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2年高考北京卷)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ABCD用品有效成分NaClNa2CO3Al(OH)3Ca(ClO)2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做抗酸药做消毒剂解析:本题在解答时,首先看用品的名称和有效成分是否对应,再看用途是否正确。小苏打的有效成分为NaHCO3,而不是Na2CO3,Na2CO3的俗名为苏打。答案:B2(2012年深圳模拟)下列对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A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C明矾净水是利用了Al3的水解性和氧化性D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
2、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解析:因BaCO3溶于胃酸生成剧毒的BaCl2,故钡餐不用BaCO3而用不溶于酸的BaSO4;工业制铝用电解法,不用焦炭还原法;明矾净水利用Al3的水解性,Al3不表现氧化性。答案:D3(2011年高考上海卷)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二氧化碳碳酸钠转移的电子A1 molNAB22.4 L1 molC106 g1 molD106 g2NA解析:2Na2O22CO2=2Na2CO3O2m转移电子 2 mol 2 mol 56 g 2 mol
3、 1 mol 1 mol 28 g 1 molA、C项正确。答案:AC4(2012年苏州模拟)某溶液中含有NH、SO、SiO、Br、CO、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Na有胶状物质生成有气体产生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ABC D解析: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Cl和HClO,SO被HClO氧化成SO,SiO与H反应生成H2SiO3胶状物,Br被Cl2氧化成Br2,溶液变成褐色,CO与H反应生成CO2气体,由此得出选项A正确。答案:A5(2012年高考江苏卷)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
4、、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1)一定条件下,NO与NO2存在下列反应:NO(g)NO2(g) 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_;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 _;若n(NO)n(NO2)11,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后,NO有剩余,且不能被石灰乳吸收,导致排放的气体中NO含量升高。若n(NO)n(NO2)11,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后
5、,NO2有剩余,NO2可与Ca(OH)2发生反应生成Ca(NO3)2,导致产品中Ca(NO3)2含量升高。(4)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写出离子方程式:3NO2H=NO2NOH2O。答案:(1)(2)使尾气中的NO、NO2被充分吸收Ca(OH)2(3)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4)3NO2H=NO2NOH2O6(创新预测)氯化铜已被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请回答:(1)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
6、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仪器A的名称是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_(填“是”或“否”)。(2)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 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填序号)。aNaOHbNH3H2OcCuOdCu2(OH)2CO3eCuSO4(3)在将溶液2转化为CuCl22H2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小组同学欲探究其原因。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Cu(H2O)(aq)4Cl(aq)CuCl(aq)4H2O(l)蓝色 黄色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_。若增大氯离子浓度,则K
7、值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取氯化铜晶体配制成蓝绿色溶液Y,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证明CuCl2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的是_(填序号)。a将Y溶液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b在Y溶液中加入CuCl2晶体,溶液变为绿色c在Y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变为绿色d取Y溶液进行电解,溶液颜色最终消失解析:(1)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氯化铜晶体,由于在干燥的环境中HCl与金属单质不反应,所以不必除去HCl。(2)NaOH溶液与NH3H2O均可与Cu2反应生成沉淀,故不能选用。溶液1中加入CuO、Cu2(OH)2CO3可消耗H,使FeCl3的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Fe(OH)3沉淀,且未引入新的
8、杂质。(3)书写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时,溶液中的水不能写入。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氯离子的浓度,平衡常数不变。将Y溶液稀释可减小Cl的浓度,在Y溶液中加入氯化铜晶体或氯化钠固体均可增大Cl的浓度,这些措施均可使平衡发生移动,故a、b、c均正确。d项不正确,因为无论题中转化关系是否存在,当溶液中氯化铜全部被电解时,溶液的颜色都会消失。答案:(1)分液漏斗MnO24H2ClMn2Cl22H2O否(2)cd(3)不变abc一、选择题1(2012年北京东城模拟)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A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B向Ca(OH)2溶液中通入Cl2C向蒸馏水中加入少量金属NaD向Al
9、2(SO4)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解析:A项,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当CO2少量时生成碳酸钠,当CO2过量时生成碳酸氢钠;B项,向Ca(OH)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C项,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D项,向Al2(SO4)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当Ba(OH)2过量时生成偏铝酸钡,溶液中含有偏铝酸钡和氢氧化钡。答案:C2(2012年北京海淀模拟)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和增色作用。下列对亚硝酸钠性质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亚硝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B已知亚硝酸为弱酸,则亚硝酸
