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实验中学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1037 上传时间:2025-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中学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中学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中学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验中学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验中学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实验中学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实验中学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实验中学2019-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内容预览:实验中学初二年级上学期期中古诗复习讲义2019-11-4七律 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诗人写山先言其大,“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接着言其小,“腾细浪走泥丸”。你认为这矛盾吗?为什么?(4分)2、红军长征,以爬雪山、过草地为最艰苦,而诗的最后两句却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说说你对“更喜”的理解。(4分)3、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古诗四首4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

2、注音。(3分)风飘絮( ) 秦hu i( ) 夜泊( ) 夜阑( ) 寥落( ) 惶恐(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 )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 )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 )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 )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 )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6对下面四首诗的作者、朝代、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2分)A春望-杜牧-唐-五言律诗 B泊秦淮-杜甫-唐-七言绝句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北宋-七言绝句D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诗7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

3、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8设想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陆游的儿子在祭奠父亲时说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称手法来写)(3分)春 望杜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9、理解首联中“深”字的双层含义。 (3分)10、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

4、鸟惊心”。 (4分)11、对尾联进行赏析。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1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作者似乎把批评的矛头直指不知“亡国恨”的“商女”,作者真正的用意是什么?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问题。(6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注】诗人写此诗时68岁。两年前以“嘲弄风月”罪名被弹劾罢官,归

5、隐山阴(今绍兴)故居。16、诗中前两句一“僵”一“孤”写出了诗人当时 的处境;一个“思”字又集中表现了诗人 的情感。(2分)17、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 (2分)18、从全诗看,作品侧重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2分)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9、补全诗句。(2分)20、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3分)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和- 。21、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3分)古诗二首杜少府之任蜀川王

6、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22、从感情或哲理角度赏析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3、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4.这首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25.任选一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分)参考答案:1、不矛盾 这样写有意缩小视觉比例,用反衬的手法突出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2、一方面表现红军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另一方面表现红军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3、对夺

7、取长征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略。5、文中指战乱躺着不动还想着夜深泛指兵器指史册 6、D。7、C。8、 如:父亲,儿子我要告诉您,我们国家的军队已经收复中原,你老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9、表面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写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10、“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花鸟本来可以带给人欢乐,但因自己忧时恨别,现在见了鲜花反而落泪,听见鸟鸣反而心惊。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蕴含丰富。11、烽火遍地,家信不通,诗人四十多岁,满头白发,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小,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12、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

8、的痛苦心情。13、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14、这其实是一种曲笔。作者表面是指责醉生梦死、不知亡国之痛的歌女,实则是把讽刺的矛头隐隐指向那些淫逸享乐、不顾亡国之耻的达官贵人,因为商女唱什么,是由达官贵族决定的,讽刺得巧妙。“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和想象未来纳入读者的视野,既有辛辣的讽刺、深沉的哀痛、无限的感慨,更有隐忧国事的清醒。15、忧国忧民16、年老久病,无所作为。 爱国。17、 当时国家的命运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8、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19、略。20、辛苦遭逢; 风飘絮 雨打萍21、表达了作者生前无愧,死后无憾,光明磊落,浩气长存的伟大的民

9、族节操;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忠心为国的一片丹心。22、感情:诗人用豪迈的语言鼓励友人振作精神,勇敢地鼓起新生活的勇气。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哲理:友谊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缩短距离。23、自古以来离别诗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但王勃这首诗一反其道,另辟蹊径,不作悲酸语,全无世俗态,字里行间处处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24. 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含有离别的忧伤和归途的轻松愉快心情。25. 1.这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2.比喻明志(以落红自比),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献身化为春泥,开创新世界的献身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