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8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风靡(m) 山岚(fng) 堪称(kn) 谛听(d)B参禅(chn) 红桧(gu) 幢顶(zhung) 篁竹(hung)C清洌(li) 为坻(ch) 佁然(y) 俶尔(ch)D翕忽(x) 参差(c) 悄怆(chung) 栉比(ji)2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600多米的环池路。_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流连忘返。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A B
2、C D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华因违纪受到老师批评,在班里他成了过街老鼠。B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C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D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已经把凄凄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远留给了昨天的记忆。4下面关于钱塘湖春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B这首诗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C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先点明环境,然
3、后写景。D这首写景诗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二、按要求答题(26)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英雄辈出 扬长而去 面面具到 空前绝后 变本加利书写潦草 默守成规 义不容辞 咄咄逼人 直接了当错别字改正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全石以为底,_。(2)_,_,参差披拂。(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4)_,一览众山小。(5)不畏浮云遮望眼,_。(6)几处早莺争暖树,_。(7)_,浅草才能没马蹄。(8)荡胸生层云,_。(9)_,阴阳割昏晓。3赏析上题中(9)句。4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2分)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
4、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_(奥斯特洛夫斯基)5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作者是 ,主人公是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2)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_ 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4)请你说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含义。(2分)三、阅读理解(一)记承天寺夜游(8分)1解释加粗的词语。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积水空明 2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B这
5、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断,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画,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又都集中于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环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3简要说说你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理解。(二)小石潭记(18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水尤清洌 可百许头俶尔远逝 以其境过清2、翻译下列句子。(10分)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 4、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 四、作文(40)你外出旅游过吗?肯定有一处地方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请你以游记的形式把它记下来,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