想二、材料解析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晚唐以来,江南经济区日渐崛起,至宋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太湖流城“上四一亩,收五六石”,“虽其四之膏腴,亦由人力之尽也”“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宋太祖即位之初便拟定“薄税敛”以奖披商人,仁宗年间订立放松政府专卖品管制的“海行条法”,后南宋朝延又重中此令。政府制定的各色税目,致使穷乡僻壤的农民也不得不入市。仕官之人则

12、“纤朱怀金,专为商旅之业,日取富足”。江南市镇不断兴起,“市井繁阜,商货幅辏”。摘编自传宗文宋代的革市镇材料二 明代后期,江南市镇蓬勃繁荣。南浔镇“烟火万家”,时人称之“虽镇,一都会也”,作为生丝集散地,各市镇商人皆运送蚕茧前来出售,这些生丝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湖丝”或“辑里丝”。盛泽镇则是“以绫绸为业”的大镇,“农家织绸,卖于绸庄,为该地农家经济之主要收入,农田收获,反漠视之”,镇上机工、曳花(操作提花织机的工人)多达数千人。松江府的朱泾镇经营棉布贸易的牙行多达数百家,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各市镇作坊林立,外地客商“操重贵而来市”。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在出口贸易中持续增长,远销海外。摘编自樊

13、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江南市镇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宋相比,明代后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并指出制约其未能促成社会转型的政治因素。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阶段类型代表作特色秦汉时期远古神话燕丹子幻想方式、叙事方式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以写神仙鬼怪为主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以人物的琐阅轶事为主隋唐时期传奇小说白行简李娃传等以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为主宋元时期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等白话小说出现,以平民为对象明清时期短篇小说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以白话为主,以市井小民为对象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章回体,白话小

14、说,题材众多整理自孙宏哲著的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透析上表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从文化比较上来看,中国文化盖具有极强度之个性,此可于下列各层见之:一、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二、中国文化自具特征,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三、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锦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四、中国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五、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六、中国文化在其

15、绵长之寿命中,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七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摘编自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依据材料中观点(任意点或整体),自拟论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不能照抄材料,表述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相较于商王“诸侯之长”,周代成为“诸侯之君”明显是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中央集权体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代确立,故A项错误;缘关系对政治影响的弱化,B项错误;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

16、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始实行;C项说法错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除了分封制外还有宗法制和礼乐制度。D项正确,因为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而实行分封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西周的统治。故本题答案选D项。3.【答案】C【解析】西周通过异姓联姻的方式使得异姓诸侯成为”甥舅之国”,形成了新的血缘纽带,扩大了周朝宗法体系,选项C正确;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选项A排除;异姓诸侯和周天子没有血缘关系,选项B排除;“甥舅”关系的形成加强了异姓诸侯国的和周天子的关系

17、,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排除D。4.【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农民在赋税和高利贷的压迫下容易破产,这是小农经济脆弱性的表现,选项D正确;封闭性、落后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B;自足指的是小农生产供自己生活以及日常消费,材料与这一特征无关,排除C。5.【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齐国青铜器皿中礼器越来越少,日用品相对普遍,器皿的器形和纹饰越来倾向于装饰性和趣味性,由此可以说明当时青铜器礼仪性的淡化,故选A;“广泛用于”过于夸张,排除B;当时青铜器中礼器越来越少,器形与纹饰趣味性增加,说明神圣性在弱化,排除C;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A。6.【答案】B【解析】“恢复政治和社会秩

18、序的法则”其实也就是重建社会秩序,这也是材料所强调的争鸣核心所在,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经济等的繁荣,不符合题意,排除;百家争鸣也关注社会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答案】B【解析】荀子礼论从人性角度出发,分析礼制的教化作用,强调了礼制规范的社会功能,B项正确;荀子主张性恶论,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出法治的作用,不是礼法并用的理论体系,C项错误;荀子从人性出发分析国家治理的方法策略,没有揭示出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贵族政治的缺陷,D项错误。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御史大夫照律追查丞相罪责