10、钠溶液呈碱性C亚硝酸钠属于盐类物质,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钾反应生成金属钠D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亚硝酸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解析:A项,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B项,亚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C项,金属钾极活泼,容易和水反应,在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金属钠;D项,3价是氮元素的中间价态,故亚硝酸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C3(2012年济南模拟)下列关于C、Si、S、Cl四种非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两结合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都能以游离态存在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较:CH4SiH4H2SSCSi,故氢化物的热稳定性:SiH4CH4H2S
11、c(S2)c(OH)c(HS)c(H)减小2S2O22H2O=2S4OH9(2012年银川模拟)有一结晶水合物X6H2O,X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3,其水溶液显酸性,可发生如下的转化。其中B、D、E、F均为无色气体,C、G为难溶于水的固体。在A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由CG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A时得到D的电极反应式为_,电解后溶液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B与D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表现了B的_性。(4)该晶体水合物的化学式为_。解析:本题中没有十分明显的突破口,需要根
12、据某些现象或条件框定物质范围分析验证。根据C、G为难溶于水的固体,C在空气中与水反应转化为G,可推测C为Fe(OH)2,G为Fe(OH)3;根据“催化剂、”的条件和B、D、F均为无色气体可推测B、D为NH3和O2,二者反应生成NO和H2O;根据“在A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可推测A中含有SO,即晶体中含有SO。综合分析题目的信息可推得晶体为(NH4)2Fe(SO4)26H2O。答案:(1)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2)4OH4e=2H2OO2不变(3)4NH35O24NO6H2O还原(4)(NH4)2Fe(SO
13、4)26H2O10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1)A中产生的是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在该反应中浓盐酸表现了_性和_性。(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解析:(1)KMnO4与浓
14、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为Cl2,电子式为: ,该反应中浓盐酸表现了还原性和酸性。(2)氯气将碘置换出,I2遇淀粉变蓝,可以验证氯气氧化性强于碘。(3)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4)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可以将c中含Br2的溶液滴入口中,利用萃取层颜色变化加以判断。(5)过程的目的是为了排除Cl2对Br2置换I2的干扰。(6)由同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即可推断。答案:(1) 还原酸(2)淀粉KI试纸变蓝(3)Cl22Br=2ClBr2(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
15、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11(2012年东北三校模拟)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剧烈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中反应有_(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
16、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2)装置C的作用是_。(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_;_。(4)实验证明,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_(要求答出两点)。解析:(1)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说明A中反应有Cl2生成;若B中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不能说明一定有Cl2生成,因为O2也可把I氧化成I2:4H4IO2=2I22H2O,从而使试纸变蓝。(2)装置C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HCl和Cl
17、2,防止污染空气并使D中收集到较纯净的O2。(3)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能得到O2;O2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得到的。(4)由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物中所缺物质为H2O,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配平该反应方程式。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一是因为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l气体,且气体与固体反应较慢;二是因为HCl易混入Cl2中,生成的H2O及H2O与Na2O2反应生成的O2也易混入Cl2中,使Cl2不纯。答案:(1)Cl24H4IO2=2I22H2O2H2O4IO2=2I24OH(2)吸收HCl和过量的Cl2,防止污染空气,使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3)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O2O2有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所得(4) 不能Na2O2与生成的H2O反应有O2生成;HCl混在Cl2中;H2O混在Cl2中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l气体;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答出任何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