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选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1770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选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选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选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优选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 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 颁布“推恩令”C. 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 颁布“附益之法”2.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C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3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

2、事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 西汉内、外朝制度 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 元朝行省制度 D. 隋唐科举制5.唐承隋制,置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人,正三品。唐会要御史台云:“正朝廷纲纪,举百家紊失。”新唐书百官志云:“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唐御史台的主要职能及设立的根本目的是A监察,揭发百官罪恶 B礼仪,重视社会教化C监察,强化皇权统治 D刑法,维护百姓利益6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A. 中央的派出机构

3、B. 皇帝的秘书机构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朝廷的朝贡藩属7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8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该制度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

4、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引自朱子语类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引自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诛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2)

5、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答案】1.【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汉统治者认为“秦孤立之败”的原因在于“同姓寡少”,因此,为了确保其统治,分封同姓子侄为王,封国制得以长期存在,同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这样就形成了郡国并行制度。2.【答案】C【解析】汉武帝时期,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外朝制度。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三省职能的掌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

6、负责审议,有不可行的政令可驳回,因此崔佑应供职于门下省。4.【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等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批,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监察制度及实质。由两段史料看,御史台主要职责是检举官员失误及罪恶,属监察的职责。其根本目的是以皇权为中心,强化皇权统治。6.【答案】A【解析】“行中书省”意即“流动的中书省”。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进驻各地,统管军民事务,以后成为最高

7、一级行政区划。7【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内容及郭巨被荐举为孝廉这一结果,可推断是指西汉的察举制。8【答案】A【解析】科举制是以考试成绩选官的制度,而不是以门第、世袭为标准。9【答案】(1)包含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部门大臣的综合意见。(2)特点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3)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占据上风。(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上,但在唐朝时期皇权并非是绝对的权威;但皇权能否受到限制主要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政治品质。【解析】第(1)问材料一叙述了三省分工,“奉行”指的是皇帝。材料二中唐太宗对大臣的告诫,反映了相对民主的政治风气。第(2)问并非要回答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必须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三主要指皇权遇挫,实际上反映了唐朝初年“人治”和“法治”的矛盾,与第(2)问联系,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特点。第(3)问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了皇帝不能为所欲为,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第(4) 问“认识”要从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分析,个别朝代的民主不能改变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