19、导致丞相忧虑,可见御史大夫掌管检察,典正法度,选项C正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而非协理朝政,选项A排除;御史大夫掌握监察实权,选项B排除;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丞相负责行政,两者不存在架空之说,选项D排除。9.【答案】D【解析】曹魏时期,“唯才是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说明曹魏时期唯才是举,抑制了门阀世族的势力,故选D;西汉实行察举制,开始注重德才和品行,A项错在“开始”,排除;B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秦朝郡县制已经改变了贵族血缘政治,排除C。10.【答案】A【解析】材料中说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由过去负责皇宫事务转移到具体国家事务,说明此时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A正确;B中更为成熟

20、,说法错误;唐朝时期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不是内外朝,C错误;唐朝中枢机构不是皇室,是三省六部制度,D错误。11.【答案】B【解析】从材料“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中可以看出,农田水利设施占大多数,说明唐朝政府比较重视农业,也就是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12.【答案】C【解析】从跪坐到胡床、胡坐和垂脚坐再到隋唐五代形成垂脚坐凳椅,汉人日常生活习俗中吸收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文化元素,反映了古代中国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C项正确;汉人吸收外来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导致的坐姿改变,与儒学社会地位的提升无关,A项错误;仅从汉人坐姿的改变不能说明各地生

21、活习俗趋向统一,B项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汉人受其他民族影响导致坐姿改变无关,D项错误。1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读书人因仕途不顺而选择退隐,说明道家作为儒家积极入世的一种补充,体现了不同人生处境的不同信仰,故选择C选项,排除A选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道儒思想的相互融合,并不只是体现道家单方面的与自然和谐相处,故排除B选项;读书人的仕途不顺也不是当时的社会问题,故排除D选项。14.【答案】C【解析】清明上河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充分说明北宋城市军事职能在减弱,经济职能在增强,故C 项正确;重农抑商是封建国家的基本国策,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

22、不能反映出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故B项错误;该绘画不能反映出财政困难,故D项错误。15.【答案】A【解析】“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了,商人可以跻身上层社会了,所以这意味着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但是上述现象只是意味着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提高,并不意味着商人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故排除B;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7.【答案】D【解析】明朝后期宦官开始参与政治事务,“命吏部听选教官入内教书”是加强对于宦官素质的培养,“内书堂教宦官读书”是提高宦官的知识水平,显然都是强化君主专制权力的需要,D正确;内阁不是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显然不会取代丞相制度

23、,A错误;宦官专权在东汉时期已经出现过,明朝并不是宦官专权的滥觞,B错误;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是皇帝专权,宦官专权是皇权集中导致,C错误。18.【答案】D【解析】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所以不会出现位高权重的情况,故排除A项;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所以涉及内阁的变化都不能体现中央权力体系的完善,故排除B项;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不能反映清代前期是否是以文治国,故排除C项;清代随着军机处的设置,内阁成为单纯的办事机构,已经不能够对皇权造成威胁,所以清代相继提高了内阁大学士的品秩,说明清代大学士品秩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D项。1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其店选制之

24、精,合郡无有”,说明注重商品质量、制作精细;根据“有持万历年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说明讲信誉、守信用。故答案为C项。“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在材料中不能反映,排除含有的BD项和说法不全面的A项。20.【答案】A【解析】材料“货财萃上”、“徽商占籍”说明临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重要的工商业市镇,故A项符合题意。宋代坊市制已经被打破,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雇佣劳动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21.【答案】C【解析】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的情况下,为满足和丰富广大市民生活需要产生了以夜航船为代表

25、的百科类图书,C项正确;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专制不是图书丰富多样和市俗化的保障,A项错误;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与百科类图书服务在三教九流不符,B项错误;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不是导致市民文化发展的根源,D项错误。22.【答案】D【解析】始皇帝的称呼是尊号,故选D;称呼变化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无关,排除A;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名号,起始于西汉,B错误;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名号,谥号由礼官议定,并非帝王所独有,排除C。23.【答案】C【解析】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禁止或者禁绝一切的对外贸易,而是严格的限制,因此AB错误,C项正确;严格限制并非只是针对一个国家,而是减少与外国交往或者

