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游终南山 (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9399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游终南山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游终南山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游终南山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游终南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孟郊的生平情况和写作风格,掌握鉴赏山水诗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等赏析诗歌,感受孟郊诗歌的“奇崛硬险”的特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孟郊诗中厌恶虚浮奸邪、渴望回归自然、体验纯真、平正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 了解孟郊的硬险奇崛的诗风。2. 感受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教学时长】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复习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回忆山水田园诗的相关知识点,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试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贞元

2、十四年(798)方登进士第,做的官都不大。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日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孟郊一生,生活贫困,仕途潦倒,诗歌内容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失意的不平之鸣。与韩愈合称“韩孟诗派”诗歌主要风格特征:凄苦冷涩、奇崛硬险元好问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三、诵读感知1、请个别同学朗读诗歌,正字音2、全班齐读四、诗歌鉴赏1.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句意:终南山十分高大,身在深山,仰望,则山与天连;环顾,则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这样看来终南山似乎要塞满天地。身在终南深处,朝望日,夕望月,日月都从南山高处初露半轮,

3、然后冉冉升起,就象从石上“生”出来一样。总结:这是作者写他“游”终南山的感受。终南山虽然高大,大还没有高大到充塞于天地之间,此处以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身处深山的独特感受。2.高峰夜留景, 深谷昼未明。 句意: 在其他地方已经被夜幕笼罩之后,终南的高峰还留有落日的余辉。成为夜晚一景。在其他地方已经洒满阳光之时,终南的深谷里依然一片幽暗。(景:日光) 总结:写出了终南山千岩万壑,高低悬殊,高处已是白昼,低处尚阴暗无光。3.山中人自正, 路险心亦平。 诗人抒发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感受。 “中”与“正”同义,山“居中”无偏,人“正”而不邪,由山及人,运用类比方法,抒发诗人对山及人的赞颂之情。“险”与“平”义

4、相反,因为人“正”,所以路再“险”,心态仍是“平”的。 这是以“路险”反衬出诗人心地平坦。4.长风驱松柏, 声拂万壑清。 这两句诗写山风的威力惊人。 “驱”字将“山高风厉,长风过处,千柏万松的枝叶都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景象生动展现。 声音本是无形无色的,如何“拂”呢? 因为长风过处,叶叶飘拂,声音自然发出。这里就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了,既能看见万壑松涛,又能听见万壑清风。 5.到此悔读书, 朝朝近浮名。颇有言外之意,对山中的景物如此热爱,自己和山林又是如此投缘,对世上的繁文缛节、功名利禄看得就淡了,“悔读书”(后悔走读书从仕之路)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五、思考:1、诗人笔下的终南山有何特点?明确:

5、雄奇险怪2、诗人由此抒发何情感?明确: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言外之意:对山中景物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看淡。直抒胸臆3、请谈一谈孟郊在游终南山中为何赞美山中长风和山中人正心平?明确:赞美终南山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以“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诗,这种言外之意就表现得相当明显了。六、总结1.诗歌主旨 本诗通过写终南山的_雄奇险怪_之景,表达诗人_归隐山林、淡泊名利_的志向。2.诗歌特点: 一是所写景色奇特。通过大胆地想像,选用清冷的意象,极言山高、谷深、心平、风劲。二是注重炼字,用语奇妙不凡,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如“塞”“驱

6、”“拂”等词的使用,既出意外,又可神会。七、课堂练习思考讨论:吟读王维终南山与孟郊的游终南山,说说二者在意境与表现方法上的不同。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明确:1.意境 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景自然浑成。 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感情直露,情景相生。2.表现手法 王诗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写景时,王诗移步移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结句采用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孟诗写景兼具抒情。写景时以静态为主,诗人立足点未变;抒情采用类比抒情,如以山比人,“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结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八、作业背诵诗歌-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