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三节 防灾减灾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1举例说出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综合思维)2知道常见自然灾害的灾前、灾中与灾后自救与互救措施。(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熟悉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式和疏散逃生的方法。(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1防灾减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手段?2灾害发生时应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NO.1一、防灾减灾手段 1指导方针:以_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主要内容(1)灾害监测 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组成:人造卫星、_站、水文站、_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作用:对自然灾害
2、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_。防气象地震动态监测(2)灾害防御防护林减灾教育(3)灾害救援与救助 行动:根据应急预案,调动救援_和人员。目的:稳定社会秩序,救治_,展开心理援助。物资伤员(4)灾后恢复生产生活防灾知识拓展 我国的7小时救灾圈 为了提高应急能力,我国在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等地建立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遇灾时若采用空运救援,从距灾区最近的基地出发,最多7小时就可到达受灾地点。将防灾救灾的内容与其手段连线。二、自救与互救 1概念地位:防灾减灾的_主要内容:_、灾中救助和_ 主要任务灾前准备灾后自我保护2灾前准备(1)对可以较准确预测
3、的灾害,做好灾前准备,对_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2)对于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的灾害,做好灾前准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_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减少3灾中救助(1)灾害发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_进行撤离。洪涝来袭向_的地方逃生地震发生及时、有序地撤到_地带遭遇泥石流向_泥石流前进方向的_转移(2)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_或向他人求救。逃生路线地势高安全垂直于山坡自救4灾后自我保护: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知识拓展 台风来临时,室内的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关好门窗,及时搬移窗口
4、、阳台处的花盆等,以免大风来时被吹下砸到人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地震多发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遇到泥石流应快速顺着山坡向下跑。()地震过后立即回家看房内财物损失情况。()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NO.2探究点1探究点2 防灾减灾手段与防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蕴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
5、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问题1(综合思维)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提升社会防灾减灾的能力。问题2(区域认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主要防御何种自然灾害?提示:洪涝灾害。问题3(地理实践力)我国防御台风灾害的基本前提手段是什么?提示:加强台风监测。1防灾减灾的手段 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与工程性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2)工程性防御措施 1(2021北京海淀区高一期末)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需要重点开展自然灾害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研究,加强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
6、监测系统。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 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 C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 D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已经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是()A气象监测网 B地震监测网 C水文监测网D资源监测网(1)B(2)D 第(1)题,自然灾害的避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A不选。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方案等作用,选B。目前全球建立了包括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
7、天海地观测在内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C、D不选。第(2)题,我国已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有气象监测网、地震监测网、水文监测网和海洋环境监测网。自救与互救在山区旅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滑坡灾害,个人应该怎么办呢?请看下面逃生示意图,谨记图中的方法,你就很可能化险为夷。问题1(综合思维)图中提到的方法是属于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时还是发生后的逃生方法?提示:发生时。问题2(地理实践力)个人在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前如何做才有可能在灾害来临时保护好自己和他人?提示:增强防范灾害的意识,平时多掌握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技能,并进行一定的防灾避灾疏散演练,就会在关键时刻为挽救
8、生命提供更多可能。问题3(综合思维)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提示:自救与互救。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是最难以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具体如下: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1)防洪准备(2)洪水应急(3)洪水中的救助 3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1)发生时间: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2)注意地区:暴雨过后的山区、半山区的村庄。(3)自救措施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
9、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22019年6月,我国某地区20多名网友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去邻近的一山区探险旅行。傍晚他们在山沟一个水道弯曲处的平地上扎营过夜。夜里突发山洪,多名网友在这次山洪中受伤。据此完成(1)(2)题。(1)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雨季去山区探险 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 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 D没有学会游泳、划船等求生技能(2)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 B迅速朝山洪来向
10、的山沟高处跑 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 D就地躲避(1)A(2)C 第(1)题,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第(2)题,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且有异于一般洪水,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能最快地躲避洪水。课 堂 小 结课 堂 速 记 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3防御自然灾害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课 堂 速 记 4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5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6当地震发生时应及时地撤到安全地带。7遭遇泥石
11、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NO.3题组1 防灾减灾手段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据此完成12题。1自然灾害监测的主体包括()世界级监测机构 国家级监测机构 地区级和基层社区机构 多种自然灾害 A B CD 2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的有()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水文灾害 生物灾害 气象雷达 基层社区 AB CD 1A 2A 第1题,自然灾害的监测主体包括世界级监测机构、各个国家级监测机构、地区级和基层社区级监测机构。第2题,监测对象是各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监测的手段主要有卫星、雷
12、达等。题组2 自救与互救(2021山东潍坊高一期末)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4月24日4时15分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28.40N,94.61E)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关于地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外伤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 C当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烟尘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创造生存条件 4下列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有()先救近,后救远 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先救多,后救少
13、 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 B C D 3B 4C 第3题,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第4题,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多,后救少,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以防倒塌伤人。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56题。5当洪水来临时,应对洪水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 B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 C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低处转移 D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 6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 5C 6D 第5题,应对洪水灾害,不同情况下按轻重缓急有不同的方法、步骤。当洪水来临时,没有转移出去的人员应采取应急措施向高处转移;当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当发生险情时,要及时报告。第6题,对落水人员应及时救治。点击右图进入 课 后 素 养 落 实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