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46KB ,
资源ID:229151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15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4《大学》节选 (3)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4《大学》节选 (3) WORD版含解析.doc

1、大学节选班级: 姓名: 高三语文学案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编辑人:【学习目标】1、了解 “修齐治平”的基本思想,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2、弄清大学 “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 3、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意。 【重点难点】1、 “修齐治平”的基本思想及现代意义。 2、弄清大学 “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 【课前预习案】 精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躲避B物格而后知至格:探究C其机如此机:机遇D见君子而后厌然厌然:讨厌的样子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上恤孤而民不倍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2、C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D是故君子先慎乎德3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未之有也毋自欺也B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孝者,所以事君也。C此所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尧、舜帅天下以仁D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知至而后意诚B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D故治国在齐其家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5下列各项中两个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是()A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B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其所令反其所好C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有德此有人,有

3、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D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C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D孝者,所以事君也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全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此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ABCD8下列有关课文中节选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学是修身治人的儒家规则,它建议人之追求与建屋相似,须先打好基础,才能按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4、平天下的顺序完成个人追求。B大学中提倡“君子必先慎其独也”,指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容易犯错误,做人必须表里如一,所以应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遵守道德规范,才算是君子之行。C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D儒学的进修阶梯由内向外展开,这里是中间过渡的一环。在此之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在个体自身进行,在此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

5、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当然,其程序仍然是由内逐步外推: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家族,然后才依次是国家。天下。9翻译下列句子。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5分)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5分)【课上学习案】1、预习检查:(小组交流讨论,解决预习案的各类题目)2、知识讲解:(1)新课导入: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

6、领略其中的奥义。(2). .课题释疑: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A大人之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3)、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3、知识探究问题探究1、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第一段中的类

7、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问题探究2、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研读第二段就其中的某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 问题探究3、读3-6段,回答下列问题。“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修身,需经过哪些步骤?4、知识拓展:问题探究4拓展阅读请同学们课余时间研读大学全文,就其中的某些段落或句子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它的现实意义。不少于400字。 大学学案参考答案【课前预习案】1B(A“辟”意为“偏向”,C“机”应为“作用”之意,D“厌然”应为“掩盖、掩藏的样子”)2D(A“倍”通“背”,B“谦”通“慊

8、”,C“亲”通“新”)3C(A宾语前置,B判断句,C判断句状语后置句,D无特殊句式)4C(A使真诚真诚,B喜好,喜欢美好的,C根本,D治理太平,安定)5B(A句中表停顿助词的人,B所字短语,C这则,就,D兼词“之于”)6C(A项中“大学”意为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与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所差别。B项中“好色”意为美好的女子,与今义常用的“喜好美色”的贬义用法不同。D项中的“所以”意为“的方式、途径”,与现在的因果关系连词意义用法也不同。)7B(中“明”是形容词活使动,中“诚”是形容词使动,中“著”为形容词使动,中“老”为形容词意动,中“长”为形

9、容词做名词,中“非”为形容词意动。加点词未活用。)8A(应先“格物”方能“致知”,顺序错误。)9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不会违背。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有道德上的示范作用。10B(“五经”中没有乐经,应换为易经)知识讲解: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第一段:经文部分 ,提出三纲八目。第二段:解释如何“诚其意”。第三段:从反面说明如何“正心”和“修身”。第四段

10、:从反面说明如何“修身”和“齐家”。第五段:解释“齐家”和“治国”。 第六段:解释“治国”和“平天下”。问题探究1、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第一段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

11、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问题探究2、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研读

12、第二段就其中的某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问题探究3、读3-6段,回答下列问题。“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修身,需经过哪些步骤?.“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提示:“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问题探究4拓展阅读(略)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