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景“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特点: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婉约派四大旗帜“闺语”:李清照“别恨”:晏殊“情长”:柳永“愁宗”:李煜作者生平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郎
2、、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 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后升任兵部尚 书。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作品风格 晏殊擅长诗词,尤工小令。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追宗“西昆体”,以情致胜。文词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又不失清新雅淡,含蓄委婉,温润圆融,意趣横生的艺术风格,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等佳句,为千古传颂。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传世。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
3、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破阵子春景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惊疑着昨晚的春宵美梦,原来是今朝斗草得胜的征兆,不由得脸上生笑。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上片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怎样的情感?诗歌选取了“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等具有典型春天特征的意象;描绘了一派生机勃勃、春光融融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欢愉之情。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何选写
4、柳花?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A“碧苔”“黄鹂”色彩鲜艳、清新明丽,写出了春光的美好。B“碧苔”写春色之美,“黄鹂”写春声之美,“飞絮”写春态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闲情逸趣。C“三四点”“一两声”看似实写,实为虚写。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上片总结描绘出了春光融融、生机盎然、闲情雅趣、清新明丽、环境幽静的图景。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下片省略了哪些内容?有什么好处
5、?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理,收到了虽少总多、耐人悬想的效果,文笔简洁,手法巧妙,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下片塑造了怎样的闺阁少女形象?下片塑造了闺阁少女巧笑盈盈、天真活泼的形象。通过写闺阁少女的笑脸、斗草而赢的喜悦,表现了少女欢快、愉悦之情。下片在塑造少女形象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运用白描手法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东邻女子的个性?A表情:笑:巧笑笑从双脸生。B心理描写: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C场面描写:斗草
6、。白描: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客观的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没有细致动作、色彩等工笔描写,选取相逢、疑怪、斗草、笑等几个典型动作表现了女孩活泼天真的个性。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上下两阕之间有什么关系?与作者生平有什么联系?题目“春景”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上下两阕扣题展开。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描写美好春景,表现作者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本词能体现北宋词“格高韵远”的特点吗?“格高韵远”即格调高远,指北宋词的内容和形式在唐五代词基础上的发展。写女子是承袭唐五代词“艳词”(绮艳华美,婉约柔媚)之风,写清新活泼的采桑女是发展创新,体现格高韵远。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