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53KB ,
资源ID:23127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12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课时作业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陕西榆林调研)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C)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解析:从西周分封制到郡县制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C项;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是从禅让制到世袭制,排除A项;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颠倒了顺序,排除B项;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体现的是儒家和法家治国思想的不同,排除D项。2(2020安徽“江淮十校”联考)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

2、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解析:根据材料“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可知,这一时期,地主绅士依旧是秦王朝基层政权的根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富庶家族仅仅是占据着乡、里、亭这些基层而非各级政权,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秦王朝是非常注重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控制的,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秦王朝完全废除了之前的分封制而代之以全新的郡县制,故D项错误。3(20

3、20辽宁沈阳调研)下表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出(A)时期时间起止诸侯国数量变化(个)战争爆发频率(次)战争爆发次数(年平均)没有战争的年份(年)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123272031.85990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2711501.527105 A.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 B和平发展占据主流C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D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减少,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的统一,集权趋势加强,这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故选A项;根据表格可知战国时期战争爆发频率仍然很高,排除B项

4、;材料主旨涉及兼并战争,未涉及富国强兵,排除C项;材料主旨涉及兼并战争频率、次数,未涉及战争规模,排除D项。4(2020河南郑州调研)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D)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解析:周天子是王权与神权的统一,而王室衰微后二者分离,到秦朝时淡化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这说明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故选D项;天命观只是淡化而不

5、是逐渐消亡,排除A项;秦始皇创皇帝名号,标榜自己功过三皇五帝,目的是淡化天命观,而不是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排除B项;只是淡化神权而不是神权不再与王权结合,排除C项。5(2020山东济南调研)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D)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 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 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宗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解析:九卿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

6、府、宗正等都是主要处理皇家事务的,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色彩,故选D项;由九卿的职责分工表看不出国家是否统一,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在中央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上建立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贵族血缘和世袭基础上的,九卿的任职来源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地方制度,无法判断是否强干弱枝,排除C项。6(2020四川南充一模)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A)A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B民族认同感的增

7、强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D中原文化已经统一解析:据材料“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得出,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排除B项;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是统一的意义不是内涵,排除C项;中原文化已经统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7(2020广州白云区调研)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

8、“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D)A隶书的全面推广 B儒家思想的传播C边患危机的解决 D大一统思想的宣传解析:秦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以巩固大一统王朝。材料中“县官”“郡尉”“郡司马”等称谓体现了秦朝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故D项正确。材料涉及称谓变化与隶书的推广无关,故A项错误。秦朝推行法家思想,对儒家“焚书坑儒”,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统一地方官署的称谓,与解决边患无关,故C项错误。8(2020广西南宁一模)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

9、。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D)A完善选官制度 B增加政府收入 C强化君主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上计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上计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而非选官制度,排除A项;上计制度是地方定期向中央汇报工作,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状况的了解,不能增加政府收入,排除B项;上计制度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直接推动中央权力增强,排除C项。9(2020新疆乌鲁木齐一模)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这反映出(D)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

10、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解析:材料信息“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说明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不同于分封制下的新的帝王祭祀体系,这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构建专制权威的表现,故选D项;材料显示的是秦朝的祭祀制度,而不是周朝的社会状况,排除A项;秦朝改变了古代的祭祀制度,排除B项;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是材料的表面信息,不能反映秦始皇这种做法背后的实质问题,排除C项。10(2020四川绵阳模拟)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

11、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B)A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B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C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D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解析:据材料“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得出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集中把矛头直接指向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盗贼,是出于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11(2020四川泸州一模)秦代泰山石刻有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出土的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有29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传食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这表明秦朝(B)A法律制度十分完备B注重以立法调

12、节经济关系C苛捐杂税十分沉重D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律。“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这一句总说,用法律推动国家运转,使各行业协调发展。下一句重点在有关经济的法律在有名称的法律中占比很大,反映出秦朝注重以立法调节经济关系,故选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法律制度十分完备的结论,材料只涉及有关经济的法律在有名称的法律中占比很大这个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苛捐杂税,排除C项;秦朝实行法家思想,重农抑商,排除D项。12(2020四川成都模拟)顾炎武认为“盖自汉以下之人,莫不谓秦以孤立而亡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柳宗元强调“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秦有天下,

13、裂都会而为之郡此其所以为得也”。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D)A都认为分封制优于郡县制B都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C都强调圣人在制度构建中的智慧D制度的更替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解析:根据题目中“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得出,顾炎武认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根据“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得出,柳宗元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产物,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

14、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 摘编自春秋公羊传材料二: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吕思勉认为:“封建者,统一之

15、反也。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柳子厚(柳宗元)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大一统”国家形式在战国时期面临的困境。(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8分)答案:(1)内涵: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封建秩序;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周礼为行为总则;遵从西周的嫡长子

16、继承制度。(2)困境: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西周贵族群体沦丧。(3)保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官僚制度。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出现及在西周、战国、秦朝及以后的发展。第(1)问,主要结合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从材料中进行归纳和分析;第(2)问,主要从材料中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结合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郡县制度及形成的一系列制度的内容,结合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即可。14(2020山东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杜牧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司马迁史记“(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

17、12年)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上(始皇)崩,罢其作者”;“(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戍卒陈胜等反”,“三年二世自杀”,“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李毓芳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收获和研究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考古队对阿房宫的主要建筑前殿遗址进行发掘,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在其夯土台基及附近未发现秦代宫殿建筑中墙、殿址、壁柱、明柱、柱础石、廊道和排水设施等相关遗迹,未发现相应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也未发现在当时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而在秦都咸阳的宫殿建筑考古中则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对秦阿房宫的叙述在诗人笔下、历史文

18、献和考古学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综合所给材料提出你的观点,并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加以阐释。(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答案:示例:观点:秦阿房宫确曾兴建,但未建成,更非毁于项羽的战火,杜牧的记述系对历史的误传。阐释:史记中有秦阿房宫在渭南兴建的大量记载,当代考古也出土了其夯土台基的建筑遗址;但据史记记载,自开建到废停仅历时5年,杜牧笔下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很难建成,而对其宫殿建筑、建筑材料等相关遗存的考古结果也予以印证;史记记载项羽确曾“烧秦宫室”,但对阿房宫遗址和秦都咸阳宫殿遗址的考古结果证明,项羽烧毁的是秦都咸阳的宫殿,而非渭南的阿房宫。而杜牧诗作的主要目的应是讽谏晚唐颓弊,并非对历史真实的客观记述。因此,对秦阿房宫的真实认识不能限于文学记述,必须经过文献资料与现代考古互相辩驳和印证。解析:根据杜牧阿房宫赋中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以看出,杜牧认为阿房宫规模宏大,是毁于项羽的战火。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可知,司马迁也认为项羽确曾“烧秦宫室”,但不能肯定烧毁的就是阿房宫。李毓芳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收获和研究认为秦阿房宫确曾兴建,但未建成,也非毁于项羽的战火。通过对不同史料的分析得出,对秦阿房宫的真实认识不能限于文学记述,必须经过文献资料与现代考古互相辩驳和印证。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