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38KB ,
资源ID:229216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21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二、王何必曰利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二、王何必曰利 WORD版含解析.doc

1、王何必曰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 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构; 2、 诵读课文,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教学难点 :讨论孟子义利观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读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中期,诸侯之间征战频繁,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上到王侯将相,下到黎民百姓,无不为了利益而争,世风日下,兄弟反目,父子成

2、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孟子就生于这个时代,为了改变这种社会风气,实现人人相互敬爱的社会理想,孟子以犀利的言论指出了唯利是图的危害,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劝说当时和后世的民众,远离私利私欲的诱惑,回归仁爱的本质,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孟子的三则言论,走进孟夫子的内心,感悟亚圣的思想情怀。二、正文学习:(一)第一则1、学生诵读第一则内容。 2、第一则内容探究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思路是怎样的?明确:正反对比论证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3、(2) “后义先利” 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 犯上 (3) “先义后利” 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 忠君(4)再次强调论点,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首尾呼应,突出立场 义先于利 3)、总结: 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学习第二则 1、诵读第二则选文 2、抽查学生翻译情况 3、第二则内容探究 (1)宋牼劝战的方式和条件是什么? 明确:言其不利,有所遇。 (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3)孟子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4、 明确:何必曰利曰仁义而已 (4)孟子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明确:行仁义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探讨本则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怀利: 兄弟割袍父子反目 家将不家 君臣成仇 国将不国;不亡者,未之有也B、怀仁义: 兄弟手足情深 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 不王者,未之有也小结: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逐利与行义的不同结果:逐利能使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行义能使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三)第三则:1、这一则强调了什么内容?明

5、确: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 扬善圣贤之君 逐利杀人魔王“鸡鸣而起”一章也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可由此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2、评析:鸡鸣而起,为谁辛苦为谁忙?不要只顾匆匆忙忙,不要只抱怨太累太辛苦,而要忙里偷闲,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如果太看重利,在利害关系中不能自拔,“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又是不是有些迷失本性了呢?更何况,如果一味逐利,不择一切手段,不惜铤而走险,那倒很可能真正成为“蹠之徒”也未可知呢?“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之美是一种可与日月同辉的大美和壮美。三、合作探究 (1) 对利的追求孔子与

6、孟子的区别在哪里? 子曰“富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 (2)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 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3)孟子的义利观的局限性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7、。所以还要学会辩证看问题,义利兼得。 四、讨论孟子义利观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物质文明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令人遗憾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却未能取得相应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丑恶现象,如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等。究其原因,是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了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个人享乐至上,于是一切向钱看,贪求物欲的满足,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孟子义利观中倡导的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原则,对于扭转现阶段我国社会上价值观念的混乱局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反对金钱至上、坑蒙拐骗、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等不良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五、课文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明知的政治主张。也使同学们学到了,一味的追逐个人财利而且不择手段的人,是可鄙的,我们要培养高尚的品德,把善德放到更高的位置上,这一人生的真谛。六、布置作业: 请以“自私”或“文明与小节”为话题,运用正反对比法写一段话,阐述你的观点。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