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3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8647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课后对点集训 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答案B解析“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2、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答案D解析“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答案B解析封邑是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财政收入奖励给某一个人,即该地的税赋归被封者。是古代君主对臣

3、下的一种物质奖励。一般受封邑的是君主的兄弟们或叔伯等近亲属,也有少量的封邑给那些对国家功劳很大的人。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答案C解析明清两朝皇帝一般一个年号,以前的皇帝多有二个或更多的年号,如唐高宗改元最多,在位三十四年用了十四个年号。5下列对文

4、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B“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答案B解析A项,禅

5、位: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贤人或让位。指帝王生前将帝位传给子孙。不是皇帝登临皇位。C项,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项,“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B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C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答案B解析“军令”由兵部掌管。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

6、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 乐经 周易。答案D解析论语不是六经。8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

7、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泄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答案C解析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9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

8、,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答案C解析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度的主要科目之一。10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C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答案C解析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11下

9、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D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答案D解析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1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答案C解析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