26、说不主动的交往,D项错误。故答案选C。24.【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范承谟认识到海禁政策使大量迁民“无业可安,无生可求”,这说明他认识到了海禁政策的弊端,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范承谟请求朝廷适当开放限制,并非废除闭关锁国政策;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范承谟此措施的目的是“或接济兵饷,或借给迁民”,并非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将范承谟与同时代其他官员进行比较。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二、材料解析题25【答案】(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政府放松管控,鼓励商业发展赋役制度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经商逐利的社会风气推动。

27、(2)特点:数量多、规模大,形成发达的市镇网络;手工业发达,专业化程度高,在江南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雇佣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得益于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市场,推动了白银货币化。政治因素: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统治政策的落后性。26.【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古代小说体现出世俗化的发展趋向。阐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表现为由神话志怪转向子佳人,再到市井平民,说明小说的服务对象日益世俗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品市场化;隋唐以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为小说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从而也促进了小说的描写对象面向广大的市民阶层,以白话为主,古代小说走向世俗化。示例二论题:中国古代小说的

28、发展日益走向成熟。阐述:中国古代隋唐以前小说处于萌发阶段,小说多以幻想神怪和人物的琐闻轶事为主,说明小说创作还没有成熟;隋唐以后小说创作由短篇转向长篇、由上层社会对象转向平民阶层,尤其是明清长篇小说的大量创作,说明小说创作日益成熟;这是因为小说创作在隋唐朝以前还是文学创作的末流分支,而宋代及以后小说开始面向市场创作,因而作家开始将小说创作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加大了对小说创作的研究与发展,从而促进了小说创作的日益成熟。【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小说特色和类型两个角度提取论点。从小说特色角度,中国古代小说逐渐向世俗化发展,由此可以提出观点:中国古代小说体现出世俗化的发展趋向。论证过程结合

29、材料,并对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进行解释。具体而言,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表现为由神话志怪转向子佳人,再到市井平民,说明小说的服务对象日益世俗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品市场化;隋唐以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为小说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从而也促进了小说的描写对象面向广大的市民阶层,以白话为主,古代小说走向世俗化。从小说类型来看,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日益走向成熟。具体阐释可结合材料信息,并对不同时期小说类型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论述过程如下:中国古代隋唐以前小说处于萌发阶段,小说多以幻想神怪和人物的琐闻轶事为主,说明小说创作还没有成熟;隋唐以后小说创作由短篇转向长篇、由上层社会对象

30、转向平民阶层,尤其是明清长篇小说的大量创作,说明小说创作日益成熟;这是因为小说创作在隋唐朝以前还是文学创作的末流分支,而宋代及以后小说开始面向市场创作,因而作家开始将小说创作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加大了对小说创作的研究与发展,从而促进了小说创作的日益成熟。27【答案】示例论题1:中国文化善于包容吸收外来文化。论证:中国文化发展至今,一方面有本土智慧的创造,另方面也有外部来源的养分。西汉末年,佛教进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盛行一时,严重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随着儒释道“三教合一”,在唐宋明历代士人的努力下,佛教文化逐渐被包容、吸收到中国文化当中。一方面,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儒家的伦

31、理纲常被上升到天理的高度,理学形成:另一方面,佛教在与中国文化融合之后,也形成了不同于原始佛教的汉化佛教,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断创造、发展。示例论题2:中国文化高度成熟。论证: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完善,臻于成熟。仅就政治文化而言,秦始皇时就已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及全阶唐,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行之有效,科举制促进了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相比较而言,西方世界直到近代,才逐渐形成绝对君主制、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文官政治等类似的事物。(若从经济、文化方面展开阐述,可以小农经济、儒家思想为例。)综上所述,中国文化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成熟之境。示例论题3:中国文化自本土发生、发展、成熟。示例论题4:中国文化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示例论题5:中国文化历四千年至今,未曾中断。示例论题6:中国文化的发展度停滞。示例论题7:中国文化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