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44KB ,
资源ID:229238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2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2)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2) WORD版含解析.doc

1、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2理清选文的行文思路,学习古今对比的说理方法。3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句的准确含义,加强文言知识积累 2、辨析词类活用,特殊的句式特点。 过程和方法 1、对照注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楚文言实词的用法 2、诵读全文,整体感知孟子的政治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感悟孟子提倡封建统治者和老百姓共有、共享的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启发学生要有大的关怀,树立远大的理想,胸怀祖国,胸怀天下。 教学

2、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以利于学生冷静思考探究,拓展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2、安排教前学习,让学生通过课文注释,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疏通文字,弄清文意,充分利用该书所建立的学生学习系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纯中国学时期”的诸子文章,是我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根,他给我们以生长在大地的信仰,增长我们的见识,开启我们的智慧,涵养我们的德行,砥砺我们的人格,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珍惜,没有理由不弘扬其中优秀的部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民本思想中极为可贵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 生字认读王语

3、暴以好乐 y 庶几 sh j 有诸 zh 独乐乐 yu l孰乐 l 臣请为王言乐 wi l管籥之音 yu 疾首蹙頞 c 羽旄 mo 则王矣 wng二、梳理文意1、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齐国大臣庄暴来见孟子说:“我庄暴被王召见,王告诉我说他喜欢音乐,我庄暴没有话回答(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接着问:“喜欢音乐怎么样呢?”孟子说:“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过了些时候,孟子进见齐王说:“

4、王曾经把自己喜欢音乐告诉庄暴,有这件事吗?”齐王变了脸色,说:“寡人不能喜欢古代圣帝明王的音乐,只不过喜欢世俗的音乐罢了。” 2、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孟子说:“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现在的音乐跟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齐王说:“这道理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孟子说:“独自娱乐的快乐,和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说:“不如跟众人一起娱乐。”孟子说:“跟少数人娱乐的快乐,跟多数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5、?”齐王说:“不如跟多数人一起娱乐。”3、“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孟子说:“请让我给王谈谈娱乐的道理:假使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了王这里鸣钟击鼓的声音,听到了王这里吹箫奏笛的声音,都头痛皱眉头并且互相告诉说:我们王喜欢奏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妻子东逃西散。假如王在这里狩猎,百姓听到王这里车马的声音,见到

6、王这里军旗仪仗的美丽,都头痛皱眉头并且互相告诉说:我们王喜欢打猎,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妻子东逃西散。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王不跟百姓同乐(所谓同乐,即王以百姓之乐为乐,百姓以王之乐为乐)。 4、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假如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了王这里鸣钟击鼓的声音,听到了王这里吹箫奏笛的声音,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说:我们王或许没病没灾的吧,

7、要不怎么能热热闹闹地演奏音乐呢?假如王在这里狩猎,百姓听到王这里车马的声音,见到王这里军旗仪仗的美丽,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说:我们王或许没病没灾的吧,要不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王跟百姓同乐。如果王跟百姓同乐,那么就能成就王业了。” 5、通假字 可得闻与 与,通“欤”。今王田猎于此 田,通“畋”,打猎。 今之乐由古之乐 “由”通“犹”,如同。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通“只”,只是。6、归纳文言现象1、词类活用今王鼓乐于此 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独乐乐,与人乐乐 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则王矣 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取得天下2、文言句式 暴

8、见于王 他日,见于王 被动句 不若与人 不若与众 省略句 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宾语前置句王欲暴以好乐今王鼓乐于此 状语后置句见羽旄之美 定语后置句7、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暴见于王,我被齐王召见,(被动句,“于”表示被动。)2、王语暴以好乐,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状语后置)3、何以能鼓乐也?凭什么(为什么)能奏乐呢?(宾语前置)8、一词多义 于: 1、暴见于王2、今王鼓乐于此以: 1、王语暴以好乐2、暴未有以对也3、何以能田猎庶几:1、则齐国其庶几乎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其: 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2、则齐国其庶几乎 于: 1、暴

9、见于王 (表示被动)2、今王鼓乐于此 (介词,在 )以: 1、王语暴以好乐 (介词,把 )2、暴未有以对也 (介词,用 )3、何以能田猎 (介词,凭借 )庶几:1、则齐国其庶几乎 (副词,差不多)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副词,也许,大概 )其: 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代词,他们的)2、则齐国其庶几乎 (语气副词,也许)三、探究文本1、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引入话题 投其所好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转换话题 请君入瓮 由谈乐(yu)而言乐(l) 直切正题 形象生动 正反对照引出与众乐乐得出结论 水到渠成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可王天下2、齐宣王“变乎色”说明

10、什么? 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表明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 儒家学者把乐分为两类: 一类是先王之乐(也就是古代圣贤之君的音乐), 一类是世俗之乐。孔子等儒家学者认为,先王之乐有助于克己复礼、修身养性或协和社群关系。俗乐的种类异常繁多,其共同本质则是有悖于儒家追求的政教伦理目的儒家学者认为这种音乐能使听者放荡无节,甚至流于淫滥。所以他们对俗乐的批评不绝于耳,或者一

11、言以蔽之曰“淫”,或谓之“乱世之音”等等。但是,上层统治者却往往喜欢俗乐。在孟子和齐宣王这番对话大约一百年之前,魏文侯就说自己听古乐昏昏欲睡,听俗乐却不知疲倦。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在整个论辩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治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两者雅俗的区分明显,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

12、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4、体会谈话中的两层铺垫的作用。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和齐宣王两次回答 “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 (作用: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5、孟子描绘了人

13、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和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其作用是什么? 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通过描写来说理,在议论文中可以借鉴使用。鼓乐、田猎 疾首蹙颚 悲惨图景 反面 对比 鼓乐、田猎 欣欣然有喜色太平景象 正面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对比,揭示是否与民同乐带来的不同的政治效果。作为君王自然希望百姓们能够欣欣然有喜色,能够关心自己爱戴自己,那么王应与民同乐。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孟子的主张,也家一起欣赏才好,那么自然就是与民同乐!两幅画面的对比更加没法驳斥,难道你喜欢百姓们看见你就头痛?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两幅画面: 悲景图: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乐景图:举欣欣然而相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四、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课前预习导案”。2、预习第二则:读译,画出疑难点。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