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王安石桂枝香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手法。2、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二、教学时数:1课时三、导入新课:由“金陵怀古,主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一句导入课文。四、整体感知提示:此词上片写景,登临所见的景象。;下片怀古,由所见引发的感慨,借历史告戒当朝统治者。五、诵读鉴赏1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提示:澄江、翠峰,征帆、酒旗,彩舟、白鹭。2这些意象有何作用?提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3、“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
2、原因是什么?提示: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4、千古凭高又是怎样的?提示: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漫嗟”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5、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一景色描写?提示:借乐景写哀情,以自然难变反衬人事匆促,抒发悲叹之情。6、化用用杜牧泊秦淮的典故有何作用?提示:作者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意在说明责任不在商女,而在于让商女唱曲的统治者。这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7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提示:借古讽今。8怀古词的特点。提示:怀古实为伤今。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板书: 澄江远 翠峰 征帆登临送目近 (画图难足(有实有虚,远近交错,动静结合)酒旗彩舟远 白鹭 繁华竞逐悲恨相续 六朝统治者 未能吸取历史教训,重蹈覆辙念往 叹 漫嗟荣辱 千古凭高者 空发感慨 空叹兴亡昔 歌女唱曲 当朝统治者 享乐依旧 昏庸依旧- 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