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49KB ,
资源ID:229276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27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2)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2) WORD版含解析.doc

1、有无相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2. 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过程与方法:诵读、鉴赏、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老子思想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培养学生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重点】分析、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难点】感知、体悟老子思想学说中一以贯之的辩证法思想。【教学设计】一、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 1.文字文意疏通,学生自主解决,教师辅导;思想性的问题,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再提供自己的想法,与之交流。 2.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时,重点讲授1、2两则,3-7则由学生讨论质疑解惑形式完成。 3.在教学中要

2、联系社会现实和师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智慧地把握社会人生中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方面。【方法指导】诵读法:老子行文含蓄隐晦,必须熟读成诵,方能解读思想。概括法:本节文选涉及到许多相反、相对概念,应加以概括。拓展法:通过联系现实,举出实例,体会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一、导入:我们探求字的本源:“道”指那种很远之处可以看清楚人的面目的宽广大路;“德”表示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后期在下面加个心字,表示不但如此做,还要如此想。两个字都与“眼睛”“行走”有关,所以,可以说,道德经是一部告诉我们如何看世界、指导我们如何在世间行走的文化经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老子的教诲。二、初步感

3、知:学生齐声朗读全文,注意正音。同学们声音洪亮,读的很流畅,可见做了充分的预习。但同时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初读老子的迷茫。没关系,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解读,慢慢品味。本节课我们把重点放在前两则,希望通过这两则我们能找到解读老子思想的密码。学生齐读一二两则。三、具体研读:问题一:第一则中,老子将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概念,这些概念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特点:相反(对立) 关系: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老子说:恒也,也就是任何事物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同统一的,既是相反的,又是相成的。(板书:相反相成)这就是老子的世界观。问题二:这其中的“难易相成”该如何理解呢?明确:其一,由“易”生“难

4、”:比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是容易的,但是一辈子做好事就很困难了。这就是“易”生成“难”的道理;其二,由“难”生“易”:比如面对问题,人们把解决问题看得很难,就会更加谨慎更加用心更加尽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比较容易解决。这就是“难”生成“易”的道理。本则集中阐述了世间万物是相反相成,又是互相转化的道理。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来于自然的重要启示,是道的永恒规律。世间最终极的对立莫过于有无了,所以在第二则,老子用车辆、器皿、房屋作喻,巧妙地说明了有和无的关系。先请大家一起读一下第二则。有了器皿这个“有”,才有中空部分,而恰恰是这中空部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房屋也是如此。对于器皿和房屋的比喻,同学们

5、很好理解,对于车辆的比喻,同学们很困惑。老师这里有副图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展示课件)正是中间的中空部分,才使得辐条能够插在毂里。问题三:通过这三个比喻,我们来总结下,到底何为有无相生?有无相生:有无相对,无生于有,无中生有“无中生有”的故事:有一个笑话,讲父亲要给儿子娶个媳妇。他去找比尔盖茨,说:“我给你女儿找了个老公,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又找到世界银行总裁,说:“我推荐一个副总裁给你,是比尔盖茨的女婿。”这桩婚事就成了。生意也是这样做成的。这位父亲深通老子哲学,本来不存在的“无”都符合对象的预期,于是就产生了“有”。商业上,新品类的运作;社会中,人的成长,何尝不是“无中生有”呢?老

6、子辩证而客观的看清了这个世界,这样的卓绝的早慧不得不让我们叹服。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能够证明老子的大智慧吧。同学们看1. 展示黛玉之死原文内容红楼梦中写林黛玉得知宝玉将与宝钗完婚,吐血而亡。临终时最后一句话是:“宝玉,宝玉,你好”(ppt呈现原文)同学们来体会这其中的妙处。我们将它与“有无相生”对应:“有”上下文语境和她说出的六个字“无”省略号处(她未说的)读者获取“有”的信息之后,便可于“无”处产生不尽猜想。请同学们大开脑洞,为这里的“无”加上自己的猜想。“你好狠心啊!”“你好不守信用啊!”“你好自为之吧!”“你好痛苦啊!”(你好无情啊/你好软弱啊/你好糊涂啊/你好好保重)这种种合

7、情合理的猜想,让我们看到一个对宝玉又爱又恨,又理解又埋怨的痴情女子形象。如果作者将话写完,我们便一目了然,失去了自己的猜想,便索然无味,而且不能刻画黛玉病危难言、含恨而终的柔弱可怜形象。这一例,便可见文学创作中“有”和“无”相生的妙处。2. 结尾的“有”和“无”文学作品的空白,也有多种形式。除了语言的省略,情节的跳跃,还有结尾的模糊。哪位同学们还能列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如:边城、项链、三体等的结尾3. 绘画的“有”和“无”大屏幕展示宋代马远寒江独钓图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

8、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不但是诗文、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存在着老子密码,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有无相生”。这里的“有和无”,已经不再简单是它原来的含义,它代表了世上一切相反相对的事物。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辩证观点去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四、 探究学习请同学们从3-7则中选择一则,3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果把选文中的某一句送给一个人,你会选择哪一句,又把这一句送给谁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呢?这个人,可以是你自己,同学,老师,家人,陌生人,甚至是古人。学生讨论,由小组代表发言。五、 拓展延伸韩非子弓与矢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一人曰:“吾矢

9、善,无所用弓。”羿闻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令合弓矢,而教之射。有些事物是相互依赖着对方而存在的,只有通过对方才能显示出自己本身的光彩来。如果我们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只强调一面的作用,就很难使它发挥出真正的优势来。六、 课堂小结: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的作者)的确,这部书深刻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读懂它,才能知道自己的血液里沉潜着怎样的文化基因、文明密码。它堪称是值得陪伴我们一生的经典。 最后,让我们怀着虔诚敬畏之心,用大声的诵读向老子致声谢,感谢他让我们更清醒地看世界、看人生、看自己,更感谢他为所有炎黄子孙留下的智慧遗产。而今的我们,也愿意追随他的脚步,将自己的生命书写得潇洒放达、从容自如。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